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用转移概率作曲江年降水旱涝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时间单元的天气只取某一种状态 ,天气就成为时间离散 ,状态离散的随机时间序列 ,即马尔科夫链。天气从某一时间的某种状态 ,变成另一时间的某种状态 ,称为状态的转移。转移概率指某一时间出现某种天气状态的条件下 ,下一个时间出现各种天气状态的条件概率。若将气象要素的历史演变分成若干种状态 ,多年资料组成一个各态遍历的马尔科夫链由此只要统计出各种状态的转移概率 ,就可以利用它由前一时间的状态预测下一个时间的状态。1 方法简介  首先将气象要素的历史演变分成若干种状态 ,多年资料组成一个各态遍历的马尔科夫链 ,由此求取…  相似文献   

2.
天气发生器对陕西降水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两状态一阶马尔科夫链和两参数GAMMA分布为天气发生器,利用陕西省6个代表站1961—200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了降水转移概率P(WD)、P(WW)及GAMMA分布参数ALPHA和BETA。根据各地不同月份计算的4个降水模拟参数对各地的逐日降水进行模拟,最后利用1971—2000年的实测数据对30a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我们把十月份的逐日晴雨序列看成马尔柯夫链,即认为某日的晴雨仅仅依赖于前一日的晴雨状况。利用马尔柯夫链的无后效性,计算出各种状态下的转移概率。如果单纯地用这种转移概率来做预报,效果是不理想的。为此我们对不同的起始状态进行分类,求出各类約晴雨指标条件概率,将它与转移概率结合起来判別逐日晴雨,其可靠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部地区几个代表测站逐日降水序列统计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Markov链理论分析了逐日降水序列的干湿统计特征及其概率模型,对我国东部地区沈阳、北京、荆州、上海、广州等5个代表性测站分别建立逐日降水序列的干湿日游程、干湿周期(天气循环)的概率分布模式。文中计算了各站干湿日游程的平均长度和方差、干湿周期的平均长度和方差、干湿日演变的极限分布概率等统计参数,所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季风气候所特有的干湿特征。上述理论计算结果不但可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部门提供气候依据,也为逐日天气预报提供必要的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5.
雾能见距离和光衰减系数的参数化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实测的舟山海雾滴谱资料,计算了雾能见距离与光衰减系数参数化公式中各系数的值。讨论了用多次雾总样本求得的参数化公式与各次雾分样本参数化公式之间的偏差。对于二参数公式:(L=1.034/W(?)m),其最大偏差为20%;对—参数公式(L=Aw~(-B)),其最大偏差可达65%。还讨论了按海洋性雾和大陆性雾分类统计求出的—参数公式在计算各次雾的能见距离时与各次雾自身参数化公式计算结果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利用实时ECMWF2 4~ 1 44小时的格点资料和历史同时效ECMWF( 1 986~ 1 995年 )资料 ,进行相似离度分析 ,经过环流背景相似和天气形势演变相似过滤 ,从历史样本中筛选出与预报日形势及要素场最相似的样本 ,并根据各相似个例的相似程度和对应各站的降水情况 ,计算出济南市各站未来一周逐日的降水概率。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层建筑高度、被保护物高度以及两者间距,采用电气几何击距法(EGM)分析绕击条件,推导出最大绕击距R_m及最大绕击电流I_m,利用雷击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公式计算大于绕击电流I_m概率P,确定(1-P)为绕击概率,并应用该计算方法确定雷击风险评估中雷击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概率P_B值及位置因子Cd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文献[1]中提出的游程和转折点的概念。利用Markov链研究我国各大气候区若千代表测站干、湿月游程的统计特征,得到许多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气候统计信息。此外,文中还对干、湿月转移概率矩阵的稳定性及其极限分布作了计算和讨论,其结果可直接提供长期预报的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9.
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原理,利用高层建筑高度、被保护物高度以及两者间距作出绕击区域,推导其最大绕击距Rm,从而计算最大绕击电流Im.并利用雷击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公式计算大于绕击电流概率P,确定(1-P)为绕击概率值.并利用该方法计算雷击风险评估中雷击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概率PB值.  相似文献   

10.
傅抱璞 《气象学报》1956,27(2):77-85
本丈根据某些假设推出了决定水分循环各个项目的公式,从而得到关于大气中水分循环的一些规律。本文还根据苏联欧洲部分的资料计算了该地区各个月份及全年的水分循环各项目,结果水分循环系数及地方水汽所形成的降水比苏联学者布德科和德罗茨多夫所得到的数值稍微小些,而外来水汽所形成的降水则比他们所得到的数值稍微大些。同时本文指出:由于地方蒸发所引起的总的降水量的增加比地方水汽本身所产生的降水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及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效果,以满足防雷工程设计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需要,根据湖北省2007—2013年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的雷电流幅值资料,统计分析了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和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正闪和负闪电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差异较大,负闪电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比正闪电更集中,负闪和总闪电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基本相同;雷电流幅值强度大部分集中在10~50kA。根据IEEE推荐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表达式,拟合了不同极性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公式。雷电流幅值小于110kA时,采用IEEE拟合公式计算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较小;雷电流幅值大于110kA时,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随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增大。采用该文给出的分段修订公式,计算在110kA以上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由IEEE推荐表达式拟合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分布时,负闪和总闪电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拟合效果明显比正闪电好,其原因可能与正闪电分布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中国汛期雨带类型气侯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近百年中国夏季雨带类型资料,统计得其10年际变化趋势,并用马尔科夫概型分析的方法计算实际各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及其优势成分、各状态间的可置换性和持续性,探讨了近百年雨带类型的气候变化规律及成因。  相似文献   

