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这一次的世博会,湖南馆有两样宝物,一是来自于泸溪的菊化石,名为“桃花源里”,是著名的浏阳菊花石雕刻家于智勇的作品,95年前,菊花石在第一届世博会上露脸,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了。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假象与海泡石矿成因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华南地区二叠系栖霞组内菊花石假象的成因研究,结合对该组内燧石结核,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和海泡石形成时代关系的现状关系的观察,认为华南地区栖霞组内的海泡石形成于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与该组内燧石结核和菊花石假象内的正延性玉髓同期形成,其成因既与高盐度的沉积环境或高盐度的成岩环境条件无关,也与热液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菊花石的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菊花石产于二叠纪栖霞组碳酸盐岩层位中,菊花石经光学显微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能谱仪测试,其原生矿物主要天青石和菱锶矿,两种含锶矿物后期广泛被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交代,依据其菊花石原生矿物组成,将我国菊花石划分为天青石型(浏阳菊花石为典型)菱锶矿型(宣恩,来宾菊花石)和青青石-菱锶矿混合型(永丰型菊花石)菊花石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状天青石的交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收集大量菊花石标本的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镜下鉴定及X射线衍射分析,识别了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假象内矿物的成因类型,建立了矿物交代序列,并通过对菊花石假象内各种矿物成分的电子探针分析和对交代方解石,脉方解石及其围岩的氧,碳同位素分析,探讨了菊花石交代过程中的成岩环境,合理地解释了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和栖霞组内海泡石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菊花石形貌测量及生长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华南栖霞组中菊花石花瓣单晶及花体总貌(即矿物集合体形貌)中的各细节进行了测量与统计,确定了菊花石各中花瓣的结晶取向关系及花体总貌中的某些特征参数,探讨了菊花石的生长机理并用其解释菊花石的形貌特征及结晶环境。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浏阳产菊花石的微观组织,发现浏阳菊花石的花瓣保留了原生矿物——天青石SrSO4及其单晶体的外形,但是花瓣内部出现了硅化现象;菊花石中存在多种纳米矿物材料,例如非晶纳米硅氧线、颗粒状纳米CaCO3和SrSO4、CaCO3的二维纳米片和纳米带等。某些非晶纳米硅氧线外包覆了纳米晶化层,镁含量越高,非晶纳米线越容易晶化。  相似文献   

7.
在浏阳永和浅海相沉积型海泡石矿床中,海泡石与滑石密切共生,二者或同层出现,或相间出现。即或在单独存在的海泡石矿体和滑石矿体,也属相同时代,相同层位,并伴生同种生物组合。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海泡石矿物与滑石矿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滑石是由海泡石在成岩过程中转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华南地区栖霞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层纹灰岩和江西慈化洪桥剖面栖霞组粒泥灰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的灰岩样品40件及该剖面中产出的菊花石样品8件、江西慈化洪桥剖面的粒泥灰岩样品8件、浏阳永和剖面的灰岩样品10件及该区产出的菊花石样品3件进行了黄铁矿矿化程度(DOP值)的测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DOP值多数大于0.42;结合岩石微量元素比值特征的分析,表明华南地区栖霞组灰岩形成于缺氧的沉积环境.DOP值的变化趋势为:浏阳>来宾>慈化,表明华南地区3个剖面的沉积环境含氧量的关系为:浏阳<来宾<慈化.DOP值在3个剖面上的周期性变化与剖面中的沉积旋回相对应,亦表明沉积环境的含氧量呈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石门陈家湾海泡石矿区,位于石门县城南15公里的官渡乡和蒙泉乡境内,矿区北邻澧水,紧靠枝柳铁路,并有公路纵贯矿区,交通方便(图1)。陈家湾海泡石矿区及其外围董家湾、广福桥海泡石矿点,是在湖南浏阳永和、江西乐平沉积型海泡石矿找矿工作启示下,我队经过成矿地质条件类比法,有针对性地在相应地层开展了海泡石普查找矿工作。在湖南地矿局四○二队、湖南地矿局实验测试中  相似文献   

