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云南地区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向建光  高东 《中国地震》1992,8(3):12-18
本文根据云南地区的实测强震加速度资料,采用二元一次回归统计法研究了云南地区的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文中选取云南地区的加速度记录131条,引用美国西部地区的加速度记录114条,分别对资料进行加速度衰减规律统计,然后把所得的结果与云南地区由烈度地震动参数换算而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较为适合云南地区特性的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 A_P=1291.07(?)~(0.5275M)(R 15)~(1.5785)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震中地区地质构造背景、震源机制解结果、余震分布以及我国西部地区地震动参数衰减特征,运用考虑场地效应的震动图快速生成方法,将收集到的62组强震台站的峰值加速度作为插值使用,估计了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峰值加速度震动图. 利用地震后获得的强震记录计算了强震台站观测值与借助经验性衰减关系得到的估计值之间的系统偏差,校正了缺少台站地区借助经验性衰减关系得到的估计值,获得了校正后的峰值加速度分布图. 结果显示,鲁甸MS6.5地震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随距离的衰减速度比前人对我国西部衰减统计的结果更快,对数偏差校正的结果更符合本次地震的衰减规律. 校正后的峰值加速度大于40 cm/s2的区域面积近8000 km2,比未经校正的峰值加速度大于40 cm/s2的面积减小了40%左右.   相似文献   

3.
2014年云南景谷先后发生M_S6.6、M_S5.8和M_S5.9中强地震,云南强震动台网获取了丰富的加速度记录。本文整理了各次地震中固定台和流动台获取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资料,分别进行了地震动衰减关系和加速度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所观测到的加速度峰值比云南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预测值高,反应谱谱值随震级的增加有增大趋势。最后将益智强震台作为典型台站,分析了该台站在地震中的场地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近几年在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及汶川地震强余震中获得的951条加速度记录, 通过选取合适的衰减关系形式和距离参数, 经统计获得了川滇地区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与35个周期点对应的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0.05)衰减关系. 统计结果显示, 震级越大, 地震动随距离的衰减越慢; 加速度反应谱的短周期部分随距离的衰减明显快于长周期部分; 中强地震在近场也会产生较大的峰值加速度和较高的短周期加速度反应谱. 由于统计资料的非完整性, 本文统计结果尚不宜直接应用于相关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中. 但本文结果与目前由转换方法得到的我国西部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的较大差异提示: 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应是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川滇地区水平向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几年在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及汶川地震强余震中获得的951条加速度记录,通过选取合适的衰减关系形式和距离参数,经统计获得了川滇地区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与35个周期点对应的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0.05)衰减关系.统计结果显示,震级越大,地震动随距离的衰减越慢;加速度反应谱的短周期部分随距离的衰减明显快于长周期部分;中强地震在近场也会产生较大的峰值加速度和较高的短周期加速度反应谱.由于统计资料的非完整性,本文统计结果尚不宜直接应用于相关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中.但本文结果与目前由转换方法得到的我国西部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的较大差异提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应是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疆南天山地区土层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天山地区是天山地震构造区现今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该地区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本文选取了南天山地区1985~2010年6月15日M≥3.5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共360条,采用改进的两步回归法拟合了该地区土层加速度衰减规律。通过回归结果和实际记录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模型Ⅱ的衰减曲线与实际观测资料拟合度更高,同时也发现水平向回归结果好于垂直向的回归结果。与该地区的其它地震加速度衰减关系研究成果相比,此衰减关系与实际记录的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刘本玉  梁毓桓  温一波 《地震研究》2012,35(2):226-235,295
根据发生在云南地区震级大于3.0级的地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该地区的峰值加速度、加速度反应谱、峰值速度、峰值位移、均方根加速度等多个地震动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形态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但水平向差异较大;长周期部分的离散性较大,需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及地震活动性特点等将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分为4令分区,研究了该地区的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西向东烈度、地震动衰减速度减慢,即土层厚度越大衰减越慢。对于地震等震线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采用插值法进行了预处理,使烈度统计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并降低了危险性水平。另外,还尝试引入了介质品质因子Q值来调整加速度、速度衰减规律中的粘滞系数,对其他参数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地震活动强度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衰减规律有明显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活动强度地区的加速度时程包络函数衰减规律是否同样存在差异。美国西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都很高,属强地震活动区。而欧洲相对于美国西部,地震活动稍弱,属中、强地震活动区。根据加速度时程的完整程度,从NGA强震数据库中筛选出1429条美国西部强震记录和131条欧洲强震记录。在考虑场地条件时,将地表30m内等效剪切波速引入衰减模型来表征场地条件。应用最小二乘法,分别确定了美国西部和欧洲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包络函数衰减关系,并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不同地震活动强度的地区,其包络函数确实存在差异。最后,分析了除地区性差异外,影响结果的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伽师-巴楚地区中强地震加速度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丽华  李锰  王海涛 《地震工程学报》2007,29(4):377-379,384
采用直接估计经验方法对巴楚-伽师地区1996-2003年126条M≥4地震的加速度记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中强地震在土层场地上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加速度衰减规律。其中水平向加速度衰减关系适用的震级范围为4.0≤M≤6.9,垂直向为4.0≤M≤5.9。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we select 131 accelerograms observed in the Yunnan area and cite 114 accelerograms from western America.By statistical regression analysis,we get two separate acceleration attenuation formulations based on the data of Yunnan and those of both Yunnan and western America.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above results with the result deprived from intensity-earthquake ground motion,this paper proposes the formula below,which may show the acceleration attenuation feature of the Yunnan area:Ap=1291.07e0.5275Ms(R 15)-t.5785  相似文献   

