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滑坡稳定性判别的非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孔纪名 《山地学报》2001,19(5):446-451
用计算来确定滑坡的稳定性,由于参数选取存不确定因素,就必然导致了其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而滑坡稳定性判别的非计算方法,是通过对滑坡发育程度、形成条件的综合分析来确定滑坡的稳定程度的方法。文中通过归纳分析波坡的形成条件,然后从滑坡地貌条件、动力作用、堆积物特征、诱发因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滑坡稳定性判别的方法,最后,例举了川藏公路102滑坡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滑坡稳定性中非常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潘家铮山地滑坡垂直条分法滑速计算式的基础上,考虑库水阻力及受水作用后底摩擦系数减小的影响,推导出适合库岸滑坡滑速分析的垂直条分法改进计算式。利用该式,分析了鹅公带古滑坡失稳工况下的滑动结果,并比较了两种算法的差异。结果表明,鹅公带古滑坡蓄水失稳滑动后的最大水平滑速约8 m/s,两种算法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垂直条分法改进计算式考虑了库岸滑坡滑动过程中受库水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能提高库岸滑坡滑速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结果,深入分析了东山岭滑坡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空间分布形态和变形破坏特征,探讨了东山岭滑坡的形成原因,并采用滑坡剩余推力传递法对东山岭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山岭一带高陡的山体斜坡地形和结构松散的厚层风化残坡积土是形成滑坡的内因,人工切坡和强降雨作用是东山岭滑坡活动的主要诱发因素。依据东山岭滑坡的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削坡卸荷和筑坝填土"的滑坡治理工程方案治理东山岭滑坡。  相似文献   

4.
土质滑坡滑带土取样方法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关顺  沙德智 《山地学报》2003,21(3):380-380
土质滑坡勘查中,滑带土的取样工作极其重要。能否高质量地采取滑带土样,关系到室内试验的准确性,而试验结果又是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滑坡治理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试验结果稍有偏差,就可能对滑坡稳定性作出不同的结论,计算出滑坡推力也相差很大。所以,高质量采集滑带土样是做好试验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勘察、评价滑坡的重要环节。 由于土质滑坡活动的特殊性,滑带土厚度一般很薄,根所我们对数十个滑坡的调查统计,滑带土厚度大多在几毫米到几厘米,正在活动或者活动时间不久的滑坡,其滑带土大部份为软塑状的粘土、粉质粘土,受滑动碾磨,颗粒很细。滑带土厚度薄、力学性质软弱的特点使取样工作难度极大。 按照常规取样方法,从钻孔中取样试验几乎不大可能,一是钻孔口径的限制使取出的样品数量不够,常规钻孔的口径在100mm上下,不能满足剪切试验土样的数量要求;二是受钻进方法的制约,如果用回转干钻,钻头摩擦生热常常使岩心固结失水,取出的岩心已经干硬,加之岩心之间的相对同心转动,滑带土常常被破坏,失去了实验意义。如果用大口径冲击钻进,能相对较好地保存岩心的原始状态,但这种钻进方法又常常受地层制约,遇到块碎石土时难以钻进。 根据实践经验,在探坑和浅井中对滑动面的揭露比较直观,勘探效果比钻孔理想,这种  相似文献   

5.
2019年2月17日,贵州省兴义市发生山体滑坡,由于事前采取了有效的监测预警与防范应对措施,没有导致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现场调查,一旦继续遭受强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滑坡可能会变形滑动。基于现场调查,查明龙井滑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评价该滑坡在天然、暴雨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最后,根据滑坡推力计算结果,分别针对性的对滑坡的3个区提出工程防治措施:滑坡Ⅰ区稳固措施;滑坡Ⅱ区清危、稳固措施;滑坡Ⅲ区采取抗滑桩、截排水沟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滑坡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在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抗滑工程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值正确与否,影响着滑坡验算和抗滑设施的安全,由此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概述滑带土强度参数的某些确定方法和指标选择问题,供同行们参考。有关滑带土残余强度的详细论述巳有专文,此处略作提及。  相似文献   

7.
多模型耦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同震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但耦合证据权重法和其他方法的改进型证据权重法鲜有涉及。该文以北海道地震震中区为研究区,基于震前和震后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出5977处同震滑坡(以中小型为主),选取高程、坡度、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等8个滑坡易发性评价因子,对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控制因子进行分析,发现同震滑坡集中发育在距断层小于5 km、距水系小于800 m、峰值地面加速度(PGA)0.5 g、高程90~250 m、坡度20°~40°、坡向东至东南向、岩性以页岩和砾岩为主的区域内;基于改进型证据权重法,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对北海道同震滑坡易发性进行评价,经ROC曲线评价模型验证,发现改进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较原模型(AUC为0.870)精度有明显提高。改进模型能为同震滑坡易发性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为震后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有限元模拟在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高坪-吉心段某开挖深路堑为例,探讨有限元分析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并用剩余推力法的计算结果与之进行对比。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都认为本路堑自然稳定性较好,按此次计算方案开挖后不存在失稳问题,但剩余推力法计算稳定系数略大于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换而言之,用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更偏向于安全。  相似文献   

