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得荣县瓦卡镇岗学一带冈达概组分布于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与义敦-沙鲁里岛弧之间的中咱-中甸地块上,其火山岩主要岩性为角砾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岩屑凝灰岩、玄武质(浆屑)岩屑凝灰岩、玻基玄武岩、杏仁状铁质玄武岩等.冈达概组基性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具高CaO、富TiO2、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分布的...  相似文献   

2.
1矿床地质概况普朗铜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地台西缘义敦岛弧带南端的格咱岛弧,其东部和南部是甘孜-理塘板块结合带,西部是近NS向展布的乡城-格咱深大断裂。普朗铜矿位于普朗-红山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受印支期壳幔型中酸性斑(玢)岩控制,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自上而下可分为曲嘎寺组(T3q)、图姆沟组(T3t)和喇嘛哑组(T3lm)。其中曲嘎组由复理石砂板岩、碳酸盐岩夹中基性火山岩组成;图姆沟组由砂板岩夹中-酸性火山岩构成,分布范围和厚度大于曲嘎寺组;喇嘛垭组下部为海陆交互向碎屑岩,上部为典型的陆相沉积。火山岩主要是以安山岩为主的钙碱系列玄武岩-安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3.
白松—奔都地区义敦岛弧带火山岩,系三叠系上统曲嘎寺组和图姆沟组一套基—酸性火山岩。其中曲嘎寺组火山岩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组合;图姆沟组火山岩为玄武安山岩、流纹岩组合。流纹岩中可见黄铁矿化和铜、铅、锌等矿化。曲嘎寺组玄武岩属大洋拉斑玄武岩(OT),图姆沟组玄武岩属大陆拉斑玄武岩(CT)。  相似文献   

4.
1矿床地质概况普朗铜矿位于普朗-红山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受印支期壳幔型中酸性斑(玢)岩控制,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自上而下可分为曲嘎寺组(T3q)、图姆沟组(T3t)和喇嘛哑组(T3lm)。火山岩主要是晚三叠世卡尼期至诺利期的以安山岩为主的钙碱系列玄武岩-安山岩组合。普朗复式岩体主要侵入于图姆沟组的砂板岩和安山岩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冀北地区早白垩世大北沟组中玄武质淬碎碎屑岩的特征,认为该类岩石的玻璃化程度较高,胶结物以碳酸盐岩、绿泥石及铁质等为主,它的氧化系数低于正常玄武岩。其产出情况在岩层底部为玄武质淬碎集块岩和淬碎角砾岩,往上淬碎程度减弱,形成球状、枕状玄武岩,再向上则过渡为正常的玄武岩。淬碎程度主要是受水体的深度和温度、熔岩流的规模与补给量的大小、熔岩流动速度及熔浆内挥发组分多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戴清忠  陈荣魁 《福建地质》2008,27(4):369-376
福鼎山后尖玄武岩位于福鼎一福清北东向断裂带北东段,呈岩筒状产于石帽山群下组下段火山沉积岩中,属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由玄武质火山角砾岩、碧玄岩、橄榄辉长一玄武岩组合,经历火山爆发、喷溢、次火山侵入3个阶段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从海相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着手,综合早震旦世早期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演化及其地球物理特征,对湘西南早震旦世海相火山岩及其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1.海相火山岩的地层层序:本区海相火山岩常产于江口组杂砂岩、板岩、条带状铁质岩。含锰白云岩,燧石岩等正常海相沉积岩之中,以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质熔岩为主,岩石颜色呈暗绿、翠绿色,表明是在水下还原环境下生成。常见辉绿岩是岩墙或岩床侵入。围  相似文献   

8.
