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2,(1):F0002-F0002
郑绵平院士 男,汉族,1934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著名盐湖学家和矿床学家,中国盐湖科学研究及其盐湖矿产资源开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7年被分配至地质部矿床地质研究所,1987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2.
盐湖地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确定盐湖科学的专业范围并划分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盐湖地学研究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1.大陆盐湖盆地成盐环境演化过程;2.盐湖卤水的天然随机连续煊化;3.盐湖沉积物质流和湖泊演变旋回发展事件;4.盐湖演变与全球变化。  相似文献   

3.
《地质学报》2007,81(12):I0015-I0016
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盐湖资源和环境研究的重要科技平台(挂靠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拥有一支由地质学、化学、生物工程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中青年科技骨干为主的科技团队。有院士1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32程师)3人,协作科研人员14人,客座研究员27人。在北京设有盐湖沉积实验室、盐湖地球化学实验室、盐类化学分析实验室、盐湖生态与活性物质实验室、盐湖生物基因工程实验室和筹建铀系法年代实验室,在郑州有矿物综合利用研究室,在野外建立了西藏扎布耶盐湖水文气象长观站和研究基地、西藏当雄错实验研究基地、新疆罗布泊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4.
论盐湖学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郑绵平 《地球学报》1999,20(4):395-401
根据当代盐湖科学研究发展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笔者提出有必要建立符合盐湖资源科学的新研究体系,称之为"盐湖学(Salinology)".它是研究盐湖体系的化学、物理和生物与其环境和资源的性质及特点,并推进其工程化的一门边缘应用基础科学.盐湖学的基本任务是用多学科的原理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与勘查盐湖,为人类与盐湖的协调及其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技术依据,为持续发展"盐湖农业"、盐湖矿业和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乜贞  卜令忠  郑绵平 《地球学报》2010,31(1):95-101
锂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是21世纪的能源金属。近10年, 中国主要从国外进口碳酸锂产品。中国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 盐湖锂占锂资源工业总储量的85%。现代第四纪盐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四省区, 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经过多年科研后, 目前国内已经在西台吉乃尔和扎布耶两个盐湖建立了卤水提锂产业。本文对比研究了这两个盐湖资源状况和地理气候条件, 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盐湖资源开发工艺流程, 探讨了其工艺优化方向。并指出这两个盐湖具有锂资源储量大, 品位高的优势, 但是受盐湖类型或地理气候条件限制, 工艺上有待改善。建议继续加强对盐湖开发技术优化和对盐湖提锂产业的扶持。  相似文献   

6.
西藏高原盐湖的构造地球化学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绵平  刘喜方  赵文 《地质学报》2007,81(12):1698-1708
按盐湖的盐类组分和地质构造背景差别,将其概分为普通盐湖和特种盐湖。前者产于克拉通、地台等稳定构造区;后者分布于活动构造区,包括大陆边缘火山弧后盆地或陆-陆碰撞带,板块转换带后盆地。西藏高原盐湖产于陆-陆碰撞带;盐湖硼和稀碱元素主要来自高原深部壳层重熔岩浆,热水成为输入盐湖中的重要载体;盐湖水化学类型和组分特征控制了不同的成矿专属性。笔者等对藏北高原作了大范围盐湖生物概查,在调查的125个湖泊中,确定30个盐湖有卤虫繁衍。在羌塘北部21个湖泊中,已鉴定出浮游植物95种,主要种类有Gloeothece linearis,Doctylococcopsis rhaphichoidesHansg,Chroococcus minor,Naviculasp.,Cymbella pusilla,Dunaliellasalina,Chlorella rulgaris,Diatoma elongatum。浮游动物共鉴定出原生动物16种,主要种类有Voriticellaspp.,Epistylisspp.,Keratella quadrata,Daphniopsis tibetana,Artemiasp.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盐湖资源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绵平 《地质学报》2010,84(11):1613-1622
