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举世闻名的娄山关,屹立在巍巍群山之中,横阻于川黔道口。古人曾用“马头高白日,树梢挂云间”的诗句赞美它的雄伟险峻;游客称赞它兼有华山之险要,峨眉之秀丽。其实,从娄山关至桐梓一带,还是我省著名的岩溶地区之一。那里岩溶洞穴发育,首屈一指的要算娄山关观音;  相似文献   

2.
扬子地台寒武系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贵州金沙地区寒武系上部娄山关组岩性单一,为蒸发相白云岩,生物化石稀少,沉积时代归属不清.为寻找地层对比与划分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按5 m的样品间距对贵州金沙地区相邻的长岩沟剖面、岩孔剖面寒武系采集了250件碳、氧同位素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金沙地区寒武系碳同位素组成演化表现出4次显著负漂移和3次显著的正漂移.负漂移分布于清虚洞组中部(NE-1)、陡坡寺组下部(NE-2)、陡坡寺组与娄山关组的分界处(NE-3)、及娄山关组下部(NE-4),δ13C值分别降低到-2.3‰0、-2.6‰o、-6.2‰和-4.8‰;正漂移分布于清虚洞组底部(PE-1)、顶部(PE-2)及娄山关组上部(PE-3),δ13C值分别上升到1.3‰、2.1‰和2.6‰.δ13C的演化趋势可与世界各大陆寒武系δ13C演化趋势对比,它将娄山关组下部、中部、上部分别划归全球寒武系第二统上部、第三统及第四统.  相似文献   

3.
黔北娄山关群碳酸盐岩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西南地区娄山关群广泛发育,厚达千余米。本文对黔北金沙岩孔、余庆小腮、沿河毛田等地的娄山关群,用多种方法对岩矿成分与结构、构造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其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尚彦  孟德保 《地质论评》2000,46(3):295-300
传统上认为湘黔交界处的中寒武统一下向陶统娄山关组为均一性极强的厚层白云岩,可分性极差。但笔者新近研究发现,其顶、底均为古岩溶不整合面,并有大量颗粒(鲕、豆、核形石)白支岩和藻纹层白云岩夹层,还有许多鸟眼构造、叠层石横行、交错层帐蓬构造存在。据其重向组合规律,将娄山关组分为三段。认为娄山关组由7个三级层序组成,层序界面为古岩溶不整合面或暴露带,每个序都由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  相似文献   

5.
黔中隆起之窥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鞠天吟 《贵州地质》1999,16(2):180-184
1 黔中隆起形成时间的不同认识11 最早认为黔中古陆形成于寒武纪末期,其主要依据是黔中地区奥陶系湄潭组页岩覆盖在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之上,且奥陶、志留系地层沿黔中隆起向北渐次分布(罗绳武等,1958)。后来在较多地方的娄山关群大套白云岩的上部发现下奥陶统桐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石油相继在川中下组合油气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而目前川南地区寒武系勘探程度较低,寒武系娄山关群厚度可达1 000余米,发育多段储层,勘探潜力较大。为了进一步认识川南—黔北地区娄山关群的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结合野外露头、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及测井等资料对娄山关群开展了沉积相划分、沉积相展布及演化、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研究区娄山关群主要发育局限台地沉积相,并可进一步细分为3种沉积亚相及13种沉积微相。娄山关群沉积初期气候干旱炎热,主要为泻湖沉积,伴随其中晚期的震荡海退,以发育局限台坪和台内滩为主。研究表明沉积相对娄山关群储层发育具有明显控制性,主要影响孔隙类型和孔渗特征。台内滩平孔隙度3.35%,平均渗透率0.024 5×10~(-3)μm~2,为储层最为发育的相带,其次是云坪,平均孔隙度2.83%,平均渗透率0.016 8×10~(-3)μm~2,局限泻湖亚相储层发育较差,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分别为1.92%,0.004 3×10~(-3)μm~2。高能环境条件下沉积的砂屑白云岩中发育较多粒间溶蚀孔、铸模孔,云坪沉积的粉晶白云岩晶间孔和晶间溶蚀孔较为发育,二者储集性能较好,而低能环境条件下沉积的泥晶白云岩岩性致密,储层不发育。  相似文献   

7.
1987年6月,笔者等进行1:5万挂丁幅地质填图时,在脚里水库南侧发现一套砂泥—碳酸盐岩组合地层,它角度不整合于娄山关群白云岩之上。认为是寒武纪之后的一个“哑地层”。1989年10月大队野外验收时,认作二叠纪沉积。为此,仅用类比—筛选方法对它的时代归属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8.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现了层序界面、年代界线和事件界线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比例坝铝土矿为对象,研究了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U、Th等沉积地球化学标志元素特征,进而对其成矿物质来源、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矿石中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具明显Eu负异常,与下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稀土特征参数和配分模式相似,矿床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沉积环境为以相对还原环境沉积为主导、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淡化泻湖环境。  相似文献   

10.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出了层序界面,年代界线和事件界线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黔中隆起何时形成?认识不一。有认为:寒武纪末期,因黔中地区湄潭组页岩覆于娄山关群白云岩之上;奥陶、志留系地层沿黔中隆起向北渐次分布。有认为:加里东末期,因奥陶、志留系地层缺少边缘相(滨岸碎屑岩)沉积。上述认识,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资料所否定,如在娄山关群大套白云岩顶部,发现桐梓、红花园组的三叶虫。笔者在遵义南新站核桃窝附近,湄潭组页岩之下的白云岩,顶部为生物碎屑白云岩,内碎屑白云岩及鲕粒白云岩,  相似文献   

