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四纪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原因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者在重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古气候环境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古气候之间的显著差异以及引起中国第四纪自然环境大幅度变迁的主要原因机制。中国新生代晚期构造运动导致自然环境的巨大变迁,其中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尤为突出。作者认为,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反馈作用、季风环流的加强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协同成为中国第四纪气候大幅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是新生代晚期以来,尤其是中更新世以来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主要原因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四纪构造-气候旋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环境的演变, 是受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进程的双重控制。在中国, 经近几年对冰川作用和冰期系列磁性地层与气候地层等综合研究, 逐步揭示出第四纪气候变化、侵蚀一堆积过程与新构造运动之间存在着周期性的同步变化和发展规律。对此, 笔者之一已据北京地区的第四纪地质资料, 提出了自距今3.4Ma以来构造一气候旋回的概念及其原则性的划分意见。本文拟把研究区域扩大至整个中国大陆, 进一步就第四纪构造-气候旋回的主要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贵州第四纪地层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汝安 《贵州地质》1989,6(1):49-59
贵州第四系发育齐全,并多集中分布于盆地与河谷之中。以前对贵州第四系曾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资料。但在以往资料中,对贵州第四纪地层划分与自然环境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分歧,因此应认真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深入的讨论,把贵州第四系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记在许多主要的第四纪环境地质问题中,本期选择了有关末次冰期以来我国干旱一半干旱地区的古气候和环境变化作为主题,希望大家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未来发展给予注意。晚第四纪以来,古环境记录中大量关于地球过去环境与气候变化的信息,是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评估的重要依...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影响气候变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原因。在第四纪漫长的200~300万年里,气候变化经历了多次旋回和波动(冰期与间冰期、冰阶与间冰阶)。本文通过揭示气候变化的地质事件等自然变化规律.来说明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化过程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在应对世界气候变暖上,尽可能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但也应当遵循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防范和利用这种气候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沉积地球化学是研究第四纪时期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与演化规律的科学。它着重研究元素及其同位素在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中分市、分配、迁移和富集的规律。距今2—3Ma以来的第四纪是地球历史的最新篇章。第四纪沉积物作为第四纪地质过程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所形成的产物,留下了许多自然环境变迁的遗迹,含有它们形  相似文献   

7.
《第四纪孢粉学》一书是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王开发教授和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徐馨副教授合作编著的,即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四纪孢粉学》全书共十三章:①绪论;②第四纪孢粉学研究的植物学基础;⒀第四系气候变化与沉积物特点;④孢粉的形态特征;⑤第四纪孢粉学的研究方法;⑥孢粉分析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⑦—⑩中国早、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孢粉组合;⑾中国第四纪植物群的演替与分布;⑿更新世下限与全新世底界的孢粉学研究;⒀国外第四纪孢粉学研究概况。附有现代孢粉形态属种描  相似文献   

8.
对全球性喀斯特发育来说,第四纪时期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在第四纪时期,由于极地和山岳冰川的扩张,全球各个地区都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使热带、亚热带地区变得更为干旱甚至沙漠化。由于形成喀斯特的石灰岩对溶蚀风化作用特别敏感,喀斯特景观受到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受到降水、冰量和植被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沙漠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是沙漠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亦是当前第四纪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开展该项研究,对揭示沙漠的发生、发展规律,使人类正确认识沙漠及改造利用沙漠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中国沙漠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从沙漠是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力分...  相似文献   

10.
第四纪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邻近地球科学的发展,第四纪气候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冰期成因、海面变化、第四纪年代学、气候地层学等,或有所突破,或有新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孙殿卿  吴锡浩 《地球学报》1987,9(1):121-13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和加强了第四纪冰川地质的研究,本文从十个方面扼要地综述了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发现和确定了中国第四纪早冰期和中国东部的晚冰期;探讨了冰川和冰缘关系、冰川发育条件;认识了黄土的发育规律是与气候旋回,更确切地说与冰期有成因上的联系。以构造-气候旋回为主线结合气候地层法、古地磁法并考虑古土壤、地貌、年龄数据资料等多种因素,补充修订了经典的冰期系列;讨论了第四纪海水进退、海面变化、第四纪下限及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第四纪研究》2006,26(6):1020-1020
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期,是地球环境演化过程中人类出现和现代环境格局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第四纪地球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球气候的大规模冷暖波动,特别是在寒冷时期在地球极地海洋、高纬度陆地和各纬度的高山上出现大规模的冰盖和/或冰川活动,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暖期时,由于冰盖的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伴随这种大规模的气候变化是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生物界的相应变化。人类的出现是第四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类出现的环境条件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即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自然演化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第四纪研究就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利用各种类型的载体中的各种环境变化记录,来恢复过去几个百万年以来地球环境演化的历史,探求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搞清地球环境自然演化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期预测今后环境演化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3.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四纪地层学服从于地层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规律。但由于人类自己衡量时间尺度的不同,在时间概念上第四纪常把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地质事件与前第四纪的地质事件区别开来各有所侧重。后者强调生物演化、地壳运动等长周期的地质事件,而第四纪则在地球表面大局已定的条件下虽然也注意生物演化和地壳运动但强调气候变化等短周期的地质事件。这是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第四纪研究本身赋有的优越性所构成的。地质学的研究,包括第四纪地层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人类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在这样新的形势下,为迎接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的召开《第…  相似文献   

