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华南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克勤等,查佩尔、怀特等,石原舜三等曾先后提出两种不同成因、来源于不同成岩物质的花岗岩类存在。并分别命名为同熔型与改造型;I型与S型;磁铁矿系列与钛铁矿系列花岗岩。上述作者曾对两类  相似文献   

2.
华南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徐克勤等,查佩尔、怀特等,石原舜三等曾先后提出两种不同成因、来源于不同成岩物质的花岗岩类存在。并分别命名为同熔型与改造型;I型与S型;磁铁矿系列与钛铁矿系列花岗岩。上述作者曾对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在宏、微观特征上的差别作了某些比较,并指出两者在特征上是有明显  相似文献   

3.
近来我国有不少研究者将石原舜三(Ishihara,1977)划分的磁铁矿系列/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类与查佩尔、怀特(B.W.Chappell同A.J.R.White,1974)划分的Ⅰ型/S型花岗岩类对比,即磁铁矿系列相当Ⅰ型,钛铁矿系列相当S型,这是欠妥当的。实际上Ⅰ型/S型花岗岩类的划分是以澳大利亚为基础,而磁铁矿系列/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类的划分是  相似文献   

4.
花岗岩是出露最广的侵入岩,是研究地壳运动的主要岩石类型。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主要有3种划分方法:S-I-M-A型、壳幔同熔型-陆壳改造型-幔源型、磁铁矿系列-钛铁矿系列。花岗岩浆活动的板块构造背景一般划分为:同碰撞花岗岩(S-COLG)、火山弧花岗岩(VAG)、洋中脊花岗岩(ORG)、板内花岗岩(WPG)。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板块构造环境可根据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图解判别,常用图解为R_1-R_2图解、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图、微量元素蛛网图、非活动性元素(Rb-Yb+Ta、Rb-Y+Yb、Ta-Yb、Nb-Y)系列图解。  相似文献   

5.
广西花山复式花岗岩体成因的锶、钕和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对广西花山复式花岗岩体进行了锶,钕和氧同位素的系统研究。结合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花山复式岩体3个阶段的花岗岩类不是同一个母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而是由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和不同物质来源组成的杂岩体:其中第一阶段为印支期壳-幔混合源同熔型或Ⅰ型,第二阶段为燕山早期壳-幔混合源同熔型或Ⅰ型,第三阶段为燕山晚期地壳来源改造型或S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几年的考察与研究,初步认为浙江有四种不同成因系列花岗岩类,即Ⅰ型花岗岩类(地壳同熔型花岗岩)、S型花岗岩类(陆壳改造花岗岩)、A型花岗岩类(碱性花岗岩)及M型花岗岩类(幔源型花岗岩)。 M型花岗岩以西裘石英闪长岩为代表,明显偏中-中酸性,富Na_2O和钠质斜长石,具低硅、高铝、富铁镁、钙、低钾等特点,其中Ti、V、Cr、Mn、Co、Ni、Cu等元素的含量高于其它成因系列花岗岩类,岩体侵入在海相角斑岩及相当成分的火山岩中,岩石受动力作  相似文献   

