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覆盖层下三维异常体对垂直磁偶极源的电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下半空间存在三维异常体及覆盖层情况,计算了垂直磁偶极子的场,计算结果表明,σ1与σ2接近时,覆盖层影响减小σ1增加覆盖层影响增大,对于不同的σ2/σ1值,场幅值对高频(f≥2kHz)和低频(f≤10Hz)都明显减小,只在2kHz≥f≥10Hz之间,场幅值可达最大,还表明垂直磁偶极子的场具有较强的岩性识别和分层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下半空间存在三维异常体及覆盖层情况,计算了垂直磁偶极子的场,计算结果表明σ1与σ2接近时,覆盖层影响减小;σ1增加时覆盖层影响增大;对于不同的σ2/σ1值,场幅值对高频(f≥2kHz)和低频(f≤10Hz)都明显减小,只有在2kHz≥f≥10Hz之间,场幅值可达最大。还表明垂直磁偶极子的场具有较强的岩性识别和分层能力  相似文献   

3.
恒山鹿沟金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恒山东段鹿沟金矿形成的温度,压力,fCO2,fO2,成矿溶液的成分,盐度,pH值,Eh值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利用硫、铅、氧、氢、锶同位素资料,对成矿时代、物质来源进行了论证,得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成矿溶液以变质水为主的结论。溶液性质属Na^+-Ca^2+-CI^- -SO^2-4型,富CO2,高盐度,偏酸性。成矿时代与区域变质年龄一致,为2214.5±64.1Ma。燕山期岩浆活动对其有  相似文献   

4.
邻素  白云 《国外铀金地质》1995,12(2):124-127
欧洲的海西带控制了几处含有一批矿化和一些可开采矿床的金矿区。在对基底有影响的海西晚期变形阶段,形成了许多有经济价值的金的富集。在成矿的微裂隙中和流体漂移的特定阶段内,含金石英脉型矿化是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点,微裂隙和流体作用影响到早期沉淀的石英脉的基质。根据包括从区域到显微范围内的构造研究以及对矿物组合,液包体,热力学计算(P、T、fo2,fs2,pH)的物理化学再造多学科方法得到的数据表明,以往的  相似文献   

5.
河北峪耳崖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海玲  杨秋立 《地球科学》1997,22(3):275-278
峪耳崖金矿是冀东地区一个典型的热液型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太古宙变质岩是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是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氧同位素表明水的来源以大气降不为主,在大气降水深循环过程中,金从围岩中多次萃取,频敏的岩交活动使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成矿流体的组成、盐度、PH,Eh,f(O2)表明金是以「Au(HS)2」络离子形式迁移,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金的沉淀,在NE和NNE向构造裂隙发育部位形成  相似文献   

6.
江西留龙金矿床含矿流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江西南部留龙金矿床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形态及成分;测定了流体包裹体的温度、盐度;计算了含矿流体的压力、逸度〔f(O2),f(CO2)〕、成矿深度;并对含矿流体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金顶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主要工业矿体形成于热卤水成矿期。本文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压力、盐度、密度、成分、氢氧同位素及流体性质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顶矿床具有浅成中-低温、中-低盐度矿化的特点,成矿流体源于沉积盆地热卤水和古大气降水的混合,部分源于深部,从热卤水矿化的早期到晚期,随着古大气降水的加入,流体的T,p,S,δ^18O,δD,fo2,fco2,fs2均具降低趋势,而PH,Eh值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8.
宁蒗白牛厂铅锌矿床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受权  曹运江 《云南地质》1998,17(2):128-136
宁蒗白牛厂矿区位于区域性牛窝子-罗卜地帚状构造的内旋断裂带——白牛厂弧形断裂的拐折部位。由白牛厂弧形断裂伴生的低级次白牛厂帚状断裂构造带,为本区矿液运移和矿体赋存提供了良好通道和有利空间。在白牛厂喜马拉雅期含矿隐伏斑岩体与其围岩(P1灰岩)的外接触带的构造叠合地段,有望形成斑岩体外接触带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区铅锌矿化主要受控于白牛厂背斜轴部及其以西的白牛厂帚状构造的各弧形断裂带(以f3、f4、f5为主),尤其是其弧形拐折至收敛地段。  相似文献   

9.
苏北闵桥玄武岩储油的地质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陶硅元  杨祝良 《地球科学》1998,23(3):272-276
位于金湖凹陷西南部的闵桥是苏北高产油区之一,该区以深埋于1400 ̄1600m之下的阜宁组(Ef1-Ef2^1)玄武岩(58 ̄60Ma)为储油层,其上阜宁组二段上部(Ef2^2-Ef2^3)为主油层。与储油相关的玄瑛岩中孔洞缝组合取决于岩相和相带中的不同部位,主要的储油岩相构造类型为:(1)玄武岩古风化壳;(2)岩流单元上部带;(3)淬碎角砾岩。深埋玄武岩为一基座直径约6.5km的盾火山,现采油区位  相似文献   