14.
贵州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编的《贵州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一集(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近问世了。这个集子有专业性论文十三篇,共27万字,图版25个,涉及地质年代的寒武纪至第四纪,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可供地质、地理、水利、建材、植物、林学等诸方面广大工作者参考利用。 其中张吉惠的《贵州盘县早第三纪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描述了贵州首次发现的植物化石18个属种,分析了植物群的性质和时代,讨论了古地理、古气候的特征;陈佩英的《贵州晴隆碧痕营剖面的第四纪孢粉分析》,首次报导了该地的第四纪孢粉组合  相似文献   

15.
第四纪孢粉分析的时间序列与空间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卓 《地球科学进展》1998,13(3):300-305
论述了第四纪孢粉时间序列和孢粉空间模型在不同尺度上的时空代表性,同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定量恢复古气候已成为目前第四纪孢粉时间序列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各种尺度的第四纪孢粉空间模型图可以反映植被对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孢粉数据与气候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还可换算成古气候图。此外,在全球气候模拟和植被模拟中,孢粉数据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6.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旋回和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安附近黄土剖面中发现40层古土壤,分别出现在中、早更新世,可将西安黄土沉积以来的气候变化划为25个旋回。在陕西洛川和河北平原也有相似的气候变化。根据古地磁年代,得出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基本周期为10万年左右。全球气候变化基本是统一的,研究结果的不同只是由于研究地区、剖面和气候标志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第四纪科学与环境考古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第四纪包含了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全部历史,第四纪研究成为环境考古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四纪科学作为环境考古的一种研究手段,对于考古学家而言,其目的是获取更多的考古资料和更多的考古学信息,对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法则提供更多的帮助;对于第四纪科学家而言,古人地关系的研究只能通过环境考古学来实现。在环境考古研究中,第四纪科学主要承担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①重建古人类活动区域自然环境演变的历史;②探索遗址形成和废弃的自然原因;③包括农业考古、人类起源与现代人起源等的专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可基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不同尺度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小尺度环境考古,采用主题研究;中尺度、大尺度和超大尺度研究,采用对比研究。所有的高级尺度研究一定是建立在低级尺度研究基础之上,就像一座金字塔。低级尺度研究是基础,是高级尺度研究资料和证据的积累;同时不同研究尺度可大可小,它的界定根据研究主题而决定。第四纪科学在环境考古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环境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考古学家与地学家的精诚合作,需要双方多进行学科之间的交流。我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还处在资料积累阶段,应该循序渐进发展环境考古学。  相似文献   

18.
王敏  王猛  赵志中  钱方 《地质论评》2022,68(4):1530-1540
第四纪冰川和冰川地质遗迹的研究,是研究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很广,类型多。最北的大兴安岭、南部的广西大明山、东部的长白山和台湾玉山、最西的喀喇昆仑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均有分布,是世界上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发育最广泛的国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概况,结合开展的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以地质遗迹调查规范为基础,系统开展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研究。根据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的侵蚀、冰碛物的搬运和堆积等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总结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体系,为开展同类地质遗迹调查提供方法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的问题,李四光教授在其所著“中国地质”一书中曾指出:“自上新世后期以来中国的气候变化是一个吸引人、但尚有争论的问题。我们有两类指向不同方向的论据。公正地对待这些分  相似文献   

20.
该会即为澳大利亚第四纪研究协会(AQUA)两年一次的会议,将于1993年5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第四纪时期的澳大利亚,包括三个主要的INQUA论题: (1) 地区性事件与北半球及跨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的对比; (2) 过去增温期与南方涛动历史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