香格里拉小中甸冈达概组下段(Pg1)分布于金沙江构造带与义敦岛弧之间的中咱微陆块,属中甸基性火山岩带。本文研究中咱微陆块南部冈达概组下段,该地层主要由玄武质角砾凝灰熔岩、微晶玄武岩和玄武质角砾凝灰岩混层组成,具有富碱、高钛、轻稀土强烈富集的特征,是地幔低度熔融的产物,属大陆板内张裂型火山岩,与东邻区的峨眉山玄武岩(Pe)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两者的地幔源区具有亲缘关系,与地幔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区二道白河流域早更新世玄武质熔岩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晗瑞  杨清福  盘晓东  武成智  陈聪 《岩石学报》2015,31(11):3484-3494
采用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了二道白河流域早更新世玄武质熔岩的成因。玄武质熔岩由钠质拉斑玄武岩和钾质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组成。它们的REE分配形式比较相近,表明它们来自共同的源区。Sr、Nd、Pb同位素示踪表明,二道白河流域早更新世玄武质熔岩岩浆源区接近于似原始地幔。它们的Mg#=100Mg O/(Mg O+Fe O)低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原始岩浆的Mg#(60~68),Ni(27.76×10-6~200.6×10-6)低于原始地幔,Rb/Sr(0.05~0.09)、Ba/Rb(15.64~264)高于原始地幔,说明这些岩石不是源自原始地幔。玄武质熔岩的DI变化于42~67,具有高Ca、高Sr、Eu正异常,微量元素图解显示玄武岩保留部分熔融趋势,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安岩具有结晶分异趋势,岩浆上升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玄武质熔岩的Nb/Ta之比为14.8~15.8,与勘察加半岛深俯冲带火山类似。Nb/Ta-(Na2O-K2O)关系图解显示研究区玄武质岩浆的形成与俯冲板片的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10.
花岗斑岩侵入玄武岩中形成相应的铜钼矿化是三江成矿带的特色之一,三江南段的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的花岗斑岩隐伏侵入石炭系玄武质火山岩中,花岗斑岩-玄武岩热液蚀变体系得以完整保存。在确立初始岩石端元的基础上,对花岗斑岩顶盖相的去钠化蚀变及玄武质围岩夕卡岩化过程的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花岗斑岩驱动的热液体系以富含Na-Ca-Si-Mn为特征,Na-Ca-Si主要来自花岗斑岩中的斜长石分解蚀变,在花岗斑岩顶盖相中形成极度的Na亏损和极高的K_2O/Na_2O比值(去钠化蚀变);Si在花岗斑岩顶盖相中弱富集,Si-Ca在玄武质围岩夕卡岩化过程中明显富集(w(Si O_2)平均增加了4%~5%,w(Ca O)平均增加了5%左右),目前在蚀变体系中没有发现Na的明显富集,推测Na可能被热液搬运进入地表径流系统;Mn是特征蚀变元素,可能来自深部花岗斑岩,在花岗斑岩顶盖相及玄武质围岩中都得到明显富集(平均富集0.4~1.2倍)。(2)矿化元素中Mo主要来自花岗斑岩,在斑岩顶部及玄武质围岩中富集,局部成矿;Sn-Zn主要来自花岗斑岩,但目前没有在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发现矿化;Ag-Pb-Bi的主要物源是玄武岩,在斑岩顶部富集,在更远端的碳酸盐岩地层中成矿;Cu也主要来自玄武岩,在玄武岩夕卡岩化过程中局部成矿。(3)稀土元素在花岗斑岩的蚀变过程主要表现为活化迁移亏损,在活化过程中Eu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分异(δEu 0.85~1.32);玄武岩夕卡岩化过程中,热液流体携带的稀土元素在橄榄玄武岩中基本收支平衡,但在拉斑玄武岩中明显富集,并以显示弱的正Eu异常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四川木里窝龙金矿主要赋存于上三叠系曲嘎寺组,呈似层状、脉状分布,产出受层间破碎带所控制。其主要找矿标志为硅化、褐铁矿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及方解石化等,下一步找矿方向是在曲嘎寺组地层中寻找构造蚀变岩型岩金矿体。  相似文献   

12.
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化蚀变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滇黔交界地区蛾眉山玄武岩铜矿化具层控特征,主要发育于上二叠统蛾眉山玄武岩组第四岩性段下部。矿化主岩为玄武岩流顶部的淬碎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岩流之间的含炭沉积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铜及其表生氧化产物黑铜矿、赤铜矿、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有沥青、炭质物、石英、沸石、方解石、绿帘石等,此外还有少量绿泥石、钠长石、铁阳起石、榍石、辉铜矿、硅孔雀石、铜蓝、褐铁矿等。以玄武岩为主岩的铜矿石典型矿物组合为自然铜 沥青 石英及不含沥青等有机质的自然铜 石英 绿帘石,以含炭沉积岩为主岩的铜矿石典型矿物组合为自然铜 炭质物 沸石 石英( 辉铜矿);原生铜矿化有2个期次:早期铜矿化发生于有机质流体贯人之前,晚期铜矿化发生于有机质流体贯人之后。该类铜矿化的同生火山热液特征不明显,以后生热液矿化为主。淬碎玄武质角砾岩不仅是有机流体的良好储层,也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就位空间,是铜矿化层控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机流体及含碳沉积岩中碳质为成矿物质以自然铜形式沉淀提供了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13.