10.
赵劲松 《地球化学》1996,25(6):591-599
根据矿区花岗岩和夕卡岩的全岩成分,花岗岩和夕卡岩的挥发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含量,不同矿体的金含量以及矿物包裹体研究和对矿床形成的pCO2,fs2,FO2及Ph值遥估算资料,讨论了拉么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八岭推覆体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八岭推覆体位于扬子板块的前陆地带,属皖南推覆构造的一个单元,沿NNE向延伸,根据地质,钻探及地球物理等资料,可确定张八岭推覆体为-向东南推覆的复合叠置构造,其推覆距离大于16km,是中生代华北与扬子两板块陆陆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色尔腾山的推覆构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志勇  温长顺 《地球科学》2000,25(3):237-241
基于1∶5万地质调查资料和野外重点地区的解剖研究, 结合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阐述了色尔腾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 详细探讨了本区推覆构造的动力学机制, 认为色尔腾山总体为一巨型推覆体, 且造成本区大规模逆冲推覆的主要动力是局部应力场的作用——相向地幔环流体系的隆升.   相似文献   

13.
闽北仁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闽北变质岩中,由一系列规模不等向南东倾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断层及其上盘的推覆岩席组成,由南燕向北西方推覆,往逆冲方面可分为上,下2个逆冲推覆构造系,是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作用时期发生于印支期-燕山期。  相似文献   

14.
福建政和地区"稻香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育金 《福建地质》2004,23(3):124-130
在野外实际调研成果并结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组合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原“稻香组”建组剖面(政和稻香-高堀剖面),可划分为三套分属不同时代的岩性组合,且将稻香组的定义重新修订。其下部为细砂岩、粉砂岩、硅质岩、泥岩组合,时代暂置晚古生代。三套岩石组合间为构造拼接关系,其性质为逆冲推覆.运动方向由南东向北西,推测逆冲推覆事件发生在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5.
云南会泽铅锌矿田控矿构造体系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确认了会泽Pb-Zn矿田逆冲推覆构造的存在,认为矿山厂、麒麟厂矿区构造为一双重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和夹于其间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层夹块组合而成。指出逆冲推覆断层引起的褶皱是控矿的主要构造。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背景,指出了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运用1∶5万双柳树幅、白雀园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阐述商城石门冲一带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大别山商城石门冲一带中生代逆冲推覆作用,使本区发育的中—新元古界龟山岩组、下古生界石门冲岩组、上古生界石炭系及中生界朱集组等,不同程度卷入NE向逆冲推覆系统中,形成一系列构造窗、飞来峰和叠瓦状逆冲断层带。逆冲推覆距离最小约为6 km,形成时代约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之间,最晚不超过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上地壳多层次自北而南的逆冲—拆离,柳林、洪清、大洪山3条逆掩断层与深部拆离面一起组成了尖端指向南的楔形薄皮构造。逆冲系统以背驮式扩展演化。多层次推覆构造格局因后期高角度断裂的切割破坏而复杂化,构造格局定型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8.
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是青藏高原碰撞挤压表现最明显的地区之一。通过构造剖面和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分带性特点,自南西向北东方向可以划分为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中带、锋带与锋前带,相应地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冲断褶皱、断层相关褶皱、单斜构造等不同的构造组合。对逆冲推覆锋带中苏盖特和阿克陶生长背斜、生长地层及形成时序分别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帕米尔弧形逆冲推覆构造以前展式(背驮式)向前陆方向扩展,逆冲推覆始于上新世,并一直持续到早更新世。弧形构造东西两段逆冲推覆运动方式和地层缩短量有很大差异:西段为与挤压方向垂直的逆冲,而东段为斜冲兼顺时针走滑;西段地层缩短量大于东段。  相似文献   

19.
什邡式磷块岩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冲断推覆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邡式磷矿床产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受同沉积断块的控制,分布在六水闸推覆体周边,磷质来源于清平磷矿层和绵竹磷矿层,沉积环境为滞流海湾,古地貌是水下隆起,并在不断隆升中成矿.成矿后遭受冲断推覆运动的改造,形成大量柔流褶皱和阶梯断层.与沉降带磷块岩矿床地质特征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20.
江西于都老虎头锌,铅(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虎头锌铅(银)矿床产于北东—北北东向逆冲推覆断裂上盘的与之配套的次级北东向压扭性断裂(隙)中,断裂承袭了上施组千枚岩与硅质岩-硅质白云岩的“异性”界面;矿化体呈脉状、透镜状断续出现,与围岩界线清晰,具中温热液充填(交代)脉状矿床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