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豚,又叫“鲀”,不同的地方,叫法各异,如:气鼓鱼、敌目鱼、廷巴等。其实,“河豚”并不是一种鱼的名称,它实际上是鲀科,特别是东方鲀属的多种鱼的通称。这些鱼通常都具有以下特征:体呈圆筒状,牙愈合成4个喙状牙板,无腹鳍,无鳞,具有能吸气膨胀的气囊。河豚含有的毒素毒性很强,基于安全的原因,80年代以前我国沿海沿江各地通过广播、宣传画等一再告诫人们不要误食河  相似文献   

2.
目前台湾虎河豚的养殖户约为15户,养殖面积12ha,多集中在宜兰县礁溪、头城及台北县贡■等地。只有位于贡乡的茂柏公司养殖场的虎河豚符合台湾省渔业局现行虎河豚养殖管理措施及日本“输入河豚检查指针”产地规定,能外销至日本。日本现行规定为在日本海、渤海、黄海及东海所捕获的河豚才可以输入日本。台湾养殖的虎河豚以人工饲料喂食,因此有别于捕获的虎河豚,属于无毒的虎河豚。其养殖期短、存活率高,人工较低廉。未来日方同意按照台湾建议放宽限制,养殖虎河豚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台湾养殖河豚约12ha渔业处协助业者开拓国内外…  相似文献   

3.
河豚毒素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豚毒素是河豚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为了解释河豚能够适应并富集河豚毒素的原因,着重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介绍了河豚为了适应河豚毒素而发生的基因突变以及河豚毒素在河豚体内的富集方式并从促进河豚的安全食用及河豚毒素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出发,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河豚毒素的分离检测手段以及河豚毒素作为一种工具药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食用野生河豚的安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河豚毒素在医学领域里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沿海,尤其在南海诸岛的辽阔海域,生活着一种形状怪异、体态硕大的翻车鱼。它看去好像是有头无身的鱼,故有名头鱼。翻车鱼学名翻车纯,它体高而侧扁、亚圆形,身体好像被削掉一半似的  相似文献   

5.
1993年秋季,山东荣成某养殖场红鳍东方(Fugurubripes,以下简称河豚)网箱养殖暴发了一次较为严重的流行病,当河豚长至大约400g左右快要收获时,每天大约有20%河豚死亡。主要病状为:表皮呈斑点状出血,肝脏肿大呈粉红色,脾脏充血肿大。为了进一步研究导致河豚发病的原因,我们对河豚肝脏、脾脏进行了显微及亚显微结构观察,初步确定弹形病毒是引起河豚暴发病的病原物。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从山东荣成养殖场分别取多只正常的、发病的河豚肝脏、脾脏光镜材料用Boun’s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  相似文献   

6.
白鱀豚的皮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鲸类的皮肤是适应完全水生而发生显著改变的器官之一。 在现代生存的四类淡水豚中,只有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的皮肤尚未研究。(1974)报道了拉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亚河豚Inia geoffrensis及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的皮肤构造。但他观察的只是眼周围的皮肤,对身体其他部分的皮肤尚缺了解。为此,我们研究了白鱀豚各部分皮肤及皮下层的组织学构造。  相似文献   

7.
河豚体形似“豚”,常在河口捕获而得名。浙江一带叫“鬼鱼”,山东,大连等地称“艇巴”。多数栖息于沿岸近海,少数进入江河产卵。据《山海经》等记载,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河豚就是人们所喜食的美味珍品。但河豚内脏有剧毒,有史以来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以至被罩上了可怕而神秘的轻纱,使人望而生畏。故我国沿海以往不仅没有专门捕捞河豚的渔业,而且  相似文献   

8.
日本素有“冒死吃河豚”的习惯,因为河豚有剧毒,误食致命。可河豚肉质鲜美,食客经不起诱惑,宁肯以命相抵。如今,吃河豚并非是一种冒险行为,而是享受美味、享受生活的时尚。在日本,关于吃河豚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笔者在调研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东方Tun属分鱼种以至不同部位的毒性强弱,讨论了河豚毒的性质,毒力及中毒机理与防治方法,同时也对河豚毒的药用价值与利用作了较简明的介绍,最后作者尚对东方Tun属分类学,中毒防治及河豚药物开发利用研究提出了一些意义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08,(4):F0002-F0002
海蛞蝓产于热带海洋,分布极广。它的头部有一对触角,外鳃如花朵一般。体侧有一完整的白环,身体为淡紫、红或其他色彩。大部分时间在岩石上爬行,有时也会如波浪般行漂浮动作。  相似文献   

11.
红鳍东方鲀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豚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约365Mb基因组序列中共找到49647个微卫星序列,平均每隔7351个碱基就有1个。微卫星序列长度主要分布在20~60个碱基的长度范围内。全部微卫星序列重复区长度(2802374bp)占整个基因组的比例为0.77%。两碱基重复类型数目最多,为35339个,占总数的71.30%;其次是四碱基类型,6837个,占13.77%;再次分别是三碱基类型3548个,占7.1496。五碱基类型1856个,占3.73%,六碱基类型1605个,占3.23%,单碱基类型最少,共402个。占0.80%。按降序排列,出现最多的前20个微卫星重复类别为:CA,TG,GT,AC,GA,CT,TC,TA.AG,AT,TCCA,ATCC,TCTG,GATG,ATCT,CATC,TGGA,ATGG,GATA,GAG,占全部微卫星序列的75.21%。在河豚基因组中未发现CC微卫星序列的存在。与其它生物基因组中微卫星分布特征相比,河豚基因组具有更高的简洁性。本研究将为研究河豚微卫星标记、研究其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不同基因组的比较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若论天下第一毒鱼,可能应首推河豚鱼,因为河豚鱼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2倍。若在食用河豚鱼时感到嘴唇发麻,舌尖火辣,那表明已经中毒,瞬间便会一命呜呼。所以在中国,人们一听河豚鱼就有一种谈虎色变之感,但在东瀛日本却有许多专门经营河豚鱼的料理店,厨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取得执照的专门人才。在日本河豚鱼是美味佳肴且价格不菲。日本人还特别爱到下关品尝河豚——因为下关不仅盛产河豚,还是食用河豚的起源地。  相似文献   

