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在选配早籼杂交稻强优组合的育种过程中 ,产量与品质的协调性已引起育种者高度重视。而产量与品质性状较多 ,关系复杂。有关水稻品质性状研究的报道较多 ,张业云[1] 研究了杂交稻的品质对出品率的影响 ;甄海等[2 ] 对广东籼稻品种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与通径分析 ;李成荃、程融等[3 ]也进行了杂交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赵镛洛等[4 ] 则通过因子分析方法 ,研究了北方早粳稻米品质。在水稻丰产性状研究方面 ,陈伟栋等[5] 对华南水稻品种叶片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因子分析 ,并探讨了高产水稻品种的理想因子模型。而对水稻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综…  相似文献   

2.
济宁南部优质大米产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济宁南部优质大米产地的不同层位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土壤元素的分布特征,证实除P的含量稍低于山东省平均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高于山东省平均值,土壤质量良好,营养水平较高。但Cu,F,As,cd,Pb,Hg,cr在土壤中原始含量偏高,是潜在污染源和引发地方病的隐患。通过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大部分地区肥力优良或尚可,但个别地段因重金属污染超标成为质量较差区,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分析了 6个水稻品种 2 1个株型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与 2 1个株型性状的关联序依次为 :剑叶厚 >倒二叶厚 >剑叶宽 >倒二叶宽 >倒二叶鞘长 >剑叶鞘长 >倒二叶弦长 >倒三叶宽 >倒三叶厚 >倒三叶鞘长 >剑叶长 >倒二叶长 >倒三叶长 >剑叶弦长 >倒三叶弦长 >倒三叶基夹角 >倒三叶叶开角 >剑叶叶开角 >剑叶基夹角 >倒二叶基夹角 >倒二叶叶开角。  相似文献   

4.
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年际波动气象因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双流县1985年-2003年水稻田间实际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分离气象产量,作各发育期气象因子点聚图分析和标准化处理,得到相关系数,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利用积分回归分析不同发育期气候要素对气象产量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播种一出苗期,气象产量和气候积温呈负相关;在三叶一移栽期,气象产量和活动积温呈正相关;在拔节一孕穗期,气象产量和有效积温呈正相关;在开花一乳熟期,气象产量和最高气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6.
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在NaCl胁迫下对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0个性状中有4个性状受NaCl胁迫影响差异较大,母本的千粒重及父本的粒厚一般配力差异显著,杂交组合的株高、粒厚、结实率及千粒重特殊配合力差异极显著,其中杂交组合N28S×中花14具有较高的配合力,受NaCl胁迫影响较低。株高及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作为杂交水稻耐盐性的选育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 AMMI模型对 1 996年全国籼型杂交稻区域试验中稻两系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组合稳定性评价很重要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达极显著水平 ,互作效应 (平方和 )几乎为基因型效应 (平方和 )的 2倍 ,AMMI模型的前三个主成分共解释了 80 .4 1 %的交互作用信息 ,为线性回归模型的 3 .1倍。安湘 S/ 871 3、两优 T63表现出较高产且稳产 ,培矮 64 S/山青 1 1、培矮 64 S/ 2 4 1 0、培矮 63 S/ R3 1 8表现较稳产而不高产 ,两优 79、培矮 64 S/ JR1 0 68既不高产也不稳产。  相似文献   

8.
基于抽样技术的地面调查与遥感影像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在大范围作物种植面积提取中得到广泛使用。无人机影像具有低成本、高时效、高分辨率的一系列优点,可以快速实现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农情采样任务。本文以水稻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无人机Mavic Pro进行航拍。对所获取无人机影像进行预处理生成分辨率为3.95cm/pix的正射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目视评价和ESP工具相结合快速选择了最优分割尺度为300,应用了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最邻近监督分类方法对影像进行了地物分类和水稻面积快速提取。采用目视解译分类结果进行分类结果和面积精度评价,总体精度最高的方法为最邻近分类法,此时水稻分类用户精度为95%,面积一致性精度为99%。研究结果说明了无人机遥感和自动分类能够在平原水稻种植区快速获取样方内高分辨率影像并提取水稻种植面积,弥补了农田被遮挡时地面调查数据的缺失,为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产量等信息的计算提供样本和验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借鉴土地适宜性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在分析和研究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开展阳江-茂名地区水稻种植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阳江-茂名地区最适宜种植区面积为2199.3 km2,占调查总面积的24.17%,其中富硒优质稻最适宜区面积为1171.6 km2,占最适宜种植区面积的53.27%;适宜种植区面积为5830.7 km2,占调查总面积的64.07%;次适宜种植区面积为1070.0 km2,占调查总面积的11.76%。  相似文献   

