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1927年,他把自己的所有方法论思想总结成了一本地理学思想史专著,这就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以下简称“《地理学》”)。它代表了赫特纳的地理学思想体系,对德国乃至国际地理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Hettner,Alfred 1859—1941),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创始人,更以关注并系统阐述地理学方法论而著称。1895年他创办了《地理杂志》,不断撰文阐述地理学理论问题。集这方面研究之大成的,就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  相似文献   

3.
汤茂林 《地理研究》2012,31(6):1157-1158
著名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1927年就在《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商务印书馆,1983)中对大学地理教育提出警告和建议:"大学生的自学必须多样化。……但是许多人都把他们的地理基本教育局限于听讲课和教科书,那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他们随时都应该辅之以各种好的专门著作和经典的旅行记等等读物;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完全钻进地理学的思想中去"。  相似文献   

4.
郭涛 《地理学报》2012,67(2):285-285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青的学问。古老之处在于沿革地理的二千年传统。自班固《汉书·地理志》首创疆域沿革,后代史志、地理书、方志相沿成习,至今演变为政区地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开辟水道沿革的研究理路,为后世所依循,在河流治理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两条主线共同推进沿革地理走到了20 世纪50 年代,直至侯仁之先生从英国引介“历史地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这也正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年青之处,与新中国同龄。而学校的地理学教学中,疆域沿革的课程和教科书也随之成为历史。现已年届百岁的中科院院士侯仁之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少数的几位院士。主张历史地理学的地理学属性,建构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以行动践行理论、完善理论。先生治学严谨,知行合一,心忧学科发展,关心国家未来。本书是其60 年来研究论文的部分汇编,由先生的夫人张玮瑛女士作序,娓娓讲述了侯先生70 多年来求学、研究和生活的部分细节。共收录了38 篇论文,由三联书店于2009 年3 月出版,题名为《历史地理学的视野》。“视野”,既是先生研究历史地理的视角、心得和方法;也是读者了解和进入历史地理学领域的一个途经,并可借此一窥先生之长风,透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轨迹。这是先生对历史地理学界的又一贡献。此书出版两年有余,尚未见专文介绍,颇感遗憾,故此推荐,以光大前贤。  相似文献   

5.
熊梅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8):1296-1304
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由来已久,后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区域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志的分区书写、区域差异的描述解释、空间关系的定量分析和社会过程的深度建构4 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区域地理学演进中遭遇的计量革命与理论创新,实质上是对传统区域学派过分强调区域所导致的静止、孤立的研究僵局的打破与修正,是区域地理学不断总结和完善自身的发展之路。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式与研究内容和方法深受区域地理学的影响和启发,并形成了连续的地理剖面复原研究、区域的景观文化生态研究、区位与结构—功能体系研究和分区分类分级的综合研究等多个分支。与西方相比,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方面显得比较滞后,今后应加强对特定地方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空间的深度剖析,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争取有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成果问世。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理学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地理学在地理学发展史中与地理学本身一样久远,它一直占据地理学的核心部分。传统的区域地理学以野外实地考察和文献统计资料为基础,应用一套统一的格式,向人们展示异国他乡风土人物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曾经打动了不少读者的心。然而,那时的区域地理著作主要表现为地理学部门资料和地区资料的总和。苏联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形象地形容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屋顶》。这确实是一个恰当的比喻。  相似文献   

7.
论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的统一性观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理学要免被瓜分,就要坚持它的中心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各种自然现象和形态同人类的相关。”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光辉地理思想经历中世纪黑暗时代的长期窒息,其生命力日见衰竭。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使人们的眼光既回顾到古希腊时代的地理观念,又萌生出对于地理学探讨的浓厚兴趣。但十九世纪之前的地理研究大多是抽象的哲理性的探讨和单纯的地理资料的堆砌。十九世纪以德国地理学为代表的欧洲地理学,由于洪堡和李特尔等人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赋予了地理学以新的生机和新的个性,井促使其迅猛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情况的分析,论述这一时期德国地理学统一性观点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何沛东 《地理科学》2021,41(5):872-879
《方志月刊》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种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选择、编辑特色等均受到了主编张其昀地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方志月刊》载文及相关史实的梳理与考证,解析其办刊特色和地理学贡献。研究表明:该期刊注重科学的区域地理研究和地图、照片的运用,注重国外地理学成果的介绍和地理学史的整理,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导向。  相似文献   

