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说地球仪     
说起地球仪,我们许多人一定并不陌生。但有关地球仪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1.地球仪的历史地球仪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没有人确切知道。但现存最古老的地球仪,是1492年德国商人马丁·贝海姆命人打进的。恰巧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是在1492年,也就是说,该地球仪完成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同年,因此地球仪上并没有美洲大陆。这个地球仪自打造出来之后,就一直未离开过它的诞生地纽伦堡,至今它仍被保存在当地的日耳曼国家博物馆。而纽伦堡也从此开启了长达400多年历史的制作地球仪的传统工艺。要想知道地球仪真正诞生的年代,或许…  相似文献   

2.
地球仪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制作地球仪,首先离不开地球仪的数据制作。因为地球仪是球体,目前还不可能在曲面上印刷地图,所以地球仪的数据制作也必须是制作平面地图,印刷成图,然后再附着在球体上。本文讨论了制作地球仪数据的投影类型,并介绍了制作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Unity环境下利用Vuforia开发的一款全新的AR教学地球仪,这款具有AR功能的地球仪是在传统地球仪的基础上叠加AR功能,使传教学统地球仪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和智能性。与传统地球仪相比,具有诸如容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本文重点阐述AR教学地球仪的内容设计及其AR功能实现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4.
用户对地球仪方面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精准、美观,且日益纷繁复杂。鉴于此情况,文中在分析地球仪制作的两个关键因素和目前地球仪制作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用户需求的地球仪制作最佳方案选取技术,对此技术的本质和优点进行详细表述,阐述其应用流程,并通过相关实验证明此技术能够得出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最佳制作方案,即此方案具有最贴合用户功能需求、制作速度快、成本低、用户满意度高、具有一定辅助决策能力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地图》1986,(3)
地球仪是大家都能使用的、最简明的、最直观的地图制图学教具。经常使用地球仪,可增强对地球仪上所表示的各种现象的地理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空间概念,并有助于对地图上表示的各种比较复杂现象的研究。当前发展起来的研究月球和太阳系行星的兴趣,也推动了教学和参考用的外空天球仪的制作。长期以来,地球仪的生产一直是采取在球胆上用手工拼贴印有地图图形的纸质地球仪舟形图片的工艺。这种工艺极为繁琐。  相似文献   

6.
博目地球仪     
《地图》2009,(3)
北京博目地图制品有限公司是地球仪产品专业制作公司,目前公司出品直径80cm 62cm 32cm 25cm 20cm 14cm等规格地球仪,品种齐全,可满足地理地图爱好者、地球仪收藏者的不同需求,亦是您商务馈赠、  相似文献   

7.
《中国测绘》2020,(1):54-57
3D电影你一定看过,所有的事物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那般真实。但是,你看过3D视角下的地球吗?高分七号卫星将为你实现这个愿望,将地球上巍峨的崇山、秀丽的江河和葱郁的丛林展现在你眼前。千呼万唤始出来高分七号卫星的论证研制并非一朝一夕。牵头主用户自然资源部协同其他用户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统计局等与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道,历经数十载,从技术指标论证到载荷总装测试,兢兢业业,攻克重重难关。  相似文献   

8.
地理空间认知影响人类与空间相关的行为.本文提出了地球空间观(球观)的概念,以地球上不同区域找寻过程作为试验环境,研究被试者在数字地球球体(Google Earth)上如何进行定向、定位和目的地寻找,分析球观模式下对地球球体的空间认知过程.借助眼动仪记录的数据将被试者的读图过程可视化并且进行思维过程分析.结果发现,在地球球体上,结合了即时相对位置判断和方向定位的目的地搜寻过程是被试者球观建立过程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重力数据是研究大地水准面和地球外部重力场的基本数据,也是地球物理和地质研究工作的重要数据之一。这些工作对重力数据的要求,在数量上往往是众多的;在区域上,一般需要成片,有时甚至是全国或全世界的重力资料;在内容上,不仅需要已观测的单点重力值,也要经过比较复杂的数字加工的数据,如各种归化后的重力异常,未测重力地区的推估重力异常等等;在数据的格式上,既要求有点值,也要求有各种不同格网密度的平均重力数据,甚至各种类型的等值线图等等。若将数据库技术应用于重力数据中,就能很方便地提供上述各类重力数  相似文献   

