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历史拓扑和描述子的时空数据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已有时空数据模型在表达时空信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一个新的历史拓扑和描述子的时空数据模型STORM.STORM采用结合显式表达和隐式表达的混合型方法来表示时空信息,其中历史拓扑显式表达时空对象间的历史关联,而描述子隐式表达单个时空对象的内部属性变化以及时空对象间的空间拓扑关系.该模型可以同时表达时空信息的静态语义和动态语义,并可通过扩展的关系结构和关系代数操作进行表示和查询.  相似文献   

2.
一种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曹志月  刘岳 《测绘学报》2002,31(1):87-92
地理信息系统中,时间、空间和属性是信息的3种基本成分,理想的地理信息系统应支持信息的时态性,对时空数据进行统一的模拟和管理。由于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难以处理时态现象,时空数据模型已成为GI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对当前时空数据模型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并从3个方面描述了该模型的数据结构,包括时空对象结构、时空数据组织方式和时空数据存贮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寅超  李建松 《测绘学报》2016,45(7):858-865
时空数据模型是数据库和时空数据分析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时空数据变化类型多、分析计算复杂及应用范围广,一种观点认为建立通用的时空数据模型具有高度复杂性。本文针对地表覆盖变化时空数据建库和时空分析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对象和快照的混合时空数据模型。该模型用面向对象描述地表覆盖的斑块对象时空过程,组织管理斑块对象时空事件和空间、属性信息,同时用快照描述地表覆盖整体时空分布,组织管理栅格快照,两者通过基于时间和空间位置的逻辑关联关系形成混合模型。模型在表达对象自身变化的时空事件类型基础上,增加了不同分类对象之间互相转变的时空事件表达。该模型既可以用于对地表覆盖历史观测数据组织存储建库,又可以用于支持时空统计分析、时空演变模拟和时空数据挖掘。通过对黑龙江地区地表覆盖时空数据建库、查询检索、整体格局演变分析和斑块变化时空过程检索与表达的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多尺度时空数据的集成与对象进化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多尺度时空数据集成的根本目的是增加信息量.本文通过对时空对象变化过程的分析,指出对象进化的结果不仅是特征的变化,还包括机制的变化,其直接动力是对象行为,其根本原因是其内在机制,时空事件起着对象间信息通道的作用,据此提出对象进化模型,该模型可作为多尺度时空数据集成的结构性基础,在反映时空现象的演变过程,特别是异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因果关系的同时,还可以保留时空数据的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特点,从而达到增加时空数据库的信息量的目的.文中给出了该模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一个结构示例.根据多空间尺度数据的特点,本文最后还提出了一个时空数据组织体系,用于指导数据访问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前针对污染场地的研究主要围绕污染态势及其发展状况,对于污染场地的实体特征缺乏较完整的表达,难以可视化展示污染场地多维度的信息。本文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模型的构建思路,研究构建多粒度场地污染环境时空对象模型,将污染场地信息实体抽象成数据模型,进而对其时空实体的相关特征进行描述及可视化表达,实现污染场地的全空间信息大数据的集成与融合,并以重庆市某钢铁厂为例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场地污染环境多粒度时空对象建模,可以高效表达污染场地多维度的特征,更全面地可视化展示污染场地信息,为污染场地的精准管控、污染评估和治理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张保钢  艾廷华 《测绘通报》2007,(5):14-15,25
时空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基于位置的时空数据模型、基于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和基于时间的时空数据模型。它是指定时间段内指定空间区域所有地理目标时空信息的集合。研究这三种类型的时空数据模型并应用数学语言对其加以定义。另外研究定义时空分离的时空数据模型,该模型把地理目标的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分开存储,通过目标的标识和版本号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结果使得时空数据模型更为通用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尝试将ELK框架在大规模日志实时处理方面的能力抽离出来,将其优势能力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一种基于ELK框架的地理信息动态时空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机制动态采集海量级非结构化数据,并实时筛取与地理要素相关的时空信息,从而实现海量级分析样本下的地理信息时空数据的实时动态分析与挖掘。最后以上海市快速路交通流量作为研究对象验证该方法模型,试验结果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潜在规律并提供相关指导价值,证明方法可行,并对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记录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房产测绘信息管理的实用时空数据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房产数据的类型、及其时空变化方式与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时态对象模型和时态关系模型各自的优势,构造了房产对象-关系复合时空数据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还探讨了时态查询、房产动态变化分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中 ,时间、空间和属性是信息的三种基本成分 ,理想的地理信息系统应支持信息的时态性 ,对时空数据进行统一的模拟和管理。由于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难以处理时态现象 ,时空数据模型已成为GI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地理信息的时态性 ,之后讨论了当前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 ,并从三个方面描述了该模型的数据结构 ,包括时空对象结构、时空数据组织方式和时空数据存贮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中 ,时间、空间和属性是信息的三种基本成分 ,理想的地理信息系统应支持信息的时态性 ,对时空数据进行统一的模拟和管理。由于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难以处理时态现象 ,时空数据模型已成为GI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地理信息的时态性 ,之后讨论了当前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 ,并从三个方面描述了该模型的数据结构 ,包括时空对象结构、时空数据组织方式和时空数据存贮方式  相似文献   

