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乐坚 《气象科技》2012,40(6):885-889
使用合肥雷达站2007年7月和广州雷达站2008年5-10月的雷达以及雨量计资料提出了使用雷达反射率因子、水平梯度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测量降水量的方法(简称多因子方法).此方法在人工神经网络构架之上隐含地实现了在降水类型识别基础上的降水量测量,并与使用单一Z-R关系测量的降水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因子方法和使用Z=300R1.4测量的降水量相比,前者的计算结果与雨量计观测值相比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和较低的均方根误差,即前者测量降水量的精度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降水是铁路地质灾害的重要触发因子,由于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鹰厦铁路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使该线成为全国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较严重的铁路之一。利用南昌铁路局2007—2012年辖区内的地质灾害资料,统计鹰厦铁路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不同降水类型造成的铁路地质灾害特点不同,进一步研究铁路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引入10 min最大降水量、当日最大小时降水量、连续降水量和前20 d累积降水量等降水量因子,运用因子相关性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筛选对灾害发生贡献率较大的降水量因子,分区段建立鹰厦铁路地质灾害概率预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2013年5月20—22日一次大暴雨过程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报准确率达86%,模型应用效果较理想,可为铁路安全气象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利用辖区内各站同时次常规气象观测要素作组合因子,统计各因子对暴雨日最大降水量落在该站的概率贡献权重,从而判断出暴雨最大降水量的落区,即暴雨第一落区。  相似文献   

4.
引言降水量是气候的重要标志,降水量的多少关系到水分平衡计算、气候环境变化及其评估等,因此,降水量观测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影响降水量观测精度的因子除了仪器系统误差和观测随机误差外,还存在仪器设置高度与地表面之间的降水量差值问题。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降水量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营市月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相关分析 ,得到了与各月降水量相关显著的环流特征量。以这些特征量为因子制作月降水量预报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李承宏  周佑云 《气象》2005,31(3):45-47
月降水量预测是短期气候预测的业务之一,提高预测质量对防灾抗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在因子选择标准和在各种资料中提取因子方面作了些探索,月降水量预测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栾川1983-2009年降水量、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筛选出当年1月中旬平均气温、1月降水量、3月最大绝对湿度、4月平均风速、12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和上年11月极端最高气温等6个与汛期降水量相关性强的预报因子,并合理组合,根据各组预报因子距平对应的各级降水量出现的频率,作出汛期降水量趋势预报.经对1983-2007年汛期降水量回报,完全正确的历史拟合率为64%(16/25),基本正确的拟合率为92%(23/25);对2008和2009年试报,结果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8.
选取反映大气环流作用的500hPa的三个因子场:1956~2001年环流特征量、振幅和位相资料作为预报因子与钦州市1957~2002年5月降水量求相关比,将求得的高相关比因子用非线性映象法制作钦州市1995~2002年5月的降水量预报,试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我站在分析月降水量预报的实践中发现,某一时段的降水量自身演变与次年同期降水趋势有一定规律,从中利用降水量的年际变量和距平值配合其它因子制作降水量予报工具,使用效果较好。现以五月为例介绍制作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的预报工作中,对于月的降水量预报或做其它长期预报,通常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问题:1.降水自身的演变规律;2.寻找各气象要素或要素场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3.选择最佳预报因子,用统计的方法做出预报。 所以我们最关心的正是如何确定气象要素场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选择合适的预报因子。在实际工作中预报因子的选择往往是预报成败的关键。但在预报因子选取之后,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将我们做的一点工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三江源地区甘德县1994-2006年牧草及其气象资料,利用SAS统计软件,分析了甘德县牧草生长特性与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牧草千株鲜重、株数和产量跟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牧草株数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高;牧草生长特性中受气象影响最敏感的因子首先是株数,其次是千株鲜重;而气象因子按照影响力的大小依次为:年降水量、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2.
宝丰县汛期长期天气预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本站历史资料,从可能与汛期降水量、平均气温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中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制作预报。1 预报因子 对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压等气象要素进行逐时段计算,形成预报因子数据文件。 以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的相关系数为判据,从预报因子中筛选出与预报对象密切相关的预报因子。2 预报方程及效果检验 选取宝丰县1971年至1999年6~8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为预报对象,以1999年4月30日以前的气象资料为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2.1 降水量预报方程及准确率 R6、8=一 18184.72-8.3…  相似文献   

