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类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情况下具有灵活、通用性的多焦点地图投影方法。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原理、给出了若干可满足用户复杂需求的投影公式及其相应的算例。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概括或产生大部分现有的变比例尺、多焦点地图投影,而且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类新的变比例尺地图投影——组合投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用地图投影为基础,通过组合投影方法,得到一类新的变比例尺地图投影。该研究开拓了常用地图投影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获得了系统的理论结果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现行世界地图上比例尺的差异化与地图投影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总结了比例尺在世界地图上的一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图比例尺差异与比例尺的大小成反比、与地图投影变形成正比,比例尺差异化问题与地图选择的投影方式、地图的逐级缩编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变比例尺城市平面地图通常应用一般的城市平面地图编制。因此变比例尺地图所需要的地图投影实际是两平面之间的变换。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过渡球面的方法:首先把一般城市平面地图表示于过渡球面上,然后把过渡球面表示于平面上成为变比例尺地图。两次投影可以分别采用现有的各种地图投影。因此这种变换的种类是很多的。本文论述了逆等距方位投影——正射透视投影、逆等距方位投影——等角横圆柱投影和逆等距切圆柱投影——普通多圆锥投影等三种变换,并导出了长度比公式。同时还指出,平面上的方格网经逆等距切圆柱投影后,其横线和纵线分别成为过渡球面上的经线圈和纬线圈。因此方格网可以进一步变换成为和现有的某一种地图投影经纬线网图形一样的曲线网。  相似文献   

5.
以常用地图投影为基础,通过组合投影方法,得到一类新的变比例尺地图投影。该研究开拓了常用地图投影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获得了系统的理论结果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变比例尺地图投影及其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介绍变比例尺投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提出利用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提高变比例尺投影地图制作效率的新方法。最后,对变比例尺地图投影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编制城市游览图提出了变比例尺地图投影系统。通过由普通城市平面图向辅助球面作逆投影A,再由辅助球面向平面作非A投影,构成了变比例尺地图的数学基础。由不同性质的投影的组合,能起到适应不同城市街区结构的特点。使本系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文中还讨论了辅助球适宜的大小和不同方位投影之间的变换公式。文末试作了北京市的变比例尺地图。  相似文献   

8.
关于变比例尺地图投影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桥 《地图》1995,(1):15-21
变比例尺地图投影是一种新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地图投影。本文概括介绍了变比例尺地图投影的发展、意义,以导致比例尺变化的不同方式为线索,大体上阐述了现有的分别由国内外学者及本文作者提出的变化比例尺地图投影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小比例尺地图投影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占龙  周林  龚希  臧英 《测绘科学》2015,(11):13-18
针对地图投影的设计通常只能由具有数学与制图专业知识的专家完成的不足,该文对Robinson完全视觉化的地图投影方法进行扩展,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方法的小比例尺世界地图投影设计方法,使普通用户能够快速创建新的地图投影或是修改一个已存在的投影:利用纬线长、纬线与赤道的距离、纬线弯曲度、经线弯曲度四个参数描述一种投影,并通过对比例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可接受的变形度等变形指标的视觉化展示向用户直观反映新投影的变形程度;同时通过可结构化的指数从整体上评估区域和角度变形。最后以Aitoff投影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指明地图投影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提出按投影的变形性质,按投影的经纬线形状,按投影的变形分布,按投影的其它条件四种类型探求地图投影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概括了探求地图投影问题的全部,为学习这门学科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类可调放大镜式地图投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桥  胡毓钜 《测绘学报》1993,22(4):270-278
