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宁波北仑海域的连续3a的实测风浪资料,讨论了在不同风速条件下波高分布和周期分布,以及两者的联合分布;通过与理论结果的比较,得出波高分布与Rayleigh分布基本符合,但有一些差异,周期分布与孙孚的理论周期分布较符合,而波高与周期的联合分布除了图形的形状以及大波对应的无因次周期的值与孙孚的理论值有差异外,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海洋预报》2021,38(3)
利用2016年夏季(6—8月)北礵岛附近海域的实测波浪数据,统计分析该海域海浪的波高特征值,探讨各特征波高与平均波高及有效波高之间的关系,找出较适用于该海域的波高分布、周期分布以及波高和周期的联合分布。结果表明:该海域有效波高的平均值为0.73 m,最大值为2.96 m,平均周期的平均值为4.50 s;各特征波高与平均波高及有效波高的比值普遍小于Rayleigh分布理论值;采用双参数Weibull分布,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的波高分布和周期分布较适用于该海域。根据实测波高和周期联合分布结果,与已有的波高和周期理论分布进行对比,发现Longuet-Higgins改进分布和孙孚分布较适用于该海域的波高和周期联合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波高非线性概率分布高阶谱数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波浪的调制不稳定以及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存在,波浪的分布会偏离线性假设下瑞利分布的结果。通过使用高阶谱模型对不同初始条件下波浪数值模拟。对统计得到的波高与线性理论下的瑞利分布和考虑非线性下改进的埃奇沃思-瑞利(MER)分布和依据Gram-Charlier展开的分布(GC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深水条件下波浪传播过程中偏度值变化较小,而峰度值出现增长。在较小有效波高值的波况下波高分布符合瑞利分布,但随着有效波高值的增加,波浪的非线性增强,波高分布与考虑非线性影响下的GC和MER分布结果相符。宽谱下的波高分布偏离瑞利分布的程度小于窄谱的情况,波高分布更接近瑞利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线性Beta波面分布,采用经验变换,导出1种仅用随机波面偏度λ3和尖度λ4 2个参数表示的非线性海浪波高概率统计分布--波高类Beta分布.此分布发展了线性窄谱假定下的Rayleigh分布.就所用实验室资料验证而言,本文推导的波高类Beta分布要优于几种工程上常用的波高分布.  相似文献   

5.
海浪周期与波高的联合分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孚 《海洋学报》1988,10(1):10-15
依据线性海浪模式及波动的射线理论导出了周期与波高的一种联合分布,此分布与Longuet-Higgins(1983)得到的分布具有同等效益,但由此得出的波高分布仍为Rayleigh分布.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浮游介形类的垂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根据浮游介形类的昼夜垂直分布和分层调查资料,阐述浮游介形类的垂直结构,这是介形动力在温长的历史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另一表征。介形类整个类群的丰度存在着白天下降,晚间上升的昼夜垂直移动总趋势,而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昼夜垂直运动型式。此外,从宏观上看,各物种具明显的层状分布,并形成上怪分布型、中层分布型、次深层分布型、深层分布型和广深分布型等五种垂直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7.
最大熵原理应用于海浪波高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最大熵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出波高的最大熵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状态参量对波高分布和波高熵的影响。影响最大熵分布的因子是平均波高和状态参量,不同海况对应的状态参量是不同的。利用波高实测资料,得出3种不同海况下的最大熵分布,通过比较发现最大熵分布很好地符合实测数据。把最大熵分布与目前广泛应用的瑞利分布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最大熵分布有2个优点:没有对波高作出任何限制性假定和能够描述不同海况下的波高分布。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波群间的相互作用对波高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波群间的非线性作用会导致波高分布偏离线性条件下的分布。在小波高、中波高范围内,波群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会使得波高分布高于线性条件下的分布,在大波高范围内会使得波高分布低于线性条件下的分布;非线性情形下波高分布高于和低于线性情形的转折区域在1.0~1.5倍平均波高处。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相符,并引入1个参量以反映波群间非线性作用对波高分布的影响程度,在连续谱情形,该参量相当于谱峰右侧与左侧的面积比。本文结果表明谱形与平均波陡同是影响波高分布的重要因素,在波高分布的研究中,谱形参量应作为被予以考虑的重要参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埕岛油田海冰厚度1947-1996年动态热力计算数据,推算冰厚的设计参数.利用Gumbel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皮尔逊Ⅲ型分布和最大熵分布分别拟合原始数据,寻找拟合最优的分布型式作为海冰厚度长期数据的分布,并根据所得分布估计冰厚的设计参数.在N年一遇重现期下,可推求对应的重现值;并利用极大似然法(MLM)求得该重现值的区间估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76年9月17—20日台风Iris期间在香港外海横澜岛附近海区所记录到的波浪资料,对台风状况下的波浪要素分布进行了探讨。 分析结果表明,实测波高和周期的分布与Weibull分布都符合得比较好,由文中拟合出的Weibull分布所导出的特征波高与实测值相当接近,而实测波要素的统计分布与别的理论分布及经验分布则相差较大.分析结果还表明,周期的分布比波高的分布更集中,前者的概率密度曲线比后者的对称,峰也比较尖,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1.
最大熵原理与海浪波高的统计分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吴克俭  孙孚 《海洋学报》1996,18(3):21-26
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规律──最大熵原理应用于海浪波高的统计分布研究,在两个外部约束条件下,导出了海浪波高服从Weibull分布。借此说明,Rayleigh分布用以描述实际海浪的波高有其物理上的必然偏差,作为一种经验分布经常使用的Weibull分布有着深刻的物理根源。并对依赖于水深的经验波高分布进行了可能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克百地区测井、试油资料的分析,总结了二叠系油气的分布特征,结合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分析了二叠系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二叠系油气主要分布在佳木河组和上乌尔禾组,平面上油气主要沿地层尖灭线和断层分布,往凹陷中心,油气分布减少。油气藏类型丰富,主要有地层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复合油气藏。二叠系油气的分布主要受不整合、断层及岩相展布的控制,由于各控制因素在各层位油气分布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各层位油气分布也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传统人口统计数据,高精度的人口密度空间化分布数据更能反应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由于城市主体位于丘陵地貌上,青岛地区相对其他沿海城市有着特殊的人口分布规律。本文以青岛地区为例,对人口密度进行空间化分布模拟。以GIS为平台,在提取土地利用类型、DEM高程、道路分布等常见影响因子之外,引入DMSP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并优化模型,进而比较这些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度以及在青岛地区的拟合效果,最后模拟生成1km网格内的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图。经过对比验证,所得结果与现实吻合度较高,基本符合实际人口分布情况,能够清晰地反映青岛地区人口分布规律,可以为研究人口分布规律及人口管理等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小直径桩柱上波浪力峰值的短期分布,数学上可归结为多元函数的概率分布问题。本文在线性波理论及假定周期为常量的条件下,将问题简化成一元函数的概率分布,按Morison方程分别推导了波高分布为瑞利(Raleigh)分布和格鲁霍夫斯基(以下简称格氏)分布时整根桩上波浪力峰值的概率分布,然后用模型试验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种简化是成功的。将本文导得的分布还与韦伯尔分布,瑞利分布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导得的浅水波力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最好,可试用于实际计算。  相似文献   

