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邓兵奎 《四川气象》2006,26(4):31-33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天气图、云图、T213数值预报、MICAPS的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05年8月15日发生在遂宁机场上空的一次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在大陆形成的低气压是这次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这次过程有发生雷暴天气的典型物理量场配置: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能、充沛的水汽、较强烈的上升运动;盆地局地对流的产生与台风的移动路径、深入大陆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2008年6月宜州市致洪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这次过程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有利的物理量场条件下发生的,是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和物理量场资料,对2004年8月13~14日暴雨-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0414号台风登陆后引发的闽东内陆暴雨是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物理量场分析表明:不稳定度K指数对暴雨预报有预示作用;地形抬升作用和喇叭口地形对台风暴雨分布影响很大;雷达回波资料分析表明:回波云带的走向与移动方向一致,造成强降水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4.
魏勇  王存亮  杨建成  雷薇  郭金强 《干旱气象》2011,29(1):55-61,81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合石河子地区和兵团农六师的高密度自动站网资料,对2010年5月2日在准葛尔盆地南缘发生的-强冰雹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云图、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出现在对流不稳定层结条件下,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水汽条件充沛,0℃层和-20...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5年6月24~25日500、700、850hPa高空天气图,地面天气图及高空各层的垂直速度、涡度等相关物理量场和实时卫星云图资料,对6月25日08~20时发生在十堰市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所引发的中小尺度对流性天气系统的作用下产生的;中尺度高低空急流的配置、中尺度对流性天气系统的云图特征与强降水的持续时间及落区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尺度动力场扰动、大量水汽的输送与积累是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得以发生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6.
对流天气预报中的环境场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小玲  谌芸  张涛 《气象学报》2012,70(4):642-654
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分析包括以天气型识别和中尺度过程分析为主的主观分析,以及以动力热力物理参数诊断为主的客观分析。利用"配料法"预报的思路,通过诊断有组织的深厚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4个条件(水汽、不稳定、抬升和垂直风切变),开发了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环境场条件分析技术(对流天气图分析和客观物理量诊断技术),并应用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强对流天气预报。以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天气图分析方法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高低空观测资料,分析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并以数值模式释用为主的强对流特征物理量诊断分析为例,介绍如何动态诊断对流天气的动力热力条件演变。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陆MCC特征和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发生在我国大陆上的28个中尺度对流辐合体(MCC)进行了云系特征、生成源地和移动路径的分析;结合常规观测资料讨论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构成MCC的生成条件;通过MCC云区内外各种物理量场的计算,给出MCC的结构特征;并提出MCC演变过程的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MCC的环境流场及动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侯建忠  孙伟  杜继稳 《高原气象》2005,24(5):805-810
利用卫星云图和高空风等各种天气学资料,对1991年7月28日青藏高原东北侧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陕西关中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台风北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上西伸是该MCC发生发展的重要大尺度条件;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并给出了该类天气预报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的天气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09年7月3~6日钦州市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暴雨过程主要是由于高空槽、低层低涡切变南压以及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强盛的西南气流为本次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物理量场表现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烈上升运动;θse和K指数对暴雨发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3日一次中尺度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caps资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几方面分析了2008年6月3日下午郑州新郑机场遭遇的一场历年少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形成于东北冷涡东移过程中,旺盛的暖湿辐合上升气流提供了对流暴发的动力和水汽条件,中层相对较干的暖层结有利于积聚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低层冷空气的入侵是对流暴发的触发机制.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资料揭示了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移向和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