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遥感数据及航放、航磁数据处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区遥感数据、航放数据和航磁数据处理为例,阐述了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波谱特征分析及采用的处理方法;探索了遥感数据与航放数据、航磁数据融合的处理方法;分析了其处理成果的地质意义。它不仅对研究区地质环境研究及铀矿找矿具有一定意义,而且对其他地区的应用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立“省级航磁数据库”是地调局下达的项目,为保证提供合格的建库数据,针对大量存在的航磁模拟资料,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通过试验总结,提出了在航磁ΔT剖面厘米底图上,采用数字化仪进行数字化的方法、流程和质量检查要求,完成了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拥有的138个测区的航磁模拟资料数字化工作,取得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入库航磁数据.同时该方法已向有关地勘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省级航磁数据库”是地调局下达的项目,为保证提供合格的建库数据,针对大量存在的航磁模拟资料,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通过试验总结,提出了在航磁ΔT剖面厘米底图上,采用数字化仪进行数字化的方法、流程和质量检查要求,完成了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拥有的138个测区的航磁模拟资料数字化工作,取得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入库航磁数据。同时该方法已向有关地勘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黑鹰山铁矿区航磁、遥感资料,发现与黑鹰山铁矿相对应的航磁异常特征明显,具有强度高、梯度陡,尖峰状异常特征;遥感铁氧化物异常表现突出与矿床对应较好.该项研究对该区寻找黑鹰山式铁矿有指导意义,即在北山地区,航磁强磁异常和遥感铁氧化物蚀变异常可以同时作为寻找黑鹰山式铁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航磁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找矿效果,深入研究了2000~2004年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该区开展的1:20万-1:25万高精度航磁调查资料,对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航磁异常,经地面踏勘,总结了航磁局部异常与矿产的对应关系,阐述了利用航磁资料直接找矿的效果,为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飞机干扰场构成、数学模型建立、模型系数求解3个方面概要介绍了航磁补偿技术的基本原理,回顾了国内外航磁补偿方法研究历程和航磁补偿仪器更新换代的历史,对比了两种航磁补偿质量评价方法,并在分析航磁补偿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航磁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7.
AGS-863航磁全轴梯度勘查系统关键性指标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GS-863航磁全轴梯度勘查系统,并在内蒙古某地进行了航磁全轴梯度试生产。为配合航磁全轴梯度试生产,对系统设计的关键性指标予以实际测试,设计了相关试验,以验证AGS-863航磁全轴梯度勘查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同步特性、一致性和长期稳定性以及补偿精度。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北部某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研究区典型矿物与典型地物波谱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与波段比值方法,对ASTER数据的蚀变信息进行提取,获取地表蚀变信息.同时根据实际飞行测量所得的航磁梯度数据解译梯度异常,获取地表以下的岩性构造信息,并圈定航磁梯度找矿远景区.最后,利用这两种数据优势,建立遥感和航磁梯度综合远景区判断依据,划分出研究区一级综合远景区3处,二级综合远景区3处,三级综合远景区2处,并进行实地踏勘.结果表明,遥感与物探方法的结合,可以提高地质勘查的准确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南地区航磁数据进行化极、垂导和延拓等处理,研究西南地区航磁区域特征,确定采用航磁化极上延20 km等值线图作为西南地区航磁区域异常,对西南地区区域航磁异常划分了13个分区。结合地质、重力、天然地震和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推断解释,将西南地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9个二级构造单元,22个三级构造单元,并重点对6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地质、矿产和航磁异常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班公湖—怒江异常带、雅鲁藏布江异常带、三江异常带等串珠状磁异常与该成矿带的矿产地位置吻合较好,证明航磁异常在找磁性矿产方面效果显著。通过航磁异常上延10 km与地震震中点位对比分析,证明航磁反映深部断裂构造特征明显,能明显反映出西南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2009年内蒙古锡林浩特-西乌旗地区1∶5万比例尺的航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遥感、重力等资料,研究了该区不同构造单元的航磁磁场特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对比分析显示,基于航磁推断的华北板块北缘断裂与地质上研究结果基本吻合,但锡林浩特地块北缘深断裂位置应从地质位置处北移10~20 km。  相似文献   

11.
