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自然灾害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潜在威胁日趋受到关注。城市景观结构和空间形态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区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成为城市生态风险及可持续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明晰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基本概念内涵及单一、综合自然灾害作用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城市地域自然灾害、生态风险与景观格局—过程之间的逻辑关联,综合探讨了城市景观格局—过程与自然灾害交互作用及其在城市生态风险评价、自然灾害生态风险防范等重点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城市景观格局—过程与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的相互影响机理探索、景观时空尺度分异与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分析、基于景观格局—过程的城市自然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估模型与情景模拟等三大重大研究趋向,以期实现基于景观优化的城市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防范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平  史培军 《地学前缘》2001,8(4):349-350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以一定的孕灾大环境作为背景。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等是组成自然综合体的要素。笔者提出了基于自然灾害基本单元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原理和技术方法 ,选择全国l∶4 0 0万地貌类型图、1∶4 0 0万土壤类型图、全国县级行政界线图及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省级报刊灾情库数据 ,进行全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1)编制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类型图。按照自然灾害系统思想 ,结合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 ,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四个方面选择指标 ,系统地刻划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对区域农业…  相似文献   

3.
张业成  张春山  张立海 《地学前缘》2003,10(Z1):265-271
论述了自然变异及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互馈关系 ,探讨了社会条件控制下自然灾害的阶段性特点 ,提出了开展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使命。认为自然变异及自然灾害破坏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但人类社会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应付自然变异和自然灾害 ,而是对自然变异及自然灾害作出双向反响。一方面 ,采取科学的社会行为 ,积极抑制灾害活动 ,减轻自然灾害破坏损失 ;另一方面因政治腐败 ,纲纪松弛 ,经济衰退 ,社会混乱 ,或违背自然规律 ,盲目的社会经济活动 ,导致天灾与人祸并行 ,不仅加剧自然灾害 ,甚至导致许多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 ,对人类社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然灾害不仅受自然条件控制 ,而且受人类社会的强烈影响 ,因此自然灾害除伴随自然条件发生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外 ,还伴随社会条件发生阶段性变化。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 ,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的社会性越来越强烈。因此 ,在进一步加强灾害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 ,开展社会学研究 ,对于发展灾害理论以及促进减灾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地质科学在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和时空分布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耦合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自然灾害系统。自然灾害系统是地球整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中坚是地质科学,因此地质科学在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的研究表明:自然灾害系统的形成机制与分布,受到了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格局的控制,同时地球下垫面的状况又可以制约自然灾害的孕育、活动和能量释放过程。因此,对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种地质条件进行深入研究,是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基础,也是进行自然灾害综合预报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自然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重庆市自然灾害情况及其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构建了重庆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目标、整体设计和界面开发。重庆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4个模块组成:自然灾害数据库模块、远程通信管理模块、应用分析模型库模块及决策支持模块,它们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连结,在GIS平台上成为一体化系统,对重庆市自然灾害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测,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当前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情景下信息化管理的深度应用,提出一种面向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业务平台的设计方案。采用数据交换方法,实现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自然灾害综合数据库,实现统一数据源管理和实时更新;采用智能移动终端推送自然灾害信息,实现政府-社会-公众多元协同;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实时显示自然灾害风险状况,实现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综合研判和应急指挥应用。该平台有效提升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的管理水平和应急管理的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了跨领域、多灾种、全流程的自然灾害风险闭环管理和精准管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极端地质灾害与风险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地球演进过程中,极端地质灾害被认为是小概率事件.但这并不意味这种小概率的自然灾害只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也不能排除这种事件发生在我们现在或者未来不久几代人中间.2008年汶川8.0级强震,吞噬了数万人的生命,大量的建筑被损毁,就是这种极端自然灾害的典型实例.它再一次向人类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8.
《辽宁地质》2011,(1):55-57
我们即将告别"十一五",迈进"十二五"的门槛。 刚刚过去的5年,我们遭受并抵御了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挑战,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然灾害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国胜  高庆华 《地学前缘》1996,3(2):212-218
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恢复、教育、保险与综合管理。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评估现状的分析,介绍了目前我国国家级、省级和城市级自然灾害评估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认为由国家、地方、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全国自然灾害区划、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建立自然灾害与灾情预评估、灾害应急评估与灾情评定、灾害应急救助与救援管理系统、积极开展灾害保险与灾区恢复、灾害教育与宣传、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灾害管理、实现灾害信息共享、开展减灾效益评估及建立综合减灾系统等是我国目前自然灾害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自然灾害现象普遍增多的背景下,城市化区域内自然灾害的数量也在增加。通过分析发现,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俄岁斯的许多城市遭到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本文研究探讨自然风险存在条件下城市建设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风险初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然灾害风险的研究与评价是制定减灾对策、土地利用规划、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规划及保险展业的基础工作。自然灾害风险是灾害科学的前沿性研究课题。本文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特点、分类、形成原因、构成要素、结构层次、分析方法和研究风险的基本步骤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以期在推动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规律研究进展本项目在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DBNDC)的支持下,综合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承灾体与灾情形成机制,建立了刻画区域灾害的指标体系和定量分析模型,揭示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规律,提出了中国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并对...  相似文献   

