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江西气候史料,就太阳活动黑子相对数11年周期与江西旱涝的关系作了统计分析,结合太阳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综合作出江西省在1995年、1996年和1997年超长期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2.
一、旱灾史料来源 桂林地区南部的阳朔、荔浦、平乐、恭城四县历史上干旱资料(1470~1975年)从五百年旱灾史料摘录,1976年以后来源于政府部门灾情报告和气象报表。  相似文献   

3.
近百年长江中游旱涝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史料和器测雨量记录重建的近百年长江中游区域平均逐年旱涝等级指数序列研究了旱涝变化特征,发现:(1)20世纪前涝后旱,(2)22年、5-6年和2-3年的准周期振动,(3)6个交替出现的旱涝阶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四川盆地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旱涝史料和现代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自适应读分辨滤波器和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20世纪四川盆地不同区域降水变化的阶段性、趋势性和突变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史料和器测资料重建的气温和旱涝年代序列,对长江中游近520年的气候变率,变化趋势,准周期变动和突变特性进行了诊断研究,并对近百年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较细致的讨论,分析了旱涝变化与太阳活动的联系,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上述基础上对未来15年气候的可以变化趋势进行了推测,在防灾减灾方面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旱涝史料和现代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自适应读分辨滤 波器 和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20世纪四川盆地不同区域降水变化的阶段性、趋势性和突变性 。  相似文献   

7.
沈阳地区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分析和气候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搜集沈阳地区大量旱涝史料,经过处理后形成了1470~2001年共532a的完整旱涝序列。在此基础上,对旱涝进行了阶段性、周期性和年代际气候变率分析,对未来进行气候预测,认为沈阳地区在未来lOa将处于一个时间尺度为lO~20a的旱段中以及100a尺度的干期内。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995年至2002年天气史料记载,得出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是山西、京津地区由于雾导致低能见度多发时间。从产生低能见度的各种因子变化规律入手,讨论了它们形成时的日变化规律,气压场、湿度及流场特征,为初冬山西、京津地区低能见度天气的变化规律及其预报工作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燚 《广西气象》2006,27(1):48-51,54
探讨和总结了古雷电研究的4种方法:①地质记录中的古气候标志方法;②氧同位索测量古温度方法;③冰川冰期与气候冷暖方法;④史料记载的研究方法。应用这4种方法分别对史前气候变迁下的古雷电进行描述,然后再从史料记载中,浓缩了古雷电的记录,分析了古雷电印象。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70年代来,我国广大的气象工作者,根据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方志的气候史料,对我国近500年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5—1989年国家气象局气科院为主的“中国千年气候变化研究”课题组,进一步开展对方志气候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完成《中国千年气候编年史(初稿)》。根据编年史,本文进行了近600年浙江省冬温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气象知识》从1983年第5期到1984年第2期连续刊载了史料摘录:《从中国近代气象学上的这些史事,能看出我国气象事业的一些什么特点与发展过程?》一文。其内容基本上是转载《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2期的《中国近代气象学大事记》,但做了一些订正,并在文字上进行了修饰,因此比原文有了改进。这篇史料摘录对于我们增长知识、查证史实很有帮助。但其中可以商榷之处仍然不少,现我们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通过讨论,弄清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省近五百年旱涝规律的研究及未来旱涝趋势的初步探讨》一文关于史料处理的几点看法《探讨》一文取材于《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及中央气象局组织的全国五百年旱涝会战成果,续接了陕西省近代降水资料,文章的前三部分,也是该文的主体部分,是以自然灾害的文字史料为依据,将其数量化,分为五个级别,从而获得五百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我区56个台站27年(196~1987)的气温、降水、蒸发等气象资料和19个水文站的水文资料,针对所收集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全区气象部门历次自然灾害史料及气象灾害的灾情,对全区春夏季干旱和洪涝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我区东部、中西部农牧区在气象、水文的成灾标准,其拟合率达75%~100%。对实际工作以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代,地方志据统计有七千余种。在这些浩翰的志书中,保存有大量的气候史料它是我们研究气候变迁的主要文字依据之一,也是气象部门宝贵的历史遗产。《华东地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收集方志约500余种,加上明、清以来的有关材料,按年代、分地区辑集成书,全书条目清楚,查阅方便。但是,在汇编过程中,因工程繁浩,加上时间仓促和排印校对的疏忽,对有些史料未能细加推敲,致使部份史料文义含糊。为了更好地提高气候史料的应用价值,以本人窥管之见,谨择数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该书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云南气象灾害的工具书。整理了该省在 1 980~ 2 0 0 0年的气象灾害史料。对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倒春寒、低温连阴雨、雪灾、冰雹大风和雷击等 8种灾害及其在时空上分布作了探讨 ,并建立了气象灾害影响的评估服务系统。气象出版社出版 ,1 40万字 ,定价 :1 0 0元。《云南气象灾害史料及评估咨询系统》@秦剑 @余凌翔 @谢在永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区旱涝气候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西安丰富的历史旱涝史料,建立了近1500年旱涝序列,并采用滑动滤波、功率谱分析、谐波分析等方法,对西安地区旱涝气候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聊城地区旱涝的阶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仁 《气象》1982,8(5):16-17
旱涝是我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它直接影响着我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探索旱涝在我区的发生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区有记录的降水资料很短,要从降水资料历史演变上寻找旱涝发生的规律是颇为困难的。《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很好的、丰富的气候史料,因此我们对其中有关我区的部分进行了摘录、整理,并结合近二十年的降水记录,重新修订了其旱涝级别,使之成为一份反映我地区历史上旱涝情况的系统资料。在  相似文献   

18.
缅怀泰山气象事业奠基人竺可桢先生陈建昌(泰安市气象局.271000)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 ̄(1)。1993年我因负责征集《泰山气象志》史料,有幸详细阅查了30年代泰山气象史形成...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史料中丰歉记载和现代产量资料,分析了1736—1978年冬小麦收成与降水量的关系,表明在无灌溉条件下两者关系密切。能谱分析说明冬小麦收成有121,80年等周期,并同降水量变化周期一致。  相似文献   

20.
气候异常变化所形成的旱涝灾害,对我省比较脆弱的农业环境及其它国民经济影响很大。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其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我们根据宝鸡地区的历史旱涝史料及降水资料,应用全国旱涝图集划级方法及近代降水转换与旱涝方法,建立了宝鸡地区近500年(1470-1988年)旱涝序列,分析了宝鸡历史旱涝变化特点、规律。给省、地各级政府、农业生产、科研单位提供科学依据。一、资料及处理本文使用徐近之先生《陕西省气候历史记载初步整理》,陕西省气象台资料室《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宝鸡、扶风、岐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