航磁在西南三江地区铜矿勘查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盛青 《物探与化探》1998,22(1):43-48,67
本文探讨了西南三江地区航磁资料二次开发研究进行地质找矿的有效性。通过对玉龙铜矿磁异常特征的理论分析,在建立矿床磁性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航磁资料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有效性。最后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以航磁、遥感信息为主的综合信息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闹牛山次火山岩铜矿靶区的遥感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遥感技术及多源地学数据图像分析方法,提取闹牛山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的遥感地质构造示矿要素,结合航磁异常、大功率激电异常和Cu、Mo、Pb、Ag次生晕异常特征分析,提出闹牛山火山岩铜矿区北西侧和矿区南部是找矿的最佳目标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深层样化探异常与物探重力、航磁和遥感解译关系的研究,认为深层样元素异常是由隐伏构造指示元素Au、Hg,与重力负异常有关的酸性岩元素Sn、Be、F、Y,与航磁正异常有关的基性岩元素Fe、Co、Ni、V、Cr和与地层有关元素Cd、C、Tl四部分组成;解释了深层样元素异常的原因,开拓出区域化探与区域物探、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地台北缘内生磷矿预测及资源远景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塔里木地台北缘深断裂两侧有多处碱性杂岩体分布。通过对其长约2000km范围内地质资料的搜集,实地地质调查,遥感资料解译,航、地磁异常资料的分析与实测工作、重点评价区工程验证等一系列成果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发现260km铁磷矿化带,控矿岩体具有“串珠状等距性特征,铁磷矿体主要赋存在辉石岩和黑云母辉石岩中。”在三个调查区中划分出9个找矿远景区。尉犁-兴地调查区中发现多处偏碱性超基性杂岩体,其中三处远景区经深部验证均发现铁磷矿体。是寻找内生磷矿颇具找矿前景的地区。温宿-拜城调查区是寻找Nb-Ta—P矿前景的最佳地段。巴楚-阿图什调查区应是寻找碳酸盐型磷-稀土矿的有利地区。经研究提出:“古老地台边缘受深大断裂控制的偏碱性-超基性杂岩成矿,碱幔分异-碱性偏碱性不混熔岩浆成矿-熔离作用形成层状铁磷矿体的成岩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冀北赤城—尚义地区航磁数据处理及其地质意义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区是我国燕山金矿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赤城-尚义和常峪口-雕鹗堡两条东西向深断裂带水泉沟东西向碱性杂岩带、燕山期北东向中酸性岩浆活动带是重要的控矿因素。通过对航磁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结合遥感、地质等资料,探讨了区域构造和岩浆岩的发育情况,为金矿成矿预测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鄯善地区为研究区,对该区的航磁、航空甚低频、重力和遥感数据进行了多种方案的综合图像处理,并做了野外调绘和地质解释,总结出线性构造、环形构造以及与矿体的关系。为指导该区一步找矿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独山城地区多元信息干热岩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干热岩勘查靶区不好确定的问题,以遥感技术为主导,辅以航磁、钻探、水文勘查技术,在上黄旗-乌龙沟断裂岩浆活构造带中南段——独山城地区尝试性开展干热岩资源勘查工作,在分析12种勘查地质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独山城地区多元信息干热岩预测模型。通过地层、岩体、环形构造、线性构造遥感解译,推测研究区存在隐伏岩体,挤压形构造应力场控制岩体规模,岩体最大规模460 km2,航磁负异常佐证隐伏岩体;依据遥感热异常和水热蚀变异常推测地下存在热源,温泉、地热田、107.1倍空气氦体积分数、航磁负异常均佐证地下热源及高放射性的存在;初步估算地温梯度均值为3.87℃/hm;遥感地层解译盖层为中-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岩和中-新元古代沉积岩。独山城地区干热岩地质特征优于蔺文静初步建立的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地热地质学标准,推测深部存在高放射性产热型干热岩资源,断裂交汇处为地下热水储集、排泄的最有利部位,并存在水热蚀变。建议进一步开展物探、深部钻探及温泉查实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最佳遥感波段的选择是遥感波谱学和多光谱遥感技术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一套比较严格的最佳遥感波段选择的概率统计方法,对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均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阐述。实际应用部分以桂林地区的主要碳酸盐岩为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并用电子计算机算出了它们在不同背景条件下的最佳遥感波段。这种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的新方法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显示了快速、精确和通用的优点。本文虽以地质学的主要遥感目标—岩石为例,但是原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对环境、资源、农林、海洋和军事学科中的遥感目标也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19.
舒守荣  陈健 《中国岩溶》1982,1(1):66-76
最佳遥感波段的选择是遥感波谱学和多光谱遥感技术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一套比较严格的最佳遥感波段选择的概率统计方法,对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均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阐述。实际应用部分以桂林地区的主要碳酸盐岩为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并用电子计算机算出了它们在不同背景条件下的最佳遥感波段。这种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的新方法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显示了快速、精确和通用的优点。本文虽以地质学的主要遥感目标—岩石为例,但是原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对环境、资源、农林、海洋和军事学科中的遥感目标也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