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介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和应用实例。从数学形式上看,它是多目标优化模型,目标函数选用自由度较高并具竞争性的系统状态指标;约束条件应该包括各相关子系统的状态模拟方程,使模拟与优化实现耦合。在研究实例中,选用了GDP和COD排放量指标来表征研究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约束条件主要包括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和宏观经济系统扩大再生产—投入产出耦合模型。由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决策是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开发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基础上, 以城市化地区为重点从水循环过程出发, 探讨 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规律, 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探讨城市化地区水 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基础, 即: 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理论、城市化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 与环境”系统交互胁迫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 提出城市化地区水 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到区域“社会经 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复合系统中, 从水循环动力过程出发, 揭示水资源承载力的本质。研究 成果可为城市化地区节水战略的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仿真模拟的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系统决策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熊鹰  李静芝  蒋丁玲 《地理学报》2013,68(9):1225-1239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生态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建立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传统发展型、发展经济型、节水型、协调型等四种不同方案条件下,2012-2030 年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供需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供需系统仿真方案与决策优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紧张;② 在协调型模式下,到2030 年长株潭城市群总需水量达到105.1×108 m3,水资源供给能力尚有5.4×108 m3富余,模拟期内水资源供给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且能够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是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对较优方案;③ 为了实现预期目标,还需加快水利建设、完善用水管理、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节水意识、加大循环利用和环境整治,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资源保障水平。研究结论可为促进长株潭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高效配置提供依据,同时本文可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协调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方案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建设,为黄河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优化调度和有效保护提供全方位的现代化手段和快捷的智能决策支持.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软件系统所要求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安全性与可靠性、标准化与开放性以及完整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建设目标、结构、决策内容、目标和各个模块功能,并详细论述了模型库构建和应用服务平台建设等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系统运行中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并对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统一水量调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29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有其特定的结构和模式:其结构主要地决定于水资源的供给和分配结构;其模式包括物质循环和能源循环两个方面。水资源问题主要是水土资源平衡问题、发展与污染问题、生态环境质量与蒸腾、蒸发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应该是:要严格控制高耗水企业的比重,引导企业增添循环用水工艺和设施,设立中水道系统;要抓节水技术的推广。造林的目标是农田生态防护作用、厂矿噪音隔离作用和居民生活、工作区的人造景观作用。人工水域主要布局在人口集中的城镇地区。经济开发强度的空间结构要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为基础。运用水价来促进节水型经济结构的形成,并用特价水来支持某些产业。提供特价水的企业的经济损失应通过开征水资源调节税来补贴。该税种应全额用于政府支持水资源开发管理与水利建设。完善水资源的有关法规并使其具可操作性。河西走廊三大流域系统上下游间的分水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下游人民生存权和生态环境能否进入并维持良性循环的核心问题,必须从法律的高度解决。要变目前的部门决策为区域综合决策,并成立专家委员会,吸纳有关专家参与决策。对用水量大的项目和涉水工程,要建立起有专家委员会会同各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质量监督委员会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6.
龙口市水资源时空分析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时空分析计算是水利部门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涉及的要素多、数据量大,每次分析计算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果的时效性也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领导的决策。水资源时空分析系统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缺陷,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文章介绍了龙口市水资源时空分析系统的构建方法、系统特点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情景决策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朱一中  夏军  王纲胜 《地理研究》2005,24(5):732-740
本文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基于水-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系统的原理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整合模型—投入产出多目标情景决策分析模型,对开放系统环境下的水资源承载力及与之相关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虚拟水贸易与社会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就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和城市化发展、节水技术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分水、虚拟水战略等政策情景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地表空间水文过程涉及三维地理空间和一维时间,对其进行三维动态交互显示便于认知主体对水文过程形成正确的认识。本文以浙江黄土岭流域为试验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图形学的方法和技术探究了流域空间水文过程的动态交互显示方法。利用OpenGL的三维建模和图像渲染功能表现三维的水文过程,其中双缓冲技术保障了水文过程时间变化的展示。探讨了表面建模,地形着色处理,光照法线计算,水体透明处理,时相水文数据处理及交互参数输入等方法,并建立了地表空间水文过程的显示系统。通过系统的运行表明,该系统能逼真地显示不同高程连续水体的三维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为解决或减弱这一矛盾,管理者需要新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决策工具。自然地理综合研究以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变化及交互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肩负着提供管理者所需新知识体系和科学决策工具的责任。流域作为空间上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单元,其相对独立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天然的空间单元。流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过程的交互机理自然成为管理者解决日益激化的矛盾所需的新知识体系,而流域系统综合模拟恰恰为建立这样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极为有效的研究方式;在管理者评价各种决策的成效时,必须知道各种决策所产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基于流域系统综合模拟的情景分析为管理者提供了所需要的科学决策工具。因此,从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角度出发,流域系统综合模拟与情景分析应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范式。文章结合2个小流域情景分析的研究案例,探讨了以流域系统综合模拟与情景分析为核心的现代自然地理综合研究需要解决的科学挑战,即流域系统综合模拟的系统化、空间化、定量化、易用化和决策化。  相似文献   

10.
龙口市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吴泉源 《地理科学》2001,21(5):463-466
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它将长期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以龙口市为例介绍了以GIS、RS、DSS为基础构建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过程以及所具有的基本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将帮助管理者提高水资源决策的自动化和科学化,使有限的水资源持续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多项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文章探讨了分布式网络技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模型管理技术、定性推理与模糊决策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研讨技术等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提出虚拟化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V-DSS)的工作模式,并探讨了V-DSS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遥感技术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支持下 ,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 ,以便快速、准确、经济地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并对土地利用的时空数据 ,包括空间数据和专题属性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和显示 ,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先进的管理工具、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Braess模型与城市网络的空间复杂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6,26(6):658-663
Braess交通网络模型是经典的图论模型,但该模型同时具有很强的地理学色彩。Braess借助一个简单的网络揭示了出人意料的地理现象:增加交通路线有时反而降低运输效率。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对Braess网络进行了数学抽象,然后利用规划理论、图论和微分方程解析等方法揭示出区域-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化两个重要动因:空间相互作用和宏观对称破坏。  相似文献   

14.
