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在海洋渔业中,存在着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这会引起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进而引起资源供给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使渔民对其行为的预期存在风险,因而他们总是试图规避风险以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人们的风险规避行为可能带来海洋渔业资源过度使用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能源保障风险体系的研究——以煤炭与石油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与石油是当今世界直到20世纪中叶才大量使用的传统一次能源。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是由于煤炭与石油供需矛盾所引起的风险,它贯穿于资源、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为了认识风险、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和减少风险损失,必须开展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体系的研究。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可以按不同标识进行分类和分级。首先,按风险源不同,将风险分为资源风险、生产风险、运输风险、销售风险和消费风险5个类别;其次,按承险体不同,分为二次能源产业风险、耗能产业风险、其他产业风险、人文社会风险、生态环境风险5个类别;其三,按风险发生的概率高低划分为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5个级别;第四,按风险损失大小,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极低风险。我们开展煤炭与石油保障风险体系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和健全包括煤炭与石油在内的能源保障风险管理机制,尽力规避风险;一旦风险发生,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3.
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潜藏着较大的风险。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望能引起广大土地整理工作者对这些风险重视。  相似文献   

4.
海洋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渔业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海洋渔业迅速为我们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却遭到了掠夺性地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陷入了日益枯竭的境地。通过分析后认为由于海洋渔业资源产权不明晰, 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所以人们在对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时会产生负的外部性和使用者之间的博弈行为,这成为海洋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海洋渔业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海洋渔业迅速为我们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却遭到了掠夺性地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陷入了日益枯竭的境地。通过分析后认为由于海洋渔业资源产权不明晰,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所以人们在对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时会产生负的外部性和使用者之间的博弈行为,这成为海洋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海洋渔业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地悲剧的困境使其面临强烈的搭便车诱惑,导致资源过度利用甚至枯竭。如何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维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介绍了海洋渔业管理理念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在对基于政府集权、权利、社区以及生态系统的海洋渔业管理理念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洋渔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且阐述了其对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土地估价的风险与风险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抵押、作价入、拍卖等交易活动日趋活跃:为地产交易双方提供相关的土地价值量化依据至关重要。土地估价作为一个专业化的咨询服务行业.有其自身的风险存在.土地估价机构和土地估价人员应强化风险意识.建立起风险承担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土地估价风险,并提出相应措施.有助于土地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避免和规避风险.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海洋渔业的应用 ,基于 GIS理论、方法重点探讨了 GIS在海洋渔业中的时空动态、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问题 :(1)针对海洋渔业时空动态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构造了适合于多维时空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的概念模型--基于特征的时空层次模型 ,并设计了在现有数据库系统中实现的路线 ,从而构建了基于 client/server结构的海洋渔业数据仓库平台。在构建的数据仓库平台上 ,从11年的 40多万个数据中寻找东海渔场的分布模式及其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对东海鱼类资源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分析表明 ,东海区渔场分布呈团状和条带状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
海洋渔业资源均衡表现了从习俗到制度化的方式转换。传统国家的间接治理,形成了依赖习俗的自治方式均衡海洋渔业资源。现代国家经过海洋社会的基层渗透,建立起与涉海人群的直接关联,以制度方式均衡海洋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目前存在的常见问题1.缺乏完整地征地补偿机制我国对失地农民补偿的范围过窄。相对于我国的不完整补偿原则,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土地征收补偿范围的确定,除了要考虑征地行为给农民带来的直接损失外,还要综合考虑由征收行为引起的一系列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1.
用灰色关联和灰色预测的方法,对我国沿海省市海洋渔业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2000~2005年的人力资源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认为,对海洋渔业劳动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海洋捕捞专业的劳动力,其次是海洋兼业劳动力,再次是海洋养殖和后勤专业的劳动力,这一人力资源的组成结构对可持续渔业的发展要求不尽合理。通过分别建立灰色模型GM(1,1),预测到2000~2005年从事海洋渔业的劳动力人数将达到291.9~343.8万人,海洋捕捞的劳动力人数为128.5~149.2万人,海洋养殖的劳动力人数为54.3~77.9万人,海洋后勤的劳动力人数为29.1~35.4万人,海洋兼业的劳动力人数为81.3~87.9万人。  相似文献   