13.
高庆华  孙哲庆 《地球学报》1991,12(3):101-113
本文在对大量实际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京—津—唐地区自然灾害系统的特点。文中指出该区自然灾害分布受控于自然环境系统,而构造体系的存在及其发展又是自然环境系统形成与变异的主导因素,该区存在3种主要构造体系。根据自然灾害分布和特点,本文将京—津—唐地区划分为3个灾害区,并简述了各灾害区的特点。文中分析了地球各圈层韵律变化的特点及在本区的表现,论述了发生于本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周期性。本文还论述了自然灾害系统的形成与地球运动及太阳系活动的关系。最后,作者对该区自然灾害发展趋势提出了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等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灾害群聚与群发现象导致灾情加重,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降低多灾种自然灾害的风险.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将咸阳市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结合起来,开展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咸阳市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分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整体上渭河河谷沿线地段和...  相似文献   

15.
王平 《地学前缘》2001,8(4):321-322
自然灾害区划是通过研究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时空规律对其进行区域划分 ,以便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研究已被列为中国 2 1世纪议程“防灾减灾”的行动之一。从定性向定量发展是自然灾害区划的大趋势 ,应该首先基于自然灾害基本单元 ,自下而上进行区域合并 ,得到较低级别的区划单位 ;然后在把握自然灾害宏观分异格局下 ,自上而下进行较高级别的划分 ,从而得到一套完整的区划方案。已有的传统聚类分析方法 ,由于未考虑各个图斑的空间邻接关系 ,不能满足区域区划关于地域完整性的要求。必须发展基于空间邻域关系的…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丽娟  张勃 《冰川冻土》2011,33(6):1414-1418
运用GIS平台对甘肃省各地区的自然灾害成灾面积(主要是洪灾和旱灾)进行了分类,以期为全省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各地区自然灾害成灾面积差异很大,且只有定西、庆阳、嘉峪关、甘南和金昌的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类型随年份发展变化不大,其余地区的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类型则随年份发展出现不同变化;2)定西和庆阳是典型的自然灾害重度灾区,天水、陇南、平凉和白银偶尔成为重度灾区或中度灾区;嘉峪关、甘南和金昌始终是自然灾害轻度灾区,张掖和临夏州偶尔是中度灾区或轻度灾区;武威和兰州变化比较大,随年份不同可以分别是轻度、中度和重度灾区;酒泉比较特别,除了2000年属于重度灾区外,其余年份都是轻度灾区.  相似文献   

17.
对人类来说,自然地球作用引起的灾害总是存在的,必须认识这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的危害应该是最小的。从第二章讨论的均变学说中,我们认识到现代正在发生的物理及生物作用在地球上持续存在的时间要比人类长得多。因此人们总是不得不同这些使人们生活发生困难的自然作用相抗争。令人惊奇地是。人类种族正是出现在冰期——气候和环境都是相当恶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正房屋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一瞬间天崩地裂、满目疮痍,数万人的生命时钟,在那一天停摆……这场浩劫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也敲响了房屋安全的警钟,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却有能力提升房屋安全等级,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多加一道保险。当前,除了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的房屋安全问题外,各地大量的违规拆改也同样拉低了房屋安全系数。近年来,全国各地因建筑物年久失修、或不正当使用导致的倒塌事故时有发生,如建筑物裂缝、倾斜、倒塌事故,且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日本每年都受到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威胁,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水、滑坡、海啸和海岸侵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遭受了特大地震和台风的侵袭。1951年,日本成立了防灾研究所(DPRI),主要从事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灾害缓解的研究。从此,DPRI成为自然灾害学科研究的先导,还与日本的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多学科研究。DPRI依托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灾害机理,确定减灾的综合方法,培养自然科学、工程学和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生。DPRI有5个研究部、6个研究中心和1个技术事务部。此外,日本西部还有15个实验室和观测站,负责开展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试验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对研究区的地质自然灾害进行了概述,并根据地质自然灾害的分布组合特征,同时考虑控制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岩石性质、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条件,对本区的地质自然灾害进行分区,阐述地质自然灾害与区域地质环境的关系,为区域经济 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