10.
论华南栖霞组中的菊花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中的菊花石指华南栖霞组中由柱状晶体放射状排列而成的菊花状晶簇。它最早发现于湖南浏阳永和镇栖霞组上部(方邺森等人,1988),之后又见于广西来宾县城郊栖霞组上部(沙庆安等人,1990),它们被认为是天青石或天青石假象。笔者(1991)在湖北省黄石地区栖霞组上部发现该类假象,并认为其原生矿物是六水碳钙石。虽然它们分别被解释成不同矿物,但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成分、结构构造均具极大的相似性。对该矿物集合体的不同解释将对栖霞组沉积环境的认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与六水碳钙石假象的对比,讨论该矿物集合体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赣西湘东菊花状天青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赣西湘东地区的天青石,主要产于下二叠统由生物屑泥晶灰岩或泥灰岩构成的瘤状灰岩中,少数产于钙镁质页岩中。晶体常沿a轴或b轴延伸呈柱状,集合体在三度空间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形似盛开的菊花,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天青石结晶习性。本文通过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的研究阐述了它的特征和成因,提出它是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碳酸盐灰泥中的SrSO_4围绕雏晶或胶态SiO_2核心生长而成。这种天青石的发现不仅具有矿物学和沉积学的意义,而且可作为我国华南地区沉积型海泡石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湖南浏阳永和碳酸盐岩中的天青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浏阳永和天青石赋存于二叠系栖霞组,由生物屑泥灰岩或泥晶灰岩构成的灰岩瘤状体中。瘤状体中含一团或数团呈放射状类似菊花的天青石晶簇。 分析结果证实,本区天青石晶体成分纯净,仅含有少量方解石。据化学分析数据,运用氧原子法计算,其晶体化学式是(Sr 0.97600,Ba 0.0012)SO4。 野外和镜下观察以及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菊花状天青石是在碳酸盐沉淀后,在成岩阶段,由于介质性质(Eh、pH等)的变化,原先呈分散状分布的天青石重新溶解,向弱酸性和氧逸度较高的地方聚集结晶而成。  相似文献   

13.
华蓥山地区天青石矿各类型天青石的稀土总量(∑REE)均较低,为轻稀土富集型。巨晶天青石和条带状矿石之白色条带状天青石具铕的正异常,为热卤水成因,层状和条带状矿石之暗色条带天青石具δ Eu的负异常,与碳酸盐岩围岩一致,为沉积成因。区内天青石、碳酸盐岩表现为δ Ce的轻度负异常或无异常,与该区早三叠世嘉陵江组沉积时期所处的含膏泻湖相沉积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埃塞俄比亚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产分布与特征的研究,初步认为:①埃塞俄比亚的地质研究程度普遍偏低,尤其基础地质及其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方面急需开展重点研究。②地层单元可划分为3类,分别为前寒武纪基底岩系、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岩系和第三纪—第四纪火山岩沉积岩系,大地构造位于"泛非构造带"中的东非造山带,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强烈。③前寒武纪变质岩区主要矿产为金、铂、稀有金属、镍、铜、铁、铬、高岭土、长石、黏土、石棉、滑石、大理岩、花岗岩等;中生代沉积岩区主要有石灰岩、砂岩、石膏、黏土、油气资源等;新生代火山岩沉积岩区主要有褐煤、蛋白石、油页岩、红土型铁矿、斑脱土、黏土矿、珍珠岩、硅藻土、钾盐、石盐、油气及地热资源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天青石菊花石形貌与红柱石菊花石钟乳石截面放射状形貌的对比,找出它们形成的共同规律,并从形貌细节差异上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和条件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华南栖霞组菊花石假象内正延性玉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延性玉髓常被视为干旱蒸发沉积环境的标志。正延性玉髓亦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 (目前绝大多数为天青石假象 )内。本文在天青石后期矿物交代序列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菊花石内各期次碳酸盐交代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发现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形成于富含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的成岩介质条件中。结合已有的正延性玉髓研究报道和栖霞组的沉积、成岩作用环境特征分析,认为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的形成环境与高蒸发沉积环境或高盐度成岩环境无关。因此,仅根据正延性玉髓的出现不足以确定沉积或成岩环境的盐度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泥页岩油气勘探的深入,详细解剖细粒沉积岩的岩石类型和组成,对后续储集层研究中优势岩石组合的确立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观察、全岩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以矿物含量和沉积构造作为主要依据,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下沙四上亚段细粒沉积岩划分为9种岩石类型,其以纹层状混合细粒沉积岩、块状混合细粒沉积岩、纹层状灰岩、纹层状粉砂质灰岩、纹层状黏土质粉砂岩为主。由特征元素比值Ca/Mg、Na/Al、Fe/Mn、Sr/Ba、V/(V+Ni)值及Ti、Al含量的垂向变化,可知东营凹陷细粒沉积岩在古气候、古水深、古盐度及水体氧化还原性、陆源输入程度等方面的演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其气候在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表现为由干冷变暖湿,在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呈现暖湿相对湿冷暖湿相对湿热的演化;且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岩石组合及特征均有差异。因此,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陆源输入量的增加有助于纹层状混合细粒沉积岩大量沉积,而较为寒冷干燥的气候和相对低的陆源输入易于沉积纹层状粉砂质灰岩。这一结论有利于深化断陷湖盆细粒沉积岩岩石学的基础研究,可为后续油气勘探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青田石主要是由叶腊石等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也是由气液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次生石英岩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基于青田石的岩相学观察以及青田石的扫描电镜、X射线物相分析及全岩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野外观察与前人研究成果,对青田石的岩石学特征、青田石的矿物成分与类型划分进行详细描述,论证了中酸性火山岩气液交代变质作用与青田石的成因。研究表明,青田石的矿物组合与原岩成分、交代流体的成分及交代变质作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有关;青田石的颜色、质地(品级)及其矿物成分与显微结构及其所含的微量致色离子有关。在中—新生代中酸性火山岩分布区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蚀变带的划分,是寻找高品级青田石的主要方法,也是评价与鉴定青田石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