12.
The sources of marine oil spills are mainly from accidents of marine oil tankers or freighters, marine oil-drilling platforms, marine oil pipelines, marine oilfields, terrestrial pollution, oil-bearing atmosphere, and offshore oil production equipment. It is concluded upon analysis that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marine oil spills: (I) The motive for huge economic benefits of oil industry owners and oil shipping agents far surpasses their sense of ecological risks. (II) Marine ecological safety has not become the main concern of national security. Oil spills are disasters because humans spare no efforts to get economic benefits from oil. The present paper draws another conclusion that marine ecological damage caused by oil spill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damage to marine resource value (direct value) and damage to marin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direct value). Marine oil spills cause damage to marine biological, fishery, seawater, tourism and mineral resources to various extents,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lower quality and value of marine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3.
不确定性对北部湾二长棘鲷渔业资源评估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了生物学参考点F0.1、Fmax和当前捕捞死亡系数(current fishing mortality rate,Fcur)估计中的不确定性对北部湾二长棘鲷渔业资源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长棘鲷渔业资源状态评估受到F0.1、Fmax、Fcur估计中的不确定性和管理者选取的决策置信水平的影响,二长棘鲷渔业被确定为过度捕捞的概率随着F0.1、Fmax、Fcur估计中不确定性和置信水平的增加而下降;F0.1和Fmax估计中的不确定性主要由生长参数的不确定性引起,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对F0.1和Fmax估计中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相比Fmax,将F0.1作为二长棘鲷渔业的管理目标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Marine environments have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21 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Thus, an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marine environments has become a key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urgently. To deal with the uncertainty in marine environmental risks caused by complex factors and fuzzy mechanisms, a new assessment technique based on a weighted Bayesian network(BN) is proposed. Through risk factor analysis, node select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parameter learning, we apply the proposed weighted BN-based assessment model for the risk assessment and zona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s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effectively fuses multisource and uncertai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provides reasonable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thereby offer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risk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相似文献   

15.
浅谈南海渔业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捕捞过度和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由于海洋生态过程是动力学过程,很多生态因素的变化会相应引起生态过程的变化,同时生态动力学过程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南海渔业资源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应该从过去的开发型管理向着管理型管理方向转变。这种管理方式涉及面较广,必须实施从渔业资源管理、渔业水域管理、渔业水域周围环境管理到加强对渔船与船员管理、捕养并重、健全法制、强化治政队伍与执法力量配置以及开展国际渔业合作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渔业捕捞强度数据是开展捕捞限额管理的前提与关键,也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以挖掘海洋渔业捕捞强度空间特征为出发点,选用2018年2、4、9和11月典型季节的中国籍6364艘渔船1.8亿条高时空粒度AIS数据。运用专家知识经验、空间统计及数据挖掘分析方法,以广西南岸北部湾渔场、广东沿岸和环海南岛周边海域为研究区域,对渔业捕捞强度空间特征展开了细致的挖掘与分析。结果表明:① 广东、广西两省(以下简称“两广”)沿岸海域渔业高强度捕捞主要呈现“团块”向外扩张汇聚成“条带”或“更大团块”的特征,而环海南岛周边主要呈现“团块状”特征;② 受渔业从业人员、渔业作业船舶数量、海洋渔场及海域环境影响,“两广”沿岸近海海域捕捞强度明显高于环海南岛周边海域; ③ 高强度捕捞区域主要集中于近岸30~50 km范围内,且近海捕捞强度高于远海区域,归因于研究区内中小型作业渔船占比较高,达50.9%;④ 渔业捕捞活动受农历传统春节及休渔期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春节期间的渔业捕捞强度是所选数据覆盖时间范围中最低的,并且休渔期后(9月)渔业捕捞强度明显高于休渔期前(4月);⑤ 研究区海岸附近的大型渔港对近岸海域的高强度捕捞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效应。本研究通过对高时空粒度的AIS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及深度挖掘,可为近岸海洋渔业捕捞强度探析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服务于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与海洋环境的GIS空间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1995~2001年的西北太平洋地区(35°N~45°N,140°E~170°W)巴特柔鱼资源调查与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柔鱼渔获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同期遥感反演的海洋表层温度数据(SST)和近表层叶绿素a数据(Chlorophylla),拓展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定量地研究了我国远洋柔鱼产量与水温、叶绿素等海洋要素场之间的关系,揭示西北太平洋柔鱼中心渔场的环境特征,以期为我国西北太平洋海区的鱿鱼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中渔业环境因子等值线 (面 )专题图的基本算法 ,比较分析了不同算法输出的结果。分析表明 ,Kriging算法更能准确地反映渔业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