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许多地区存在天然的钟乳洞。这些岩洞除了具有观光用途外,基本上处于未利用状态。日本山口大学农学系的铃木義则等人,从利用农业气象资源角度出发,评价地下洞穴的气象环境条件。试图把地下洞穴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加以利用。他们目前的实验是利用地下岩洞贮藏农产品。以往农产品的贮藏办法多采用CA方法贮藏。这种办法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摘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描述的无底洞,不过是神话传说而已.然而,最近南非洞穴学会和瑞士的洞穴团体在纳米比亚确实发现了一个堪称世界第一的无底洞.该洞位于纳米比亚北部沙漠中心灌木茂盛的山麓下,黑洞洞的深不见底.为了查清洞穴的情况,洞穴考察专家把调查人员吊入漆黑的洞穴中,里面除了听到钢索的磨擦声外,完全是一片漆黑、静寂的世界.调查人员用灯光向里照射.只见洞中巧夺天工的钟乳石像一幅巨大的帘幕直向深渊.钢索徐徐下降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兰溪涌雪洞地处金衢盆地东北侧金华北山余脉六洞山西坡,以‘地下长河’蜚声省内外。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笔者于1985年7月和1986年1月对该洞进行了以洞穴气温、气流和湿度为主要项目的小气候考察,初步揭示了各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从而为洞穴景点的总体规划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亚热带地区的洞穴气候研究增加了一个典例。考察中,洞内外各测点(见图1)观测时次以逐时为主视需要不定时流动辅之;使用仪器主要有通风干湿表,温湿自记计和轻便风向风速仪。  相似文献   

4.
程寿全 《气象》1988,14(9):17-20
根据在贵州西部某些洞穴的小气候观测指出,洞穴空气运动速度一般取决于洞口的数目及洞穴的形态;洞穴内温度的高低一方面受制于地下水和岩石的热状况,另一方面受洞穴空气运动的影响;洞穴湿度的大小与洞穴风、洞穴形态及其地下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洞穴气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政旦 《气象》1984,10(9):21-25
在山地通常有各种各样的或大或小的洞穴。尤其是在容易被水溶解的喀斯特岩石地区,岩洞更加普遍。洞穴气候学研究洞穴中的温度、湿度和风等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洞穴气候条件对于洞内景观的形成,特别是对洞穴化学沉积,起着重要作用。弄清不同的洞穴以及同一洞穴不同部位化学沉积物与洞穴气候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根据化学沉积物在分布上的差异,以及沉积物类似于树木车轮似的年生长线的变化,推断洞穴的发育和古气候情况,是洞穴气候学引起洞穴学者极大兴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1引言 节能型日光温室是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 源的园艺设施,光能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 温室的温光效应,而温室的采光面造型、采光 面角度、跨度及高度是否合理又直接影响光 能的利用率。本试验通过对位于长春市的军需大学农业试验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结构的日光温室的温光效应进行比较,选择 出了结构适合长春地区的节能型日光温室,供建造日光温室时参考。2试验设计与测试方法2.1试验设计 试验设三个处理: I、 8m跨 3. 1m高,后坡仰角为350,后坡投影1m,拱形采光面。采光面前端屋面角为60°,中段屋面角在20…  相似文献   

7.
覆网对果园小气候的影响1概述果树病害似乎每年发生,并且多发生在局部。在受害多的地方为了预防果树表层损害,覆网方式广泛推行。2处理据日本报导,采用一个覆网一个不覆的两个果园。除南面是旱地外,周围用3m高的防风墙围着。果园的梨棚高度为1.7m,地百长有草...  相似文献   

8.
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实时预报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给出了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模式对1998 年汛期降水的实时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 T106 资料作初值,模式对湖南汛期降水有相当的预报能力。在6 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的主汛期预报中,雨区范围(24 小时降水大于1m m )预报的 T S值为564% ;24 小时降水大于10m m 、25m m 和50m m 的 T S值分别为339% 、216% 和106% ,优于 H L A F S和 T106 的预报结果,其中降水大于25m m 的 T S值要比 H L A F S的提高131% 。  相似文献   