13.
土壤蒸发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傅抱璞 《气象学报》1981,39(2):226-236
本文根据对土壤蒸发过程的物理考虑和量纲分析,推导了适用于计算各阶段土壤蒸发的普遍公式。计算值与实际观测资料相比较,结果相当良好。  相似文献   

14.
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是防雷计算中的重要参数。以海南电网雷电电位系统2009—2013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海南省雷电流幅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海南省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与规程法、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推荐曲线之间的差别。另外,分别依据规程法和IEEE推荐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公式对海南省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进行了拟合并比较其优劣,分析海南各地区的雷电流幅值分布之间的差异,总结海南4个方位代表地区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公式,对海南地区防雷计算和防雷装置配置等工作的科学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西6、7月份若干日内最大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西16站用6、7月逐日降水量资料估计了日降水量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并递推得1~20天内最大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主要结果是:分布能较准确地逼近前一日有雨和无雨两种条件下日降水量的样本频率分布;大多数站在10日内最大日降水量在20~30毫米的概率最大,约0.2,20日内最大日降水量在30~50毫米的概率最大;北海和钦州10、20日内最大日降水量达100毫米以上的概率明显大于其它站.  相似文献   

16.
用Pearson-Ⅲ概率分布推算重现期年最大日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两位  王莉萍 《气象科技》2005,33(4):314-317
许多工程的设计需依据给定重现期的降水极值,概率推算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Pearson—Ⅲ型曲线常用于拟合降水频数分布,该文简要介绍了用Pearson—Ⅲ型概率分布推算重现期年最大日雨量的基本方法。采用漳州市10个测站1961~2003年最大日雨量资料,计算给定重现期的最大日雨量。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Excel 2000的函数计算功能,构造Pearson—Ⅲ概率分布函数公式,实现软件的快捷计算。初步结果为:在全市10个站的拟合中,有7个站拟合效果较好,3个站拟合效果较差。文中就提高Pearson—Ⅲ概率分布计算精度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Gu mbel分布及其具体应用,并用其计算了山东地市驻地气象台站年最大日雨量重现期值,得到初步结果,30年一遇日最大降水量计算值,13个台站拟合较佳,3个台站拟合较差。并计算了40年、100年和200年重现期的年最大日降水量。用物理因子放大法求算24小时可能最大降水值却偏大。笔者认为,要得到较为符合实际的结果,除了要继续探讨应用其它统计理论分布求算年最大日雨量重现期值外,还要考虑与物理因子放大法结合起来,互为修正。  相似文献   

18.
鉴于计算近地层湍流热通量的规范扩散法在高原地区试用的不理想情况,本文从湍流相似理论出发,根据高原大气科学实验期间格尔木测站的某些特殊资料,建立了计算青藏高原近地层湍流热通量的半经验公式。使用这一公式对所有实验测站的湍流热通量作了全面计算。并对这些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9.
较大降水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它受局地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用一般的统计方法不容易预报出来。我们首先利用日本气象传真输出的数值预告产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用消零法消除样本中大部份非小概率事件的个例,从而使小概率事件的比重增大,再加上县站非模式输出因子和地面14时形势实况,建立了日较大降水的地方MOS预报程序。该预报程序拟合了我站79~81年5~6月166个样本中日降水量≥15毫米的全部个例13个(拟合率100%),试报了我站82年5~6月56个样本,4个≥15毫米的降水个例全部报出,无空报。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集合和奇异值分解的四维变分同化方法(SVD-En4DVar)的同化效果对采用的预报样本容量有很强的依赖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SVD-En4DVar中分析变量被表示为按照扰动预报集合提取的奇异向量作线性展开的形式,这种展开存在截断误差,过少的样本数会造成过大的截断误差。为了在不增加计算量的情况下增加用于同化的样本,从而改善同化效果,本文提出了流依赖的预报样本与定常样本相混合的方法。定常样本有两种生成方法:第一种是按照给定的统计结构给出伪随机扰动场直接叠加到四维背景场上而完全不经过模式积分;第二种是在第一个同化循环时将伪随机扰动场叠加到初始背景场,然后在分析时间窗内积分模式得到扰动预报样本,最后将其中一部分保留不动作为后面同化循环的定常样本。利用浅水方程模式和80个变量的Lorenz-96模式及模拟资料进行数值试验,比较不同样本结构的同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浅水方程模式的同化中,完全采用大容量的定常样本仍然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但对Lorenz-96模式效果不好。采用混合样本后,这两类模式的同化都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在相同的计算时间下,混合样本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同化精度,其中第二种产生定常样本的方法要好于第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