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首先阐述了综合管廊地理时空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建设背景及意义,然后探讨了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平台分为硬件层、数据层、系统层和应用层,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管理、信息共享与应用、辅助决策分析、运维与监控等方面功能,分析了平台大数据库的数据架构包括政策标准、普查数据、规划数据、项目数据和档案数据5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设计的管道巡检系统由手持终端、无线服务网络、监控管理中心组成。在管道巡检工作中,巡检人员配置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将实时接收卫星发送的经度、纬度、时间等信息,且每隔3 min将定位信息及巡检时发现的事件状况信息通过GPRS无线服务网络发送给监控管理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监控管理中心的监控人员通过管道巡检系统平台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对巡检工作及巡检事件进行处理,实现对巡检工作实时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陈明  武军郦 《测绘科学》2015,(8):140-14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观测数据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源。针对需要一套监控系统实现硬件设备状态监控、数据监控、网络资源监控和工作流程监控的现状,该文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运行基准站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架构、系统功能和系统实例。监控系统由数据层、平台层、服务层、业务处理层和用户层等组成。数据中心作为一个基准站网的中枢,关注点主要包括各基准站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网络通畅与否、数据是否传输到位、数据的质量好坏以及站点安全等。基准站监控系统通过硬件配置、软件编制和软硬件集成,可实现上述功能。经实践表明,基准站监控系统设计先进,功能完善,可及时发现故障,保障基准站网正常运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管理和使用南海海洋动力环境数据,基于Visual Studio 2008开发环境,采用C#编程语言,结合Web Service、GIS等技术设计开发了南海海洋数据集成与应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模式运行监控、数据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数值预报、用户管理等功能,经测试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管廊建设、BIM技术应用以及地下管线运维管理现状,分析了建立基于BIM的管廊运维管理平台的必要性,研究了平台的浏览器/服务器运行模式和多层总体架构,设计了基于BIM的多源数据查询与录入、管线设备信息查询与统计、维修计划生成与BIM模型快速浏览的管廊运维管理平台,为建立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平台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聚集了城市的各种生命管线,是城市安全运行的基础。其中地下管廊安全监测系统是管廊管理环节中的重中之重。据此,从监测管廊自身健康及环境监测两个要素出发,研究了多源传感器终端监测设备和多源传感器数据网络传输技术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用次声波管道泄漏监测系统(acoustic leak detection system)对压力管道进行泄漏监测是目前最先进、最可靠的泄漏监测技术。次声波管道泄漏监测系统具有灵敏度高、误报率低、定位精度高等优点。中海达i Safe次声波管道泄漏监测系统采用次声波管道泄漏监测技术,能准确迅速发现泄漏,并确定油气管道泄漏位置。i Safe次声波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推出和应用,必将大大提高管道泄漏监测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有利于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传统方式构建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难以对管廊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了减少地下管线的安全事故,提高地下管线运维管理效率、实现新建管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必要建立一套统一化、标准化的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本研究本着保障综合管廊安全,提高综合管廊运维水平、应急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GIS、BIM等高新技术将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中,集成管理各个阶段的管廊竣工模型数据,基于我国管廊运维管理现状与特点,对基于GIS-BIM的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架构和功能模块展开研究与设计,为城市综合管廊的运营维护和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管道铺设作业的日益增多,提出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吊管机管道定位系统设计构想。采用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地获取作业吊管机的位置信息,从而对单根管道进行单点定位。同样的,管道中可放置携带北斗定位模块的管道爬行器,通过连续采点将位置信息传输出来可以绘成管线图。这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监控了管道铺设范围,后期还可结合其它仪器对管道状态进行监控并做一些必要的维护和紧急处理,为优化管道施工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综合管廊环境监测需求,本文运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研究地下综合管廊环境监测系统,实现管廊环境监测和预警。该研究可为保证综合管廊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成都自来水管网巡检模式、提高巡检效率、加强巡检管理,基于ArcGIS平台和Android系统,利用GIS,3G,GPS等技术,构建了成都自来水管网智能终端巡检系统和监控端GIS系统,实现了自来水管网巡检可视化、智能化和巡检监控可视化、科学化,有效地提高了成都自来水管网巡检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海上运输往往受到高温、高盐及高湿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贵重和精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风险,因此研发了一种海上运输货物通讯监控系统;这对于海运质量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海上运输监控系统,将物联网技术和BDS相结合,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监测、导航定位及通讯功能,并以多相流量计的运输为例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功能实现方式. 该系统可以作为减少货损成本,提高运输管理效率的工程化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3.
交通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车辆速度检测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UAV)多源影像数据进行车辆速度检测的方法,首先,搭建小型无人机多源数据采集平台,获取可见光影像与热红外影像。然后,针对采集的多源数据,采用深度学习框架YOLO(you only look once)进行车辆检测。最后,基于卡尔曼滤波进行车辆跟踪,并根据跟踪结果计算车辆速度。本文利用无人机平台增加监测车辆的灵活性,同时综合使用多源数据,不仅提高车辆检测精度,还可以不依赖光照条件跟踪车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有效性和稳健性,为道路监控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高效率、机动灵活的监测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安全主要采用全站仪和站式扫描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具有监测效率低、监测点布设困难、对管片衬砌有损伤等缺点。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结构安全检测技术。本文采用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隧道内部完整结构点云数据,对移动三维激光点云进行环片提取分析,对获取的断面点云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环片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获取准确的环片变形结果,而且实现了逐环提取分析,大大提高了环片监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结合在线监测技术,在VB环境下利用MapObjects控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污水管网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对污染源排污状况及污水管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是城市污水管网运行管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Excel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较多的软件,但多仅局限于简单的统计与公式计算。本文应用Excel丰富的公式、函数库和强大的图表制作功能,结合VBA可视化编程系统,研制开发的监测数据管理软件,集成了数据存储与处理、粗差探测、自动预警及图表制作等功能,减少了以往繁杂重复的人工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冯琳 《测绘通报》2020,(12):144-147
本文通过对智慧园区(工业园区、校园、工厂、住宅小区等)管线信息化建设现状的研究与分析,针对园区建设过程中地下管线存在的问题(数据不准确、更新不及时等),将先进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及组件式开发技术等应用到智慧园区地下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在物联网、监测设备布设及二、三维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地下管线监、控、管的一体化管理,为管线规划、管理维护及应急防灾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及长远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产业化,监测数据汇总积累将是海量数据。为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监测成果,将监测成果及时有效的应用于日常的土地管理和规划中去,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采用GIS技术、关系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和开发用于有效管理和高效应用监测成果数据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提高相关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本文针对土地利用遥感成果数据的特点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原则,设计和开发了遥感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监测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支撑。随着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从水量、水质、用水效率3方面的水资源管理开始向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转变。水资源要素具有时空变异大、通量变化快等特点,单独依靠地面监测手段难以开展大范围动态高效监测。目前中国水资源监测体系的建设,总体上以地面监测为主,还不具备水资源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监测能力。随着卫星遥感等数据资源的不断丰富和陆面同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建立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陆面同化系统三位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探讨不同监测方式、多要素的协同监测机理、水资源监测要素的组织机制,对提升中国水资源监控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开发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系统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为工具,应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设计开发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系统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直接与外业观测电子手簿连接下传原始观测资料、预处理和数据库管理等功能,实现了测量内外业的一体化。系统结构合理、易于维护、利于后继开发,提高监测数据处理的效率、可靠性以及监测数据反馈的及时性,值得类似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