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区地理》2005,28(1):87
经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DIVERSITAS,简称CNC—DIVERSITAS)于2004年10月28日在北京成立。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是国际科学联合会(ICUS)所属的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和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92年10月联合提出了的一个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合作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地理》2006,29(5):662-662
2006年10月2日,国际知名地理学家德国教授埃勒斯在结束对兰州、西宁等地的学术访问后,来到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埃勒斯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地理学家,先后在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担任教授职务,曾任德国波恩大学副校长、国际地理联合会秘书长和财务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9月9-13日,由乌兹别克斯坦教育部、农业与水资源部联合国际干旱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和国际生物盐土农业研究中心(ICBA)联合举办、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干旱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ICAL2)"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召开(第一届干旱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在日本举行)。来自阿塞拜疆、中国、印度、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毛里塔尼亚、波兰、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克兰、美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粮农组织(FAO)、亚洲发展银行(ADB)、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2月2日,国际"全球共识年"(IYGU)启动仪式在德国耶拿举行。"全球共识年"计划源于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共同推动的全球可持续性研究,旨在通过制定面向全球挑战的新策略来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是探讨个人在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当今世界,地方行为对全球造成了日益显著的影响,这要求全世界共同关注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若要从地方维度对全球问题采取行动,就需要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支持,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广东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承办的“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暨第二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1 年10 月28-31 日在广东省韶关市隆重召开。来自新西兰、波兰、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中国等9 个国家95位专家、学者及景区技术与管理人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分析世界各国以热带地区作为研究地域的期刊办刊信息,将其分为热带综合类、热带地理类、热带生态类、热带生物类、热带农业类、热带林业类、热带气象类、热带海洋类等八大类学科期刊。这些期刊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13个国家。期刊的语种主要是英文刊和中文刊,其次为法文刊、葡文刊、西文刊等。这些期刊多数已被SCI、SSCI、EI、Scopus等国际期刊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山区扶贫研讨会”是建立在1993年“国际贫困山区发展论坛”基础上,为重访当代全球范围的贫困焦点,检查上次会议后的进程,总结脱贫成功的经验以及在各个层面的效果和反响,描绘、总结一些来自于2002年2月由DSE和ICIMOD组织的国际东南亚山区发展、脱贫以及可持续资源管理会议方面的成功经验,勾画由联合国组织的"2002年国际山地年宣言”中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由德国国际能力建设部(DSE/ZEL)、国际山地发展中心(ICMOD)、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中科院  相似文献   

8.
石田 《地理教学》1995,(1):44-44,9
应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主席豪布里希教授邀请,我于今年8月份赴德国柏林参加了国际地理教育(IGU/UGE)专业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湿地科学》2004,2(1):9-9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由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湿地国际、甘肃省林业厅和全球环境中心(GEC)共同主办、甘肃省林业厅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局负责承办的“泥炭地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研讨会”将于2 0 0 4年7月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 主要议题:①泥炭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现状与面临的威胁;②持续利用泥炭地资源和社区生活的选择;③泥炭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恢复对策和技术;④泥炭地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等。2 会议议程:①7月7日至9日研讨会,每天2个主题,每个主题由特约发言人主讲后进行会议研…  相似文献   

10.
第20届国际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大会(IUGG)于1991年8月11日至20日在维也纳举行。中国由叶笃正率90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大会分别就大地测量(IAG);地震与地球物理(IASPEI);火山与地球内部(IAVCEI);地磁与天文(IAGA);气象与大气物理(IAMAP);水文(IAHS);海洋物理(IAPSO)等7个学科进行了专业研讨。其中水文科学(IAHS)又组织了6个专题学术报告会(Symposium)即:大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管理;河流泥沙与水质:大气、土壤、植被与水文的相互作用:高山林区雪与水文:湖泊与水库水文;土壤与地下水管理。笔者主要参加高  相似文献   

11.
由德国地名常设委员会组办的第二届国际地名研讨会“地名 2000”于 2000年 3月末在德国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召开,会址设在德国内务部下属的联邦测绘制图局院内。此次会议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荷德分部和六家德国、奥地利及荷兰的机构与公司合办。为了参与、了解和赶上世界地名标准化进程,我国地名主管机构—民政部地名区划司和中国地名研究所派刘保全、孙秀东和钟琳娜 3名同志组成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是为了完成和支持联合国有关促进地名标准化的决议,并为 2002年 8月 26日— 9月 5日在柏林召开的第八届联…  相似文献   

