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城开发空间区划及其思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这是新时期传统区划理论和方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一次重要创新。作者认为: 主体功能区划主要在于解决区域问题, 用科学发展观协调区域发展。 因此, 功能区区划的理论和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文章通过盐城沿海开发空间区划实例进行功能区区划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首先, 综合经济区划。运用传统的综合经济区划理论与方法进行经济区划分, 大致确定不同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布局方向; 其次, 控制开发区划。 综合考虑上述综合经济区的功能, 景观生态体系建设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辐射沙洲分布、近海海域污染、海港分布、水源保护地以及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等, 确定相关的禁止开 发区和限制开发区; 第三, 开发潜力区划。以乡镇为基本单元, 运用多因子分析方法, 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强度、未来发展潜力3 个主因子进行开发潜力区划; 最后, 在上述三个区划的基础上, 进行主体功能区划。文章也认为: 主体功能区实质是一种区域发展政策区, 其区划也只是一种纯粹的区域划分, 是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分立走向“三规”合一的空间平台。  相似文献   

2.
秦贤宏 《地理研究》2014,33(9):1728-1735
江阴市率先设立“不开发区”的做法,已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可称作是苏南版“精明增长”的典范。不开发区是以保护为导向的限制开发区域,不开发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叫法,实际上是指限制开展大工业开发和高强度城镇建设活动的区域。本文以江阴市南部六镇不开发区规划为例,介绍了基于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和不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限制开发区域范围划定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对限制开发区域进行保护性开发的规划对策,这为我国其他发达地区推动国土空间优化、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市域开发空间区划方法与应用——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豫玮  顾朝林 《地理研究》2010,29(11):2035-2044
主体功能区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论文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念和原则为指导,将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延伸到市域空间尺度,提出城市区域开发空间分区方法及应用模式,将市域发展区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大类。在相关理论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开发空间区划的理论模型与方法路径进行探讨。通过空间开发约束、空间开发引导和空间开发强度三方面要素的对空间功能区域综合分析,采用两次两维矩阵的判别方法,并将空间开发引导和空间开发约束先构建二维判别矩阵,得出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分类,将空间开发的适宜性结果与现状空间开发强度进行组合判别,从而确定空间开发的功能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确定空间未来的利用。同时选取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对理论模型与技术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验证,对南京市域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南京开发空间分区方案,并依此引导城市空间战略的调整,力求对南京空间秩序的开发、空间方向的拓展、产业布局的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江苏省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陈雯  孙伟  段学军  陈江龙 《地理科学》2007,27(3):312-317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农业及生态保护用地被侵占,开发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从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空间开发强调因地制宜,即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借鉴已有区划方法,采用要素层-关系层-逻辑层-应用层的技术路线,评价适宜各单元的开发强度,划分开发与保护空间。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江苏省的案例研究之中,以县和省辖市市区为基本评价单元,通过选择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两方面的指标,综合分析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指数,将江苏全省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适度保护区域、优先保护区域和灰色区域等五大类型区。这一结果可以作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实施区域建设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中上游限制开发区产业结构整合与战略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开发区主体功能定位下,确保区域主体功能的发挥与维持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成为这一类主体功能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历史基础薄弱、投入产出规模小、可进入性差、生态功能地位突出等成为影响金沙江中上游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限制开发区域格局下,拟以生态经济平衡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整合与战略定位,尤其是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区域产业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化和市场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长江岸线的空间功能、开发问题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学军  邹辉 《地理科学》2016,36(12):1822-1833
基于长江岸线空间功能的理念,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梳理了长江岸线开发功能分异的过程,总结了岸线开发功能定位的科学依据,并剖析了长江岸线开发的区域功能。归纳了长江岸线开发条件评估的技术体系,并综合分析了长江干流(宜宾以下)岸线的开发条件状况及利用现状,提出了长江岸线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缺少科学的开发时序安排、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功能布局不合理、不当开发易造成生态破坏、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等问题。最后,从推进法制建设,破除行政壁垒,建立有偿使用机制,促进功能协调等方面提出加强岸线资源管理的对策,以期为长江岸线科学有效管理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是依据资源环境承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对省域国土空间的划分和规划,指标体系和划分对象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利用GIS技术建立规划支持系统.可以将数据管理、模型计算、区划和规划结果可视化显示集成在一起,为区划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以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技术规程为指导,围绕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对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数据库内容、功能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陈雯  孙伟  段学军  陈江龙 《地理学报》2006,61(8):839-846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域开发过密和无序的状况,导致自然生态及农业发展受到较大破坏,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强调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能力强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以此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及空间秩序的协调。在借鉴已有区划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通过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矩阵分类分析,将苏州地域划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适度保护以及禁止开发等四大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分区管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旅游保护性开发区划的实施途径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林岚  赵清  赵淑玲  丁登山 《地理科学》2005,25(4):501-507
旅游保护性开发区划是资源环境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应用性区划。本文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运用数学定量分析和专家集成相结合方法,对县级旅游保护性开发区划的实施途径进行探讨,提出龙门县旅游保护性开发区划方案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是科学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的“坚持可持续、提升竞争力”要求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已有农业区划的单一目标和单一类型划分问题,以宁夏为例,基于农业相关的耕地、气候、水、地形、地貌、项目布局、生态规划等空间数据,采用地理学综合区划的方法,提出了动态与静态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农业与生态结合的13项多维指标体系,提出了合理且可操作的技术流程,科学划分了包含过渡类型的一级区划(7大类型:重点开发区、“重点+限制”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保护+限制”开发区、“限制+重点”开发区、“限制+保护”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和二级区划(24个亚类),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本文是国家财政部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科学划分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之后,首次实现在省(区)级以乡(镇)为单位的科学划分,可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项目的科学布局和精准投入提供重要依据,为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工作的具体落地实施提供科学保障,同时也可为其他省份或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