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旅韩中国游客为研究对象,以韩国旅游目的地空间意象为研究内容,以手绘认知地图方法为实现途径,通过机场跟团和散客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有效草图游前263份、游后259份。依托问卷中所提取和统计的认知地图的相关数据,分析韩国旅游目的地空间意象形成的认知要素和认知结构。研究发现:空间认知的五大要素出现频率游后远大于游前,其中标志物要素比重最大;单体型结构成为旅韩中国游客在韩停留期间最主要的认知地图类型,游前游后都占最大比例;国家目的地认知地图构成要素超越城市的一般物质形态;国家目的地意象空间认知符号化。根据手绘草图呈现的内容,讨论了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其空间意象与居民城市意象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感知是行为地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论文采用认知地图并辅以问卷调查方法,在一年时间内跟踪调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2017级硕士研究生,根据手绘地图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硕士研究生城市空间感知的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① 有别于凯文·林奇(K. Lynch)的空间意象5大要素,国科大研究生手绘地图的基本要素主要为标志物、节点、道路,其中标志物占主导地位;② 根据要素组合特征,可将认知地图划分为散点型、过渡型和拓扑型3类,散点型地图占据绝对数量优势,随驻留北京时间延长,认知地图结构渐趋复杂;③ 国科大研究生北京城市空间感知表现出偏好特殊性、空间非均衡性、个体差异性、感知过程不完整性等特点;④ 远距离感知、城市空间尺度大、受访者逗留时间短等主客观因素制约了北京城市整体可意象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认知距离透视认知变形 ——-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距离的认知是人类建立认知空间框架的重要基础。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对认知距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从数量认知距离与实际认知距离两种分析角度来分析这一概念。通过分别利用定义一元线性回归, 与 采用多维标度法(MDS)及二维回归(BR), 对认知距离的标量变形和向量变形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 以北京市 为例, 对北京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认知心理学实验的方式, 令被试估计城市主要地标两两之间的距离。对实 验结果分别将上述方法应用于计算北京市居民在标量变形和向量变形的定量化表示, 并进一步通过方差分析 (ANOVA)讨论了影响北京市居民对城市距离认知变形的因素, 包括年龄、居住地区等。  相似文献   

4.
对距离的认知是人类建立认知空间框架的重要基础.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认知距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从数量认知距离与实际认知距离两种分析角度来分析这一概念.通过分别利用定义一元线性回归.与采用多维标度法(MDS)及二维回归(BR),对认知距离的标量变形和向量变形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对北京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认知心理学实验的方式,令被试估计城市主要地标两两之间的距离.对实验结果分别将上述方法应用于计算北京市居民在标量变形和向量变形的定量化表示,并进一步通过方差分析(ANOVA)讨论了影响北京市居民对城市距离认知变形的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区等.  相似文献   

5.
宋伟轩  吕陈  徐旳 《地理研究》2011,30(4):709-722
选取南京封闭社区与开放社区相互邻近的4个对比组共8个居住社区,对其居民的社会属性、生活习惯和社区空间感知特征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250份手绘草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据此分析城市居民社区空间意象地图的主要类型与构成要素.研究发现,居民的社会属性是影响人们社区空间意象的决定性因素,性别、年龄、收入和居住时间的差异导致居民...  相似文献   