12.
许炯心 《地理研究》1993,12(3):25-25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更加准确地预测全球变化,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更为坚实的科学基础,国际气象与大气物理协会和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于1993年7月12日至23日在日本横滨市召开了科学大会。来自全世界各国的1000余名科学家参加了这一科学盛会,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地理所,兰州高原大气所、冰川所,水利部水文资源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河海大学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30余位中国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本届国际地理会议开会日期为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为止,地点为波兰京城华沙。先是,在七月中余接竺可桢先生来信,嘱代表中国政府及中国地理学会出席本届会议;是时余方卧病德国弗朗克府医院,旬日後始得出院,亟返校预备结束功课,(艹盍)德国大学夏季学期一律在七月底作结束也。校课甫毕,印赴柏林,小住旬余,同时与国际地理学会秘书处接洽出席该会事先各种  相似文献   

14.
以“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为宗旨的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于2014年4月2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为主题,邀请秦大河、姚檀栋、傅伯杰、崔鹏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马克平、于贵瑞、张佳宝、秦伯强4位知名专家作了主题报告。8位报告人分别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未来地球(Future Earth)、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国际长期生态监测研究网络(ILTER)、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通量观测研究计划(FluxNet)等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进展和趋势,并就山洪泥石流风险分析与管理、碳通量空间格局及生物地理生态学机制、农田地力提升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等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研究进展作了系统阐释。基于8位报告人的演讲,本文评述了8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工作,分析了国际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的启示,讨论了中国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方向和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届国际地理会议开会日期为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为止,地点为波兰京城华沙。先是,在七月中余接竺可桢先生来信,嘱代表中国政府及中国地理学会出席本届会议;是时余方卧病德国弗朗克府医院,旬日後始得出院,亟返校预备结束功课,(艹盍)德国大学夏季学期一律在七月底作结束也。校课甫毕,印赴柏林,小住旬余,同时与国际地理学会秘书处接洽出席该会事先各种  相似文献   

16.
张捷 《地理研究》1995,14(2):108-108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及南斯拉夫和英国多种样品进行了生物喀斯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生物喀斯特溶蚀侵蚀方面,对地表及地下(洞穴、土下)生物(藻类、地衣、真菌等)喀斯特溶蚀侵蚀机制及其微形态,以及海岸各种生物(藻类及软件动物等)喀斯特侵蚀微形态特别是钻孔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沉积方面,总结了各种喀斯特沉积与生物的关系,对各种生物(细菌、真菌、藻类、苔藓类等)的喀斯特沉积及其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对生物喀斯特微形态与非生物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微形态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讨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的方法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13年2月6-8日,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发展中国家任务组(CODATA PASTD)协同CODATA德国国家委员会、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地理系、哥伦比亚国际环境大会组织、国际制图协会地理信息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工作组、早期预警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国际数字地球协会,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了主题为"通  相似文献   

18.
张镱锂  邓伟 《地理学报》2012,67(11):1582-1583
由澳大利亚国际开发署(Australian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usAID) 资助, 国际山地中心(ICIMOD) 主持的“科西河流域国际合作项目(Koshi Basin Programme - Phase I, KBP)”启动会和实施方案研讨会, 于2012年9 月3-5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9.
由国际泥炭学会(International Peat Society)和芬兰泥炭地学会(Finnish Peatland Society)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泥炭大会”(International Peat Congress),将于2004年6月6-11日在芬兰坦佩雷(Tampere,Finland)召开。组委会主席:第一届国际泥炭协会副主席Markku Makela教授。会议地点:芬兰坦佩雷市坦佩雷大厦(Tampere Hall)。大会主题:①泥炭地地层学、泥炭地调查与保护:泥炭与沼泽(mire)分类;沼泽调查和泥炭资源;沼泽保护;碳循环;沼泽生态学:古生态学:泥炭地层学:地质学:水文与生物多样性。②泥炭和泥炭地的工业利用:泥炭采集(harvest)与处理;泥炭产品;  相似文献   

20.
缪驰远  魏欣 《地理学报》2008,63(1):110-110
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国际可持续发展杂志社、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共同主办的首届厦门国际城市环境论坛于2007年11月28-29日在厦门召开.除我国科研工作者外,还有来自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美国、英国、挪威、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菲律宾等国的城市环境研究、管理专家近100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