10.
地形图上的符号和注记是按一定的原则显示在图面上的,这些符号和注记对所表示的同类地形要素具有代表性,又统一于一定的规格。  相似文献   

11.
《地图》1998,(4)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怎样才能洒脱地环游地球呢?请随我打开光盘《三维地图册》,通过环境、地形、行政三个主球,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地球。环境球通过上千幅卫星照片模拟地球;地形球带你领略地球的地质地貌;行政球让你了解各国地理,各国风土人情。利用三维飞行你可以悠悠然飞过因奇特风景而吸引众多滑雪者、登山者和游人的阿尔卑斯山脉、拥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崎岖险峻壮美著称于世的落基山脉,你更可以施施然走进分布在北非、中东、澳大利亚。美洲以及亚洲部分地带的沙漠,位于沙漠和草原中间的边缘地带,也称灌木…  相似文献   

12.
正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片人迹罕至的净土,有猛烈的狂风、变幻莫测的天空、洁白的冰川、憨态可掬的企鹅、慵懒自得的海豹、振翅高飞的贼鸥和雪雁……有天底下最恶劣的气候环境,却也能领略世间最圣洁的绝美风景——这就是南极。对大多数人而言,这里或许是地球仪最底端的一片洁白,是纪录片里绵延不绝的冰山,是人们口中"世界上最遥远的地  相似文献   

13.
正一、Trimble RTX技术简介Trimble RTX(Real-Time eXtended)实时差分扩展技术是Trimble新近开发的一种定位技术,它把多种创新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户能在地球表面或靠近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进行厘米级实时定位,能够在不采用基准站、电台或网络参考站链接的情况下,实现从亚米到厘米精度的GNSS定位服务。这种新定位技术以L波段卫星链路或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生成和交付的精确的卫星改正数据(轨道、时钟和系统偏差)作为基础,总体系统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2,(4)
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状况的模型。中国何时出现地球仪,是一个有趣的和很有学术意义的问题。据今所知,我国史书中有关地球仪的记载,最早见於《元史·天文志》。该书提到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曾制造多种西域仪象,其中一种是:“苦来亦阿儿子,汉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穿於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  相似文献   

15.
顾及 EGM2008重力场模型的 GPS 高程拟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 PS高程拟合多采用数学拟合法,需要点位分布合理且足够数量的G PS/水准点。采用二次曲面结合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的方法。工程实例显示:该方法使用较少的G PS/水准点即可达到厘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驱动,技术进步可以转化为快速的研究进展。地球化学研究还需要技巧、正确判断和对本领域的详细了解。为了更充分地理解地球及其他行星体的化学组成和演变,需要开展重点明确的研究和正确评价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遇到陌生人,告诉他们你是一个地球科学家时,看到他们眼睛一亮?人们渴望了解所在的地球。最近,我们全家去意大利旅行,在庞培城遇到另一家人,他们问我地球科学家能不能预测火山爆发。 我解释说有些地球科学家研究火山区的地震活动,利用这些信息可以预测火山即将进入活跃期。尽管科学家正在从事预测研  相似文献   

18.
绝对定向是多倍仪测图工作中主要过程之一,对其操作方法和改进,对提高测图工效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绝对定向工作中模型置平方法改进,即在测绘器旋转读数鼓上装置一定比例尺的高程记数圈,直接用野外高程进行模型置平,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参考译文     
《地图》1992,(2)
哪种地图最好? 为求变形最小,地球仪上的地图是最好的一种,因为它正确地显示了所有地理关系。但地球仪笨重、昂贵,而且缺乏一览性。平面地图则对大多数用途都更适用些。哪种地图投影对世界图最好?冒失的回答是“没有任何一种”。但这不是一个恰当的提问。较好的提问是:对给定用途的地图哪种投影最好?人们可以通过若干决定因素使选择范围缩小一些。这包括:他是否希望尽可能显示要素的形状或真实情况,或较好地兼顾形状与大小,或者显示地球的圆形特征,或者易于显示由此到彼的距离,或者满足其他什么要求等。  相似文献   

20.
《地图》1986,(1)
地图是地球按不同的地图投影要求,将地球表面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描绘在平面上的图形。要想知道图上某段的距离在实地上的长度,就必须知道缩小的倍数。因此,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某一段长度与实地相应长度之比。地图上通常所标记的比例尺是主比例尺,它代表了整个地球的缩小倍率,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只有沿标准纬线或其他个别线或点上的比例尺属主比例尺(等于1),标准纬线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