15.
红海榄人工幼苗藤壶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广西珍珠港人工红海榄幼苗叶片上藤壶分布的特征。结果显示,在一年生幼苗叶片上藤壶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为聚集分布。分布型因海水盐度的变化而变化,在高潮盐度Sh<20.21的海水区域内,藤壶趋向于随机分布,反之则表现为聚集分布。大约在分点潮高潮位以下,平均每日潮水浸淹时间超过5.6h的潮滩上藤壶的危害明显加再,影响了红海榄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给茂名市建设文昌鱼省级自然保护区提供基础资料,根据2003年8月~2004年5月间对茂名大放鸡海域的调查结果,对文昌鱼和蛇尾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昌鱼和蛇尾均呈集群分布,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不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文昌鱼主要分布在中值粒径MdΦ为0.4~2.2之间砂质中.在0.5≤MdΦ<1.5范围内,文昌鱼分布密度相对地高,而在MdΦ<0.5或MdΦ≥1.5范围内,文昌鱼分布密度相对较低.粒径0.36~0.78 mm组分<50%时,文昌鱼分布密度≤50 ind/m2;粒径0.36~0.78 mm组分≥50%时,文昌鱼分布密度>100 ind/m2.蛇尾分布在中值粒径MdΦ为0.2~0.8之间砂质中.粒径 0.36~0.78 mm组分占10%~50%时,蛇尾分布密度较低,而粒径0.36~0.78 mm组分占60%~80%时,蛇尾分布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海湾与潟湖中海草的分布差异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2年至2016年调查数据,研究海南岛海湾与潟湖中海草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南岛沿岸调查到海草共6属10种,优势种为泰来草与海菖蒲,种类数量呈现东部多、北部与南部少的特点;海草分布面积约53.7906km2,呈现北部大于南部、海湾大于潟湖的特点;覆盖度存在由北向南递增趋势。海南岛沿岸海草垂直分布呈现由陆向海梯度分布规律。海草在海湾分布宽度大,主要集中于礁坪内侧,呈现斑块状分布为主,局部区域零星分布的特征;在潟湖分布宽度较小,主要集中于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少区域,呈现斑块状或片状分布的特征。潮流、水深、盐度、光照、底质类型与人类活动等对海南岛沿岸海草分布的影响较大,同时藻类、贝类与鱼类等生物对海草存在一定的空间竞争。  相似文献   

18.
常德馥 《海岸工程》1990,9(1):52-59
文章假定波浪要素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形式,依据1981年第14号台风影响青岛期间于胶州湾观测的波浪资料,给出了混合浪的波高和周期的分布函数,并计算出工程中常用的两种波高和周期与其平均值的关系。还讨论了波高和周期的联合分布,并同理论分布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利用澳大利亚悉尼观测站连续16年的实测资料,并结合波高阈值法以及年N大波法两种新的采样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对数正态分布、Gumbel第一型极值分布、Weibull分布、指数分布和皮尔逊Ⅲ型曲线五种分布函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选出一种适用的分布函数。同时,文章介绍了一种最新的估计三参数Weibull分布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的相关系数较大,拟合较好,而且均方误也都较小。从而得出结论,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得到的结果较好,并建议使用该分布函数进行设计波高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某种生物的空间分布型,代表该种生物在一定环境内的空间分布结构,这种空间分布结构是它们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揭示生物的空间分布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该种生物的生态特征,掌握它们的行动规律和进行较合理的抽样设计。太平洋磷虾是黄海区最重要的饵料生物。研究太平洋磷虾的空间分布型,对于了解它的生态特征,分布规律,以及以它为食的鱼类的集群特征,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