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多层积宽测速方法是利用过河缆道设备测流的一种革新方法。它把水道断面划分4~5层,让流速仪在沿各等深层等速移动中连续积宽测速。在测法上改变过去布设垂线定点测速为分层积宽测速,计算上改变过去以垂线划块计量为分层划块计量。这种测法既能直接测到全断面各层流速,又可节省三分之二测流时间,并相应提高测流质量。一、对积宽测速法的认识积宽测速法是让流速仪在一定深度上沿全断面河宽等速移动中连续测速。在渐近移动的每一瞬时中,可视为在每一微宽上定点测速。  相似文献   

2.
《水文》1981,(3)
我区十好桥水文站1979年汛期使用缆道积宽法测流,共测流53次.现将该站的缆道积宽法测流的基本方法、资料和分析情况、成果比较、几点建议分述如下.一、基本方法缆道积宽法测流是用缆道悬吊流速议沿着横断面作等速移动,仪器在横向移动速度和水  相似文献   

3.
凡是实测条件无法测到实际流速的空白区,均称为盲区。一般所谓盲区,通常指靠近岸边和河底,不能依据实测流速直接计算平均流速的部分。缆道积宽测速中,由于仪器吃水深度的限制,和防止仪器撞碰岸边的事故,积宽测速的实测河宽不可能达到整个河宽,两岸岸边积不到的部分,便成了岸边盲区。多层(等深)积宽测速法是分层积宽测速和以层划  相似文献   

4.
王子臣 《水文》2000,20(5):45-47
动车积宽测流法是“流速-面积”法流量模型积分法的一种,它的原理是流速仪沿垂直水流方向匀速移动,测定表层(或水面以下等深)水流与流速仪移动的合速度,据以推求断面平均流速,计算断面流量。指出了这种测流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改水上作业为桥上作业,保下测验安全,大幅度缩短测流历时,从而提高水文信息时效性,一套测流设备可取代多处水文站常规设备,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是开展站队结合和巡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三年来,我们在一般传送流速仪渡河设备的基础上,对积宽法测速设备进行了探索和革新,研制了一种缆道积宽法测速控制设备。这种设备包括了三个主要部分:一、位置自动跟踪器,能自动控制流速仪在水下作等深或等相对位置水深运行,跟踪测速;二、信号记录装置,能将积宽历时和流速仪信号数据进行自动记录,便于分析计算。以上一、二部分经过两年使用,与一般积宽测速设备相比,能提高测速精度,简化操作,减少人员,三、数字式悬索测角仪,是我站1981年与湘西自治州无线电厂协作研制,现正试用考核中。它能在动态运行中连续、快速地测定悬索偏角,每两秒钟测读显示一次。现将一、二部分有关原理、结构以及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积宽法的基本原理,主要证明积宽测速的成果即为断面上某一深度水层的平均流速。要使积宽法原理应用于实测全断面的流量和平均流速,则还要研究其具体应用方法。目前,应用积宽测流的方法己有好几种,其中主要有单层、多层等深积宽和等相对水深积宽。各种方法虽然出自同一基本原理,但在应用上概念并不相同。各地对各种应用方法概念的认识也不完  相似文献   

7.
在悬移质输沙率测验中,采用积时式采样器,进行全断面混合法取样,具有缩短测验时间,处理水样简便等优点。但在测验时一定要按当时水位,预先推估出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出取样总历时,然后根据各条取沙垂线所代表的部分面积权重,分配各取沙垂线的取样历时,才能保证断面平均含沙量的代表性。为了满足测验要求,同时又可以减少测验历时,下面介绍一种简化图解法——同轴相关图。  相似文献   

8.
吉俊峰  马永来等 《水文》2001,21(3):42-44
主流平均流速法是通过实测主槽部分断面面积的主流区内3-5条垂线流速,计算出断面流量的一种测验方法,该方法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测流历时,能够完全整地控制洪水过程呼水位流量关系的转折变化。以具有代表性的范围口水文站为例,探讨了主流平均流速法在黄河下游宽浅河道断面洪水测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积深法测速具有简化测量操作、缩短测速历时从而提高测量精度的优点,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同时也为实现缆道的自动控制带来方便。但要达到积深测速的目的,目前虽可通过可控调速系统对仪器实现匀速提放外,还得要用人工同时测取每一条垂线的测速历时及流速信号总数,然后再计算出流速。但该操作往往比采用积点法测速来得麻烦,操作时人的思想更应集中,须时时注意水面、河底信号的到来,以便准确掌握测速起终时机,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应用本文介绍的缆道控制仪后,工作时只要做些简单的巡视和抄录逐条  相似文献   

10.
姚志明 《水文》2000,20(4):21-23
根据缆道积点法与积宽法二种测速方法在测站的验证资料,提出了积宽测速的应用条件、流量与积宽的系数的计算方法,初步分析了二种测速方法在不同水流情况下的测速误差。  相似文献   

11.
HK-Ⅰ型水文缆道数控仪,是为配合水文缆道施测流量而研制的一种集成化、多功能、小型测量仪器。用它配合水文缆道施测流量时,不仅可直接用数字显示间距、水深和流速(或转数),而且又可视需要,根据预置数字,实现垂线位置和测点位置自动停车。因本  相似文献   

