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琴座β星是1784年英国青年人約翰古德力克(John Goodricke)所发見的食变星.它是由于两顆很接近的B型巨星互相环繞运行而构成的系統.其中两子星有貭量轉移的現象.1958年的测光和光譜观測,显示出相連續两周光曲綫极小处的寬窄,曾有显著的变化.同时星的外壳光譜线的強度,也有相应的改变. 为着进一步研究这个問題,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天文台提議世界各国天文台于1959年8月8日至9月11日从事天琴座β星的测光观測和光譜观测.从此可以获得将  相似文献   

2.
英仙座β是颗著名的食变星,中名大陵五。1781年英国一位聋哑青年天文爱好者首先观测并测定出它的亮度有周期性的变化,每隔2日20小时49分,大陵五就由2.1等变暗到3.4等。现代测定的变光周期为2.867315日,即2日20时48分56秒。今年4月11日  相似文献   

3.
在浩瀚的恒星世界中,有一类有亮度变化的星,叫变星,其中包括那些由于星体的膨胀、收缩或爆发活动引起光度变化的物理变星和那些由于两个子星互相掩食使之观测到亮度变化的食变星。这里我们只谈谈奇妙的物理变星。  相似文献   

4.
Ⅰ.变周期的食变星经过长期观测的食变星,其中有不少的周期是经常在那里发生变化.有的从主极小定出的周期和从次极小定出的周期,也不相同.如果有充分的长期观测资料,我们可以定出一些食变星位相公式中的线性项和周期项.本文认为食变星周期的变动,可以产生于两种不同的原因.第一,假设食变星轨道长轴,在轨道平面上作等角速度的转动.第二,假设食变星系统围绕着在它轨道平面内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9年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60/90/18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及Thomson红敏CCD对14个PG候选激变变星进行光度观测.其光变曲线特性表明:PG0027+260,PG0818+513,和PC1030+590为激变食变星,PG1341—079 是一个可能的激变食变星,PG1551+719为SU UM_a型矮新星,此外还有6个天体的光变曲线有激变星特有的闪变特征.因此PG样本中,激变变星的成功率为79%.PG1030+590的轨道周期为3~h279,PG1717+413的闪变变幅在二个月内有明显变化,它与本身的亮度无明显相关,说明闪变变幅的变化可能是亮斑的局部效应.  相似文献   

6.
观测角     
8月11日 天王星冲日天王星全年都在摩羯座中运行。年初到5月25日顺行,5月25日留,留后逆行直到10月27日,10月27日留后又改为顺行。8月11日天王星冲日,此时天王星与地球距离最近,天王星亮度达57等,视角径达3″7。是观测天王星的好时机。由于8月11日为夏历十二,月龄为110,星空背景较亮,用肉眼不易看到天王星,需利用双眼望远镜观看。冲日时,天王星在摩羯座ι星附近(9月11日天王星距摩羯座ι最近)。顺便指出,7月28日海王星冲日,冲日位置在摩羯座α、β联线向南约2倍处。8月份海王星在摩羯座ρ、π附近缓慢地逆行着,亮度为78等,视角径为2″3。8月…  相似文献   

7.
本文第一部份给出了该星被发现前从1898年起至1979年4月3日止的历史记录,1977年前B星等在14~m—17~m之间不规则地变化,从1977年以后逐渐增亮。 接着,本文综述了该星被发现后光谱和光度变化情况,到1980年2月止V星等大约为8.9~m,此后,高度开始下降,9月达到极小,以后又重新增高,1981年8月达到新的极大。在两次极大时光谱为AF型,当1980年亮度下降和在极小时为M型。1982年10月出现强H_α发射线,1983年9月出现H_β发射线,1983年12月H_β发射线消失,H_α发射线仍很强。 最后,本文简单介绍了对该星的几种看法,如慢新星、共生星、遮挡模型和双星模型等。  相似文献   

8.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余照——金星昼见 在通常的恒星和行星中,金星是惟一在白天可能会用肉眼看到的星体。金星的亮度在-3.7等和-4.8等之间变化,其亮度最高的那一天称“金星最亮日”,在这一天的前后若干日,如果气象条件好的话,视力好的人在白天就可以用肉眼看到它。  相似文献   

9.
每月变星     
SN 2011fe(超新星) 8月24日于著名的旋涡星系、大熊座美丽的H101中发现的超新星。发现时亮度17.2等。第二天亮度上升到14等以上,之后一路飙升,9月初已达到最大亮度,略亮于10等。在这个亮度下,它能被明显地从背景星系中分开:并且由于所处位置(旋臂)并不是星系最明亮的区域,测光难度也不大。  相似文献   

10.
1981年2月我们对食变星RCMα进行了光电观测,得到了一个光变主极小时刻JD(日心)2444639.2392。收集其他作者观测的极小时刻,综合分析后认为RCMα的周期变化是由第三天体引起的光时轨道效应。计算得到第三天体的质量函数为f(m)=(m_3~3sin~3i')/(m_(12)+m_3)~2=0.024M⊙。  相似文献   