12.
课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侧重研究乌当背斜的热储层,估算热储层(娄山关群)含水量,探索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为乌当区热水资源的绿色开发和循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地构造学,是一门研究地球构造演化与运动及机制规律性的科学.自1850年瑙曼(Naumann CE)提出"大地构造(Geotectonics)"一词起,投入这方面研究的地质大师不胜枚举,他们已把大地构造学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国内外都出现过许多大地构造理论或假说,建立过各自的丰碑.其中,尤以"地槽说"、"板块构造说"影响最大.从1859年霍尔发现地槽到1968年,地槽说在大地构造研究领域一直占统治地位.它对整个地学的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至今仍有它的深远影响和意义.1968年以来,板块构造说兴起,被誉为地学革命,其影响之大,为其他任何大地构造说之所不及.  相似文献   

14.
梅冥相 《古地理学报》2007,9(2):117-132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其邻区的寒武系娄山关群发育一套化石贫乏的浅水台地相白云岩,横跨中、上寒武统,厚度上千米,自北西向南东随着沉积环境水体的加深逐渐相变为开阔海台地相灰岩、陆棚相泥页岩等。由于化石贫乏难以进行详尽的年代地层划分,但是发育石盐假晶泥晶白云岩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水体变浅以及发育颗粒白云岩所反映的水体加深,表明可以应用从岩相序列到沉积相序列的方法对该套白云岩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成为在“海平面变化的框架内探讨沉积相迁移”的典型代表。巨厚的贫乏化石的娄山关群白云岩与下伏厚度较小、产三叶虫化石的陡坡寺组白云质细粒混合岩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们组成了1个二级层序,并可以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陡坡寺组细粒混合岩系代表了二级海侵作用所造成的水体加深,而娄山关群白云岩自北西向南东进积尖灭则代表了二级海退过程所造成的水体变浅。该二级层序本身即是1个总体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其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相似,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那些由岩相序列所组成的若干环潮坪型米级旋回也具有相似性。因此研究区娄山关群白云岩构成了1个复杂而有规律的、独特的层序地层格架,并由此反映了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代表了其古地理演变过程既受制于海侵加深和海退变浅的时间过程,同时又受控于沉积环境水体自北西向南东由浅变深的空间变化过程。娄山关群白云岩的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核心是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以及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并根据这种规律性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15.
<正>清镇铝土矿位于扬子准地台之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的西端北东向构造带中,区域性猫山断层的西盘,河口背斜之南东翼。矿区含矿地层为石炭系下统九架炉组(C1jj),赋存于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 1s)白云岩侵蚀面之上、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灰色、灰黄色粉砂质页岩之下。长期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贵州铝土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铝土矿的矿床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物质来源、矿床学特征及成矿机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于铝土矿的矿物学特征,特别是黔中地区的铝土矿的矿物学特征仍较欠  相似文献   

16.
黔北,指贵州省乌江以北的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扬子准地台滇黔褶断区娄山关褶皱带。古生代时期,这里是广阔较稳定凹陷沉积区,故二迭系地层几乎遍及全境。   相似文献   

17.
各级矿量的"误差标准",常见于一些国外地质文献中.在国内,这也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勘探工程的布置方法.因此,非常需要对它作一番分析.在这里,让我们先回忆一下著名法家人物韩非的一个寓言故事,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故事名为《郑人买鞋》,原文如下: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说的是:有个郑国人想买双鞋.他置了脚码,记下尺寸,就遗忘在椅子上了.  相似文献   

18.
毕坤 《贵州地质》1998,15(3):218-225
1965~1978年笔者参加了1:20万沿河幅,湄潭幅,桐梓幅区域地质调查,将黔东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划分为中统高台组(修定),石冷水组,平井组,上统后坝组,毛田组,使难以划分的娄山关群解体为石冷水组,平井组,后坝组,毛田组,对我省中上寒武统划分产生产大的影响,30多年来的实践,所测地同被认为是标准剖面而予以应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的命名经过未被披露,真相鲜为人知,为此,作为这些剖面的主要实  相似文献   

19.
黄远成  石睿  林泽渊  李永刚 《贵州地质》2015,32(1):32-36,46
贵州镇远马坪地区钾镁煌斑岩体规模较小,以呈岩墙式岩脉、岩床式岩脉、网状岩脉侵入于寒武系石冷水组、娄山关组白云岩中。最近在马坪地区苍蒲塘地表发现钾镁煌斑岩管,进一步揭示了岩体产出形态、规模和岩体特征,证实了该区岩管的客观存在,否定了原有资料认为马坪地区岩体"根部相"的认识,该区存在隐伏钾镁煌斑岩管或岩墙的地质依据充分,因而对镇远马坪地区金刚石找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熊先孝  黄巧 《广西地质》1999,12(1):25-31
湖南石门雄黄矿床受寒武系下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下奥陶统灰岩以及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构造控制了古岩溶的形成,岩溶控(成)矿特征明显,通过遥感,物化探资料解译,运用多统计方法,圈定了8个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