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叶发旺 《遥感学报》2007,11(6):944-944
由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联合申请的“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挑战”香山科学会议于2007年5月29—31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刘德长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赵鹏大院士、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胡如忠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全国遥感地质应用行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4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陈述彭院士、赵鹏大院士、刘德长研究员分别做主题报告。会议设“遥感找矿深化的科学难题”、“新型遥感探测技术与先进的图像处理方法”、“遥感找矿的多学科交叉与集成”、…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29~31日,第302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会议主题为“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挑战”。中国地质大学赵鹏大院士、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刘德长研究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胡如忠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全国遥感地质应用领域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11~12日,“2006环境遥感学术年会”在宁夏银川市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遥感中心共同承办。本届会议共收到论文100篇,参会代表共150人。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9—13日,第27届亚洲遥感会议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举行。会议由蒙古教育文化科学部、蒙古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及亚洲遥感协会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代表共389人,其中,来自亚洲15个国家与地区367人,亚洲以外的有7个国家22人。  相似文献   

5.
正经研究决定"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将于2014年9月20-23日在西安市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遥感领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遥感技术最新成果。大会同期将举行第八届中国青年遥感辩论会、遥感科技创新展、中国遥感影像艺术展、遥感科普文化周等活动。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20—22日,中国遥感应川协会和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台湾大学空间资讯研究中心在香港召开了“多多合作”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和山西、湖南、西藏、江西、江苏等省(区)有关单位代表,同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代表共33人,交流了一年来多云多雨地区遥感应用和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12~15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2005年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空间资讯与防灾科技研讨会。会议由庄逢甘理事长主持,来自两岸三地代表共281人欢聚一堂,共同交流遥感信息技术一年来的新进展,会议内容丰富,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和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级遥感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全国新型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议”于2008年10月13~14日在广西南宁市成功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百余位遥感技术应用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新型遥感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9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四届第一次主任办公会议。新一届主任、副主任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常务副主任胡如忠主持。会议开始前,全体起立,为11月8日不幸仙逝的庄逢甘院士默哀致敬。专家委员会主任赵文津院士致开幕词。核工业地质研究院党委书记狄克林、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代表朱运宝同志到会祝  相似文献   

10.
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理事会工作报告胡如忠(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是经航空航天部同意,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全国地方遥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9月19—21日,第二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在滁州学院隆重召开。此次交流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和环境遥感分会联合主办,滁州学院、新疆卫星应用工程中心和安徽地理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交流会围绕着"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及产业化"主题,探讨了关于完善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产业链的相关议题。会议分为开幕式、特约报告与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和交流讨论4个部分,包括1个特约报告、2个主题报  相似文献   

12.
正《我与遥感三十年》是我近年悉心编写的一本对1979—2009年间自己从事遥感工作的回忆和发表文章等的汇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遥感往事》,回忆我从1979年2月参与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建设开始,先后经历的国土普查卫星论证、《国土资源遥感》期刊的创建、1992年全国GPS会战、资源一号卫星论证、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工程的国际合作、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创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创建、西部大开发遥感应用研究、海峡两岸和"两岸四地"遥感合作、中加遥感合作、中法遥感合作、302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3.
由亚洲遥感协会、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部组织,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信息联合实验室主持的第20届亚洲遥感会议于1999年11月2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落下帷幕。此次会议是继1981年在北京,1990年在广州之后,中国第三次主办亚洲遥感会议。同时庆祝亚洲遥感协会成立20周年。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遥感界专家就数字地球、21世纪GIS、SAR和超光谱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或研讨。来自不同国家的167名代表…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22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广州拉开序幕。本次会议对环境遥感分会十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制订了长期工作规划和2010年工作计划,选举了新一届理事。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2月25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召开遥感专家组会议。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遥感专家组是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领导的专门从事国产遥感卫星推广应用的组织,是遥感卫星研制单位与应用单位间的桥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赵文津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吴继云副主任、马海全秘书长,暗物质卫星总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遥感教育界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分别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方面为遥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不论在遥感技术,还是遥感信息处理和遥感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总体发展水平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地Ⅸ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科根基不牢,人才储备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国遥感教育界任重而道远,必须科学地培养各类遥感人才,适应并促进遥感事业发展。逐渐缩短与遥感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当前中国遥感科学发展现状,考虑未来遥感发展趋势和需求,我方认为,当前中国遥感教育应着重培养“科学家”而不是“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10月 2 6日~ 11月 3日 ,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简称遥感协会 )成立 10周年的庆祝活动在广西南宁市拉开了序幕。在隆重的庆典会上 ,全国政协常委、遥感协会理事长庄逢甘院士致开幕词 ,热烈欢迎中央有关部委和各省 (区、市 )的代表 ,感谢大家多年来对遥感协会的支持。国家航天局郭宝柱副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高虎城副主席、我国著名遥感专家陈述彭院士等到会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祝贺遥感协会 10a来取得的成就。香港特区和越南、韩国也派代表到会祝贺。会议收到了民政部批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遥感…  相似文献   

18.
世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只有20 多年的历程, 中国的高光谱遥感发展与国际基本同步, 在需求牵引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 特别是通过863 计划和国家攻关计划,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简称遥感所)与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紧密协作, 相继研制了一系列高光谱遥感设备, 开展了大量的技术试验和应用基础研究, 不仅在国内结合国家需求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益, 而且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 走向世界, 开创了以中国高光谱技术支持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发达国家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先河, 并进一步推动了高光谱遥感的发展。在长达20 多年的发展中, 遥感所高光谱遥感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研究基地。本文从航空航天高光谱成像仪器的研制、应用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 回顾了遥感所高光谱遥感走过的历程及其对高光谱遥感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测绘学报》1993,22(1):1-9
本报告回顾1988~1991年中国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的主要发展成就,包括:用航测和遥感方法测制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专题图和地籍图的成就;航测和遥感方法在中国环境监测、重大国情调查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用;航测和遥感在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果;航测和遥感教育与培训所做的工作以及中国参加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界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消息报道     
“多多合作”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香港成功举行  2005年 1月 20 ~22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和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台湾大学空间资讯研究中心在香港召开了“多多合作”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和山西、湖南、西藏、江西、江苏等省 (区 )有关单位代表,同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代表共 33人,交流了一年来多云多雨地区遥感应用和研究的进展情况。香港中文大学针对多云多雨地区遥感信息源的需求,在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