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满足高速列车安全、舒适性的需要,保证线路的高平顺性,无碴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结构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追求"零沉降"理念。以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线下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关键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系统,提出了工后沉降的预测方法及评估条件与标准,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以保证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的质量。并提出了一些体会和建议,为正在建设的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其沉降监测及工后沉降预测非常关键。必须对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以预测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本文以西宝客运专线为例对黄土路基工程沉降监测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王涛  张福荣 《测绘工程》2013,22(1):86-88,93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精密定轨测量采用智能型全站仪,并在全站仪中加载专用的数据采集软件,完成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记录和自动检核等任务.测量结束后,通过专用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平差处理及其精度分析.文中以客运专线无碴轨道CPIII后方交会控制网为基础,对全站仪自由重叠设站的精密定轨测量技术进行理论研究和误差分析,对小车棱镜点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闻道荣  谯生有 《测绘通报》2011,(4):49-50,55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沉降观测是无砟轨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监测环节.因隧道贯通前无法在洞内按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对于长大隧道而言,即使隧道贯通后,洞内观测路线也比较长,难以按正常观测周期完成观测,测量精度也难以保证.通过某施工管段隧道沉降观测实践,对隧道沉降观测及评估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总结短隧道沉降评估单元划分的原...  相似文献   

5.
以客运专线精密定轨CPIII"自由设站边角交会"平面控制网为基础,对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精密定轨测量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文中首先对全站仪自由重叠设站精密定轨测量技术进行理论研究和误差分析,然后对小车棱镜点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进行分析。这对于目前客运专线和无碴轨道城际铁路的精密定轨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六锋  高山 《测绘》2012,(5):219-222
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从工程实际出发,研究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相关系数标准的合理性问题。通过对相关系数大于0.85且小于0.92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当曲线回归相关系数不小于0.85时,构筑物的最终沉降和工后沉降已经能够准确的预测,如果沉降已经趋于稳定,即使延长沉降观测时间并重新进行曲线回归分析,相关系数的变化并不大。研究表明《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中"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宜小于0.92"可以调整至"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宜小于0.85"。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有效的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特大桥沉降数据,为客运专线建设中的无砟轨道铺设工作提供依据,在对客运专线特大桥沉降变形观测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详述该特大桥沉降变形测量的布点及观测方法,并编制了三点法沉降评估的通用程序,通过对沉降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得出一些特大桥墩身沉降及梁体徐变的规律,为今后客运专线的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碾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关键就是精准获取碾压机械运行中的连续空间位置信息。测量机器人可直接获取目标三维坐标,具有实时、连续跟踪、自动化、高精度以及使用环境灵活、远程可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碾压施工监控中,能实现实时、高效、高精度的过程监控。介绍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碾压施工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论述了软件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对系统软件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软件具有自动化、全程实时监控、质量信息可视化等特点,为填筑碾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测量机器人具有目标自动跟踪功能,将其应用于填筑工程碾压施工中,可实现对碾压机械的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时显示并反馈碾压状况,需要对测量机器人的监控数据进行实时的数据处理。文中结合该系统的应用情况,介绍数据处理的主要实现过程,并采用GDI+绘图技术实现碾压监控参数的图形输出,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内插法布设无碴轨道铺轨控制测量网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勘测设计阶段测量精度要求较低,而无碴轨道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很高的情况。提出在勘测设计控制网中内插高精度施工控制网的方法。导出保持线路控制网两端切线(直线)实地位置不变,布设高精度施工控制网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高速铁路行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高速铁路轨道必须具有较高的铺设精度,甚至精度要保持到毫米级范围内,测量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无砟轨道板静态调整是控制客运专线高平顺性和高精度的最后一个工序,也是整个测量过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以石武客运专线SWZQ-7标段漯-驻特大桥为例,通过对CPⅢ测量、全站仪设站、外业数据采集及模拟调整等测量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说明测量技术在CRTSⅡ无砟轨道板长钢轨静态调整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高速铁路行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高速铁路轨道必须具有较高的铺设精度,甚至精度要保持到毫米级范围内,测量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无砟轨道板静态调整是控制客运专线高平顺性和高精度的最后一个工序,也是整个测量过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以石武客运专线SWZQ-7标段漯-驻特大桥为例,通过对CPⅢ测量、全站仪设站、外业数据采集及模拟调整等测量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说明测量技术在CRTSⅡ无砟轨道板长钢轨静态调整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S/GSM车载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及嵌入式终端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技术、GIS技术与GPS技术相结合开发智能的适于民用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在讨论了车载监控系统应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嵌入式智能终端的实现。车载智能终端有GPS接收器和GSM收发系统,利用GPS准确获得车辆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利用GSM网络实现车载终端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最后将目标显示在计算机的电子地图上。  相似文献   

14.
GPS实时监控系统及其在碾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声享  曾怀恩 《测绘工程》2006,15(3):23-25,32
大型工程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极为重要。介绍利用卫星定位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并结合碾压机械进行集成而研发的一种GPS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论述了系统研发的目的、系统构成及其特点,分析了系统应用精度。实践表明,该系统工程适用性强,适用于填筑工程碾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干扰原理的终端安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端是信息系统中所有安全风险的根源,借鉴无干扰信息流的思想,从终端的访问行为安全的角度提出一种无干扰的终端安全模型.模型以终端的访问行为为基本元素,详细讨论了访问行为安全应满足的条件,指出安全策略与隔离性是保障终端安全的根本,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到整个终端安全.  相似文献   

16.
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质量直接影响到高速铁路轨道的平顺度,提高精调精度减小轨排中线、高程偏差值是降低长轨静态精调扣件更换率最有效的措施,结合宝兰高铁无砟轨道施工精调实践,对轨排施工精调中几个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消除和预防类似问题的技术措施,对提高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降低无砟轨道施工成本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杭芬  岑敏仪  李劲 《测绘科学》2010,35(1):95-96
轨道的高平顺性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因此,需要建立高精度的铺轨基桩控制网。基桩控制网通常是按五等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布设,本文提出在导线基础上采用边角后方交会法来加密,通过运用原始数据误差理论和仿真实验的方法对无砟轨道控制基桩网的新旧两种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边角后方交会法加密的控制网将得到更高的相对点位精度,具有更好的平顺性指标。这一结论对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控制网的建设或许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全站仪配合轨检仪进行高速铁路道岔精密测量的方法.采用误差传播定律,详细分析了该方法测量道岔区轨道各项参数的精度情况.以某客运专线高速道岔测量试验的数据,证明了本文介绍的方法确实可行,测量精度能够满足高速铁路道岔测量的精度要求,对目前高速铁路道岔测量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9.
GPS实时监控系统及其在堆石坝施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无线数据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结合碾压机械进行集成,研制了一套GPS实时监控系统,可用于填筑工程碾压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RTK技术的测量原理和具体操作流程。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必须具有较高的平顺度标准,通过在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测量中的具体运用,验证了RTK测量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