钱峻屏  叶树宁  李岩 《热带地理》2002,22(2):176-180
以决策支持理论为指导,以遥感和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构造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耕地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分析、模拟和决策,并以东莞市耕地可持续利用动态研究为例,完成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因子筛选、模型构建和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分析,探讨了数据仓库技术在空间定量决策分析中的应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城市扩张模拟的研究进展,发现相关研究在表达城市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原因是未能较好地反映城市扩张与驱动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机制。部分研究虽然隐含地考虑了这种"因-果"相互作用关系,但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框架体系,主要表现在:1)从研究深度看,反馈机制的实现尚无一套系统的方法;2)就研究广度而言,目前城市扩张模拟较少考虑多类别反馈机制的综合作用。新理论与方法(如复杂系统与网络)的引入及模型耦合等是未来基于反馈机制的城市扩张模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SDI) is a complex system for which huge investments are being made worldwide. These large-scale invest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DIs incontrovertibly require reliable design and planning that guarantee a successful outcome. One approach to deal with such an expectation is to model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DI system over time. If the model can be translated into the computer-based environment to be used as a virtual world, then the real situation can also be simulated. Such a simulation will enable the SDI coordinators/managers to gain knowledge about the behavior of the system under different decisions and situations and eventually help them to better develop the SDI through the informed decision making. However, a limited number of tools and techniques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in the SDI modeling history in terms of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uch a complex system. The system dynamics technique based on systems theory is a method for modeling and managing the feedback systems that are complex, dynamic and nonlinear over time.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ystem dynamics technique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DIs. It is argued that the system dynamics technique is capable of modeling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DI, the feedback loops and the delays. It is also highlighted that an SDI model 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 technique enables the SDI coordinators/managers to simul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actors or decisions on various aspects of SDI and evaluate alternative decisions and/or policies prior to making any commitment.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专家决策支撑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总结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专家决策支撑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类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帮助基层领导提出农业结构的优化方案,提出农林牧渔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协调发展战略,并在结构优化基础上制定农业年度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提高农业开发投资(资金、物资、运输和仓储等)和农业布局决策的科学水平。开发这类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预测模型的农业发展规划/计划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农业结构优化多标准评价模型,农业投资决策评估模型,农业专家知识获取和知识库建立方法,农业运输和仓储系统分析和发展战略决策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中的对弈策略与可视化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管理中的GIS与 Web GIS开发、应用技术,数据库共享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动态分析中的统计分析与制表和地图制作、报表联合应用技术,综合性系统的集成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套基于邻域设施的模糊区位取向方法和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针对中国北京、上海、深圳、天津4 城市淘宝网站6 大商品类别网络店铺的空间集聚情况,通过其所属的完全、重叠、过渡和不完全4 种区位类型,揭示区位取向的倾向性特征和信息时代区位影响因素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区位取向明显的数码类别商品的网络店铺的最优区位地选择。形成如下认识:①不同商品类别情况下区位取向有很大不同,分散与集聚共同存在。集聚只发生在贵重商品如数码类别商品的网络店铺上,其仍依赖于传统邻域设施;而绝大多数普通商品则相反,几乎不存在重叠区位的布局,已经表现出一种不再遵循传统区位地理论的新的区位取向规律。② 不同商业模式下区位取向不同,c2c 电子商务对其影响更趋向于不同于传统的区位选择,表明c2c 电子商务是网络店铺区位取向影响因素变化的基础。除了旧有的传输网络、货源供给、市场集聚因素外,技术劳动力因素、信任因素渐成主流。③ 利用三角模糊数能计算出基于邻域设施集聚的、区位取向明显的数码类别商品网络店铺的最优区位。选择最优区位是从重叠区位向完全区位过渡的。④ 在电子时代传统的区位理论将得到一定补充或纠正才能全面正确地解释电子服务网点的区位现象。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知识库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决策分析的需要和指导国土资源数据利用,从数据—知识—应用3个层次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利用,按照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库设计、存储→知识利用技术流程建设国土资源知识库,包括国土资源空间知识库、国土资源影像知识库、国土资源专题知识库、国土资源元知识库,并给出知识库应用于国土资源综合分析系统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Many real-world spati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give rise to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based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 (ANP)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methodology for representing complex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as a network of criteria and alternatives, where feedback and interdependence relationships may exist within and between all the criteria and alternatives. Experts’ experiences are used to estimate relative magnitudes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factors through paired comparisons in order to make rational and consistent decisions. However, the GIS-based ANP, an adoption of weighted linear aggregation rule, typically employed a high trade-off decision strategy and neglected other decision strategies. This paper develops a novel GIS-based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MCE) procedure by extending the ANP using fuzzy quantifiers-guided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WA) operators. This extension, which generalizes the aggregation process used in the ANP, would provide a generic powerful decision-making tool that allows decision-makers to define a decision strategy on a continuum between pessimistic (risk-averse) and optimistic (risk-taking) strategies. By changing the linguistic quantifiers, the GIS-based ANP–OWA can generate a wide range of decision strategies taking into accounts the level of risk the decision-makers wish to assume in their MCE. A land-use suitability analysis in a region of Saudi Arabia 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proced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