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区花岗岩中铀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花岗岩中各种类型铀矿床不断地被发现,有关矿床成因假说也越来越多。就本区花岗岩中铀矿床而论,成因假说也很不一致,如淋积下降成矿说,古地下热水成矿说,热液(多种成因)深部浸出成矿说以及与岩浆演化分异作用有关的期后热液成矿说等。笔者根据本区及兄弟单位的一些资料,也对区内矿床成因问题进行一些讨论。由于本人  相似文献   

2.
杨雪英  龚一鸣 《地球科学》2011,36(4):643-658
莓状黄铁矿这一奇妙的微晶(0.1~1 μm)矿物集合体(5~50 μm)自科学家首次发现(1923年)和冠名(1935年)至今一直是不同学科竞相研究的热点.主要从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制、莓状黄铁矿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回顾了莓状黄铁矿的生物成因说(1923-1969年)、非生物成因说(1969-2000年)和多元成因说(2000-现今)各研究阶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莓状黄铁矿作为表层生物圈、深部生物圈和地外环境与生命示踪计具有巨大潜力,提出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纳米科技以及凝聚态物理学融合的角度加强对莓状黄铁矿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厂金镍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金厂是一大型金镍矿床.在找矿勘探过程中,对矿床成因得出了多来源、多成因、多阶段的总认识.但对矿质来源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如与超基性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说,与砂板岩(包括其中的火山岩)有关的变质热液说,与中酸性岩脉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说,双叠加中低温热液说,与板块活动  相似文献   

4.
高峰场地区上二叠统发育吴家坪组黑色页岩,为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新层系,但是吴家坪组页岩中石英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影响到该层系储气潜力等的评价。本次研究利用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川东高峰场地区吴家坪组页岩的石英成因进行深入解剖。研究认为,在该地区吴家坪组页岩主要发育的黏土质页岩、硅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三种岩相类型,识别出了陆源石英、生物成因石英和成岩转化过程中形成的石英三种类型,不同岩相中石英的成因类型存在差异。黏土质页岩中,石英含量与TOC,Ba(bio)无相关性,SiO_(2)与Zr呈正相关性,表明陆源石英是黏土质页岩中最主要的石英成因类型;混合质页岩中,石英含量与TOC,Ba(bio)具有一定相关性,且SiO_(2)与Zr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具有陆源石英和生物成因石英的复合类型。在硅质页岩中,石英含量与TOC,Ba(bio)具有一定相关性,且SiO_(2)与Zr呈负相关关系,表明生物成因石英为其主要石英类型。从而厘清了岩相与石英成因的耦合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5.
<正>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因其处于长江三角洲流域,文化经济繁荣,故其成因受到广泛关注。不同学者针对太湖成因提出过众多假说,其中包括构造成湖说(黄第藩等,1965)、潟湖成因说(严钦尚等,  相似文献   

6.
引言华南某些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与上二叠统龙潭组(或吴家坪组)之间,有一套以含层状燧石(硅质岩)及含菊石、放射虫、牙形刺等浮游生物化石的地层,层位属下二叠统顶部,与茅口组上部呈相变关系。这套地层前人一般称孤峰组,湖南则称当冲组,贵州称白泥塘组等。近年来对孤峰组燧石(即茅口组硅质岩)的成因众说纷纭、争论较大。大多数人认,燧石为沉积成因,形成于低能环境,二氧化硅来自陆源化学风化。马忠魏等(1981)认为孤峰组燧石形成于海水深度大于60m的台沟;童玉明等(1985)则认为形成环境应属于深海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泥盆系的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碌曲—迭部地区,尤以下泥盆统尕拉组发育。由于这里的中、上泥盆统与下泥盆统的白云岩具有相似的沉积条件和成因类型,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下泥盆统尕拉组白云岩为例,对其沉积特征和成因进行讨论。在七十年代以前,白云岩之泻湖成因说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现代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白云岩的泻湖成因说发生了动摇。在苏联的巴尔喀什东部阿拉库司湾浅水沉  相似文献   

8.
六、渗入成因地下水成分的形成渗入成因地下水成分的形成应该说从水分在大气圈中存在时就开始了。可分为四个阶段(在大气圈中,与生物圈接触,在岩石中,经历蒸发浓缩)来讨论这个题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到特大型锡-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对其成因、成矿物质来源等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次火山浆液充填型矿浆贯入说、火山-次火山热液说、岩浆热液说及层控说等。笔者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二叠系林西组,不排除火山-次火  相似文献   

10.
安作相 《地质论评》1958,18(6):438-439
关于石灰岩缝合线构造的成因题问,早就引起了研究沉积岩的学者们的注意,并且各说不一。远在1828年克劳丁(Kloden)即提出了缝合线这一名词——Stylalithes sulcatus。关于它的成因,按目前国外学者的意见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溶压说及缩压说。主张溶压说的苏联学者,可以什维佐夫(M.C.  相似文献   

11.
蒸发岩对(偏)碱性岩的控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岩的成因自戴里(R·A·DaLy)提出“玄武岩浆同化灰岩说”、鲍温(N·L·Bowen)的“岩浆结晶分异说”以来,各派成因观点都有发展。然而分歧仍然较大,争论的焦点主要是碱质和挥发组分的来源和集聚方式。中国的碱性岩已有部分学者(如王竹泉、苏良赫、吴利仁等)做过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凡口铅锌矿床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20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累计探明铅锌储量近千万吨。矿床成因争议较大,其成因认识共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远成低温热液型(赖应篯,1981)、同生卤水沉积成矿说(吴延之等,1982;郑庆年,1996)、沉积—渗流热卤水交代成矿说(吴健民等,1987)、沉积—成岩—成岩后改造富集成矿说(赖应篯,  相似文献   

