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四纪测年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认为当前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变化的基本时间框架已经建立,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把提高测年的精确度提到了中心位置。近年来各种测年方法进步的共同特点是显著降低所需的样品用量和提高工效。这均极有利于测年精确度的提高。此外,用两种以上的技术对比测年,采集不同种类的样品对比测年,以及从样品中提取不同的化学和矿物组成分别对比测年,都是保证良好精确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第四纪骨化石样品的多方法对比测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铁梅 《第四纪研究》1990,10(3):282-290
本文报道作者用14C、铀系和ESR等多种测年技术对比测定第四纪骨化石样品年龄结果,对比分析骨化石中各含碳组分14C年龄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讨论诸测年方法的可靠性和测年精度,分析哪种含碳组分最能代表骨质样品的真实年龄。对晚于40 000aB.P.的骨质样品,作者倾向于样品中氨基酸的14C测年,而对更老的样品,铀系法应优先被选用。本文还对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骨化石样品中不同含碳组分的14C测年结果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是常用的原位分析矿物中各种主量元素含量的技术方法,但是对于微量元素的分析,提高测试精确度和准确度长期以来面临着各种挑战。常用的提高精确度方法有改变加速电压、加大电流和增加计数时间,但是这些方法容易使样品遭到破坏,发生元素迁移从而造成测试结果的不准确,增加计数时间还会降低测试效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子探针多道波谱仪同时测试同一个元素的方法来提高待测元素特征X射线的强度值。该方法利用电子探针不同波谱仪同时测试同一个待测元素,通过测试标准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总净计数和待测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总净计数,结合标准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计算待测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该方法在同等测试条件下可以有效的提高待测元素特征X射线的强度值,从而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降低了测试的检测限。文章以石英中Al和Ti含量的测试为例,验证了多道波谱仪同时测试同一个元素的方法在微量元素测试中的应用。测试Al元素时使用一个TAP晶体和一个TAPL晶体,测试Ti元素时使用三个PETL晶体,结合多点背景测试法准确测试了石英中Al和Ti的含量,在20 kV电压、500 nA束流和20 μm束斑直径的条件下可将Al的检测限降低至2.6×10-6 (3σ),将Ti的检测限降低至2.1×10-6 (3σ),测试获得石英参考标样中Al和Ti的含量分别为163.8×10-6±5.8×10-6 (3σ)和56.5×10-6±2.0×10-6 (3σ),皆在参考值区间(Al:154×10-6±15×10-6;Ti:57×10-6±4×10-6)内,并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电子自旋共振(ESR)化石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ESK测年样品的累积剂量和剂量率测量进行了讨论,并对化石样品年龄及其误差计算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北京猿人洞牙化石釉质层的铡年研究表明,年龄数据稳定可靠,可与有关测年法结果对比。ESR化石测年法已成为当前唯一能直接测定化石年龄大于40万年的测年方法,对古人类演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子自旋共振化石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培华 《地球化学》1994,23(4):378-385
对ESR测年样品的累积剂量和剂量率测量进行了讨论,并对化石样品年龄及其误差计算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北京猿人洞牙化石釉质层的测年研究表明,年龄数据稳定可靠。可与有关测年法结果对比。ESR化石测年法已成为当前唯一能直接测定化石年龄大于40万年的测年方法,对古人类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钙华测年中不同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4C法、α-铀系法和等离子体质谱(ICPMS)-铀系法对四川黄龙张家沟钙华进行定年对比,以期达到寻找到钙华测年最佳方法的目的。结果表明:ICPMS测年法由于样品需要量极低,比较容易获取高纯度的碳酸盐样品,不但使年龄数据更接近钙华沉积的真实年代,而且还具有样品可反复测量、易于操作等优点,从而使该法成为钙华测年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尹功明  林敏 《地球学报》2005,26(Z1):252-254