9.
雷暴下近地面电特性及其对人工引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郄秀书  言穆弘 《高原气象》1996,15(3):293-302
利用已建立的一维时变模式,对雷暴下近地面的电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地面的不规则性所产生的电晕电流密度可达2.0nA/m^2,由此而形成的空间电荷密度在100m密度以下可达1.1nC/m^3,传导电流可达3.5nA/m^2,并可延伸到1000m高度,形成0.1nC/m^3和1.0nA/m^2的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10.
典型干旱区荒漠戈壁陆面参数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根据目前流行的陆面过程模式的需要,利用2000年5-6月敦煌陆面过程野外观测实验加强期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典型干旱区荒漠戈壁的一些关键陆面过程和土壤参数的特征和规律。并且利用相对反射为权重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典型干旱区敦煌荒漠戈壁的平均反射率为0.255±0.021;剔除建筑物干扰后,利用对数平均法计算的粗糙度长度平均值为0,0019±0。00071 m;剔除绿洲影响后,用无降水影响的资料确定出土壤湿度影响因子为0.0045;剔除降水影响后,用观测资料计算的敦煌典型干旱区荒漠戈壁的热容量平均值为1.12×10~6m~(-3)K~(-1),比“黑河试验”在戈壁和在其它沙漠观测的有关值略小一些,但热扩散率和热传导率都比“黑河试验”在戈壁观测的值小一倍左右;观测的敦煌戈壁典型天气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非常小,基本上不超过1%。  相似文献   

11.
改变耕作制度、促进农民早日致富──“吨粮、双千田”试验获得成功邵宏军,杨万昌(襄垣县气象局046200长治市气象局046000)襄垣县位于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北侧,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差很大,有1500m以上的高山,也有700m以下的盆地。在...  相似文献   

12.
湖南喀斯特和洞穴旅游气候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和洞穴景观和湖南省的重要旅游资源。该省喀斯特旅游气候的特征是:山地气候垂直变化较明显,各具特色。云、雾、雨较多,气象景观丰富;气候温和、类型多样、珍奇生物较多;旅游旺季较长,名优产品较多。洞穴的气候特征是:洞穴内气温稳定,但全年平均气温仍偏高;洞穴内湿度变化小,且全年湿度偏大;洞穴风对旅游及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浙江气象》2009,30(1):F0003-F0003
据日本共同网消息,用于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的“呼吸”号卫星于1月23日在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呼吸”是日本宇航研究开发机构与日本环境省、国立环境研究所的共同研究项目。该卫星装备了高精度的观测设备,将利用二氧化碳和沼气等温室气体吸收特定波长红外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提出了一种直接利用二进制信息确定待查找数据查找范围的新的二分查找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且可用于一些特殊场合。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山区垂直气候带进行冷害试验,要比人工气候装置具有节省能源,节约资金的优点.除可用作分析冷害的温度指标外,还可用于不同作物以及作物不同品种的耐冷害鉴定和抗冷性筛选、作物生态定位试验、效果是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利用Euler平流扩散方程和K模式闭合方案的数值解,讨论了混合层厚度、风速和稳定度3因子对银川市冬季地面SO_2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不稳定层结(A级)下混合层厚度增加250m时能使地面SO_2浓度减少40%~75%,而在稳定层结下混合层厚度增加200m时仅减少20%的浓度;而当混合层厚度和风速分别增加250m和3.8m·s ̄(-1)、层结由稳定(F)变为极端不稳定(A),并且当混合层最大厚度和最大风速分别限制在650m和4m·s ̄(-1)时,老城西部地面浓度减少了90%,稀释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地区过去2000年降水变化研究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梁有叶  张德二 《气象科技》2004,32(3):137-142
概述最近10年来利用多种古气候代用记录研究我国西部地区距今2000年时段的降水(湿度)变化的主要进展。这些代用记录包括冰芯、树木年轮、湖泊沉积、黄土地层沉积和洞穴石笋等。综述利用这些代用资料建立的我国西部地区各地点的过去降水(湿度)气候序列,并对其所用方法、序列的分辨率等问题逐一说明。  相似文献   

18.
将变分资料同化方法用于复杂地形边界层流场分析,利用兰州的一次观测资料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这样得到的分析场比简单客观分析场或数值模拟场都要合理。  相似文献   

19.
渭北春玉米抑蒸集水防旱抗旱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开展了6种抑蒸集水综合抗旱技术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以地膜+ 垄植+ 中国旱地龙处理抑蒸集水和增产效果显著。水分利用效率达19.89kg/ (m m ·hm 2), 耗水系数仅0.05 m m / (kg·hm 2), 产量达7200 kg/hm 2, 比其它综合技术增产17% ~60% 。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集成的降水预报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准确的降水天气预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以中国气象局的T213和日本的细网格数据资料为基础,首先利用粒子群——投影寻踪对众多气象物理因子降维,其次在低维子空间利用四种线性回归方法提取降水系统的线性特征,四种神经网络模型提取降水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其集成,对广西6月的逐日降水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报稳定性好,预报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