7.
岩石成因是地学界长期热烈讨论的重大问题之一。特别是近十年来,花岗岩类的成因理论和类型的划分发展较快。其成因类型的划分,国外有磁铁矿系列与钛铁矿系列和 I 型与 S 型及 A 型和 M 型之分;我国则推荐按幔源型、同熔型和改造型划分。就分析数据而言,花岗岩类的岩石化学资料较多。如何应用这些数据来提供更多的地质信息,已经有不少的岩石化学工作者进行过各种研究和探索,其岩石化学计算方法可以说种类繁多,各有所长,但又总感不足。本文的目的是探索花岗岩类岩石成因类型划分的数字化。文中所引用的数据都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按判别方程计算后的成因分类与原作者的结论不一致是可能的。作为一次大胆的尝试,它一定还存在很多缺点,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位于南天山中段英买来岩体的主体由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组成,局部有粗粒似斑状二云母钾长花岗岩。二者全岩化学成分相似,但在矿物组成上表现出一定差异。前者不透明矿物为钛铁矿,而后者出现原生白云母,不透明矿物全部为磁铁矿。根据石原舜三(1977)的划分方案,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全部符合钛铁矿系列特征,而二云母钾长花岗岩虽然表现出不透明矿物为磁铁矿、所含黑云母富镁等看似符合磁铁矿系列的特征,但所有的磁铁矿均和黑云母、钾长石共生,因此推测磁铁矿是由黑云母分解析出而成,并结合其同样具有全岩Fe3+/(Fe3++Fe2+)低、且出现钛铁矿系列的特征共生矿物白云母,亦判定其属于钛铁矿系列。另外,英买来岩体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均符合S型花岗岩的特征,说明在本区钛铁矿系列和S型花岗岩相当。研究结果也表明南天山地区在早二叠世还没有完全进入板内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华南花岗岩物源成因特征与陆壳演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华南不同时代的花岗岩按物质来源及成因可划分为:幔源(分异)系列:幔-壳混源(同熔)系列;壳源改造(重熔)系列和幔-壳混源碱性系列等四个不同的系列,简要阐述了划分四类系列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的依据。侧重根据Sm-Nd、Rb-Sr同位素成分,以二元混合模型计算了花岗岩源区物质组成中,上壳和亏损地幔组份各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物源成因系列花岗岩形成与华南陆壳演化的内在联系:东安、雪峰旋回褶皱系阶段花岗岩物源成因类型比较多样,有幔源(分异)系列、不成熟壳源、成熟壳源改造(重熔)系列等;加里东,海西期以陆壳改造(重熔)系列为主;印支、燕山期活化区(地洼)阶段,在地幔活化激发下,中国东部陆缘形成幔—壳混源(同熔)系列花岗岩和相应的火山岩;但沿内部断裂带,在壳下地幔热传输及构造作用下引起陆壳重熔,形成属于壳源改造(重熔)系列花岗岩。同位素的研究证明了:地洼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动力是来自壳下地幔的活化。  相似文献   

10.
1.对八十年代花岗岩类研究的回顾八十年代是我国花岗岩类研究的鼎盛时期。集中反映在花岗岩类成因研究方面,与国外A.J·R·怀特和B·W·查佩尔等提出“S”型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石原舜三提出磁铁矿系列花岗岩和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的创见,并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11.
花岗岩类与我国金矿成矿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建乐  姜伟 《黄金地质》1998,4(2):67-73
从空间、时间、物质成分和成因上探讨了花岗岩类与我国金矿成矿的关系。认为花岗岩带在宏观上控制我国金矿带的展布格局,成矿岩体一般较小,且多为复式岩体,金矿脉常分布在距离花岗岩类岩体接触带6 ̄8km范围内,许多金矿脉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葆直接产于岩体内部;与我国金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能够提供矿源的为Ⅰ型(同熔型或磁铁矿系列)花岗岩和幔源型花岗岩;已知成矿的花岗岩类侵入体主要为中生代岩体,蕨为晚古生代华力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南岭地区燕山期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改造型及同熔型)共5个岩体23个人工重砂样品中磷灰石作了较详细的矿物学工作,包括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红外吸收光谱以及锶同位素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中的磷灰石标型特征有较明显区别:改造型花岗岩磷灰石为不够完整的六方柱状晶形,相对密度、硬度、红外光谱吸收带某些特征值及其初始~(87)Sr/~(86)Sr比值均稍大(强)于同熔型花岗岩的磷灰石;改造型花岗岩的磷灰石中较富含Mn、REE及F,同熔型磷灰石中较富含Cu、Pb和Cl。文中探讨了磷灰石标型特征的控制因素和形成规律,为其母岩的成因、物质来源提供了矿物学标志和信息。  相似文献   

13.
用磁铁矿和钛铁矿划分南岭地区不同来源花岗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花岗岩成岩成矿类型划分的研究,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历史.七十年代以来,比较深入和系统的从物质来源研究花岗岩的有:徐克勤教授等在论证花岗岩与成矿时,认为闽浙一带与偏中性岩石有关的部分钼铜铁矿属于深源产物;后来在第二届全国矿床会议(杭州)上,又较系统的从板块构造、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证了两种成因系列花岗岩类与成矿的关系,提出了过渡地壳同熔型和陆壳改造型两种来源的花岗岩.1972年,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宜昌矿产地质研究所(即湖北地科所)从同位素  相似文献   