第四纪碎屑沉积物测年,尤其是对老于距今二十万年以上的样品,是目前第四纪年代学中的难点。ESR是可望能够直接测定这类样品的测年方法之一。本文详细测量了从不同地区采集的现代沉积样品石英E’心的古剂量值,其结果都小于4 000Gy。这与实验室光晒结果推测的并不一致。可能E’心存在目前还没有被了解的适合测年的内在原因,对于E’心能否真的用于沉积物测年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浅变质沉凝灰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分散幅度较大的现状,在湘中地区碧溪长安组底部凝灰岩几次采集样品测年不成功的情况下再次取样,通过室内重砂样品加工分选等工序,利用立体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锆石进行详细的矿物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样品是否有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成因或不同地质背景的锆石。将精选出的锆石进行再次分选,分离成两组样品送往测年,采用LA-ICP-MSU-Pb法测得同沉积期的火山岩岩浆成因锆石年龄751±5 Ma和构造岩浆热事件年龄431.3±4.3 Ma,两组年龄数据与区域地质事实吻合。由此认为对此类样品的锆石进行成因、形态与光学性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将混合锆石进行分组,有助于同位素测年数据的有效集中,保证测年数据精度。本文研究表明重砂精细分析鉴定是同位素精准定年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第四纪冰碛物的ESR测年研究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论述了ESR测年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ESR测年方法对祁连山的冷龙岭和走廊南山的摆浪河流域第四纪冰碛物进行了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冰碛物样品的ESR年龄与野外地层对比推测的年龄和和^14C、TL测定的年龄基本一致,且同一冰碛物不同位位置采集的样品年龄也一致,说明本次测定的冰碛物年龄是可信及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第四纪测年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四纪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地质历史中的重要位置,需要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年。第四纪地质学家们改进、发展了许多第四纪的测年方法。文章主要从岩石地层法、生物法、磁性地层法、考古法、放射性定年法等方面讨论了近年第四纪测年的一些研究进展。目前,这些方法的主要进展表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如激光显微探测技术等,使得测年的精度、功效显著提高而样品的用量却有了显著的降低,并且拓展了一些测年的应用领域,如电子自旋法应用于冰碛物的测年,其据测年结果建立的序列可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对比。但要使得测年的可靠性增强,则需要有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根据所测样品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测年方法,且要尽量选择多种适当方法进行对比测年。   相似文献   

11.
K-Ar等时线定年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穆治国 《地质科学》1990,(4):367-376
本文提供了11条不同成因、不同时代岩石和矿物的40Ar/36Ar-40K/36Ar等时线,其中3条是新近测定的,另8条是对以前常规K-Ar定年资料的重新处理。测定对象包括年轻火山岩、花岗岩、矿脉及古老岩系中的铁镁质岩墙。测定的时间跨度从第四纪到前寒武纪。研究证明,K-Ar等时线定年既具有常规定年测定对象广泛、可测时间跨度大的优点,又能避免常规法的缺陷,可获得更可信的年龄和更多的有用信息。但是负截距的形成及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尚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钟龙  王政华  刘玉琳 《新疆地质》2011,29(4):412-415
新疆阿尔泰地区是世界上重要花岗伟晶岩产出地,其形成时代颇受关注,已有的年龄数据虽较多,但其可靠性受到质疑,常规年代学方法在花岗伟晶岩定年中遇到挑战.本文主要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多种定年方法所取得年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热液蚀变影响,K-Ar法和40Ar-39Ar法不适合于伟晶岩定年;Rb-Sr等时线法可能因矿物存在放射性87Sr明显丢失而不可用;锆石U-Pb法的适用性取决于锆石情况,如锆石受强烈后期改造(内部细小孔洞和热液边)则年龄数据不可信;未受后期扰动锆石可获得可靠年龄数据.铌钽铁矿U-Pb定年法在伟晶岩定年中具优越性,是当前最可靠方法.基于上述理由,前人研究所获得阿尔泰伟晶岩形成时代(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14C测年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4C测年技术的进展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1)14C常规测定技术向高精度发展比较成熟,目前已可以普及;2)加速器质谱技术的建立和普及,使测定要求的样品碳量减少到mg级,甚至μg级,虽然目前的精度尚未超过常规方法,但由于所需样品量极少,测定时间短而工效高,大大拓宽了应用范围;3)高精度14C-树轮年龄校正曲线的建立,不但可将样品的14C年龄转换到日历年龄,而且对有时序的系列样品的14C年龄数据通过曲线拟合方法转换到日历年龄时年龄误差大为缩小。  相似文献   

14.
