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数据处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是我国“九五”重大科学工程之一,以地震预报为主要目的,以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要技术,GPS数据处理是工程取得成果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概况与数据处理进展;较为全面地介绍数据中心数据流程,获取地壳运动信息的GPS数据处理方法、软件与处理结果,详细介绍所获取的1998年9月初至1999年11月底基准网地壳运动,包括各基准站位移、风内各部位分的应变及每周计算结果时间序列,在所述观测期间,我国东部地区相对较高产田稳定;相对东部地区,西南部地区以北西向运动为主,而云南地区以向南运动为主,我国中南北地震带则是一强烈的剪切变形带,观测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依然是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主要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GPS观测数据,检核作者采用“攀登计划”监测网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观测成果建立的全国板内运动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GPS的中国大陆地壳运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1994、1996、1999年三期GPS复测数据,以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1998-1999年的观测数据,初步建立了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和模型。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沿海地区陆地与海平面垂直运动的研究”,是国家“八五”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国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也是国家测绘局“八五”测绘科技的攻关项目,由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分别任组长和付组长单位。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到高精度的点位地心坐标,本文提出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将单天解有效地合并成多天解的一种途径。文中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基准网1998年和1999年的80多站观测数据,解算了所有基准站的坐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两期GPS观测值得到川滇区域内测站的速度。以这些速度为约束,基于数值流形模型拟合了川滇地区的速度场。它很好地结合了块体内部的连续变形和块体间的非连续变形。较非连续变形分析模型,地质构造速度模型和配置拟合模型等更真实模拟了地壳运动速度场,为相关地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重力场变化及其引起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8-2000年间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获得中国大陆重力场空间动态变化结果,分析研究了1998-2000年中国大陆重力场变化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8.
国家测绘局有一支扎根冰城的大地测量队伍,以其超强的战斗力、优秀的作业质量、诚实守信的职业准则在全国享有盛誉。在黑龙江测绘局大院内,记者采访了这支队伍。 国家测绘局第二大地测量队、黑龙江省第一测绘工程院院长郝科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1999年春天国家测绘局三个大地测量队因承担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任务在成都会师时,记者曾见过这位豪爽的东北汉子。在院长办公室,郝科铭热情率直地向记者介绍了他自1997年至今在国家局第二大地测量队走过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与一般GPS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对比,介绍利用GPS观测获取地壳运动信息的方法,包括野外观测及数据处理的方法。通俗地介绍了GPS处理与形变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如坐标系统的参考框架、无基准解、相似变换、位移基准、旋转与应变等。暖和 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基准网1998年与2000年GPS观测结果所获得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信息。简要介绍GPS观测概况,用GAMIT/GLOBK软件对所获得GPS观测数据的处理及精度分析,基准网与基本网各年观测结果得到的网内点位精度,由两期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分量的精度。得到的1998年9月初至2000年6月中旬基本网、基准网的地壳运动,包括以位于东部的一级稳定点为基准的各观测站位移、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及部分地区的旋转量,得到了我国大陆完整而详细的地壳水平运动图像,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要特征,在所述观测期间,我国东部地区相对较为稳定,相对东部稳定点组,东北块体向北运动;华南块体向东南运动。相对东部地区,新疆西北部地区以北西向运动为主;西南西藏地区以向北运动为主;西藏东部与云南地区形成非常明显的顺时针旋转构造运动。我国中部南北地震带是一强烈而复杂的变形带。GPS测量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是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GPS基准站的时间序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9年3月至2002年3月期间“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5个GPS基准站与周边国家IGS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并对提高GPS基准站的观测精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GPS基准站的时间序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高程分量的周期性最为明显,GPS点位高程时间序列拟舍曲线的波峰和波谷出现的时间表现为区域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得到的地壳运动结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得到的地壳运动结果,包括区域网GPS观测所获得的中国大陆至今最详细的地壳水平位移结果、基准网GPS连续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时间序列及由此得到的8级左右大地震前的异常现象、基准网GPS连续观测得到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及西部基准站垂直位移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相关性,简要介绍基本网GPS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沿海地区陆地与海平面垂直运动研究“九五”续研的目的和任务胡建国(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100039)1997年11月15日~16日,国家基础研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专家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举行,从而宣告该项目“九五”续研工作正...  相似文献   

13.