陕西双王金矿的含金钠长铁白云石角砾岩是秦岭钠长角砾岩带中典型的含金热液角砾岩,区域上受凤镇-山阳同生大断裂控制。本文对钠长岩及钠长角砾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绢云母板岩-钠长石化板岩-钠长角砾岩的岩性变化中,Na2O逐渐富集而K2O逐渐贫化,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在蚀变过程中有钠的代入和钾的带出;REE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似,说明蚀变钠长岩与围岩具有继承性。双王钠长碳酸质角砾岩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经历了热水同生沉积、热液交代蚀变、液压致裂,热流体隐爆等成岩成矿方式的叠加作用。钠长角砾岩中锆石的SHRIMP年龄区间较大,423~513 Ma和808~1166 Ma是两个峰期,与南秦岭泥盆系沉积地层中的锆石峰值年龄相似;而角砾岩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80.1~277.5Ma,代表了隐爆角砾岩形成的时间下限。角砾岩的形成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1)晚泥盆世拉分断陷盆地时的热水沉积阶段;(2)早石炭世(342Ma)凤太盆地构造反转,深源碱性热流体上涌形成热液交代蚀变和液压致裂;(3)早二叠世碱性钠质碳酸盐流体发生浅成隐爆并形成隐爆钠长碳酸质角砾岩。综上所述,双王钠长角砾岩为异时异相同位叠加,是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岩成矿特征的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14.
滇东北发现具工业价值的火山凝灰角砾岩层控型铜矿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滇东北鲁甸宣威一带,广泛发育二叠系峨眉山玄武滗岩组(P2β),厚度在1 000m以上,分4个喷发旋回.在不同喷发旋回之间有厚度不等的炭泥质沉积层出现,最上部玄武岩的古火山口出现大量气孔状熔岩、火山凝灰质沉积岩和角砾岩.玄武岩组下伏栖霞、茅口组灰岩夹白云质灰岩,上覆宣威组砂岩、硅质页岩(夹煤层)和砾岩.它们在区域上往往形成向斜褶皱(如鲁甸的小寨向斜、迤车汛向斜等),向斜构造轴向北东,相互之间平行排列构成北西向的复向斜带.  相似文献   

15.
赵芝  迟效国  刘建峰  王铁夫  胡兆初 《岩石学报》2010,26(11):3245-3258
在内蒙古牙克石地区晚古生代岩浆岩中发现了岛弧火山岩和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火山岩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及凝灰岩组成,属于钙碱性系列,它们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玄武岩的SHPIMP锆石U-Pb年龄表明其形成于373.2±5.3Ma。锆石εHf(t)值为+14.67~+18.67,类似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现代俯冲带玄武岩的Hf同位素特征。上述特征说明,玄武岩很可能起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改造的亏损地幔楔,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331.2±3.7Ma。岩石高SiO2、Sr,高Sr/Y比值,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Y及高场强元素,铕异常基本不明显,具备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εHf(t)值较高(+12.78~+14.54),说明源区可能为亏损地幔或新生的玄武质下地壳。根据微量元素组成认为花岗闪长岩主要起源于晚古生代底侵的岛弧玄武-安山质下地壳。弧火山岩和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发现表明,区内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发生过大洋板片的俯冲作用,可能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碰撞拼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新市玄武岩呈狭长带状分布,出露宽50-200m,延伸25 km以上,厚35.8m,由两个不完整喷发旋回的玄武质熔岩组成,顶底由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组成,中部为致密状玄武岩;夹于下白垩统神皇山组中;经LA-ICP-MS锆石U-Pb定年,成岩年龄为132.7±1.2 Ma(MSWD=0.058),为早白垩世产物。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岩石类型主要为亚碱性的玄武安山岩和玄武粗安岩;SiO2含量<53.88%,Na2O+K2O较低,属高钾钙碱性-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ΣREE较高,均大于281.79×10-6,δEu值较大,均大于1.05;Isr平均0.7069,TDMⅡ平均0.74 G a,εNd(T)平均+2.2,表明其物质来源于原始地幔,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初论云南易门地区凤山铜矿床刺穿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易门式凤山铜矿床为例,应用刺穿构造岩-岩相学填图方法,解剖了控矿刺穿体的识别标志、物质组成、类型、内部结构、构造岩分带等特征。