11.
食变星 RZ Cas 于1906午5月24日为缪勒(Müller)和凯泊脱(Kempt)所发现.顿根(Dugan)用目视视测计算了这颗星的第一个轨道,同时还谈到这颗星的周期变化的问题.关于周期变化的问题后来的工作者也注意到.赫弗尔(Huffer)和柯帕(Kopal)于1951年发表了他们对这颗星的光电观测结果,并给出了带有一个周期项的极小时刻的公式.利用这个公式计算极小时刻和我们观测结果比较,是很符合的.(详见下文)我们对食变星 RZ Cas 于1957年11月12月间在主极小附近进行了五次观测,共得观测值137个.由于我们使用的15厘米蔡斯天体照相仪系紫外物镜,同时它的星等系统  相似文献   

12.
彗星情报站     
2006年3月共发现并命名了4颗彗星。这四颗彗星发现时的亮度都不高,今后亮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C/2006 A1(Pojmanski)在3月里的亮度一直在8等以上,还是爱好者的小望远镜观测的理想目标。4月10日,彗星亮度降低到9等,今后会越来越暗,5月里预计降到11等以下。73P/Schwassmann-Wachmann 在3月里发现的碎块越来越多,到4月初已经发现了40块,估计随着彗星逐渐接近近日点,还会有更多的碎块发现。3月底彗  相似文献   

13.
C 1 999S4Linear彗星 ,是在 1 999年 9月 2 7日被发现的 ,C 1 999 S4是它的编号 ,LINEAR是近地小行星计划的缩写。尽管发现该彗星时它十分暗 ,但天文学家们经过计算发现该彗星将在 2 0 0 0年 7月 2 4日过近日点 ,届时的亮度可能达到 3等或 4等 ,这是一颗在北半球的夏夜可以用肉眼观测的彗星。进入今年 5月份 ,我们巡天会就开始密切关注该彗星的动态 ,不断查看skypuk(skyandtelescope) ,skymap ,NASA的主页 ,下载各种有关 1 999S4的数据。我们发现SKYMAP预报的彗星的亮度与另两个网站…  相似文献   

14.
5月2日 金星最亮 乍看起来,金星似乎总是非常明亮,看不出它的亮度变化。其实,金星本身不发光,它的亮度是反射太阳光造成的。由于金星有像月球那样的位相变化,因此,金星被日光照亮的半球会以不同的部分对着地  相似文献   

15.
观测角     
6月 3日冥王星冲日冥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今年 6月 3日冥王星冲日 ,位于蛇夫座中。这时它离地球的距离最近 ,亮度最大 ,是观测冥王星的好时机 ,但亮度只有 1 4等 ,没有口径在 30cm以上的天文望远镜是看不到它的 ,因此只能到拥有大口径天文望远镜的天文馆或天文台中去观测。6月 9日水星东大距水星距太阳最近 ,在天空中与太阳的角距最大不超过 2 8度。因此在深夜看不见水星 ,只有当水星在太阳东面角距最大 (东大距 )时 ,或在太阳西面角距最大(西大距 )时 ,才能在日没不久在西方低空或日出前不久在东方低空看到水星。今年 6月 9日 2 1…  相似文献   

16.
进入4月,我们的天象剧场又逐渐热闹起来。9日的水星东,大距,是全年水星为数不多的较佳观测时机之一。4月下旬天琴座流星雨也将如约而至,它的到来会使天文爱好者们的春夜观星计划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本月金星在日落时的地平高度很高,观测条件依然理想。3月刚过冲日的火星和本月即将冲日的土星都是整夜可见,而水星也将在4月19日迎来今年第一次西大距,在此期间它将作为晨星出现在黎明时的东方低空中。此外,天琴座和船尾座π这两个辐射点分别位于南北天球的流星雨,也将在4月下旬迎来极大。看来本月值得关注的天象不少,因此大家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提前做好观测准备。  相似文献   

18.
自今年3月18日池谷一张彗星过近日点以来,它的总亮度保持在3.5等左右,达十几天之久,至4月10日,才降至4等,而它的彗尾也伸展到6度以上,从而使它成为自1997年海尔一波普彗星以来最亮的肉眼彗星。进入21世纪以来,已出现了3颗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其他两颗都叫林尼尔彗星(C/2001A2和C/2000WM1),无论是亮度还是壮观程度,池谷一张彗星都超过那两颗林尼尔。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2014,(1):16-18
木星在双子座逆行。日落时由东北方天空转入东南方天空,亮度约-2.5等,下落时间为次日凌晨4时37分,观测条件很好。11日14时木星合月,木星位于月亮之北5°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71年1月至4月期间,日面各活动区每天的H。谱斑最大亮度、谱斑面积等参数同耀斑爆发进行统计。统计表明:谱斑各参数(特别是亮度)极大同耀斑爆发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所统计的耀斑,在其爆发前五天内,对应的谱斑亮度都呈现过极大。就耀斑爆发前三天而言,也有92.8%的耀斑对应的谱斑亮度呈现过极大。此外,统计还显示出许多耀斑爆发前谱斑亮度可能有着1—2天的周期性变化。这可能意味着活动区磁场也有类似的变化,它可能反映了谱斑亮度极大-磁场-耀斑之间存在着本质的物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