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DMC)得到的资料,2000年3月份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5.0地震97次(见表1)。其中M≥6.0地震6次,最大一次地震发生在火山烈岛地区,震级为7.6。本月发生的97次M≥5.0地震中有63次发生在东半球,34次发生在西半球。根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统计,对于发生在我国境内的M≥5.0的地震事件,CDSN大部分台站有地震波形记录;对于发生在全球的M≥6.0的地震事件,CDSN各台站也有地震波形记录。欢迎各研究单位使用CDSN的地震波形记录数…  相似文献   

2.
1995年第二季度,全球地震活动恢复到1994年的高水平态势:浅源地震频数猛增,并出现两次Ms7.7以上巨大地震。大洋岛弧带成为本季度地震活动中心。所罗门群岛有两次中强震。菲律宾萨马岛附近发生大震群。千岛群岛大震的余震未息。秘鲁北部和缅印边界各有一次中深源地震。希腊发生中强地震两次。萨哈林岛地震显示全球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3.
1989年第1季度,全球地震频数不高,未发生7级以上地震。亚欧带又有一小的平静期,只在缅甸发生了一次5—6级地震。千岛至北海道一线发生数次6级以上地震,水平仍较低。大洋岛弧地震带仍保持较高的地震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4.
1995年第二季度,全球地震活动恢复到1994年的高水平态势:浅源地震频数猛增,并出现两次Ms7.7以上巨大地震。大洋岛弧成为本季度地震活动中心。所罗门群岛有两次中强震。菲律宾萨马岛附近发生大震群。千岛群岛大震的余震未息。秘鱼北部和缅印边界各有一次中深源地震。希腊发生中强地震两次。萨哈林岛地震显示全球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5.
唐贞观二十三年八月癸酉朔山西临汾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史书记载这次地震的人员伤亡数矛盾极大,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25日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6.7级地震;2016年12月8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发生6.2级地震。13天内,新疆连续发生两次6级地震。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监测二处迅速响应,组织各学科有关专家对两次6级地震进行了震后梳理与总结。根据对两次地震震中500km范围内地震前兆固定观测台网的统计,阿克陶区域的监测台项数共计24个,台站数12个,分别占全疆台项、台站数的16.2%和21.4%;呼图壁区域的  相似文献   

7.
一、1991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91年我国共发生M_S≥5.0地震43次(大陆地区27次,台湾地区15次,南海海域1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4次(大陆地区1次,台湾地区3次),我国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为2月25日新疆柯坪6.5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3月26日台东6.7级地震。大陆地区27次地震分布在新疆7次、青海6次、内蒙古4次、云南3次、西藏3次、山西2次、四川1次、河北1次。 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1.1991年中强地震频度高,强度低。1991年大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频繁,发生27次5极以上地震,在频度上超过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年平均数(年平均数为18次),显示出当前可  相似文献   

8.
万自成  马贵仁 《内陆地震》1992,6(3):287-299
宁夏灵武在37个月内发生了4次中强地震和数千次小余震。这4次地震震级相差不大,震中基本在同一地点,其地点均在银川平原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范围内。4次中强地震前,水氡、水位动态反映各异,即使同一井泉,在不同地震前的短临异常反映也不相同,这一现象揭示了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和特定条件下的不重现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下半年,全球发生了两次7.7级以上大地震,地震活动水平显著增强。半年内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53次,比上半年多13次,其中大洋岛弧和西北太平洋地区分别发生19次和17次,占前两名。最大的3次地震是:8月17日土耳其西北部地震、9月20日中国台湾地震和9月30日墨西哥近海地震。本年度地震活动为高水平,扭转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2000年全球地震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未来数年内的震情需要密切注视。  相似文献   

10.
《地震》1981,(2)
世界上因水库蓄水而发生地震、甚至发生强震的例子颇多,科依纳水库区地震就是其中之一。 科依纳水库蓄水前,库区附近无地震活动。1962年蓄水后,地震接连发生,至1970年为止,7年的时间内计大小地震数千余次,其中三级以上地震450次;五级以上地震达15次之多。特别是1967年12月10日(格林威治时间)M_S=  相似文献   