矿床成矿时代的界定对于矿床成因的认识、成矿事件时间维的标定及找矿方向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MVT铅锌矿床的精确定年更是建立可靠的成矿模式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评述了几种常用的MVT铅锌矿床的定年方法,如古地磁法、^40Ar-^39Ar法、U—Pb法、Rb—Sr法、Sm—Nd法和裂变径迹法;阐明了精确定年在研究MVT矿床成因中的作用。随着实验技术和测试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40Ar-^39Ar法、Rb—Sr法和Sm—Nd法将在MVT矿床精确定年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雷州半岛第四纪火山岩激光40Ar/39Ar等时线定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州半岛是我国新生代火山岩最重要的分布地区之一,火山活动主要集中在中晚更新世。前人对雷州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以K-Ar法为主。研究表明,雷州火山岩测年结果大致分布在0.38~3.04Ma范围内。根据地层和火山岩层的叠置关系,雷州第四纪火山岩由于覆盖在被确定是1.87Ma和0.76Ma沉积的地层之上,故火山岩年龄应小于该地层年龄。K-Ar法定年结果与雷州地区地层叠置关系存在矛盾。本文通过对雷州半岛第四纪火山岩进行野外考察及采样,利用激光40Ar/39Ar年代学方法进行了精细定年。结果表明,雷州火山岩的喷发主要集中18万年前后。定年结果还表明,对于年轻样品,基于尼尔值计算的K-Ar年龄及40Ar/39Ar表观年龄偏老,等时线年龄相对较为可靠。对同一样品的斑晶、基质作斑晶-基质等时线计算,只有在斑晶基质满足同源条件时才有意义。本文首次提出,通过对比未照射样品的初始36Ar/38Ar值的均一性,以检验样品是否同源,确认斑晶-基质等时线年龄的可信度。据此,等时线的处理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特定区域内全部同源同时样品。  相似文献   

16.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1999,18(4-5):611-630
The Late Quaternary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Konya plain, in south central Turkey, is used to examine sediment facies changes in a shallow non-outlet basin which has experienced major climatically driven changes in lake extent. Two principal types of sedimentary archive are used to reconstruct a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rd, namely alluvial sequences on the Çarşamba alluvial fan and sediments from residual lakes. The latter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broader climatic and vegetational histories via palaeolimnolog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pollen, diatom and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These changes are dated here by radiometric techniques including radiocarbon (AMS and conventional), OSL, and U–Th. Chronological agreement is generally good between the different dating techniques, although typically there is greatly reduced precision beyond ca. 25 ka. Lake sediment cores investigated have basal ages beyond the range of 14C dating, but contain hiatuses as a result of subsequent alternation between phases of lacustrine sedimentation and aeolian deflation. In contrast to most deepwater non-outlet lake systems, the Konya basin may have been occupied by a single extensive lake for as little as 10% of Late Quaternary time, mainly around the time of the LGM. This lake highstand was followed by an important arid interval. In the absence of unbroken chronostratigraphic sequences, palaeohydr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shallow non-outlet lakes may require analysis of basin-wide changes in sedimentation rather than reliance on single core records. Stratigraphic continuity in such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cannot be assumed, and requires independent chronological control through radiometric dating.  相似文献   

17.
丹巴地区中深变岩分布广泛,有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采用7种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对该区的中深变质岩进行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测试,结果表明单矿物^40Ar-^38Ar法测试结果的可信度最高;锆石U-Pb法、单颗粒锆石蒸Pb法、独居石U-Pb法等测试法也比较有效,一般接近于地质体经历的地质事件的真实年龄;K-Ar法同位素年龄值大致反映其矿物样品形成的表面年龄;全岩、单矿物Rb-Sr法同位素年龄值偏年轻,结合地质背景研究可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沉积物14 C的年龄测定一直是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库伦泥炭剖面的泥炭全样、植物残体和孢粉浓缩物进行了AMS 14 C测年比较研究。从泥炭沉积物中提取用于AMS 14 C测年的孢粉浓缩物的关键步骤包括:过筛(125μm,63μm和10μm),重液浮选(比重1.9)及在18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进行手工挑选。测年结果表明:孢粉浓缩物的测年值比同一层位的泥炭沉积物全样或植物残体的测年值老225~340年; 植物残体与孢粉浓缩物的测年结果较为接近。但是,距地表24~27cm处孢粉浓缩物给出了610~780A.D.的年龄值,远老于其下样点的年龄,而泥炭全样为现代样品,二者相差1255年,这可能与该样品孢粉纯度较低、掺杂有一些老碳物质燃烧后形成的微粒杂质有关。因此,提高孢粉纯度对孢粉浓缩物14 C测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同位素定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穆治国 《地学前缘》2003,10(2):301-307
已有 5 0年历史的K Ar定年法 ,由于过剩Ar和Ar丢失的普遍发现 ,使其最广泛的应用面临着严重挑战。40 Ar/ 3 9Ar分步加热释氩法是常规K Ar定年法的发展 ,它克服了常规K Ar定年法的一些局限 ,又可以测定岩浆构造热事件。激光显微探针40 Ar/ 3 9Ar定年法是在 2 0世纪末把聚焦激光束应用在40 Ar/ 3 9Ar分步加热释氩法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定年方法。它既具有常规K Ar定年法和40Ar/ 3 9Ar分步加热释氩法的所有优越性 ,又把定年引入微观领域。特别是在 2 0世纪的最后几年 ,以激光显微探针40 Ar/ 3 9Ar定年方法的完善和精度的提高为标志 ,把K Ar年代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微区微量高精度高分辨定年 ,把定年时限扩展到人类历史范畴 ,精细的分析技术拓宽了年代学的应用范围 ,使之解决的地质问题更广泛和深入 ,并且开始冲击着地球科学中的某些热点和难点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