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结合对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业务流程中产生数据与文档资料的梳理建库、统计分析及开发利用工作,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实现了以矿山信息库和保证金业务数据库为数据基础,以保证金核定、缴存、提取返还管理及附件管理为核心的保证金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通讯》2014,(20):27-27
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有关精神,为进一步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审查等工作,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方案”报送审查时只需提交以下材料:“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方案”报告书(或表)及附图、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证明。  相似文献   

3.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矿山环境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恢复生态环境,迫切需要对目前矿山环境治理相关制度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有效措施。文章阐述了陕西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建立的背景,在分析陕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成效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矿山环境治理基金制度建立需要着重考虑的三个核心内容,并指出了推进基金制度要衔接的四个问题。该研究可为当前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建立和下一步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为了保证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合理开采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在闭坑、停办、关闭矿山后,做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应缴纳的备用治理费或质保金。一、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我国矿山环境不断恶化,土地破坏、水生态平衡失调日益突出,“三废”污染严重,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180多处,塌陷坑1600多个,塌陷面积1150多平方公里。全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通讯》2007,(13):47-4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07,(14):48-48
第一条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环境保护、能源主管部门: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01年以来,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开展摸底调查,颁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推进专项治理,开展矿山复绿行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初步构建起开发补偿保护的经济机制.截至2015年,中央和地方及企业投入超过900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超过80万公顷,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恢复.但总体上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仍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粗放开发方式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仍然严重,地面塌陷、土地损毁、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通讯》2005,(16):44-45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促进矿山企业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地质灾害治理的法定义务,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的采矿权人,应当边开采边恢复治理,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第三条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保证金的收缴、使用和监督管理。矿区范围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保证金由矿区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收取;矿区范围跨县级行政区的,保证金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为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工作,现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专家库首批专家名单予以公告。附件: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专家名单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16,(2):21-2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恢复,适用本规定. 开采矿产资源涉及土地复垦的,依照国家有关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通讯》2013,(7):17-18
财建[2013]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我们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累积了大量的地质环境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国土资源部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以巩固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果为矿政管理工作主线,以地质灾害和废弃矿山环境治理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大力提升矿政管理水平,取得明显成效。全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按照《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有关规定,现就做好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通讯》2007,(17):38-40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6号令,以下简称《办法》),提高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地质资料及管理信息的报送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通讯》2011,(9):39-4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2006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以下简称1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3号,以下简称13号文)以来,矿业权分类管理全面实施,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率先推行,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通讯》2006,(15):6-8,10
中央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土资源局: 为了增强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提高矿产资源管理宏观调控水平,加大国家财政对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的有关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为了加强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项目(以下简称基金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实施的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及勘查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42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通讯》2011,(10):15-18
中央有关部门,有关中央管理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 为加强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矿产资源勘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制定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