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溪市位于辽东半岛北端。处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东延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的交接部位,属太子河凹陷带,这两种构造体系在区内复合、交接,奠定了本溪地区的基本构造轮廓,本文主要总结了本溪市区及二县地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地震活动概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应急流动测震台网的构成以及供电模式、系统集成、数据传输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MW9.0)发生之后出现了大量余震,使得在主震后的第一个月内发布了70次预警信息。在这些警报中,有不可忽视的部分(63%)都是虚报,其中最大的预期地震烈度被高估了至少两个烈度或更大。这些错误大部分可归因于多个同时发生的余震,而这些余震通常发生在主震之后较短时间及较长距离内。基于考虑在任何给定时间内出现一个以上事件几率的贝叶斯公式,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区分多个同时发生地震的新颖似然函数,其中使用的是振幅信息。同时,我们还使用了序贯蒙特卡罗探试法,这种方法的复杂性随事件个数呈线性增长关系。我们还进一步实施了质点滤波,并用东北地震后的余震记录在经验上验证了其性能。初步的实例研究表明,这个方法在对发生时间相近的多个地震事件进行区分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溪井对应地震的水位响应可分为震前响应(水位异常)和震时、震后响应(震后效应)两种。自1999年以来,本溪井多次记录到了对应典型地震较为明显的水位响应变化,最远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S8.7地震,震中距为4990km,一般来讲,地震的震级越大,震中距越小,本溪井水位响应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十五"辽宁数字测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建设过程,以及台网建成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7.
数字化测氡脱气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安装数字化测氡装置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在安装数字化测氡仪时对其它观测手段干扰问题的解决;2.进入脱气装置水流量不稳定问题的处理;3.防止脱气筒内虹吸现象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现行P-Ⅲ型频率曲线参数估计方法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针对端矩误差是参数估计的主要矛盾,提出了新的数值计算的开型积分方法,并对大量理想系列和一部分实测水文系列进行对比检验表明,通过提高开型积分的精度从而全面提高了三参数的估计有效性,解决了现行方法中对均值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新的数值计算的开型积分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某些大震前本溪井水位会出现固体潮畸变现象,其出现时间与地震前驱波十分相似。多在震前一个星期以内,而其形态和到时也较为清晰。本文分析探讨了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形态与特点、与震前水位趋势性异常及同震阶跃现象的关系,引起水位固体潮畸变的其它干扰因素排除方法,并对进一步利用多井震前固体潮畸变资料进行震前定位的可行性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东北近海MW9.0巨大逆冲地震发生后,在整个日本列岛观测到数千个内陆和火山地震,这些地震并不仅限于发生在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岸近海的余震区内。这提醒我们评估地震活动时思路要更宽,要去掉前震-主震-余震活动仅限于特定地震有限余震区内的普通想法。在最近的100年中,全球发生了几个巨大逆冲断层地震。根据我们的地震发生区在沿倾向双段(ADDS)和沿走向单段(ASSS)之间明显不同的新假设,我们研究了地震前后的重要地震事件。总体来说,沿倾向双段巨大逆冲断层的一些重要余震(大于MW7.5)发生于板块外侧隆起区及其附近(Ⅰ类),其中有些是倾滑正断层作用,有些是俯冲海洋板块内具有正断层分量的走滑断层作用。这些板块外侧隆起区的地震被认为是受巨大逆冲断层板块耦合作用减弱,引起的海洋板块下降板片的板片拉力控制。此外,有些沿余震区内板块边界和类似余震区扩展到相应巨大逆冲断层的地震也很重要(Ⅱ类)。另一方面,沿走向单段的余震发生在相同余震区及其附近,而且重要的或灾难性的板块外侧隆起区地震很稀少。已知沿倾向双段和沿走向单段的巨大逆冲断层也有一些大(不重要)的内陆地震。所有这些结果均不取决于俯冲几何形状是否是斜向的还是正交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