6.
马雨竹  宋伟轩  李晓丽 《热带地理》2021,41(5):1023-1033
基于行为地理学“空间认知-空间偏好-空间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手绘意象地图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年时间内分三轮开展跟踪调查,通过观察被访者在北京逗留期间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和行为过程与特征,分析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空间认知、空间偏好与空间行为存在一定耦合性,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三者间不是单向因果而是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除认知主体的社会、文化等群体属性、经验和情感等个体差异以外,与客体的接触时间、空间距离和接触频率等时空制约因素均能影响主体的城市空间认知水平与发展过程。最后,根据空间认知、偏好、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制约因素,凝练出一般化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互馈关联模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为地理学"空间认知-空间偏好-空间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手绘意象地图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年时间内分三轮开展跟踪调查,通过观察被访者在北京逗留期间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和行为过程与特征,分析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空间认知、空间偏好与空间行为存在一定耦合性,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三者间不是单向因果而是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除认知主体的社会、文化等群体属性、经验和情感等个体差异以外,与客体的接触时间、空间距离和接触频率等时空制约因素均能影响主体的城市空间认知水平与发展过程。最后,根据空间认知、偏好、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制约因素,凝练出一般化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互馈关联模型。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草地表层土壤粒度分形特征及其与风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锡林郭勒草地以400 m为间距均匀布设160个样点,采集各点表层0~1 cm土样,测定土壤机械组成,计算土壤粒度分形维数,分析锡林郭勒草地景观尺度土壤粒度分形特征及其与风蚀的关系。结果表明:(1)分形维数越小,土壤质地越粗,分形维数与小于0.05 mm细颗粒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大于0.05 mm粗颗粒含量显著负相关;(2)分形维数随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趋势为禁牧>轻牧>中牧>重牧>耕地。在草地条件下,土壤容重值越大,分形维数越小;在耕地条件下,二者无显著相关关系;(3)分形维数越大,风蚀危险性越低,分形维数越小,风蚀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行者运动轨迹的时间地图变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间地图是一种以时间为量测单位,替代传统道路专题地图中空间距离的专题地图。假设可以使用空间方向和时间两个属性来构建时间地图的两个维度,并基于旅行者的运动轨迹,采用地图学制图原理和数学分析方法,给出了传统道路专题地图中的道路变换到时间地图中的数学变换模型,分析了变换模型的特性。研究了时间地图的变形内涵、测度方法,给出了对应的变形测度计算公式,解释了其相应的地理学意义。最后以江苏省道路为实例对象,将江苏省道路专题地图中的道路变换到时间地图中,分析了时空地图的结构和表达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旅行者的运动轨迹,可以将传统道路专题地图中的道路变换到时间地图中。旅行者出发点的位置和出发点周围的道路等级、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是影响时间地图结构和表达的重要因素。时间地图和传统地图之间具有相似性。余弦相似度指数能够测度时间地图和传统地图的相似性,地图相似性指数既表征了时间地图和传统地图相互关联特性,也反映了地图认知的难易程度,而且局部相似度指数也反映了时间地图在局部区域受到了外力的作用程度。提出的时间地图变换模型拓宽了变形地图的变换方法,将对交通可达性等问题的研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地图学眼动与视觉认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图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地图认知作为研究人对地图的感知、学习、记忆、推理和决策的科学,一直以来是地图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为地图认知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地图视觉认知在相关学科(如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视觉)和新的研究手段(如眼动跟踪、脑电和核磁)的促进下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眼动跟踪方法作为地图视觉认知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地图视觉认知研究的定量化、实用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系统地梳理了2008年以来眼动跟踪方法在地图视觉认知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并将其归纳为6个发展趋势,分别包括:① 刺激材料:从静态地图到动态交互地图;② 研究范围:从地图认知到地图空间认知;③ 实验环境:从实验室环境到真实环境;④ 地图维度:从二维地图到三维地图;⑤ 个体差异: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⑥ 研究目的:从规律探究到实践应用。本文最后总结了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法,期望能在地图视觉认知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认知地图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知地图作为人对人地关系复杂系统进行抽象化和秩序化的内在表征,是个体空间行为决策、空间认知与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论文通过CiteSpace文献学分析方法并结合经典文献回顾,从多学科视角系统梳理认知地图1948—2020年共70余年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研究认为,认知地图在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空间扭曲与空间偏好、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等方面丰富了地理学内涵。近期与地理学有关的认知地图跨学科研究出现3大转向:大数据时代重新定义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的数字转向,以特定群体或事件的空间偏好为切入点的情感转向,以第一人称视角解译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的神经转向。最后指出认知地图空间分析的地理学在跨学科融合发展中的角色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学生认知地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认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丹  单冲  张盼盼  高鹏 《地理研究》2018,37(9):1818-1831
国务院《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颁布虽然结束了一直以来的“中三角”和“中四角”的争论,但与公众对其空间范围的认知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问卷获取武汉、长沙和南昌三市大学生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认知地图,并绘制认知范围集成图、密度图和认知比例图等分析其认知特性;通过构建面积偏差系数和中心偏差系数度量了认知地图与规划地图的差异,探究个体社会属性对认知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三市大学生的认知地图呈“武汉+”的特色,长沙市有“南向偏移”的趋势、南昌市“东南向偏移”趋势明显;② 三市大学生的空间认知范围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范围存在差异,其中南昌市大学生差异最大,长沙次之,武汉最小;③ 个体社会属性与认知差异存在关联,其中性别、居住地、专业和居住时间变量为显著影响因子。公众空间认知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偏好,研究结论可为未来城市群的构建和城市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Ontologies and representation spaces for sketch map interpre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sketch map interpretation. The method decomposes the elements of a sketch map into a hierarchy of categories, from the material sketch map level to the non-material representational sketch map level, and then interprets the sketch map using the five formal representation spaces that we develop. These spaces (set, graph, metric and Euclidean) provide a tiered formal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standard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We take the view that a sketch map bears information about the physical world and systematises this using extensions of existing formal ontologies. The motivation for this work is the partially automatic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sketch maps. We propose a set of ontologies and methods as a first step in the direction of a formalisation of partially automatic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ketch map content. We also see this work as a contribution to spatial cognition, where researchers externalise spatial knowledge using sketch mapping. The paper concludes by working through an example that demonstrates the sketch map interpret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using the underly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4.
The mental images on which an individual bases spatial decisions are often distorted versions of real-world geography. Distortion in these images is studied by extracting paired distance estimates and by requesting a sketch of a place drawn from memory. Reliance upon either technique to elicit large-scale spatial information assumes that distortion in the congnitive map is not introduced by the technique (sketching or configuration) used to construct it. Both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in this study to produce cognitive maps for a common set of landmarks in Seattle. Map distortion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determine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sult from the technique used.  相似文献   

