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土林揭秘     
苏德辰  田连捷 《地球》2023,(4):73-79
<正>20世纪60年代,为了研究元谋盆地的冰川和新构造活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的钱方多次到云南元谋盆地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他在元谋盆地的上新统—更新统地层分布区,发现多片被流水冲刷后形成的土柱,这些土柱“高低参差、密密层层,层见叠出,远看如一片森林”。1977年,钱方将这种地貌形态命名为“土林”并写进了他公开发表的一篇科研论文中。从此,“土林”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地貌类型,逐渐被地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地质公园是以保护地质遗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地质公园科普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全新旅游方式。文中分析了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野牛沟景区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特征及旅游开发现状,并从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科普旅游措施等方面探讨了野牛沟景区的科普旅游开发和规划问题,设置了研学、自然观光、探险、朝圣等旅游产品并规划了相应的旅游线路,为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火山(火山岩)旅游资源论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山是惊天动地的自然景象,具有神秘感,对人们有极强的吸引力。它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突变性的片断,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将火山列为国家公园以它独特的自然景象和地质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和未来的游憩、科研、启智之场所。面对火山遗迹,人们会产生种种遐想和启迪。火山(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分为六大类(1)火山喷发景观;(2)火山特有的不同于其它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2)火山喷溢的熔岩或火山爆发的火  相似文献   

4.
王铸金 《地球》2013,(5):76-79
正在一些极干旱地区的干涸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地貌。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大自然用它那双神秘的手,塑造出了雅丹、土林这般玄幻美景。人们说,雅丹是魔鬼居住的地方,因为它美得太过诡异,土林是大自然对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元谋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噪声干扰问题,采用小波阈值去噪的方法,根据元谋地电场观测数据特征,选取适当的阈值及不同的小波函数、分解层数进行研究。综合各小波函数去噪效果,通过对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信噪比等指标进行评价,确定适合元谋地电场观测数据去噪的阈值为软阈值函数、分层阈值;最优小波函数分别为Sym4、Sym5、db6和db8;分解层数分别为5、7、9。最后应用研究结果处理实际地电场观测数据,取得了较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11)
正"地上石林,地下阿庐",说的是石林、阿庐古洞两景区组成了云南喀斯特地貌奇观精品,缺一成憾。云南泸西阿庐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滇东南,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北部泸西县城境内,是阿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阿庐古洞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但拥有发育多样、典型、自然、系统完整、优美壮观的地下岩溶洞穴系统景观资源及与之对应的类型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景观资源,还拥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遗迹景观、水体景观、动植物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等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7.
元谋古猿牙齿釉质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凌霞  郑良  高峰  姜础 《中国科学D辑》2002,32(11):921-927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元谋古猿牙齿釉质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观察了牙齿釉质生长线结构及其密度变化和生长周期, 推算出元谋古猿下颌门齿的牙冠形成时间, 同时对牙齿釉质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分析. 将元谋古猿的牙齿生长发育情况和釉质微观结构特征与禄丰古猿做了比较, 发现二者之间有相似性, 同时存在一定差异, 分析讨论了它与早期人类起源的相关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选取元谋地震台水化观测站2008~2021年的水温资料,对水温观测数据因观测系统、场地环境及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异常变化进行梳理。分析元谋水化观测站水温观测数据受到的干扰类型和变化形态,结果显示水温观测系统故障主要是仪器故障和供电故障等,表现形式为数据缺测;场地环境干扰主要为温泉小镇持续抽水干扰,表现形式为数据下降;人为干扰主要为脱气装置改造和调节泄流口流量,表现形式为数据的不同程度的突跳。对水温同震效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元谋水温同震变化表现为升温—降温—升温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吴坚 《湖泊科学》1991,3(1):74-81
我国湖泊众多, 极为丰富的湖泊资源在水产、水利、航运、旅游、水屯等国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湖泊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和预测正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数学的发展, 数值模拟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海洋、湖泊或水库等研究中, 数值模拟方法就是借助于计算机, 对基于一定的观测事实和数学物理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式进行数位计算, 从而对自然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的方法, 它使得湖泊学研究从定性和定进客观分析到定量模拟和预 测, 目前, 它是解决许多复杂的湖泊环境课题不可缺少的一种有力手段。本文评述的重点放在动力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川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优美,是四川的精品旅游路线之一。自贡的恐龙群窟,堪称世界奇观。盐都自贡Shen海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风景秀丽。珙县石碑龙,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重大的学术意义,Bo人悬棺,是世界上最大的悬棺群。兴文石海洞乡是不可多得的喀斯特公司,其洞穴与漏斗都是世界级的,独具一格的景观配置,构成了一幅世界上极为壮观、极为独特的自然奇观。蜀南竹海更以其浩瀚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6,(12)
正"地上石林,地下阿庐",说的是石林、阿庐古洞两景区组成了云南喀斯特地貌奇观精品,缺一成憾。云南泸西阿庐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滇东南,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北部泸西县城境内,是阿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阿庐古洞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但拥有发育多样、典型、自然、系统完整、优美壮观的地下岩溶洞穴系统景观资源及与之对应的类型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景观资源,还拥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遗迹景观、水  相似文献   