9.
滑坡预报的BP-GA混合算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吴承祯  洪伟 《山地学报》2000,18(4):360-364
提出了滑坡位移预报的一种改进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GA法,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该方法加快一网络的学习速度,提高了滑坡位移的预报精度。同时它是一种面向数据的方法,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滑坡的预报。两例滑坡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55%和1.93%,明显估于传统的BP算法(分别为11.35%和7.24%)及GP改进方法(分别为3.96%和2.65%),表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专家知识的滑坡危险性模糊评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 其危险性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多呈非线性关系, 同时各因素之 间也存在或强或弱的相关性, 而目前的危险性评价方法难以体现这些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借助 滑坡专家知识并利用模糊推理理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了①坡度与岩 层倾角之差和坡向与岩层倾向之差、②坡度和岩性、③临空面和岩性、④坡形和岩性等四种环境 因子组合, 以此将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融入各组合模型中, 并将四种组合所得的模糊危险 度进行叠加用于滑坡危险度的模糊评价。环境组合模型中的参数利用专家经验给出。将该方法应 用于三峡库区云阳- 巫山段, 得到了滑坡危险性的分级分布图。从滑坡危险性分布图上可清楚发 现, 本方法所计算出的危险性值在滑坡发生的地区明显高于未发生滑坡的地区, 该结果可以用于 城镇建设和重要基础规划设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新丽  殷坤龙 《山地学报》2001,19(2):175-17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重庆钢铁公司古滑坡为例,提出了大型水平顺层滑坡形成机制数值研究的思路,定量地再现了滑坡从夷平面一斜坡形成一滑坡产生的全过程,并利用不同模拟组合方案分析了作者首次引入的膨胀力以及水压力、地震力等等因素对滑坡形成的作用,分析出该大型水平顺层滑坡的形成机制为牵引-平推式滑坡。  相似文献   

12.
滑坡碰撞作用及其岸坡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宏  靳晓光  王兰生 《山地学报》2000,18(5):435-439
研究发现,高速滑坡运动到谷底时,多数会与对岩岩坡发生碰撞,使滑体前部及对岸受撞岩体表部碎裂,形成滑坡碰撞构造。由于强烈的碰撞作用,滑体内部块体之间嵌合紧密。河流下切后,破碎但嵌合紧密的碰撞体卸荷松动,岸坡稳定性随之降低。由此提出滑坡碰撞模式、碰撞构造成分,并对其岸坡环境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Giant landslides, which usually have volumes up to several tens of km3, tend to be related to mountainous reliefs such as fault scarps or thrust fronts. The western flank of the Precordillera in southern Peru and northern Chil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such mega-landslides. A good example is the Latagualla Landslide (19°15′S), composed of ~ 5.4 km3 of Miocene ignimbritic rock blocks located next to the Moquella Flexure, a structure resulting from the propagation of a west-vergent thrust blind fault that borders the Precordillera of the Central Depression. The landslide mass is very well preserved, allowing reconstitution of its movement and evolution in three main stages. The geomorphology of the landslide indicates that it preceded the incision of the present-day valleys during the late Miocene. Given the local geomorphological conditions 8–9 Ma ago (morphology, slopes and probably a high water table), large-magnitude earthquakes could have provided destabilization forces enough to cause the landslide. On the other hand, present seismic forces would not be sufficient to trigger such landslides; therefore the hazard related to them in the region is low.  相似文献   

14.
孙根年  韩宇平 《山地学报》2000,18(2):110-114
在野外调查和时、空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宁夏监泥河流域古滑坡地貌与村落建设、水利工程及农业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发现:由于滑坡能改变原地形地貌,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当地塑新地貌资源的驱动力,当古滑坡体稳定后,为村落建设和农业利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土地,并为修建水库提供了许多优良坝址,这一结果,为辩证认识滑坡灾害,合理利于古滑坡体提供了新素材。  相似文献   

15.
张溪滑坡--台风诱发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彭社琴  陈明东 《山地学报》2005,23(6):725-728
14号台风“云娜”造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生多处滑坡地质灾害,张溪滑坡便是其中个案。通过对张溪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张溪滑坡是在一定厚度覆盖层、特定地形条件、植被条件下,台风风力加载作用及暴雨的淘蚀、软化、增重等一系列过程共同作用下滑动失稳的滑坡。它与暴雨型滑坡的形成机理有显著不同,这一分析成果对类似滑坡的研究和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滑面应力状态评价滑坡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上游某大型滑坡为例,研究了有限元法在评价滑坡稳定性中的应用。具体操作过程是:建立滑坡的有限元模型,求出滑面上的应力状态,计算滑面上总的抗滑力与总的滑动力之比,最后评价滑坡的稳定性。通过对黄河上游某大型滑坡比较研究发现,采用有限元法比传递系数法得出的稳定性系数高0.07,这种差异属允许差异范围。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该滑坡在天然与地震两种条件下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1.14和1.1,可以认为滑坡在两种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该方法原理正确、操作简单、结果可信度高,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离散元分析拟合了溪口滑坡碎屑流的运动过程和主要特征,认为滑坡解体后是以碎屑流方式完成运移和停积过程。  相似文献   

18.
滑体运动变形特征是建立滑坡观测系统的主要依据。前者受控于滑面类型。1.直线型滑面上的滑体作整体运动,运动具等效效应;内部变形微弱,观测重点在地表位移;2.折线型滑面上的滑体亦作整体运动,变形较强,观测重点在深部位移和变形;3.凹弧型滑面上的滑体作整体旋转运动,变形较弱,观测重点在后缘和前缘;4.凸弧型滑面上的滑体作破碎旋转运动,变形较明显,观测重点在地表(尤其是剪出口处);5.复合型滑面上的滑体作分级分块运动,变形强烈,宜作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19.
戴敬儒  周泽平  吴昕 《山地学报》2005,23(6):709-713
通过对山丘区由于基本建设过程中人为处置不当引发的工程滑坡实例的分析,按滑坡成因将工程滑坡分为:场地选址不当、切脚开挖且放坡过陡、斜坡加载填土不当和环山渠渗漏降低土体抗滑力等5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滑坡灾害的防治对策和治理措施,并建议在山丘区工程滑坡治理中,优先选用预应力锚固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