15.
Sketch mapping has been an important 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 for geographers since the 1960s. Structured sketch mapping requires participants to draw spatial data onto a base map containing cartographic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assist with spatial referencing. A concern that base map characteristics may influence sketch map content has been raised repeatedly 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However little scholarly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systematically testing the effect of base maps.This paper aims to test the effects of base map size and imagery on structured sketch maps of avoidance behaviour in university students. Using an experimental design, 272 sketch maps were compared for differences in: sketch map style; the location of collective avoidance hotspots; the extent of the reported area avoided; the number of reported areas avoided; the intensity of avoidance; and the tortuosity of sketch map feature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base maps in sketch map style or the size, intensity or number of areas avoided. Provision of larger base maps caused respondents to draw more detailed sketch maps. Collective avoidance hotspots shifted location slightly between base maps, probably due to difficulties interpreting aerial photographs.Sketch map content appears to be remarkably robust to changes in base map. Base maps appear to assist respondents with spatial referencing rather than cueing respondents to report specific features.  相似文献   

16.
跨界道路交通对同城化地区时空联系影响研究:广佛案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同城化是区域内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交通是同城化时空联系产生的重要基础。利用空间句法以及时间地图方法,分析广佛时空结构特征,多方面探讨跨界道路建设对广州与佛山时空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广佛时空结构特征方面,5 km、10 km句法整合度模型呈现以广州内环高速范围内地区为中心的极化格局特征,佛山中心城区位于节点位置;20 km、100 km整合度模型中广佛中心集聚特征明显;广佛时间地图呈东西方向收缩。② 跨界道路影响方面,通行后越接近交界区域,时间距离偏移越大,广州南部地区与南海、顺德时间成本改善明显。③ 跨界道路通行有利于不同尺度下路网可达性整体水平的提高,能为广佛路、陈村大桥、禺山西等道路分流部分交通流。空间句法与时间地图方法的使用识别了不同尺度上广佛等级差异与交通潜力,且对地理空间进行了时空转换,结论能为今后城市功能整合提供参照,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分析维度和视角。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   总被引:70,自引:7,他引:70  
本文通过照片辩认和认知地图调查试图对北京城市意象空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城市意象空间是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以长安街和二不、三环、四环路以及前门大街等道路骨架形成的网格状系统。该网状系统以二环路为界,划分为内、外两个城区。在内城区,在道路框架的 基础上,由地标、节点、功能区等要素共同组成城市意象;而在外城区,则只有部分地标要素起主导作用。行政区对于整个市区居民只有模糊的意象。综合起来看,影响北京城市意象空间的主要要素是道路、地标和节点。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中心城区内涝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喆 《地理研究》2014,33(9):1668-1679
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原始的自然水文循环系统,打破了水量的均衡而导致了城市内涝。本文梳理了应对雨水的基本模式,并总结出与城市规划相关的三方面主要致涝因素——城市土地利用、水系统和基础设施。以北京中心城区为案例,综合考虑城市用地变化过程,从城市基本汇水区单元的视角出发,分析城区内涝程度和上述三方面因素之间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平均坡度、河网密度与城市内涝程度呈线性正相关;耕地比率、林地比率、荒地比率与城市内涝程度呈线性负相关;而不透水表面比率和建设用地比率与城市内涝程度呈指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