中国盐湖区受干旱-半干旱气候控制,现代盐湖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500mm范围内。依据中国盐湖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及物质成分特点,将中国盐湖划分为4个盐湖区,并简述第四纪以来各区由于古气候变化和地质构造活动性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盐湖演化特点。由于各区盐湖规模、经济价值和交通技术条件不同,开发利用程度有差异,以吉兰泰盐湖和运城盐湖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较好;以察尔汗为代表的钾盐湖开发规模最大。目前中国盐湖区环境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尤其是地处边远的中小型盐湖,采富弃贫、回收率低和单一矿种开采使大量伴生有用组分贫化等。同时,由于气候环境因素也引起盐湖环境的重大变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北盐湖区,自1987年以来,出现向暖湿转型,湖泊有扩大上升趋势;青藏高原盐湖区则大致从1992年以来,由东往西,相继出现高湖面,显现向暖湿转型;而西北盐湖区仍处于暖干阶段,湖水位下降,盐湖沙化。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和和谐社会的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建议进一步吸取国内外在盐业综合利用、整体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加强盐湖环境变化观察和监测,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大盐湖产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盐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克造 《第四纪研究》1992,12(3):193-202
盐湖中蕴藏着富饶的非金属和稀土矿产资源,盐湖沉积序列对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综合现有资料,论述了中国盐湖的分布、水化学特征和盐湖类型、盐类矿物、盐类物质来源以及成盐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盐湖中蕴藏着富饶的非金属和稀土矿产资源,盐湖沉积序列对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综合现有资料,论述了中国盐湖的分布、水化学特征和盐湖类型、盐类矿物、盐类物质来源以及成盐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郑绵平 《地球学报》2001,22(2):97-102
本文着重就盐湖中心“九五”研究工作进展作一简要报道,该研究以“盐湖学”(Salinology)为指导,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开发实验相结合的探索,将盐湖资源综合性调查与典型盐湖开发研究密切结合。首次揭示了环昂拉陵区为锂硼铯(钾铷)盐湖巨大成矿域;指出扎布耶超大型锂硼盐湖矿床为一陆-陆碰撞区多级浅盆成矿模式,不同于南美弧后裂谷的高深盆锂硼成矿域;指出扎布耶超大型锂硼盐湖矿床为一陆-陆碰撞区多级浅盆成矿模式,不同于南美弧后裂谷的高深盆锂硼成矿模式;首次通过大范围盐湖综合调查,从而确认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产卤虫盐湖远景区;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扬长避短”的原则,通过实验盐湖学研究,找到了一条适高原特殊环境的锂盐湖开发路线。  相似文献   

11.
盐湖沉积亚环境组合是盐湖发育演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运动轨迹。巴里坤盐湖沉积组合的亚环境发育较为完善、典型。围绕巴里坤盐湖的多种亚环境有一定分布规律,且可识别。其中主要包括冲积扇、沙坪、泥坪、常年性河流泛滥平原、泉水池沼、暂时性河流泛滥平原、沙丘、暂时性盐湖、常年盐湖。从盐湖沉积亚环境组合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巴里坤湖由淡水湖向微咸水湖以至盐湖发育演化的全貌。因此,盐湖沉积亚环境组合的研究不仅在探讨盐湖演化史中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进一步寻找沙下湖盐类矿床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盐湖》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郑绵平等同志撰写的关于青藏高原盐湖的第一部系统的科学研究专著。作者自50年代以来,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涉足102个湖泊,收集352个各类湖泊资料。全书分四篇:第一篇总论,介绍了青藏盐湖与湖泊的分区,新生代湖盆演化与盐湖形成,盐湖水化学特征与矿物共生组合,盐湖分类与矿床类型,构造地球化学与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盐湖的物质来源及成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盐湖资源的形成及分布我国盐湖数量多、分布广、资源丰富、类型全,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盐湖资源可分为:固体盐类矿产资源、液体矿产资源(盐湖卤水)和盐湖生物资源三类。前二者是主要的盐湖资源,统称为盐湖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主要是由卤水中的卤虫、...  相似文献   

14.
