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郝延周 《探矿工程》2014,41(3):59-62
塌孔、缩径是桩基成孔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成孔的质量直接影响钻孔灌注桩桩体的质量。目前的成孔施工中除了下套管之外最有效的护壁方法就是采用防塌泥浆护壁。通过对各种组分泥浆试验性能参数的比较与分析,优选出防塌泥浆最佳配方,从而提高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中孔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两种不同工艺在泥浆护壁、成孔过程、孔底沉碴及清孔、混凝土灌注、桩身质量和承载力大小等问题的比较,全面论述了泵吸反循环旋转钻成孔工艺在钻孔灌注桩工程中的主要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3.
陈福华 《探矿工程》2006,33(11):19-20
在砂性及粉砂性土层中,成孔过程难以自然造浆,即成孔泥浆中胶体率不足,无法靠泥浆中的胶体自然形成护壁泥皮及将成孔渣屑带出孔外。结合上海闸北区某工程钻孔灌注桩成孔情况,对灌注桩在砂性、粉砂性土层中的施工要点进行丁总结。  相似文献   

4.
泵吸反循环全断面钻孔工艺在珠海大桥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中,通常采用分级扩孔正循环成孔工艺,对大口径桩,不仅成孔效率低,而且受到泵量限制难以获得理想泥浆上返流速。排渣和清孔效果很难达以钻孔和浇注混凝土所需的质量要求。山东省基础工程公司在珠海大桥基础工程直径1.8 ̄2.2m桩的钻孔施工中,采用泵吸反循环全断面钻进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厚粘土、粉土、砂层进行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通常由于泥浆孔口补给、泥浆不循环的工艺缺陷,导致塌孔、埋钻、卡钻、缩径、断桩事故频繁发生。在分析低粘、降失水、加速钻渣沉淀的解决机理的前提下,提出了配制低粘度、高降失水、防絮凝的铁铬盐-LV-CMC泥浆并同步孔底补浆工艺,可不需循环泥浆清孔,保证成孔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对强渗透性地层旋挖钻进成孔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总结此类地层必须重视泥浆护壁质量对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的重大影响,必须重视钻斗的活塞抽吸对孔壁的破坏性,建议其验收标准中增加泥浆护壁质量验收,重视清孔后的孔径验收,不可完全沿用与旋挖钻孔泥浆护壁效果有着天壤区别的回转钻、潜水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索了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诸多因素,并详细论述了成孔工艺和灌注桩成桩技术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8.
烟台港万华工业园码头工程改造项目,设计采用φ600、1000 mm的钻孔灌注桩。上部为厚层近海回填抛石填土层,钻进困难,极易塌孔,成孔难度大,采用大型旋挖钻机带护筒跟管钻进成孔,内外二层套管护壁,穿过回填层及混砂层后,采用泥浆护壁旋挖钻机继续钻进,护筒不再跟进,既可保证成孔质量又能降低施工成本。外护筒可在灌注完成后拔出,重复利用,减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
泥浆作为一种冲洗液,在钻进扩孔阶段,有着护孔、防坍塌、防漏失等作用。但泥浆钻进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有着很强的隔水作用,严重地影响了钻孔的出水量,成了泥浆钻进的严重弊病。多年来,我队在用破壁方法增大泥浆钻孔出水量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焦文秀 《探矿工程》2018,45(7):87-89
为保证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正确应用,首先分析了后注浆技术对泥浆护壁灌注桩的作用机理以及天津地区的应用现状,然后通过对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多种因素,如从业人员资格、成孔成桩质量、注浆阀、注浆泵、注浆相关参数等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桩孔超径、泥浆性能、桩头出现的杂质砼、砼的可灌性等因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且从砼的配制到灌注均提出了具体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樊勇军  周相国  班永表  揭义坚 《探矿工程》2016,43(4):80-82,87
沿海地区第四系覆盖层,上部软土地层主要为粘性土。钻孔灌注桩在釆用潜水钻机成孔过程中,上部软粘土对成孔质量和最终成桩质量的影响都很大。潜水钻机成孔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桩顶冒水、桩身夹泥、缩径、露筋、糊钻、成孔垂直度差等,分析了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总结潜水钻机在粘土中成孔控制的技术要点,包括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清孔阶段的控制,以及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胡永强  汤连生  李兆源 《岩土力学》2015,36(5):1288-1294
静压桩侧阻力的实质是桩-土之间的摩擦,但其机制研究并未使用目前成熟的摩擦学理论。系统地介绍了摩擦学中黏着摩擦机制和变形摩擦机制,进而利用其分析解释静压桩桩-土界面的滑动摩擦机制,并得到较好的效果,为桩侧摩阻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桩-土之间的干摩擦是外摩擦;沉桩过程中桩-土之间的滑动摩擦是泥浆润滑下的湿摩擦,从而使桩侧阻力远小于载荷试验时的桩侧阻力;沉桩停顿使压桩力急剧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泥浆润滑膜的消失使桩-土之间的摩擦从湿摩擦变为干摩擦;载荷试验在桩破坏前桩-土之间的摩擦是干摩擦;桩端附近桩侧阻力强化的主要原因是:桩端土的强度提高引起桩端附近切向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桩-土之间摩擦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14.
沉管压浆成桩承载力机理分析得知,压浆桩主要通过挤密、胶结、压浆劈裂和渗透、扩径作用来提高单桩承载力.设计了压浆成桩机具系统,确定了合理的压浆成桩施工流程和二次压注浆工艺参数.经对比分析认为,沉管压浆成桩法不仅可以实现桩型的转换、降低桩长、减少工程成本,而且可以改善桩周的边界承载条件,提高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用于夹泥灌注桩定量检测。建立了加热光纤与桩身介质的单层圆筒壁一维传热模型,利用桩体中光纤的温升变化规律检测夹泥桩的含泥量。开展含泥量分别为0、33.3%、50.0%、66.7%、100.0%的夹泥桩光纤检测模型试验,确定合适的加热功率范围和加热时间,并对光纤传感器进行标定,研究不同夹泥桩中光纤温升变化情况和桩身介质导热系数,发现在相同加热功率下,随着含泥量增大,光纤温升速率变快、增加幅度变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含泥量与桩身介质导热系数之间存在确定的线性关系,并推导出两者数量关系式。通过声波检测对比试验,分析了该技术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桩体含泥量大于10%时,光纤检测法的精度与声波检测法较为接近。通过以上研究,为定量检测灌注桩的完整性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钻孔灌注桩受水文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发生断桩缩径、夹泥、夹砂及混凝土疏松等事故,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本文根据桩基工程施工实践经验,介绍钻孔灌注桩常遇见的事故,并以陕西某特大桥为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冲击沉管灌注桩是我们在川西平原施工过程中探索的一种新型复合桩工艺技术,这项技术具有特殊成孔和成桩方法,它可改善单桩承载力,适应于坚硬地层和软地层,确保了有效桩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