13.
本用月亮章动周期,东亚冬季风强度,冬季黑潮和亲潮海温,西北区冬温四个因子建立了春季降水量预报方法,用ppm方法建立春季各月降水量预报方程。实践表明,对月降水量趋势预报有一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使用东营市1963-1996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和1962-1996年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采取滚动式相关分析方法,建立了备选因子集。另外,应用逐步回归、最优子集回归、人工神经元网络、多因子EOF迭代等四种统计方法,分析了东营市月降水量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东营市月降水量与北太平洋海温场存在显著相关;采用四种统计方法制作东营市月降水量预报,其预报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卢翔 《气象》1983,9(1):17-17
确定旱涝标准的方法很多,但仅仅用年降水量(或年降水量距平)单因子来确定旱涝标准,而不考虑地面径流、土壤渗透、年降水日数的多少及分布,所确定的旱涝与实况就有一定的出入。我们用延庆县气象站1959—1981年的资料,同时考虑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两个因子,用一个简易的公式来确定旱涝标准。即  相似文献   

16.
用非线性映象法作钦州市月降水量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娟 《广西气象》2003,24(1):23-25,63
选取反映大气环流作用的500hPa的三个因子场:1956—2001年环流特征量、振幅和位相资料作为预报因子与钦州市1957—2002年5月降水量求相关比,将求得的高相关比因子用非线性映象法制作钦州市1995—2002年5月的降水量预报,试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北京降水缺测资料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嘉佑  张镡 《气象》1996,22(7):6-11
利用1941-1980年北京降水量资料进行了缺测降水量资料恢复的研究,并单月序列使用非线性函数作降水量正态化的变换,然后用预测残差最小逐步回归及对多月序列使用各月降水量变换序列,各月降水量变换序列与各月气温混合序列为因子作缺测资料恢复和用各月缺测资料前后实测资料作简单内插恢复等三种方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以降水和气温作混合因子使用残差最小逐步回归模型有最好的可性。还使用该方案对1841-1950年缺  相似文献   

18.
用典型相关分析预测福建前汛期降水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吴滨  蔡学湛 《气象科技》2005,33(1):32-36
应用EOF—CCA方法对福建省前汛期(5~6月)降水量场进行试预测,预测因子选取关键区海温场及13项物理量场,降水量场为35个地面气象站降水资料。采用3种方案进行试预测,分别以关键区海温场为因子,13项物理量场为因子,或两者相结合。通过5年的独立样本预测检验表明,3种方案对福建省前汛期降水量场进行短期气候预测均有一定的预报技巧,预报时效最佳的时期是前一年的11、12月分,以关键区海温为因子的预测效果最好,12月份关键区海温结合13项物理量场为因子预测稳定性最好,可用于日常预测业务中。  相似文献   

19.
用滚动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东营市季、年降水量与500 hPa高度场的相关关系.用相关显著的典型因子场做季、年降水量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代表水文站径流和降水量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95—1990年共36a黄河上游和中游两个代表站径流量和区域降水量资料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趋势的分析,初步揭示了黄河不同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之间的关系,发现虽然黄河上游区域平均降水量距平的变化在夏季和秋季呈下降趋势,但代表黄河上游的兰州水文站径流量在夏季和秋季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变化趋势,而黄河中游区域平均降水量距平的变化在夏季和秋季呈下降趋势,代表黄河中游的花园口水文站径流量在夏季和秋季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变化趋势。因此,在比较长时间的气候趋势上,黄河中游地区径流量异常与降水量异常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降水量异常是影响径流量异常的主要因子。而在黄河上游地区径流量异常与降水量异常变化趋势并不一致,降水量减少的同时径流量却增加,这可能与伴随着降水量减少的全球增暖所引起的高原冰川和积雪融化等因素有关。因此,影响黄河上游径流量的因素除了降水等自然因子外,其它因子诸如上游的径流量、人类活动、全球增暖等也同样会影响黄河上游的径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