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日,莱芜市投资100万元对莱城区高庄办事处谭家楼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治理。莱芜市莱城区高庄办事处谭家楼地质灾害易发区曾在1990年、1996年发生2次泥石流,有10户居民房屋受损;2003年9月上旬,曾出现危岩体前缘土体崩塌现象,未造成人员伤亡。为彻底根除这一隐患,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了该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并上报市政府,该市市政府将对受威胁的27户居民进行搬迁,并投资100万元对该区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
耀州区地质灾害分区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地质灾害特征和分布现状,采用定性评价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将全区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个亚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5个亚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5个亚区)和地质灾害不易发区(3个亚区)。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地质环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地形条件简单.多为黄土塬面和林区,人类工程活动相对较弱。针对不同分区灾害特点.分别提出了监测、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生物工程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灰岩是一种较为特别的岩体,区内溶蚀现象较为普遍。溶蚀现象不仅导致基岩面起伏很大,还会产生较多的溶蚀带、溶洞、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路基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因此,灰岩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不仅要探明基岩的起伏,还必须查明区内的溶蚀带、溶洞、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由于这些不良地质情况出现的随机性较大,仅用钻探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必须借助于工程物探手段。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 ,在河南省舞钢市石漫滩水库北岸 ,已发现多处建筑物开裂损坏的现象 ,随着建筑向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地段的发展 ,建筑物损坏有增大的趋势。本文对该区地层的分布特点及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论述 ,以期引起建筑和工程设计部门对该区不良地质现象的重视 ,达到避免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巴东县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地质条件,使之成为滑坡灾害多发地带,严重威胁着巴东县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巴东县城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首先,基于GIS平台分别提取影响滑坡发生发育的各指标因子(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并划分证据层;其次,采用证据权法分别计算各证据层的权重及后验概率;然后将单元各证据层后验概率进行叠加,生成滑坡易发性分区图;最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按滑坡易发程度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与极低易发区5类,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3%,其中86%的已有滑坡发生在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利用成功率曲线检验表明区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泰安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33处,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本文介绍了泰安市地质背景,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特征以及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因素。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将泰安市剖分为2381个单元格,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泰安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综合分区评价,同时依据泰安市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泰安市地质灾害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将泰安市全域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依据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原则和方法,将全市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同时针对各防治区提出了防治建议,为泰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前沿斜坡地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以致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广西面积的96.65%.据统计,广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860处,地质灾害易发区(村)533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村威胁195.05万人生命和125亿元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隐患点80%分布在农村.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是地质环境因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易发性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山东省苍山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例,探讨性地采用了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定量划分了苍山县地质灾害易发区,结果符合当地地质灾害发育的实际情况,为苍山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济南长清区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烈,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等4种类型。 该文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以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规模、分布密度、活动频次和险情等因素为评价因子,将长清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3个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防治分区划分 ,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工程建设、地下水开采等人为活动等引发地壳表层松散土层压缩,导致地面标高降低的地质现象。浙江省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台州市等沿海平原地区,涉及46个县(市、区),易发区面积11738平方千米。地面沉降始于1964年前后嘉兴和宁波,曾经因超采地下水而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成为全国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是地质环境因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易发性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山东省苍山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例,探讨性地采用了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定量划分了苍山县地质灾害易发区,结果符合当地地质灾害发育的实际情况,为苍山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柳州市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面,山岭连绵、岭谷相间,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质环境脆弱。据统计,柳州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37个,地质灾害易发区2 463个,其中市级重要隐患点97个,市级重点预防易发区153个。脆弱的地质环境在雨水冲刷、浸泡及地下河侵蚀等多重作用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柳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做法,广泛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以保护人民群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开始启动的。实际上也是伴随着国家在这个方面法律法规的逐步建设而成长起来的。从无到有的"地质灾害"概念最开始并没有地质灾害这个概念,以前都把地质灾害的现象叫做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一般在一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勘察过程当中加以研究,通常把它作为一种叫做边坡工程地  相似文献   

14.
2016年,临沂市地质灾害排查共查明了39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崩塌数量最多,其次为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该文详细介绍了临沂市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将临沂市划分成1350个面积相等的单元,对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植被条件、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规模、分布密度、活动频次和险情等要素进行量化,根据实际情况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级进行定性修正,将临沂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4个区。预测了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划分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建议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为临沂市应急管理局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提供地质灾害基础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5.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隧道实际,首先阐述了隧道工程的基本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然后针对隧道工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可采取的工程措施,从大气降水、围岩稳定、围岩压力、洞口稳定、隧道比选等角度探讨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方法和一般内容,进行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为隧道施工、支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韩娟  张永伟  祁娟  魏嘉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4/11-2007/6/11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是地质环境因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易发性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山东省苍山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例,探讨性地采用了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定量划分了苍山县地质灾害易发区,结果符合当地地质灾害发育的实际情况,为苍山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的沙漠、冻土和盐渍土等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日益显现,基于遥感影像的不良地质识别已经成为遥感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以新疆尉犁县罗布人村寨为研究区域,针对当地典型的不良地质体遥感影像特征,主要探讨SVM分类、K均值分类以及基于因果关系的贝叶斯网络分类3种分类方法,初步尝试不同分类方法的融合,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的分类效果和精度。结果表明:SVM分类结果为块状分布,K均值分类结果为点状分布,基于因果关系的贝叶斯网络分类取得了更好的分类精度,3种方法取得的影像融合更好地表达了多种不良地质体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宁夏同心-固原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技术对宁夏同心-固原段高速公路的遥感工程地质调查,查明了沿线存在的特殊性土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指出了其对公路工程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以泗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结合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系统调查及评价,深入分析泗水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根据地质灾害危害程度采用定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及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规划,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是由不良地质作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现象,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种.其形成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质灾害隐患是指潜在的地质灾害点或区段.已经发生了的是灾害,可能要发生的是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