13.
对于组合式纵振压电水声换能器,当采取增加它的辐射面积、减小辐射盖板的厚度和降低机械Q值等方法来提高它的辐射功率并展宽其工作频带时,实验观测到换能器的辐射面不再作纯等幅纵振动,而耦合有弯曲振动。因此存在节线区域,它们一般呈圆线状,  相似文献   

14.
鳄鱼的生活     
鳄鱼长着一副丑恶的相貌,它长脸大嘴,满口尖利的牙齿,在扁而圆形的身体外面披着一层厚厚的盔甲,尾巴又长又粗,四条腿却是短而粗壮,总之,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凶残贪婪。鳄鱼已有两亿年的历史。虽然它冠以一个“鱼”字,但是它不属于鱼类,而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在漫长的岁月里,不少动物产生了、发展了,又有许多动物消失了、灭绝了,鳄鱼却顽强地战胜了大自然带给它的无数次厄运,安然地生存了下来。鳄鱼是高等的爬行动物,它用肺呼吸,心脏分为四个室,它的口腔顶壁上有一块骨质的腭,把鼻腔和口腔隔开,它的牙齿只生在上下颌的齿槽内,而这些都和哺乳动物相似,这说明哺乳动物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鳄鱼的两只眼睛长在头部的上端,它除了眼睑以外,还有透明的瞬膜,这种结构使它能适应水中的环境。由于鳄鱼的鼻孔位于上端的背面,里面有瓣膜,所以在它潜入水中时,瓣膜自动关闭,可以防止水流入鼻孔内,在它的咽部,还有一个薄而富有弹性的膜,当这块膜一关闭,那么其口腔和呼吸道便隔开,因此,它在水中即使张大了嘴,水也不会进入呼吸道及肺部。它那长而粗的尾巴,既是游泳时的“舵”、又是捕食的工具和御敌的武器。世界上的鳄类约25种,著名的有桓河鳄、短鼻鳄、澳鳄、西鳄、眼睛鳄及...  相似文献   

15.
将炸药爆炸燃烧所产生的高压气体作为气源,对气囊系统进行快速充气,利用充盈气囊所提供的浮力可完成对水下沉物的打捞。爆炸充气气囊是一种新型水下打捞作业器材,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功能、性能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等,对于救捞工程作业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南 《海洋世界》2004,(7):19-19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跳,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泥沙的海底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水汪汪的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兔子,据此特征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南海的一些海岛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异、酷似狗爪的动物,当地渔民因而称它为“狗爪”。这种“狗爪”并不长在狗腿上,而是生长在含盐分较高的海水岩礁处,它的真名叫“石鳖”,属于无脊椎动物,与田螺、河蚌、墨鱼、蛤、蚶等同属一个大家庭。由于石鳖身体柔软,体外有贝壳(或已退化),具有外套膜,人们将它列入软体动物类中。“石鳖”的模样很奇特,身体的上半部很像一顶已穿洞的旧草帽,其实这是它的外套膜。河蚌及其它贝类一般都只有两块贝壳,并有能自由收缩的闭壳肌,可将身体的内脏器官全部藏在贝壳内,不轻易外露;但“石鳖”的贝壳却由8块形似狗爪的壳板组成,且不能覆盖整个身体,是软体动物中较原始的一类。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沿海尤其在南海诸岛的辽阔海域,生活着一种形状怪异、体态硕大的翻车鱼。这种鱼看上去好像是有头无身的鱼,故又名“头鱼”。翻车鱼学名翻车,它体高而侧扁,亚圆形,身体好像被削掉一半似的,全身只有前半部,鱼尾就看不到了。它的头很小,吻圆钝,眼睛也很小,在上侧位。它生有背鳍,为尖刀状,另有较大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8,(3):8-8
深度睡眠也称为“短波睡眠”。它是整个睡眠过程最有助于身体恢复良好状态的阶段。最近,来自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发现,当健康的年轻人有3个晚上的深度睡眠受到抑制时。他们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降低。对血糖水平的调节能力将显著下降。这时,他们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分解体内的葡萄糖,从而导致身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降低,增大了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江豚呼吸系统形态解剖和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豚Neophocoena phocaenoides呼吸系统由颅上鼻道、骨质鼻道、喉、气管和肺5部分组成。颅上鼻道与表呼吸囊、深呼吸囊、前辅助囊、后辅助囊和前颌囊5对气囊相连,同时还有一对鼻栓。在江豚深潜水时,这些气囊可贮存大量的空气供呼吸用。喉室内无声带,仅有室皱壁(假声带),因而失去发声的能力。气管短而粗,由不规则的软骨环组成。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内仍然存在完整的软骨环,在肺泡管壁内也有软骨片。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之间有括约肌。肺分左、右两叶,不分小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