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地心运动引起的引力位1次项系数不为零会对卫星轨道产生摄动.文中主要通过模拟计算来研究地心运动或坐标系统不自洽引起的地心偏离,从而对不同轨道根数的卫星轨道产生的摄动量级.实验表明地心运动对卫星轨道的影响,在高精度精密定轨和反演地球重力场中也是需要顾及的一项内容,特别是在坐标系统不自洽的情况下,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由地心运动引起的引力位1次项系数不为零会对卫星轨道产生摄动。文中主要通过模拟计算来研究地心运动或坐标系统不自洽引起的地心偏离,从而对不同轨道根数的卫星轨道产生的摄动量级。实验表明地心运动对卫星轨道的影响,在高精度精密定轨和反演地球重力场中也是需要顾及的一项内容,特别是在坐标系统不自洽的情况下,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通常在给重力下定义时.总是说它是整个地球内部质量的引力和地球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这种定义实际上是将地球看成是宇宙空间中的一个孤立天地,而且它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也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重力测量精度的提高,上述重力定义已显得不够了。因为我们利用高精度重力仪可以毫不困难地记录出随时间而变化的重力数据。所以有必要对重力定义加以扩充既要考虑宇宙空间的其它天体,而且还  相似文献   

4.
地球质心(CM)是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地心运动是由地球系统的质量重新分布激励的,特别是流体圈层.利用SLR对LAGEOS 1/2卫星的距离观测,解算1993-2006年期间的地心运动时间序列,然后分别利用小波变换和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序列,发现地心运动存在长期和周期性变化.地心的长期运动表明地壳形状在变化.季节性变化是地心运动的主项,主要是由地球流体圈层的质量分布造成的,如海洋、大气和陆地水等.地心运动还存在其他周期性和准周期性变化.地心运动存在2~5年的长周期变化.许多周期都存在渐变,这表明整个地球系统质量和环境存在不规则的变化.
Abstract:
The center of mass of Earth (CM) is the center of total Earth's mass. The geocenter motion may be excit-ed by the mass redistribution of Earth system, especially the fluid layer. A time series of geocenter motion meas-ured with SLR on LAGEOS 1/2 is estimated and then analyzed with th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and the least squaresmethod, respectively. The secular and periodic variations of geocenter motion are detected. The long-term mov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crustal figure is changing, the north hemisphere and 180-degree hemisphere are shrinking, and the south hemisphere and O-degree hemisphere are swelling.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are the main componentswhich may be caused from the mass distribution of Earth fluid layer, e.g. ocean, atmosphere and continental wa-ter, There are many other periodic or quasi-periodic variations. There are long periodic variations through 2 to 5 years, Many periods gradually chang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exist nonregular fluxes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mass of the whole Earth system.  相似文献   

5.
地球重力场的时空结构与分布特性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地理空间信息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表面上的观测仪器检测到的只是某一个质点的重力变化(拉格朗日变化),但是理论研究却是基于欧拉引力和引力位场方程进行的。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在改正了文献[5]的一处原则性错误之后,推导出了引力和引力位的Lagrange和Euler增量表达式。本文工作对于高精度地球重力场的时空变化的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太阳系质心参考系为基础推导了VLBI时延和引力延迟的后牛顿表达式;讨论了各天体对VLBI时延的影响量级及其作用范围;并根据地心参考系与太阳系质心参考系的坐标转换关系,给出了地心参考系中的VLBI观测模型。建议采用(25)式和(16)式作为VLBI时延和引力延迟改正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用潮汐重力仪探测引力吸收效应的工作始于本世纪150年代,但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证实。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引力吸收效应比理论预言值小得多。究竟情况如何,还有待更精密的实验。本文首先推导出了引力吸收效应方程及引力定律,结果与Harrison(1963)给出的一致;然后就如下几种情况对用潮汐重力仪探测引力吸收效应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1) 利用地球作屏蔽;2) 利用月球作屏蔽;3).利用太阳作屏蔽;4)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的摄动。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地面点位置的三维地心坐标和板块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精度确定地面点三维地心坐标时,一是要考虑它所采用坐标系的定义,二是要顾及地球动力现象对其点位坐标的影响。本文对世界上若干通用的三维地心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和涉及板块运动对点位的影响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地图》1990,(4)
地图的数学基础是地图重要特征之一。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要正确理解地图的数学基础,必须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表面是一个高低不平、极其复杂和不规则的自然表面,通常以假定海水处于静止状态向大陆延伸形成的大地水准面来代替地球的自然表面。但是由于地壳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致使这个表面仍是不规则的。也就是说,它不能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表达出来。为了便于计算,人们选择了一个绕地球短轴旋转的椭圆所构成的椭  相似文献   