10.
籼型两系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4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与 9个籼型恢复系配组杂交 ,分析了 9个稻米外观及加工品质性状杂种一代的表现、配合力效应及其相关显著性。结果表明 ,杂种一代糙米率的达标率最高 ,而整精米率的达标率最低 ;不育系中的培矮 6 4S、恢复系中的HR1 5 7和HR1 5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 ;品质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 ,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均较好 ;偏相关分析表明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为独立性状 ,垩白粒率与米粒长度呈显著负相关 ,与垩白度及米粒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而米粒长与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组件GIS的精准水稻种植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件式软件开发已经成为当今软件技术的潮流之一,基于COM的组件式GIS开发技术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GIS工程中。精准农业(PA)是GIS、GPS、RS等信息技术综合在农业生产中的典型应用,这一应用需要集成的信息处理系统软件支持。本文就上海精准农业试点中的配套软件“精准水稻种植信息处理系统”(PRC/INFOV1.0)的研制过程对组件GIS的开发与集成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已克隆植物的R基因NBS序列中保守基序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是克隆NBS有效的方法。从广东普通野生稻HLW028中克隆出3条序列,经同源性分析均为NBS,序列号为DQ272573-DQ272575。从NCBI中下载普通野生水稻和功能已知的水稻NBS-LRR类基因,与本实验所提交的NBS进行聚类分析。这些NBS可分为5大类,其中DQ272574是一个新的NBS基因类型。从野生水稻中克隆NBS基因存在P-loop、RNBS-A、kin-2、RNBS-B、RNBS-C和PLAL的基序。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野生水稻HLW028和GZW035中具有与DQ272574同源的3个拷贝。  相似文献   

13.
开展特定区域水稻种植产业布局是科学制定区域农业种植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而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是水稻种植产业布局的前提。本文以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福建省浦城县为研究区,基于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土壤条件、立地条件、灌排条件、气候条件和机械耕作条件5大类共21个指标的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地学模型、回归模型和空间插值等方法计算、模拟评价指标空间分布数据,形成5 m×5 m分辨率的评价指标栅格数据集,基于经验指数法建立适宜度指数模型,开展精细尺度下的水稻种植环境综合适宜性评价。利用实测样点水稻产量与水稻种植环境综合适宜度指数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本研究评价工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利用K-means属性聚类法识别研究区水稻种植多维环境适宜性的空间模式。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水稻种植高度适宜、较适宜、中度适宜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4.4%,次适宜耕地仅占15.6%,耕地整体适宜性较高;② Ⅰ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和各类指标适宜性均较高;Ⅱ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较高,但灌排条件适宜性很低;Ⅲ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较高,但立地、土壤条件适宜性较低;Ⅳ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较低,灌排条件适宜性最低。本研究可为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提供方法借鉴,并为浦城县更合理科学地开展农业种植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精准水稻种植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精准农业(Precision Farming)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农业经营概念,它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考虑农田特征的空间变异,根据农田性质的空间差异对农作物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变量施肥、变量灌溉等,其目标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和最少的环境污染。水稻精准种植是精准农业思想的具体实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信息包括:GPS定位信息、农田地理信息、田间采样信息、农业气象信息、作物产量信息、作物长势信息和水稻栽培专家知识等。为管理和处理这些信息并使之为水稻种植服务,水稻精准种植信息系统应当由属性数据管理、农田空间数据管理、专家系统、遥感数据处理和管理决策等子系统构成。为便于系统的开发、完善和推广,整个系统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用VB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5.
HJ卫星图像水稻种植面积的识别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J-1A/1B卫星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是提取水稻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潜力数据源。本文以江汉平原腹地的监利县及周边相邻区域为研究区,根据水稻物候历,选取样区水稻生长关键期的多时相HJ-1A/1B卫星数据,利用水稻移栽期的水分信息和生长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信息,结合陆表水系数(LSWI)、短波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IRS-B2)、差归一化植被指数(DNDVI),构建了HJ卫星数据的水稻种植面积识别方法,提取了研究区2009-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得到面积精度和样本点精度均不小于90%,Kappa值不小于0.80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及时准确地获取水稻种植模式变化对于有效防控“非粮化”和完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基于固定时间窗口挖掘水稻生长期特征,且多使用的是单一卫星影像数据,难以应用于大范围水稻制图。本文通过Sentinel-1/2数据构建动态窗口提取移栽期光学/雷达特征,利用其耦合关系实现水稻种植模式制图。将该算法应用于湖南和江西两省水稻制图。基于1402个地面参考点位对水稻提取结果进行验证,总体精度达92.80%;在县域尺度上,湖南和江西两省水稻制图面积与农业统计数据也具有高度一致性,R2达0.85以上。相比于用固定窗口进行水稻特征提取,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迁移能力,为实现更大范围作物制图提取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2018—2021年江西省水稻制图结果表明,水稻总种植面积减少9.47%,约3460 km2,水稻种植强度从1.62下降至1.49;在种植模式上,“双改中”趋势明显,双季稻种植面积锐减21.61%,其中约84%改种中稻。  相似文献   