12.
刘仲全 《地震研究》1997,20(3):273-277
丽江7.0级地震前,永胜台定点形变出现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东西向的变化较南北向的变化更显。展示了在源区附近7级大震前定点形变突出变化的一个典型震例。此震例对于今后研究观测点附近大震前的异常特征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is research on the attenuation features of intensity in the Yunnan region has been conducted by using intensity isoseismals of 127 earthquakes, and the following three conclus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 ( 1 ) The average ratio value of long axis to short axis of innermost isoseismals in the Yunnan region is larger than that of eastern China and smaller than that of western China.The velocity of intensity attenuation vari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2) The zoning feature of intensity attenuation in the Yunnan region is obvious; (3) In Northwe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the ratios of long axis to short axis of low-magnitude isoseismal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high magnitude ones. Compared with that phenomenon, the ratios in the Yunnan region are more complicated. Finally, some relevant ques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利用127次地震等震线资料,对云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特征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1)云南地区地震烈度极震区等震线的长轴、短轴之比的均值,高于我国东部地区而略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值,烈度衰减方向性强。(2)云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分区特征明显。(3)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低震级档的各烈度等震线长、短轴之比值均高于高震级档的比值现象相比,云南地区这种比值关系要复杂得多。本文还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学语言对四种映射原则进行阐述,得到四种映射原则对应的数学映射关系;为方便地震动衰减关系转换数值计算设计了计算流程;并以美国西部为参考区,导出了云南地区的基岩水平向地震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四种数学映射关系和设计的数值计算流程在转换过程中是可行的,最小扭曲映射原则、最小扭曲可逆映射原则得出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IR映射原则、IM映射原则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Developing local attenuation relations of ground motion is one of the key steps in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Because of inadequate strong ground motion records in China,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 used in China are usually developed by using the transforming method (Hu, Zhang, 1983; HU, ZHANG, 1984). To use this method, we need to have both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 of seismic intensity for the studied region and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 of seismic intensity and ground mo-tion…  相似文献   

17.
川滇分区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曼  程佳  魏文薪  陈通 《震灾防御技术》2015,10(S1):760-769
考虑到不同区域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分析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震害及烈度分布特征,搜集并整理了1900年以来川滇地区的140个5级以上地震案例,利用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结合川滇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建立了川滇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地震烈度衰减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M=5和M=7级时区域差别明显;同时,与已有成果的对比结果也可看出,滇西地区在M=7级时近场烈度明显偏低,而川西北及滇中地区在M=5级时虽与中国西部地区基本一致,但也均低于其它分区。上述结果对川滇地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地震应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川滇地区Lg波Q值层析成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云南和四川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化地震资料,开展了川滇地区不同频率的QLg层析成像研究,反演结果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0 km.反演结果表明,川滇地区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强烈,QLg高低值差异显著.川滇地区显著的高衰减区有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边界(即沿鲜水河至安宁河以及思茅—澜沧—普洱区),滇西北地区、龙门山断裂以西松潘—茂文地区、巴塘及理塘强震区等,Lg波高衰减区的分布与构造活动强烈、强震活动或大震破裂造成介质破碎区、低速区等相关,表明构造活动强烈或大震破裂造成的介质破碎、热物质沿活动断裂上涌等可能是川滇地区低QLg的主要成因.显著的低衰减区有川东盆地、滇东南地区以及金沙江、怒江断裂的中段区域,滇中块体内部也呈现出相对的低衰减特征.Lg波低衰减区与地震活动性弱、速度正异常等相关,表明川滇地区Lg波的低衰减区与地壳变形、地震活动性及水热活动弱、块体稳定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