14.
华东地区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小平 《铀矿地质》2004,20(6):330-336
本文对华东地区的花岗岩类按改造型 变质混合交代型、重熔型和同熔型———同熔型 (Ⅰ型 )、深源分异型 (A型 )进行了成因分类 ,并对各类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岩石学特征、副矿物、稀土元素、锶、氧同位素等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列举了各类花岗岩的分布地区和代表性岩体 ;论述了各类花岗岩的空间分布与铀矿床产出的关系 ,指出重熔型花岗岩是铀矿床产出的主要岩体类型 ,其次是深源分异型 (A型 )花岗岩。变质混合交代型和同熔型 (Ⅰ型 )花岗岩只有铀矿点或矿化点产出。文章最后系统地总结了改造型与同熔型花岗岩的铀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华南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具有明显不同的铅同位素组成。改造型花岗岩相对富放射成因铅,其铅同位素比值较高,Pb/~(204)Pb>72;且相对富铀铅而贫钍铅,~(208)Pb/~(206)Pb<2.1。同熔型花岗岩则反之。利用有关的铅同位素图解和参数,可对花岗岩的成因类型进行划分。岩石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其成岩物质来源的关系,可从铀(钍)铅同位素的演化得到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能够提供有关成岩物质来源的信息,从而作为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又一个稳定同位素标志。  相似文献   

16.
日本西南冲岛新生代过铝质花岗岩类的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西南冲岛花岗岩类按岩性可划分出两种类型:谷尻型(Tanijiri type)堇青石-紫苏辉石花岗闪长岩和母岛型(Mashima type)电气石-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两者均以中等过铝质,高的钛铁矿/磁铁矿比值、高的Rb/Sr比值和中等至强的负铕异常等指示其成因上应归属于钛铁矿系列花岗岩,与澳大利亚的S型花岗岩有相似之处。谷尻型花岗闪长岩的源岩主要为一套中性-中基性变质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由于未经充分的沉积分异,成熟度低,含放射成因~(87)Sr较少,由这种源岩经部分熔融形成的初始岩浆具有较低的I_(Sr)~t值(0.70765)和较高的ε_(Nd)~t值(-6.3),这些又不同于典型的S型花岗岩。根据Rb/Sr模拟计算,母岛型花岗岩可能是谷尻型花岗闪长岩浆经26~65%结晶相分离结晶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花岗岩类成矿的某些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资料使我们认识到,研究花岗岩类的成矿作用必须与其成因系列、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或元素)的来源(包括矿源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它们在成岩和热液作用过程中的活化转移及控矿因素等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搞清它们成矿作用的实质、有关矿床的分布、组合及特征等。南京大学地质系通过长期研究将花岗岩类分为改造型、同熔型二大系列,以及碱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国外花岗岩类研究的某些重大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 2 0世纪 90年代国外花岗岩类研究几个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述 :I型 /S型花岗岩成因的新模式、磁铁矿系列 /钛铁矿系列花岗岩成因、从ISAM到以综合标志为基础的新的花岗岩地球动力学分类、从以大陆边缘板块俯冲带为主扩大到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的花岗岩研究地域及太古宙TTG成因 ,并力图阐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着手研究的途径。这些内容表明花岗岩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即从以个别岩体、岩套为主的研究发展到对全球不同构造背景下的花岗岩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作为地壳重要组成的花岗岩物质可以作为地球动力学环境的标志及其演化的示踪剂 ,反演出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下大陆地壳的形成和再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万渝生 《地质论评》1987,33(3):229-237
本文从副矿物组合及锆石的标型特征,粒度统计和含量变化等方面对山东新泰雁翎关地区的雌山混合花岗岩及有关岩石作了讨论。根据黑云变粒岩(雌山岩体的围岩)、均质混合岩、细粒黑云混合花岗岩、中粒及斑状黑云混合花岗岩等几类岩石中副矿物组合、锆石特征及不同类型锆石的相对含量的有规律变化,认为它们具有成因联系。笔者还认为,把S型和I型花岗岩分别与钛铁矿型和磁铁矿型花岗岩完全对应的作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浙江五部铅锌矿出露的三个燕山晚期花岗岩类小岩体均属次火山岩。据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特征和形成温度分析,认为它们应为同熔型花岗岩类。综合分析了环太平洋地区的大量资料后,发现铅同位素组成反映地球层圈构造的演化,代表不同的物质来源。因此,建议将铅同位素组成作为一种确定花岗岩类成因类型的判别标志。随着花岗岩类从幔源型向同熔型再向改造型转变,花岗岩中地幔组分逐渐减少,地壳组分逐渐增加,放射成因的铅含量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