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南岭与钨锡矿床有关晚侏罗世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侏罗世是南岭地区与花岗岩类有关钨锡矿的大规模爆发期,成岩成矿年龄集中在150~160 Ma,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类。本文搜集了已发表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数据,根据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将上述花岗岩划分为"海鸥式"和"斜倾式"两类,通过对比发现这两种类型花岗岩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根据Ca/(Mg+Fe)-Al/(Mg+Fe)图解对上述两类花岗岩的物质来源进行了区分,认为"斜倾式"花岗岩的源区更为复杂。此外,依据典型矿物、SiO2-P2O5、Rb-Y、Rb-Th图解对两类花岗岩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2.
华南花岗岩物源成因特征与陆壳演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华南不同时代的花岗岩按物质来源及成因可划分为:幔源(分异)系列:幔-壳混源(同熔)系列;壳源改造(重熔)系列和幔-壳混源碱性系列等四个不同的系列,简要阐述了划分四类系列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的依据。侧重根据Sm-Nd、Rb-Sr同位素成分,以二元混合模型计算了花岗岩源区物质组成中,上壳和亏损地幔组份各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物源成因系列花岗岩形成与华南陆壳演化的内在联系:东安、雪峰旋回褶皱系阶段花岗岩物源成因类型比较多样,有幔源(分异)系列、不成熟壳源、成熟壳源改造(重熔)系列等;加里东,海西期以陆壳改造(重熔)系列为主;印支、燕山期活化区(地洼)阶段,在地幔活化激发下,中国东部陆缘形成幔—壳混源(同熔)系列花岗岩和相应的火山岩;但沿内部断裂带,在壳下地幔热传输及构造作用下引起陆壳重熔,形成属于壳源改造(重熔)系列花岗岩。同位素的研究证明了:地洼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动力是来自壳下地幔的活化。  相似文献   

3.
邢凤鸣同志在《锶同位素初始比值在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上的应用探讨》一文(岩石学报1987年第2期)中,“根据吴利仁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Ⅰ值)演化图解,计算出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分界线的三条直线方程:(1) 幔源型与幔壳型分界线方程;(2) 混源型与壳源型分界线方程;(3) 壳源型中,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 REE 分布模式和 O、Pb、Sr、Nd 同位素组成特征,采用构造环境、物质来源和形成方式等多级标准,将阿尔泰花岗岩类划分为两个系列、五种类型,即造山花岗岩系列(阿尔泰系列),包括:壳-幔同熔型(青格里型),地壳交代型(额尔齐斯型),地壳重熔型(尚可兰型);非造山花岗岩系列(乌伦古系列),包括:幔源分异型(布尔根型),幔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滇西花岗岩划分为重熔、变质-交代、同熔、幔源分异等四个成因类型。并对它们的物质来源、形成机制、岩石类型及其演化系列,主要造岩矿物和付矿物,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元素丰度,氧锶同位素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等,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有关内蒙安家营子金矿田赋矿岩体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Sr、O、Pb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安家营子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与中国花岗岩平均化学成分对比,介于花岗岩与石英二长岩之间,属正常系列钙碱性岩石,成岩年龄为(132±5)Ma,属燕山晚期产物;岩体为岩浆成因,与国外Ⅰ型和国内同熔型花岗岩特征一致,侵位深度大于13km,结晶温度在750~800℃范围内;源岩来自上地幔和部分下地壳成分,形成于造山带挤压构造环境;岩体中的岩石-脉岩-矿石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属同源产物。  相似文献   

7.
锶同位素初始比值在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吴利仁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Ⅰ值)演化图解,计算出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分界线的三条直线方程:(1)幔源型与幔壳混源型分界线方程;(2)混源型与壳源型分界线方程;(3)壳源型中,下地壳与上地壳分界线方程。只要知道一个花岗岩体的形成年龄和Ⅰ值,就可以根据三个方程的分界值准确地判定其成因类型。这种利用Ⅰ值线方程定量地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的方法,符合Ⅰ值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规律,比目前采用的固定值法更加合理。此外,根据(1)、(2)二个方程,应用杠杆原理,还可大致估计幔、壳源岩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8.