13.
关于华南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成因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0年代末发现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北尼日利亚含铌铁矿花岗岩以来,关于它的成因就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开始,认为它们是岩浆成因的,到50年末—60年代初,以A·A·别乌斯为首的一些苏联学者提出了交代成因说,把这类花岗岩称之为“变花岗岩”,到70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中间(过渡)观点,在苏联有一些学者(B·N·科瓦连科,M·B·库兹明科等)又重新提出岩浆成因说。  相似文献   

14.
斗南锰矿为一质量兼优的工业锰矿床.目前国内海相沉积锰矿床矿石相多为单一碳酸锰矿相,本矿床为原生氧化锰与原生碳酸锰混生的过渡型矿相.这里说的所谓过渡型矿相的概念,不仅包含沉积成因,也包括受变质成因的含义.笔者把产于中三迭统法郎组中的锰矿床暂名为"斗南式"锰矿.兹以斗南锰矿为例,叙述如下.矿床基本特征1.锰矿成矿时期及层位(1)本矿床含锰地层时代为中三迭世晚期(拉丁尼克期):①含锰岩系产于上三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0月16日,笔者等在江西塔前—朱溪—赋春钨铜成矿带东北端的婺源赋春考察时,见到可能属风暴沉积成因的二叠纪栖霞组,现作简介,待同仁们考证。赋春地区栖霞组野外观察到的可能风暴成因现象有:(1)岩性为灰岩与薄层黑色泥岩互层(图1),属于广义混积岩—由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互层构成的混积层系,应属Mount(1984)定义的"间断混合"和张雄华(2000)定义的"事件突变沉积混合",董桂玉等(2007)认为多形成于风暴成因的突变环境,称之为"突变式混合沉积";(2)发育风暴浪成因的丘状交错层理,表现为灰岩层面呈波状起伏(图1);(3)  相似文献   

16.
火山作用与深成作用之间的关系,是长期争论的岩石学和地质学的重要问题。岩浆地质学的创始者赫顿(J.Hutton)认为,岩浆的喷出和侵入活动在成因上完全一致。这种观点持续到本世纪最初的十年。在二、三十年代,随着“交代花岗岩说”的出现,韦格曼(C.Wegmann)、雷诺兹(D.L.Reynolds)、巴克龙德(H.Backlund)等人的岩石学研究冲击了花岗岩和流纹岩在成因上的统一性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7.
辽河坳陷滩海东部地区葵探1井获得天然气重大突破,其侏罗系、古近系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δ13C1)差异大,确定天然气成因与气源岩对于评价天然气资源潜力及选择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分析了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三段和侏罗系小东沟组3套含气层系的天然气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对天然气成因和来源进行探讨。滩海东部地区发育有机热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2种类型:(1)古近系东营组和沙三段天然气为煤型有机热成因气,成分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介于0.789~0.949,δ13C1值主要在-35‰左右。主要气源岩为盖州滩洼陷沙三中下亚段泥岩,Ro在0.77%~1.59%之间。中浅层东营组天然气成熟度显著高于同深度泥岩,表明天然气来源于深部地层;而深层沙河街组三段天然气成熟度与同深度泥岩差异不大,表明天然气以原地聚集为主。(2)侏罗系小东沟组天然气为无机成因气,干燥系数平均值为0.991,δ13C1值>-20‰;推测东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岩家河组—水井沱组页岩进行高分辨率样品采集,利用总有机碳(TOC)含量、主量元素分析、氦孔隙度等定量分析和透反射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等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井沱组黑色岩系生物成因硅的纵向变化特征及其与页岩气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寒武系底部岩家河组和水井沱组上部贫有机质层段过剩硅含量低,未见明显生物碎屑痕迹,几乎不含或含少量自生成因石英,而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存在较多生物成因硅,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一段、二段)且硅质来源明显不同。富有机质层段底部(一段)过剩硅含量高,为4.44%~24.97%,平均值为16.76%,受钙质夹层的影响波动较大,生物成因硅占比高,受陆源碎屑影响小。生物碎屑类型主要为硅质海绵骨针,还有少量絮状硅质聚集体,骨针腔体和硅质聚集体粒间孔中可见有机质。而富有机质层段中上部(二段)过剩硅含量相对一段明显降低,为7.13%~20.47%,平均值为13.66%,受陆源碎屑影响更大。生物碎屑类型主要为放射虫、纺锤状硅质聚集体和海绵骨针,可见有机质与这些生物成因硅和陆源碎屑共生在一起。在整个富有机质层段,TOC含量与总硅含量无明显关系但与过剩硅...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南海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研究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 -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 ,演化历史复杂。由于研究思路、方法、手段和研究程度的局限 ,在南海扩张期次、扩张脊结构、动力来源等方面仍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上 ,主要有三种观点 :(1)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出成因说 ;(2 )地幔上涌成因说 ;(3)太平洋板块俯冲成因说。本文对前人有关南海动力学演化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来在南海地区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建议对南海地区海 -陆岩石圈相互作用、深源岩浆活动和构造动力学演化的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0.
石门雄黄矿区角砾岩硅质岩成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义 《湖南地质》1992,11(1):11-15
石门雄黄矿区范围内131处角砾岩、硅质岩露头的产出层位和标高统计表明该区硅质岩和角砾岩的分布主要受奥陶系南津关组(On)和红花园组第二段(Oh~2)两个层位控制。这些地质体的结构构造特征亦表明其为同生或准同生成因;稳定同位素特征表明其成岩流体为海水、大气成因水或原生水。元素含量统计分析表明这些硅质岩和角砾岩是富含As、HB、Ba的地质体,与本区的雄黄一雌黄矿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