通过控矿刺穿体与非控矿刺穿体的对比研究,建立了控矿刺穿体的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从构造刺穿体→灰白色硅化白云岩→青灰色白云岩,依次出现刺穿体岩相带和构造蚀变岩相带,即火山角砾岩相带→含火山岩、板岩角砾岩相带→强铜矿化灰白色硅化白云质碎裂岩相带→铜矿化碎裂白云岩相带→弱硅化白云岩相带。其中强铜矿化硅化白云质碎裂岩相带、铜矿化硅化碎裂白云岩相带是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金属硫化物矿物组合与矿石构造亦呈现水平分带规律:黄铜矿+斑铜矿(少)组合,块状、网脉状构造→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少)组合,稠密浸染状、脉状构造→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少)组合,细脉状、稀疏浸染状、星点状构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海相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着手,综合早震旦世早期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演化及其地球物理特征,对湘西南早震旦世海相火山岩及其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 1 海相火山岩的地层层序本区海相火山岩常产于江口组杂砂岩、板岩、条带状铁质岩、含锰白云岩、燧石岩等正常海相沉积岩之中,以玄武质角砾岩和玄武质熔岩为主,岩石颜色呈暗绿、翠绿色,表明是在水下还原环境生成,常见辉绿岩呈岩墙或岩床侵入,围岩具典型的层面印模、冲刷面、波痕、包卷层理和粒序层等沉积构造,海相火山岩与其整合接触、层状产出,剖面中火山碎  相似文献   

19.
陕西山阳县黑色岩系中中村—银花钒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玫  张复新 《中国地质》2009,36(5):1099-1109
秦岭黑色岩系中带的钒矿构成超大型规模,中村-银花钒矿是大型钒矿的典型代表,产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中段硅质板岩-泥板岩-粘土质泥板岩岩性转换过渡层位中.矿石根据岩性划分为硅板岩型、粘土质泥板岩型和硅质泥板岩型3种类型.矿层延长及厚度稳定,V2O5品位为0.70%~1.17%.研究查明,钒与粘土质、泥质板岩密切相关,钒在粘土泥板岩中相对富集.钒与铝、钾、铁存在较密切的地球化学共生关系.钒以钒酸盐、磷酸盐及吸附状态存在于高岭石、水云母中.研究认为,含钒黑色岩系是扬子大陆向华北大陆俯冲启动下,于早寒武世扬子大陆北缘斜坡出现在拉伸裂谷式沉积环境,发育滞留深水环境下的炭-泥-灰-重晶石-硅质含钒沉积建造,含钒的炭质硅板岩-炭质泥板岩层具有热水沉积产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天山晚石炭世白杨沟火山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北天山作为中亚造山带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晚古生代的构造背景长期存在板内裂谷环境和岛弧环境两个截然不同的认识,有些学者还提出该地区有塔里木地幔柱的影响,从石炭纪到二叠纪均发育大量的双峰式火山岩。为了厘定其石炭-二叠纪模糊不清的构造属性以及火山岩的地质特征,本文对北天山博格达隆起带白杨沟地区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套火山岩由枕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安山-英安质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和火山角砾岩组成。安山-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和流纹岩属于Ⅰ型酸性岩,与枕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整合接触。海相棘皮类化石的发现以及锆石SHRIMP U-Pb年龄(~311Ma)的测定指示这套白杨沟火山岩应属于晚石炭世祁家沟组。同时,安山-英安质熔结凝灰岩的发现表明白杨沟火山岩剖面并非双峰式火山岩,但与双峰式岩浆(玄武质和流纹质岩浆)有密切的成因关系。MELTS模拟计算指示白杨沟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不是与其共生的玄武岩高度结晶分异的产物。与含水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实验对比,正的ε_(Nd)(t)值(+5.9~+7.5)以及岛弧特征的微量元素性质则表明白杨沟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主要由含水的新生岛弧玄武质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流纹岩很可能代表新生地壳部分熔融的直接产物。然而熔结凝灰岩中发育玄武质和长英质两类浆屑,大量斜长石晶屑的发育以及负Eu至正Eu异常(δEu=0.8~1.1)暗示安山-英安质熔结凝灰岩还受岩浆混合作用和长石堆晶作用的影响。结合博格达晚石炭世玄武岩的研究,本文认为博格达晚石炭世应为洋内岛弧后弧或弧后环境,与北天山洋(或称为准噶尔洋)向南俯冲有关。博格达隆起带石炭-二叠纪构造属性的转变很可能与东准噶尔弧和博格达弧在石炭-二叠纪界限时期发生的弧-弧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