10.
大地测量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精密地确定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定义明确的大地基准以供大地测量观测和定位计算使用,近来,应用GPS并参照ITRF所建立的一组坐标可作为一个国家的三维地心参考系统。台湾于1997年开始建立并于1998年实现了这种基于全新概念的地心参考系统,利用GPS可有效地建立新的国家参考系统,同时这些分布好的定义明确的GPS点,还有益于方便地进行坐标系统的维护。  相似文献   

11.
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的基本思想是选定一个位于地球内部的球,根据地球表面的引力位,通过连续不断的压缩(到内部球)与释放,构造出了一个级数解,在假定该级数解一致收敛的情况下,所得到的解在地球外部与地球的真实场完全一致。证明了上述级数解在所选球的外部的确是一致收敛的。  相似文献   

12.
《浙江测绘》1991,(2):9-9
地球最厚处,指的是地心和地球表面距离最大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 根据人造地球卫星测定,地球上最厚的比方是南美洲厄瓜多尔中部的钦博拉索山。该山正好坐落在地球略为鼓一些的中间部分。该山海拔6272米,从峰顶到地心的距离为6384.100公里。  相似文献   

13.
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将地球表面的引力位虚拟地压缩到地球内部的一个球体表面 ,进而求解在整个地球外部空间 (包括地球边界上 )的重力位场以及重力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时刻受到地球重力场的作用,地球外部空间扰动引力会对飞行器的运行轨迹和姿态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地球重力场信息并实时快速的计算出飞行器运行处的扰动引力,对飞行器轨迹和姿态等方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模拟数据,本文基于广域多项式逼近方法来快速逼近扰动引力,该法在单元边界点上满足插值条件,而又利用插值单元周围节点信息,实现拟合过程。试验表明,这一方法在高度方向的步长为30km的条件下可达到1mgal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拉梅谐和函数理论,证明了共焦椭球成层分布三轴椭球体的外部引力位与均质三轴椭球体的外部引力位具有一致的形式。因而,若不顾及天体的内部静力平衡假设仅考虑天体表面平衡时,有关天体平衡形状的马克劳林理论、雅哥比理论和骆熙极限等对共焦椭球成层分布模型也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三、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的研究研究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是大地测量学的科学任务,它与研究地球的其它科学,如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密切相关。研究的方法分为几何的方法和动力的方法。过去所说的几何方法只限于利用天文大地测量数据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因此常称为天文大地的方法。过去所说的动力方法主要是利用地面重力测量的数据来研究地球的形状(扁率)和它的重力场特征,因此常称为重力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气引力负荷格林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大气引力变化对地表位移的影响,在经典的负荷理论基础上,从运动方程着手,定义了大气引力勒夫数,并推导了高阶引力勒夫数的渐近表达式、大气引力造成的地球变形的地表位移、重力、地倾斜、应变等格林函数;编写程序计算了引力勒夫数和地球形变格林函数的理论值。  相似文献   

18.
姜卫平  李昭  魏娜  刘经南 《测绘学报》2022,51(7):1259-1270
坐标框架是描述地球形状及变化、表达地球空间信息的基础,也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利用其建立全球或区域坐标框架成为当前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研究建立1毫米级坐标框架是国际大地测量学界21世纪的学科目标和重要挑战。本文以当前建立理论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精度最高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为例,描述了基于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坐标框架建立方法,阐述了全球及区域地心坐标框架建设的最新进展及局限性,最后针对建立1毫米级坐标框架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用调和分析法分析DORIS、GPS和SLR 3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导出的地心运动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地心长期运动不显著,但存在北向运动趋势,速度小于1mm/a;相对于DORIS和GPS,SLR导出的地心运动更符合地球物理模型计算的结果,用22aSLR数据导出的地心运动在X,Y,Z方向的周年运动振幅分别为2.8±0.2mm,2.7±0.2mm和6.1±0.2mm。  相似文献   

20.
扰动位的综合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地球重力场任意一种有关信息都可以描述地球重力场一定的情况。根据卫星轨道摄动观测求定的引力位球谐系数只能表示地球重力场的长波分量。大地水准面起伏是地球扰动引力场越来越丰富的有用信息,但目前用其计算的引力位系数也只是在低阶较准确。重力异常、垂线偏差、单层密度和纯重力异常都利于求定高阶位系数,其中与大地水准面起伏有关的量,如纯重力异常和单层密度,用它们计算位系数等于联合应用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异常,故用其计算的位系数在低阶次精度也较好。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是描述扰动引力场细部最有利的信息。本文给出利用各种类型观测资料计算位系数精度估计式,提出综合利用各种资料求定位系数依资料类型的谱特性赋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