《地球学报》2015,36(4):465-465
<正>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郑绵平、伍倩、乜贞、卜令忠、王云生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盐湖卤水蒸发方法及设备、以及利用其的盐湖卤水处理方法及装置"(专利号:ZL2012 1 0149139.3)于2015年6月10日获得授权公告。该发明涉及一种盐湖卤水蒸发方法及设备、以及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某些盐湖粘土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盐湖粘土化学成分一般特征,以及不同地区盐湖和盐湖不同沉积阶段粘土化学成分特征。讨论了控制盐湖粘土化学成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利用盐湖粘土中Al_2O_3/MgO比值来反映盐湖沉积过程中某些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盐湖学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绵平 《地质论评》2006,52(6):737-746
人类对盐湖的认识与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例如开采盐湖食盐,可追溯至距今4600年前,此阶段称为盐湖研发萌芽阶段。以近代科技理论方法对盐湖研究与开发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大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物理化学为主导的石盐、碱、硼小规模开发阶段;②20世纪中期至60年代,暂称为传统地质学、生物学和化工研究与中小规模无机盐开发阶段;③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地质学、生物学、化学和化工等多学科研究以及大规模无机盐、盐生物、疗养一旅游综合利用与深加工阶段。但是,不少问题依然存在,如单学科研究而较少相互融合,盐湖资源“单打一”勘查开发现象还较多,已开发的盐湖环境和资源有不少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等。盐湖学提出与建立,既是基于盐湖与盐境综合性自然资源特点和盐湖科学自身研究开发的历程,也是有其国内外科技与经济发展需求的背景。盐湖学是一门新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注重用多学科综合集成研究盐湖,这有利于全面揭示古今盐湖的成因与演化规律,有利于综合评价和充分发掘盐湖多元资源效益,所以它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研究模式。它注重盐湖与其盐体系基础研究与应用工程技术相结合,避免时有发生的两者相互脱节现象,从而形成相互衔接的“一条龙”研究模式,这为发展绿色盐湖产业、盐境保护与盐湖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7.
羌塘是西藏高原的主体 ,享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 ,平均海拔 5 0 0 0m以上 ,因受恶劣自然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那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所知甚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研究员率队 ,有包括地质、矿床、生物、钻探技术等多学科的汉、藏科技专家及新闻记者等 2 2人参加的科考队 ,于今年 5月初从盐湖中心常年野外科学基地———扎布耶盐湖出发 ,进入羌塘无人区 ,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预计总行程约 80 0 0km。此次科学界的综合考察为揭开该地区的自然奥秘提供了一次良机 ,对开拓人类对高寒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学和生物学的研究 ,保护和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已发现的大、小千余个盐湖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固体盐类资源、卤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其中固体盐类资源和卤水资源是化学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并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盐湖资源广泛地开发利用,也给盐湖资源、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因此,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不但研究其新技术、新方法,而且还要研究如何抵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给盐湖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的灾害和破坏;在研究盐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研究盐湖的保护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盐湖遥感因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从盐湖水体的光谱特征,盐湖水体、盐分的敏感特征波段,盐湖盐量、水深的估测模型,以及盐湖地质演化的解译,盐湖水面、晶间卤水的变化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详述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指出随着遥感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多光谱到高光谱,可见光到微波方向的发展,应在盐湖信息识别、盐湖成分定量估测的基础上,注重盐湖盐分物化参数的高光谱反演、晶间卤水的雷达遥感监测等,从遥感角度探求生态系统和气候、盐度等因素的深层次相互关系,此外还应在盐湖生物、盐湖灾害等领域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单昌昊  郑绵平 《地质论评》1990,36(3):220-228
大、小柴旦盐湖盆地主要沉积亚环境有:洪冲积扇(裙)、沙坪、(盐)泥坪、盐盘、沙丘区和泉沼区。盆地内的各个亚环境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但由于盆地四周的构造性质和活动强度不同,使得亚环境分布不完全对称。本文还通过对大、小柴旦盐湖盆地及其他实例的沉积分布特征分析,作了盐湖盆地沉积亚环境不同发育程度及分布位置的成因解释。最后探讨了研究盐湖盆地沉积亚环境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