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资料及内蒙古、甘肃地震台网资料,采用结合台阵策略的震相拾取深度学习方法APP,开展内蒙古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区——阿拉善右旗拾震能力研究。研究结果显示,APP方法检测到了人工目录中97.8%的地震,地震拾取总数为人工目录地震数的22倍。经tomoDD方法定位后,地震深度分布较符合内蒙古西部的地质构造特征。对震源深度与断裂位置间相关性的初步分析显示,深度随纬度变化中有5条深度“集中条带”与研究区7条断裂的位置相对应,深度随经度变化中有4条深度“集中条带”与研究区7条断裂的位置相对应。分析认为,APP拾取方法在实际地震资料应用中展示出较强的泛化能力,可为增强固定地震台网对于监测能力薄弱地区微震的识别能力,以及优化地震台网布局、提高监测能力薄弱地区的地震监测水平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震科学》创刊是华北地区地震工作者的一大喜讯!为适应地震科学的发展,开创华北和内蒙古地区地震工作新局面,特撰此文总结内蒙古地震工作十一年。一内蒙古自治区幅员广大,纵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面积1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八分之一。东西阴山构造带、北东兴安岭隆起带横穿纵贯全区,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阴山——燕山地震带在这里交汇,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地震活动性很高。公元前7年河套大地震“坏城廓,凡杀415人”;公元849年和林格尔、乌拉特前旗、灵武大地震“坏军城庐舍,压死数千人”;1290年宁城大地震“压死官民7220人”。据1923年以来近代历史资料统计,内蒙古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21日至10月20日,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组显著地震活动。通过该组显著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华北地区这一轮地震应力场的“聚”“散”过程,讨论了华北块体北缘地震带及与之紧邻的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地震区未来的活动趋势,所得认识对今后该区的震情动态跟踪监视、趋势估计乃至地震短期预测判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震动态》2009,(9):48-48
2009年8月23日-26日,中国地震学会地壳深部探测专业委员会在内蒙古满洲里召开了“2009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方盛明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资料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对比方法,对1976-2011年内蒙古地震监测资料进行完整性、准确性分析.通过对固定台站、呼和浩特模拟遥测台网、流动台站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地震监测资料完整率由7.4%提升到96.3%,平均提升率88.9%.依据“‘十五,全国统一编目”数据格式,将各个阶段不同的地震目录和观测报告格式,统一为“‘十五’全国统一编目”格式,实现数据“格式统一、数据连贯”.  相似文献   

6.
乌拉特前旗爆破与地震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5月,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带出现中小地震记录明显增多现象,在此期间,该区高速公路施工,新增许多爆破点。选取1~5月乌拉特前旗发生的45次地震事件,通过对模拟地震波形与数字地震波形对比和爆破与地震的震相分析,共识别出爆破5次,占该区地震总数的11.1%,排除人工爆破导致乌拉特前旗“窗口”中小地震记录增多的可能性,表明地震“窗口”中小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以内蒙古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能力和资料完整性为基础,结合内蒙古东部地区(41°~51°N,114.5°~124.6°E)实际地震地质构造特点,选取了内蒙古东部地区(41°~51°N,114.5 ° ~ 124.6°E) 2008-2012年的ML≥2.0地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得出了该区域的平均波速比及其变化特征.通过分析该地区两次中等地震震例,发现内蒙古东部地区在中等地震前后波速比时间变化存在显著异常,符合“下降—低值—恢复—发震”的规律,且存在着震后异常期的变化;在对该区域内波速比绘制空间等值线后,发现该区域内波速比高值主要是沿着大兴安岭分布,其空间分布基本呈现东低西高、北低南高的态势.综合研究了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和最近一两年研究区域内波速比变化,得出内蒙古东部地区地下介质的应力变化比较显著,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地震部门视频会议系统的音、视频传输质量,增强地震应急服务保障能力,内蒙古地震局建设完成了以地震行业专网为平台,基于TCP/IP技术和H.323协议,采用星型网络结构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阐述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提出了系统建设方案,为其他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地震对策的研究,迎接将于198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天津市地震局和天津市地震学会于1987年5月20—30日,在天津市召开了我国首次“城市地震对策研讨会”。天津市科委、市建委、市科协及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天津市地震局的领导致开幕词和会议总结。参加这次会议的除国家地震局及其所属的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代表外,还有河北、山东、内蒙古、广东、广西、福建、陕西、甘肃、新  相似文献   

10.
论新世纪地震科技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发展出发,指出了地震信息工作发展现状,提出了“十五”期间地震信息工作发展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建设原则和主要任务。从行业化管理的角度,论述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在新时期如何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开创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我国现代化地震台网建设的规划和发展战略,较系统地分析了观测技术队伍的素质与现代化台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论述了继续教育在现代化台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观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为加强和推动观测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邢台震情窗口的遥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邢台震情窗口的成组震兆与中国大陆及边邻大地震整体链式活动的对应关系,指出该“窗”具有遥联性的特点,它可能为我国大陆及边邻活动大形势作中期遥联预报或其它有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文末对这种遥联现象的物理成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十五"辽宁数字测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建设过程,以及台网建成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跨省市交界区地震监测预报的组织工作薄弱是我同地震竹理体制的一个缺陷。地震监测预报区的地理范围与地震行政竹辖区范围的不一致是造成这种缺陷的基本原因。实行相邻省市地震协防制,建立协防领导小组是改善和强化跨省市交界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德都地震台的历史,并根据“十五”项目的实施过程,说明德都地震台在“十五”项目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展望,并根据德都地震台自身的现状提出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庆台网记录地震Pg震相滞后的现象,探讨大庆台网Pg震相的滞后程度及引起震相滞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新疆灾害性地震的时空分布及破坏性,讨论了地震监测预报和工程抗震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海数字遥测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由30个子台组成,全部采用速度记录方式。用速度震级公式对各子台不同震级所能控制的距离进行了计算,得到台网对不同震级地震的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19.
袁顺  王宝柱  冯磊 《内陆地震》2014,(4):341-347
对新疆测震台站各类仪器设备经常出现的部分故障进行总结,内容涵盖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台站电源系统、台站数据通信系统经常出现的各类故障,阐述了故障表象,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对多种类型地震专业设备、多类台站通信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在实际使用中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期在台站改造与建设中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银川地震台CTS-1数字地震仪震级校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讨论了2002年1月~2005年2月银川台数字地震仪测定的震级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震级的误差,给出银川台CTS-1数字地震仪震级的校正值,以提高银川台地震速报的精度。同时初步探讨分析了银川台数字地震仪震级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