9.
毛曦  高松凡 《地理研究》2012,31(11):2115-2121
从中国大陆出版的教材及通论性着作的内容来看,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主要以中国历史地理为研究对象,对国外历史地理学理论方法及学术进展的了解乃至研究较为薄弱。我国台湾省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与大陆有所差异,陈芳惠所着《历史地理学》主要从一般原理意义上整合世界历史地理研究成果进行内容编撰,姜道章所着《历史地理学》重点论述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学的进展情况。启示如下:建设中国的历史地理学,除了需要继续推进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外,更应系统开展世界历史地理研究和进一步加强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等学科问题研究,进而在整体推进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期待有通论性的“历史地理学”教材及着作的早日问世。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的一个最古老的分支——历史地理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甚至出现了《新历史地理学》这一概念。本文试图在分析国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在搜集资料用来评述历史地理研究现状时碰到的一个大难题是《历史地理学》在概念上不确定。历史地理学是在历史和地理这两门学科的影响下平行产生很多学术方向后形成的。这些学术方向彼此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它们不是互相补充,而常常是相互竞争。历史地理学的某一分支的代表往往把历史地理学的内容仅局限在自己分支的方向上,对其它分支则缺乏正确评价。这种偏见阻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理研究》1991,10(1):107-111
这是本刊《1988~1989年地理学新书》的续集。到目前为止,这个小小的栏目已经有五年了,五年只是地理学发展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然而它所走过的道路,却很值得我们骄傲,地理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在这里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页,也为广大地理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方便。由于没有经验,虽然得到了地理所图书室同志大力支持,但我们还是战战竞竞怀着一种不安的心情渡过了五个年头,而每看到地理学在所走过道路上留下的“足迹”,又使我们得到一点安慰。遗诚的是一些综合性的工作,一些评介工作没有跟上去。否则或许对读者的帮助更大一些。值得我们高兴的是,由河南地理所等有关地理研究单位联合编辑出版了《中国地理著作要览》(1949~1988年)该书的出版,和我们地理学新书己经不单纯是一种情报检索性题录,而是把我们带进了地理学历史的回顾与发展中,我们广大地理学工作者,也将带着它迈向90年代,跨入一个新的世纪。再次地感谢地理研究所图书室同志们的帮助,我们也更希望广大读者和图书工作者能参与这一工作,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我们微薄的贡献。这一期地理学新书是由地理研究所图书室文仓生同志辑录的。  相似文献   