12.
以运城地区部分地震遗迹和资料为依据,对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和地震记载旅游资源利用的地学机理进行了分析.地震遗迹景观分复原型、遗址型、残迹型、无损型.地震记载旅游资源有地震碑刻、方志记载等.震迹旅游资源的可观性为奇特性、索知性、文物性.最后提出了开发区域地震遗迹旅游资源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活动断裂带是形迹组合、构造地貌特征及力学性质相呼应的构造体系.以元谋断裂带(晚)新生代地层内发育的构造透镜体、剪节理、张性裂隙等形迹组合及其发育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吴氏网下半球赤平投影、节理玫瑰花图及张性裂隙性质分析等研究方法,推测元谋断裂带自(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受早期的北北东-南南西向和晚期(元谋运动之后,约80万年)的北北西-北西西向水平主压应力场作用,改变了构造活动性质并确立了现在的构造形迹、地貌.  相似文献   

14.
滕玲 《地球》2019,(7):76-79
奇妙壮观的雅丹地貌,山泉相映的鸣沙山-月牙泉,广袤壮阔的沙漠、戈壁和西湖湿地,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见证古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址阳关、玉门关以及古军事遗址汉长城,构成了敦煌最鲜明的特色。千百年来,敦煌作为东西方多种文化融汇与碰撞的交叉点,孕育了深远悠长、令人神往的敦煌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热爱文化和艺术的人们。不久前,敦煌世界地质公园举行揭碑开园仪式,这是保护敦煌地质遗迹、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一个集地质、地貌、人文、自然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其中以丹霞地貌景观最具特色。它是国内发育老年早期丹霞地貌的典型地区之一,以孤峰、峰林、残丘等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公园内拥有丹霞地貌景观、丹霞水体景观、丹霞生态景观和丹霞文化景观等4大丹霞类型。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记录了中生代以来地球历史的丰富信息和演化过程,展示了世界上一些重要地质事件的突出证据;孕育了分布最密集、造型最精美的造型石;是世界上极具濒危的中华秋沙鸭最大群体的越冬地;古崖墓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历史人文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富特色的例证。这些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现象、自然演化过程和杰出的天然美景集中展示于公园,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重要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0,(4):60-60
红石沟景区距泰宁城关16公里,由沁洋谷、沁阳斜谷、碧渊谷(红石湖)等峡谷首尾相接。景区内地貌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地球科学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地学科考、科普和生态旅游价值。它是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开展丹霞峡谷地学旅游、生态旅游、自然遗产探秘游的精品路线之一 。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气象公园是指以气象旅游资源为主体,包括气象景观资源、气候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具有观赏游览、休闲养生、保健疗养、文化研究、科普教育等功能,并且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特定的空间地域。不久前,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开展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工  相似文献   

18.
温泉旅游的核心是温泉旅游文化,温泉旅游研究的根本在于温泉旅游文化的研究。温泉旅游文化指人们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温泉资源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的综合体,是以温泉为物质载体或依托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及其“物化”体现。其内涵包含四个层面的理解:人是温泉旅游文化之主体;温泉地社会文化是温泉旅游文化之渊源;温泉旅游区环境是温泉旅游文化之载体;可持续发展是温泉旅游文化建设之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元谋盆地河湖相沉积物分布广泛,沉积连续性好,富含古人类和哺乳动物化石,是进行磁极性地层学研究和探讨西南季风演化与转型、早期人类迁徙、哺乳动物扩散与交流的理想材料.本文对已有的磁性地层学研究作了较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发现造成对元谋人生活年代和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的争议,主要是由于过去的磁性地层学研究所涉及的采样间隔太大和实验室测试条件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是未来元谋盆地研究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春河—一朵云断裂位于昆明市的东南侧,沿断层线断错水系、土林地貌发育,河流的最大左旋扭动距离达两公里。断层泥中石英碎砾的SEM研究表明:断层的强烈活动时期为早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全新世断层的活动有所减弱;晚更新世以来断裂的活动方式以蠕滑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