17.
多云多雾现象是农作物遥感分类经常遇到的问题,影响分类精度。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GF-1号遥感影像识别水稻方法。利用多时相时间序列的GF-1号遥感影像提取中稻、晚稻的近红外波段(NIR)反射率、红光(R)波段反射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特征;拟合光谱和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特征曲线;分析多时相影像离散近红外波段 、红光波段、NDVI值落在拟合中稻、晚稻近红外波段、红光波段、NDVI时间序列曲线两侧的敏感性区域的比例,该区域也可以视为水稻作物识别特征的目标特征区域,只有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视为某类水稻作物。在此情形下,需要综合3种情况进行集中投票决定其最终分类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多云雾地区对中稻和晚稻精确识别,中稻和晚稻用户精度可达95.97%和95.95%,总体精度为95.76%,kappa系数为0.9335。实验结果表明了NIR、R、NDVI时间序列曲线拟合的有效性,以及拟合曲线目标特征区域设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抗病性鉴定和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病害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转抗真菌基因"RC24"的转基因水稻"竹转68"的抗病性和病害发生规律,对"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的风险进行了初步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对纹枯病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对稻瘟病的抗病性也有显著提高且存在田间抗病性.进一步的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竹转6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轻,表现较好的综合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湛江地区水稻品种的耐盐性、品质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咸水禾”品种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可用1/5海水灌溉,但其耐盐性不高;灌溉水含盐量的高低,对株高和穗粒结构影响较大;3个品种的出糙率均偏低,外观品质较差.并指出增强抗盐性、提高品质应是目前改良耐盐水稻地方品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e Ifugao Rice Terraces in the Philippines is recognized worldwide as a sustainable landscape where humans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 success of the Ifugao Rice Terraces largely depends on the attunement of local farmers to their environment and their ability to adapt to perceived changes, as manifested in their complex body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and climatic knowledg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ocal perceptions on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challenges to sustainability through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ith farmers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holders. Our main finding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i) Ifugao farmers were able to observe climatic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se changes were intimately linked with broader environmental and socio-cultural changes in the Ifugao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ii) The climatic changes qualitatively observed by the farmer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rends in datasets commonly used in scientific assessments, although this agreement depends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of the dataset, and the typ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performed, and; (iii) The Ifugao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culture i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preferred measures which could increase internal adaptive capacity while addressing broader sources of community vulnerability. Our results support calls to recognize Indigenous and Western science as equally valid ways of knowing. Discussions with the farmers revealed that in the Ifugao context, climate change may be better framed in the context of multiple stressors on rural livelihoods, with adaptation integrated into broader development objectives. Our findings also emphasize the need for greater engagement of indigenous Ifugao people in planning processes in order to identify adaptation strategies that are culturally appropriate, equitable, and effective in responding to local n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