提出了一类新的变化比例尺地图投影,它具有“放大镜“的效果,可将地图上的重点地区、内宁可用较大比例尺放大表示出来而周围地区的比例尺不变。“放大镜“的边界及其形状、“放大“的方式、幅度亦可自由设计、灵活调整。此类投影可以基本概括现有的变比例尺投影,并克服了现有方法的诸多缺陷,产生更佳、更广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闫超德  郭王  白建军  赵姗  武舫  贺添 《测绘科学》2014,(3):34-36,44
本文详述了基于过渡曲面二次投影制作变比例尺纸质地图的方法及特点,以及通过分带连续变比例尺函数制作变比例尺电子地图的方法及特点,并针对导航设备及便携式移动信息设备,介绍了圆形与方形变比例尺地图模型、基于ROI和焦点区域的道路网变比例尺模型和基于邻近关系的自适应变比例尺地图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现有的地图投影分类,并按照广义地图投影的概念,采用投影不变量作为变形的尺度,用主变形的性质和数量作为分类的原则,采用次要性质的变形的量值作为分属原则,进行了地图投影新的分类的探讨。指出在地图投影研究中最有意义的是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最优投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变比例尺城市旅游地图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明  焦健 《测绘通报》2005,(10):44-47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旅游地图所要表示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于固定幅面的纸质地图则增加了市中心道路的密集程度,使浏览变得困难.针对不同形式的城市路网,提出几种适合它们的变比例尺投影数学模型,并在实践中以北京市区为制图对象,进行变比例尺地图投影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张慎佳 《江苏测绘》1998,21(3):40-44
对于地图比例尺,教材上一般沿用平面长度比例和运用投影将地球椭球体缩小后表示在平面的体积比例概念,本文认为地图比例尺是一个必须与地图投影原理相统一的,存在于体积比例之中的长度比例问题,并以圆锥投影进行了分析提出商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毛主席哲学著作中的一些原理来说明地图投影学的发展变化。文中首先认为主席所说的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就是指这门科学区别于其他科学有所不同的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这门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地图投影学的根本矛盾就是不可展的地球椭圆体表面与平面之间的矛盾。然后以圆锥投影为例,说明在各类投影中和在各个不同阶段上有它的主要矛盾,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矛盾。接着,以应用数值法探求新投影,用先作草图的方法设计世界地图投影,和利用伪圆柱投影中的分瓣方法制作世界大陆图为例,说明在研究地图投影中是如何分析矛盾与解决矛盾的。进而以如何成为某一类投影与地图投影一般原理的形成两问题,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这样往复循环不断发展与深化的。并用圆锥投影常数α的变化,伪圆柱投影与伪圆锥投影曲经线的变化,以及用诺谟图表示某一类投影其变形性质的变化,说明地图投影的发展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最后提出在各类投影中,应寻求一些概括性的公式归纳一些个别投影,地图投影新的分类方法,评价地图投影质量标准和投影变形转换的研究等问题,来说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掌握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设λ、φ代表地面上点z的经、纬度;x、y代表投影面上对应点z的坐标。如所周知,推求地图投影的一般方法是,首先规定投影面上经、纬线形状,得出投影的普遍方程:x=f_1(λ,φ), y=f_2(λ,φ);然后考察变形分布问题,并引入基本条件(例如,角度不变)和补充条件(例如,要求在某一纬线上比例尺达到最小)。这样,最后再确定投影函数的具体形式。因此,利用近代数学工具来研究地图投影,显然是数学制图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尔马也夫教授曾经研究了正形投影的比例尺与拉普拉斯偏微分方程的关系。概略来说,就是把这种投影的探求归结于求解所谓狄里克莱(Dirichilet)边值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m=n~k的投影的由来和认识过程,论述投影变形公式及变形规律,研究参数k与地图投影变形性质的关系,指出当-1≤k≤1时的m=n~k的投影具有实用价值,图解说明了m=n~k的投影系统,对地图投影中常见的概念错误给予必要的说明,最后指出研究m=n~k的投影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变比例尺可视化技术是当今地图可视化技术发展的热门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图投影思想来实现大比例尺地图的变比例尺可视化的改进方法,并利用此方法通过Matlab(R2008a)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图的变比例尺显示,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透视方位投影是地图投影重要的研究方面之一。反外心透视方位投影作为透视方位投影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过去的研究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该投影的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据方位投影的原理和一般公式推导了适用于反外心透视方位投影的坐标与变形计算公式,分析了该投影的变形特征以及采用该投影编制的小比例尺地图具有的俯视地球的特性;最后根据该投影的特性对其在地图集和特效地图数学基础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