西藏班戈县拉青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青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侧,属于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岩浆岩发育,矿化二长花岗岩为其成矿岩体.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14.24Ma±0.87Ma,表明拉青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A/CNK值为1.15~1.17、A/NK值为1.53~1.59,为过铝质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负Eu异常较弱.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K、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R1-R2图解及Rb-(Yb+Nb)图解表明,拉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初步认为,二长花岗岩体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消减闭合后羌塘板块与冈底斯板片碰撞拼合阶段,拉青矿床即是该同碰撞背景下形成的与二长花岗岩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
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矿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青海东昆仑祁漫塔格构造带内的虎头崖矿区花岗岩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岩性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成,局部含闪长质暗色包体。岩石高硅、高钾、富碱,SiO2含量为70.71%~77.67%;K2O含量平均为4.7%;Na2O+K2O为7.86%~9.1%;K2O/Na2O平均为1.36。A/CNK比为1.01,KN/A比为0.86,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微过铝质I型花岗岩类。∑REE含量中等,平均为120.10×10-6;δEu值0.04~0.47;(La/Yb)N值为1.52~8.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Eu负异常、HREE较平坦的右倾"V"型特征。岩体富集LIL和HFS元素,而Ba、Sr、Nb、Ti、P元素明显的负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显示各花岗岩体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结合区域地层岩性特征、A/MF-C/MF图解和岩体微量元素蛛网图,认为虎头崖矿区花岗岩是基性源区部分熔融和地壳物质混合的产物。结合地质特征、构造演化背景、元素判别图解等,认为该地区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环境为碰撞造山期后阶段。  相似文献   

10.
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主要类型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正长-碱长-碱性花岗岩等,在该地区已发现的与早中生代花岗岩侵入密切相关的铁多金属及金等大小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矽卡岩-热液型、岩浆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等,成岩、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U-Pb锆石LA-ICPMS年龄为191~225Ma之间),成矿时代略晚于成岩时代.依据早中生代花岗岩岩石类型、时代、构造-岩浆演化、花岗岩成因类型及其陆陆碰撞不同阶段构造背景下的成矿作用特征,将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为:碰撞-碰撞后构造转换型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Mo-Pb-Zn-Fe-W-Au (Ag)成矿亚系列和碰撞后崩塌型正长-碱长-碱性花岗岩Fe-Mo-Pb-Zn-NbTa成矿亚系列,其成矿元素、矿化强度、类型等成矿特征上的差异,可能与源区物源、壳幔混合程度、混合比例和侵位深度,以及与成矿构造背景不同等综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东准噶尔壳体构造演化与花岗岩构造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准噶尔构造上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中亚复式壳体准噶尔地洼区的东北部 ,古生代 ,花岗岩浆活动强烈 ,花岗岩类主要形成于壳体大地构造演化的地槽体制阶段的激烈期和余动期 ,按历史-动力学条件、构造环境和成因“三位一体”综合成因类型划分新原则可将其划分为四种构造成因类型 :地槽造山前陆缘裂谷幔源分异型、地槽同造山汇聚碰撞壳 -幔混熔型、地槽同造山汇聚碰撞壳源型和地槽造山后陆内裂谷幔源分异型 ,各类花岗岩因其形成的历史 -动力学条件、构造环境及机制与方式有别 ,而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和成岩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将火山作用对板块构造环境的判别方法进行综述。不同的火山岩出现于板块构造的不同单元,判别方法主要依靠岩石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图解判别。对碱性系列、钙碱性系列的岩石,只需使用各种构造环境的判别图解。对拉斑系列的岩石,需要进一步对岛弧拉斑玄武岩(OIB)、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IAT)、板内玄武岩(WPB)的环境判别。中酸性火山岩多见于岛弧和伸展盆地,判别图解较少。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89-493
新疆西准噶尔塔斯阔腊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岩石富TiO_2、Fe_2O_3、FeO和K_2O,贫CaO和P_2O_5,为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含量(ΣREE)中等,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岩浆作用过程中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较明显,具Eu弱亏损。多种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成因应为壳幔同熔型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火山岛弧环境;该区具有寻找中-酸性侵入体接触带型金矿的控矿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新疆西准噶尔塔斯阔腊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岩石富TiO_2、Fe_2O_3、FeO和K_2O,贫CaO和P_2O_5,为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含量(ΣREE)中等,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岩浆作用过程中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较明显,具Eu弱亏损。多种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成因应为壳幔同熔型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火山岛弧环境;该区具有寻找中-酸性侵入体接触带型金矿的控矿条件。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霍龙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接触带上,区内花岗岩类以晚古生代花岗岩为主,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研究区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51.5±3.5)Ma,表明其形成于早石炭世.