12.
《水文》2008,28(1):F0003-F0003
EKL-3A型全自动水文缆道测验系统是专为水文缆道测流研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完成自动化缆道测流的控制核心,配合交流变频调速、光电编码测距定位、流速自动测算、音频信号传输等成熟技术和计算机测流控制软件及流量成果自动生成软件等构成。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对缆道测流装置进行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测流控制,各种测量方式均可最终生成断面流量报表和断面流速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矿井排水沟测流便捷,基于某矿排水沟实测数据与水流数学模型,通过对其三种宽深比不同的矩形断面所在沟段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各断面流速分布,并利用流速实测值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各断面流速均呈对称分布,且离壁面越近,流速值越小;流量相同时,不同宽深比断面其流速大小及分布形态均有所不同,但断面平均流速基本均在中垂线上水面以下0.8倍相对水深处,可作为单点法测流位置。  相似文献   

14.
胡兴艺 《水文》2019,39(2):72-75
流量测验常见方法有常规水文缆道流速仪法、超声波时差法、声学多普勒流速(ADCP)、雷达波流速等,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场合。文丘里现象被广泛用来测量封闭管道中单相稳定流体的流量,依据伯努利定律可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即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文丘里效应,根据该效应,可通过河段文氏等效,获得估算的天然河流水体流量。经实例验证,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达到流量测验规范要求,可作为流量估算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水文缆道信号包括水面、河底、流速以及取样控制等。信号问题包括由“发生”、“接收”、“传输”三部分。前二部分可纳入电子技术,有单元电路可借鉴应用,本文不予赘述。而“传输”则是目前信号问题的关键。水文缆道信号传输多利用缆道与水体构成通道,即水文测流工作中习称的“无线测流”。常以缆道中的一条被处理成同地相对绝缘的索道兼作信号索用(以下称信号索),另一条线路以水体、大地、接地装置引入操作室(下称地线)。所谓传输的技术处理,即在信号线的组件上应用绝缘材料以提高其绝缘度;同时做好接地装置以降低接地电阻,确保信号可靠稳定,提高缆道信号的传输效率。一、信号线的技术处理1.信号索的选择横跨测流断面的缆道中,最上面为承重主索,其下为循回索、起重索。在没有专门设置防雷索的测站上,承重索宜优先作防雷用,将主索二端经支架接地。在这种情况下,循回索则兼作信号索。为便于说  相似文献   

16.
JLC-1型积时式缆道采样器,是一种适用于缆道测验的测流取沙仪器。该采样器有调压设备,可以比较容易做到使频率不小于75%的进口流速系数在0.9~1.1之间,其调压性能良好,采沙质量较高。测流时采用强弱声判别流  相似文献   

17.
SB-IA型超声波测深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文缆道测量中,急需一种能准确地测定铅鱼在测验断面中的任意测点位置和河水深度的仪器。SB-IA 型超声波测深仪就是为此目的而研制的。它适合于含沙量较低的一般河流所架设的水文缆道上使用,可测量任意测点位置的水深和断面水深,并可与流速仪和泥沙采样器组装在一起,一次行车完成测深、测速、取沙工作。每次测量结果均由数字屏直接显示,具有数字真实,精度高,节省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原理电动缆道往返运动时,带动丝杆转动,在丝轮上装一组滑臂触头,由丝杆推动作水平运动,指示断面起点距。在触头的下面固定一块敷铜板,分别从触头和敷铜板引出导线接于电路。当触头移到某垂线起点距时,将铜箔截断0.7mm 左右,即断电停车。该装置的电原理如附图所示。当缆道未到达测速  相似文献   

19.
庞文瑞 《水文》2003,23(6):42-44
采用数字编码、调制/解调技术,作水下、水上间多种测流信号的信号传输。有自写时钟日历芯片时间和读写储存多架流速仪K、C值的功能;能测量、显示、键入数据、储存相当于3个测流断面的起点距、水深、流速等测流数据;在测流软件的支持下,快速处理、完整地打印出3份畅流期实测流量记载计算表和断面流速分布图,实现测流、整编、计算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明渠弯道水流平均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频粒子图像测速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系统对明渠弯道水流进行了测量,在两种不同试验方式的配合下,不仅提供了大量高精度的平面二维流场数据,还成功重构了弯道水流的三维平均流速场,为深入研究弯道水流复杂的时均流动结构提供了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弯道曲率不连续,水流主流区在弯道入口位于凸岸附近,随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转移至凹岸,并一直维持至弯道出口;凹岸顶托及环流运动导致不同横向位置处的纵向流速剖面近床面区域速度梯度及最大流速的位置沿程发生改变;弯道曲率越大,最大水深平均纵向流速转移至靠近凹岸一侧的位置离弯道入口越远;受上游直段二次流的影响,环流运动在弯道入口断面呈三涡结构,随后快速衰减为双涡结构;弯道主环流的强度沿程先增加后减小,涡核位置沿程往复摆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