GPS在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监测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科学工程项目产出的GPS观测资料为基础 ,采用球坐标系下非连续变形算法对资料进一步做了形变计算 ,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大陆地块及其边界带运动与形变进行了分析。对GPS基准站的连续观测序列采用小波变换进行分解变换 ,分析了部分震例 ,探讨了GPS连续观测序列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全国GPS一,二级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GPS一、二级网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是90年代以来我国布设的三个大规模GPS网。全国GPS一、二级网属于大地网,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也具有大地网的性质,与一般大地网不同的是,它靠连续观测和/或定期复测 监测地壳运动的能力。本文简要报道了这三个GPS网的情况与作为参加单位之一的西安测绘研究所从这三个网得到的初步结果。结果表明,这三个网的精确坐标已实现了厘米级精度的地区性地心坐标系;中国地壳运  相似文献   

15.
GPS空间大地测量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GPS连续观测获得的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说明(大)地震是有地壳运动前兆的,是可预测的,GPS测量是地震预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利用GPS观测到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与一般GPS大地测量或工程测量对比,介绍利用GPS观测获取地壳运动信息的方法,包括野外观测及数据处理的方法。通俗地介绍了GPS数据处理与形变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如坐标系统的参考框架、无基准解、相似变换、位移基准、旋转与应变等。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基准网1998年与2000年GPS观测结果所获得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信息。简要介绍GPS观测概况、用GAMIT/GLOBK软件对所获得GPS观测数据的处理及精度分析。基准网与基本网各年观测结果得到的网内点位精度,由两期观测得到的水平位移分量的精度。得到的1998年9月初至2000年6月中旬基本网、基准网的地壳运动,包括以位于东部的一组稳定点为基准的各观测站位移、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及部分地区的旋转量。得到了我国大陆完整而详细的地壳水平运动图像,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要特征。在所述观测期间,我国东部地区相对较为稳定。相对东部稳定点组,东北块体向北运动;华南块体向东南运动。相对东部地区,新疆西北部地区以北西向运动为主;西南西藏地区以向北运动为主;西藏东部与云南地区形成非常明显的顺时针旋转构造运动。我国中部南北地震带是一强烈而复杂的变形带。GPS测量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是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流动VLBI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及天线效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流动VLBI系统——DCW—01型流动VLBI测量仪,目前已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投入使用。在流动VLBI的观测试验中,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是观测前系统调试和检测的两项重要内容。天线系统噪声温度是衡量流动VLBI观测系统内部噪声程度的特性指标;天线效率反映了天线系统对到达天线能量的刊用率,在很多计算公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因此,精确地测量它们的值是进行相关处理和计算的前提。文中结合我国流动VLBI观测站的研制与建设,介绍了流动VLBI测量仪的天线及接收机系统,并详细阐述了其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科技活动要闻7月16日,该院“9202工程”课题组在中南海向李鹏总理汇报演示了由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国家测绘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研建的“防汛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受到了李鹏总理的肯定。该系统现已正式投入运行。8月1...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最新的卫星测高全球Csr3.0模型,中国近海海潮数据和标准地球模型负荷格林函数,采用直接褶积积分方法研究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应变固体潮观测的海潮负荷影响。计算25个台站8个主要潮波的负荷振幅和相位,讨论几个主要台站的负荷应变花和负荷应变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科技活动要闻9月4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崔占福和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陈拂晓来该院,慰问了研建“防洪气象信息系统”的科技人员,并对“9202工程”的未来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测绘局局长金祥文出面接待,该院院长刘先林和副院长张清浦陪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