11.
地震的冲击     
地震从不放过塔吉克斯坦。在一年中,发生数千次地震,当然,有感地震不超过10次……塔吉克科学院抗震工程和地震研究所副所长米尔佐耶夫说:地震,这是悲剧。但最近10年来,在伊斯法拉、卡伊拉克库姆、吉尔加塔利等地相继发生了破坏性地震……诱发地震活动性实验室主任达斯图里在谈话中说: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想制服这种严酷的自然灾害。苏联地震学家中的元老萨多夫斯基院士提出了破坏性地震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2.
1984年11月27日山西天镇发生4.5、4.2(M_L)地震各一次,震区曾在1673年发生过5.5级、1978年发生过4.5级地震.笔者综述了这次地震发生的大区域地震活动背景,详细介绍了震害和烈度考察情况,极震区为Ⅴ度,人感强烈、少量二类房屋出现裂缝.地震前出现地下水异常和数起动物异常.通过对震区的地震地质分析,认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一组北西向断层,并预测了本区未来可能的地震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3.
江苏及邻区地震频次的Hurst指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将地震频次Hurst指数应用于江苏及邻区的地震预报问题,结果表明,对1970年以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作回溯性预测检验得到的R值为0.365,异常开始一年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占报对地震数的81.8%,因而urst指数在该地区的地震预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H.  Gupta  P.  Mandal  H.V.S.  Satyanarayana  D.  Shashidhar  B.  Sairam  M.  Shekar  A.  Singh  E.U.  Devi  M.  Kousalya  N.P.  Rao  V.P.  Dimri  杨智娴 《世界地震译丛》2006,(4):81-83
位于印度西海岸附近的科依纳(Koyna)是众所周知的人造水库触发地震最显著的地方(Gupta,1992)。自从科依纳大坝建成之后斯瓦季萨加(Shivajisagar)湖蓄水以来的44年中,发生了震级M6.3的最大的触发地震(1967年12月10R)以及19个大于等于5级的地震。震级为4级左右的地震约170个,还有数千个更小的地震。最近的一次5级地震发生于2005年3月14R,在上一次5级地震发生了4年半之后(Satyanarayana et al,2005)。  相似文献   

15.
我们研制出一种在大地震发生之前数秒钟能够对地震发生做出早期警报的系统。我们假定宽带P波波形的垂直位移是地震的远场震源时间函数。基于地震矩与震源持续时间的关系,当初始P波震相持续时间超过3 s时,我们就可以发布发生了一次震级大于6级地震的早期警报。我们已把这种算法应用于日本宽带观测台站记录到日本近期发生的大地震的宽带地震图。我们发现,真的可能在P波到达后3 s内判断震级超过6级的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志海  王海涛  朱成英 《地震》2005,25(4):93-97
应用CH方法对新疆境内21次MS6.0以上地震前显著地震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21次强震中, 有10次强震前出现2个以上显著地震, 其中满足CH判据的地震有7次, 占显著地震个数满足CH方法地震数的70%。 7次满足CH判据的地震中, 除1973年精河6.0级地震发生在其显著地震后63天外, 其余主震都发生在其满足条件的显著地震后25天以内。 结果表明, CH方法可应用于新疆强震前的短临预测。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 CDSN 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 IRIS DMC)得到的资料 ,1999年 10月份全球范围内共发生 M≥ 5 .0地震 85次 (见表 1)。其中 M≥ 6.0地震 6次 ,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阿拉斯加半岛 ,震级为 6.5。10月发生的 85次 M≥ 5 .0地震中有 5 9次发生在东半球 ,2 6次发生在西半球。1999年 11月份全球范围内共发生 M≥ 5 .0地震 118次 (见表 2 ) ,其中 M≥ 6.0地震 8次 ,M≥7.0地震 5次 ,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土耳其 ,震级为 7.5。11月份发生的 118次 M≥ 5 .0地…  相似文献   

18.
据合众国际社蒙特利尔1979年6月6日电:来自世界各地数百名专家于星期三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地震工程会议。这次会议提醒了蒙特利尔人注意,在2000年之前这里可能有发生一次较大地震的可能性。这次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三届地震工程会议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密苏里州的新马德里,大约有3000居民每天都在预感着要发生一次比把旧金山夷为平地的1906年沿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大震破坏性大许多倍的地震,而对他们说来,这也并非首次。早在一个世纪前的181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一次里氏8.3级地震,新马德里正下方的一条大断裂引起一系列可能达到里氏8.5级的地震。城市被彻底破坏,地基永久性下沉了15英尺。其后,该地区实际上经历了数  相似文献   

20.
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联合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和时间窗滑动方法,分析了新疆31次中强地震前后地壳介质泊松比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5次MS6地震中有4次地震、17次5.0≤M_S≤5.8地震中有4次地震、9次4.6≤M_S≤4.9地震中有1次地震观测到震前泊松比出现低值异常,变化形态特征呈"V"字型(乌苏台呈双"V"字型),地震发生在"V"字型的尾端,地震发生后,泊松比继续回升。根据地壳泊松比的下降幅度、后续变化过程、发震时间以及出现这些变化的地震震级和震中距,认为在新疆地区现有的台网密度下,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可以对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下介质泊松比变化进行动态监测。6级以上地震限于震中距100km之内台站,5级以上地震限于震中距50km之内台站,在进行地壳泊松比滑动分析时,需要挑选相关性好、莫霍面一次反射转换波(Ps)清晰且到时一致的接收函数。结合31次震例分析,认为可在新疆东部选择雅满苏(YMS)、中部选择库米什(KMS)、北天山选择乌苏(WSU)、南天山中段选择乌什(WUS)、柯坪块体选择八盘水磨(BPM)、阿尔金断裂尾端选择于田(YUT)地震台用于动态监测附近区域地下介质泊松比变化,尽管喀什-乌恰交汇区地震频发,但由于乌恰(WUQ)台接收函数中莫霍面一次反射转换波Ps震相到时复杂,可能不适用于滑动分析M_S5地震前后泊松比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