12.
张其昀先生的区域地理学思想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沛东 《地理学报》2021,76(1):235-247
张其昀是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为中国近代的地理学教育、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区域地理学方面,他较早地将西方近代区域地理学作品介绍到国内,将“Regional Geography”翻译为“方志学”,引入并阐释了西方区域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并积极地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创作出《本国地理》等经典著述,对中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开创之功。张其昀的区域地理学思想主要源于法国近代地理学家Blache的人地关系或然论、综合的区域研究等理论和方法,他研究区域地理学重视区域划分和实地考察,强调地图的运用和区域内人地关系的阐释,具有明显的“维达尔传统”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国地理学研究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慧泉  张国友  何书金 《地理研究》2013,32(7):1375-1377
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AAG)成立100多年来,致力于提高对地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推进地理学的发展。AAG拥有10000多名会员,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设有60多个专门委员会,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地理学各个分支,另有9个区域性机构,以及30个工作委员会;主办有《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TheProfessional Geographer》等著名学术期刊和系列出版物;举办有大型学术年会——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会(AAG年会)。AAG年会每年召开一次,是全世界地理学家分享和交流知识与成果的平台。近年来,AAG年会吸引了7000-8000名与会者参加,提交近4000篇论文,并且研究从地方到全球各尺度的地理学问题。其中,城市地理、经济地理、亚洲研究、政治经济与文化地理,以及地理学最新技术和应用则是近年来AAG年会学术讨论和展览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思想史是总结和归纳地理学各学派的概念、观点、理论、方法、学科结构等学术思想及其社会影响的历史线索,是启发未来学术创新的系统思想。了解地理学思想史,可以增强学生具有专业深度的地理素养。结合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需求,将地理学思想史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从历史思维方法、空间和区域概念的建立、人地关系主线、因果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五个方面提出了地理学思想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晓斌  曹雪  周寅康  黄贤金  高怡 《地理科学》2012,(10):1186-119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实现了全面复兴。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80~2010年《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和《地理研究》3个中国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献进行统计,以人文地理学论文为对象,分别从载文的时空特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梳理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并对后期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的过去和将来》是为纪念伦敦皇家地理学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而于一九八○年出版的一本书。本书由英国地理学家的十四篇论文组成,主要探讨了地理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认为地理学的发展应该作为一门专门的科研领域。第一篇论文的作者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地理学名誉教授 T.W.弗里曼,他追溯了英国地理学界从十九世纪末叶到本世纪四十年代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17.
正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早期的地理研究就是区域地理研究,区域地理学因此被认为是地理学的核心。很多著名地理学家都是区域地理学家,如近代地理学创始人德国的洪堡、李特尔等,法国地理学家白兰氏、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艾萨德等,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大师翁文灏、张其昀、竺可桢、胡焕庸、黄秉维、吴传钧、陈述彭、任美锷、周廷儒、李春芬、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理学的方向与任务若干问题的商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公元前五世纪,《禹贡》一书概括地阐述了我国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之一。其后,汉代的《汉书地理志》,唐代的《元和郡县志》,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都是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宋代以后,全国各省府县所编的地方志,也都是重要的区域地理志。凡此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突飞猛进,对地理学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反过来也对地理学产生了促进作用;也由于全国地理学界的努力,今天的地理学比过去有了更快的发展。但它距离国际上的现有水平及对满足当前国家建设的需要都还有差距,它不但在理论上、方法上还不足,就是在解决生产建设的实际问题上(即把地理学作为应用基础科学),也未能在应用方面显示出它的基础理论作用。但是,国家的许多生产建设项目都同地理学有关,也都需要地理学家参加决策和工作,而且也都要综合地解决问题,然而今日地理学的队伍和质量与此是不相适应的,何况十年文化革命期间,地理教育几乎陷于停顿,今日地理工作的人材奇缺,青黄不接。因此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不仅要改革地理教育,也要以新的眼光来认识地理学。  相似文献   

20.
董金社 《地理研究》2023,(3):699-712
《周礼》是古代王官之学的代表,含有十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与思想,但并未得到充分释读。兹结合相关学术成果,系统分析六官框架的地理基础、各职官所涉及的地理内容、地理方法和思想,增进对《周礼》地理知识、方法与思想的理解。本文先从职官生成环境出发理解其地理知识与思想,通过建立职官与“辨方正位、体国经野”的对应关系,分析职官与地理关系侧重点,尤其通过对职方氏、土训、诵训考释理解其地理学意义,探求古代地理学存在的状态。借助依据《周礼》制作的图表,彰显其地理思想、地理方法、空间模式,以及确保人地关系系统和谐运行的礼制秩序,发现周礼是当代地理学认识和借鉴上古王官关于地理思考的重要文献。本文还就我国地理学思想流变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就驳正了某些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