该时代岩石的主量元素具有高硅、略富铝、富碱质、低镁和贫钙的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Th、Zr、Nd、Rb、K明显富集,而Ba、Sr、Nb、P、Ti明显亏损;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有明显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强.岩石总体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花岗岩的R1-R2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与微量元素Rb-(Yb+Nb)、Rb-(Yb+Ta)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该期发育的早石炭世花岗岩为同碰撞与造山期后的环境,结合本区所处的构造环境推测研究区内早石炭世花岗岩应为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北东向拼合挤压过程由碰撞俯冲阶段向后造山阶段构造转换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中段麻棚岩体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棚岩体位于太行山中段,阜平幔枝构造核部。侵位于太古界阜平群中-深区域变质岩系。岩体内部分带明显,划分出五个单元。岩石矿物特征、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均说明其来源较深,推测为上地幔物质,熔融混染了大量壳源物质,属脉动式同熔型花岗岩类。并据此,建立了岩体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东段发育了一条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以花岗质岩石为主的巨型弧岩浆岩。本文对东昆仑东段的中三叠世乌妥花岗岩体开展了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乌妥花岗岩体主要包括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三种岩石类型,对应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48Ma、247Ma和245Ma,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具有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的I型花岗岩的属性。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解具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亏损和Eu弱负异常-强负异常特征。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Th、Ba、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Ta等)、而Zr和Hf无明显异常的特点。乌妥岩体总体具有负的Hf同位素组成特征,花岗闪长岩εHf(t)为-1. 5~+3. 4、斑状二长花岗岩εHf(t)为-4. 1~-0. 6、正长花岗岩εHf(t)为-6. 9~-0. 9。多种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其形成于类似安第斯型陆缘弧的构造环境。岩石成因研究表明洋壳俯冲带上部壳幔接触过渡部位多次岩浆MASH过程及分离结晶作用是形成乌妥花岗岩体的重要方式。综合前人东昆仑地区有关三叠纪沉积地层及岩浆岩资料,认为布青山-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于晚二叠世向北俯冲于东昆仑地块之下,弧岩浆岩记录的布青山古特提斯洋盆向北俯冲过程一直持续到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东昆仑南缘古特提斯洋盆关闭,东昆仑造山带转换为碰撞及后碰撞造山阶段,并形成了区域上具碰撞构造属性的侵入岩。  相似文献   

18.
扎日加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岩石具粗粒结构或斑状结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北巴颜喀拉扎日加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2)为66·29%~73·03%〕、高碱(ALK=6·59~9·26)、过铝质(ASI=1·45~1·648)的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中等至弱Eu的负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表现出相对富集Cs、Rb、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LREE,亏损Nb、Ta、Zr、Hf、HREE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其为壳源型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在主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FeO*/(FeO*+MgO)-SiO2和R1-R2及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Rb-(Y-Nb)、Rb-(Yb+Ta)、Ta-Yb、Nb-Y及Rb-H-fTa上,所有点均落于同碰撞或后碰撞花岗岩区,且都落于Sr-Yb图的低Sr、低Yb区,表明扎日加花岗岩形成于巴颜喀拉山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同碰撞至后碰撞初期,为挤压向拉张构造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以挤压构造环境为主。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获得该岩体的侵位时间为200Ma左右,属晚三叠世—早侏罗纪,表明大场地区处于巴颜喀拉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同碰撞向后碰撞初过渡时期,并且至少在(193±4)Ma时已进入伸展构造环境。对比已有的大场金矿成矿年龄,显示扎日加花岗岩与大场金矿的形成均为巴颜喀拉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成岩与成矿之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把辽宁侵入岩划分为三大成因类型。从地质特征、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元素对特征、锶硫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特征等对三种成因类型岩体进行分析对比。认为同熔型侵入岩成矿作用好,重熔型侵入岩成成矿作用次之,幔源型侵入岩成矿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20.
华南地区印支期花岗岩按照成因类型可分两类,第一类属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富含过铝质矿物,富SiO2、Al2O3和P2O5,高A/CNK值,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富集Rb、U、Ta、Zr、Hf,亏损Ba、Sr、Nb、Ti;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具显著的负Eu异常,稀土元素总量偏低(ΣREE<80×10-6);第二类属准铝质I型花岗岩,含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富SiO2、Na2O。总体来说,这两类花岗岩具有高的(87Sr/86Sr)i值(0.710490~0.742118)和低εNd(t)值(-14.42~-4.1),Nd模式年龄(2.09~1.63Ga)指示印支期花岗岩为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CaO/(MgO+FeOT)-Al2O3/(MgO+FeOT)(摩尔比)图解表明这些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变质杂砂岩和变质泥岩的部分熔融,夹杂了少量变质玄武岩和变质英云闪长岩。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形成于挤压加厚的地壳发生局部伸展-减薄时期,推断印支期发生了多期次的岩石圈挤压和拉张,花岗岩侵位于大规模岩石圈挤压后局部减压-伸展的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