11.
When analyzing spatial issues, geographers are often confronted with many problems with regard to the imprecision of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representation and design methods which are suited to imprecise spatiotemporal data. This led to the recent proposal of the F‐Perceptory approach. F‐Perceptory models fuzzy primitive geometries that are appropriate in representing homogeneous regions. However, the real world often contains cases that are much more complex, describing geographic features with composite structures such as a geometry aggregation or combination. From a conceptual point of view, these cases have not yet been managed with F‐Perceptory. This article proposes modeling fuzzy geographic objects with composite geometries, by extending the pictographic language of F‐Perceptory and its mapping to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necessary to manage them in object/relational databases. Until now, the most commonly used object modeling tools have not considered imprecise data. The extended F‐Perceptory is implemented under a UML‐based modeling tool in order to support users in fuzzy conceptual data modeling.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properly define the related database design, an automatic derivation process is implemented to generate the fuzzy database model.  相似文献   

12.
Considering the attempts to model spatiotemporal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ving object trajectories, the conceptual and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moving objects along a road network has not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aims to draw an improved model based on Region Connection Calculus (RCC) theory to represent the spatiotemporal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ving object trajectories along road networks. This paper first uses a dimension reduction method based on a linear-reference transformation to model the moving object trajectories segments, and then defines new time–connection and space–connection relations between two trajectory segment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roposes an extension to the RCC-based spatiotemporal binary relationship set so that the combined semantics of the spatiotemporal predicates can be described completely. A case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Floating Car Data in Guangzhou city.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in a real application, the occurrence frequencies of the RCC-based binary relationships are distributed nonuniformly and the semantics of some binary relationships with the highest occurrence are coarse. Therefore, the partition of the spatiotemporal connection relations and the finer aspects of the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model may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work.  相似文献   

13.
多维AR序列的最小二乘建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测量数据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最小二乘原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多维AR序列参数估计的最小二乘算法、阶数确定的F检验法,并对清江隔河岩大坝1998年5月、6月间洪水前夕平差后的GPS观测数据进行了建模和预报,验证了多维时间序列分析应用于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矢量数据模型的模糊地理对象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模糊地理对象建模的空间建模方法,首先以对象建模方法定义模糊地理对象,以矢量数据模型为基础,用UML设计模糊对象类和模糊地理对象类,然后以统一的UML图表示基本模糊地理对象的概念模型,尤其是模糊拓扑关系,最后将UML图直接导入通用关系数据库,完成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16.
全空间信息系统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抽象为多粒度时空对象,并对其进行表达与分析,较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来说更符合人类的认知。对高铁网络对象的基本特点及现有交通网络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可知目前现有的建模方法难以支持具有动态性、关联性及多粒度特性的高铁网络对象的表达。依据多粒度时空对象建模思想,提出了一种适合高铁交通数据的全面表达与操作的建模方法;并对高铁网络对象化建模方法的优势及建模过程进行了探讨,设计了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通过实例对提出的建模方法进行了验证,并采用可视化表达的方法检验高铁网络时空对象数据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时空对象的建模方法能够较好描述高铁时空实体多维动态特征,能为后续高铁网络时空查询、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时空数据模型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山山 《测绘科学》2012,(4):215-217
时空数据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时空数据模型,但关于这许多模型的分类整理问题却很少探讨。本文对数据模型的概念、时空数据模型的抽象层次进行了讨论。根据表达离散变化和连续变化的需要,提出时空概念模型的4种划分:对象事件模型,对象过程模型,场事件模型,场过程模型。以数据模型不同的抽象层次为主线,对时空数据模型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层次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事件的疫情应急时空数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嵩  黄瑞金 《测绘科学》2012,37(6):79-82
针对疫情应急系统在时空数据逻辑性方面的高要求及已有时空数据模型在该方面的不足,本文以事件产生为触发、事件发展为驱动,进行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建模研究:建立了城市疫情应急相关时空数据的概念模型、静态结构模型和时态行为模型;并设计Geodatabase实例和组件模型,实现对时空数据模型的面向对象的组织、管理和操作。通过在眉山市疫情监测应急系统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基于事件对多关联复杂空间对象群进行的联动操作,实现了时空数据的逻辑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