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了气象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和近代气象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促使气象观测、信息传输和处理以及预报制作乃至服务,逐步构成一个自动化体系.探空、测风、地面观测等数据资料进入袖珍计算机和微机,气象电报信息自动进入微机等流水性的信息处理作业过程,逐步形成了数据信息流和数据信息库.数据信息流和数据信息库的形成,促使信息处理、加工、分类、归并实现准自动化,以便提炼、分析和抽象出对天气分析、  相似文献   

2.
盛兴国 《气象》1985,11(10):35-38
传真,是利用电信号传输静止图象(相片或其它)的一种通信方式。传真机是这种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它可以利用无线、有线载波、卫星通信等各种信道,传送各种图象或数据信息。传真通信与电报、电话不同,它不仅能传送信息的内容,而且能传送信息的形式,即保留它的真迹。由于传真通信的这一特点,使之在信息传递(通信)、信息处理(如图象处理、办公自动化)以及气象、新闻、军事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1引言在公共环境中,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nternet安全协议)提供了强有力、基于密码的网络防攻击系统来保护私有数据,它利用密码安全性服务,以保证在Internet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进行安全的私人通信。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计算机是这一时代的必备工具,它把人类从繁重的数据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而数据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面对日增月积的档案,沿用传统的手工目录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MERRA卫星分析资料介绍 1 资料简介 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戈达德地球科学数据和信息服务中心(GES DISC,Goddard Earth Sciences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Center)提供了MERRA(The Modern Era Retrospective-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数据、数据的访问方法以及数据服务.GES DISC支持大量地面观测数据、多卫星传感器和模式数据存档,包括MERRA资料.其下的模式和同化资料信息服务中心(MDISC)是提供模式资料和服务的一站式(one-station)入口,可以通过MDISC的网页去查找MERRA资料种类并下载,也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在线处理资料,如GrADS、OPeNDAP(网络数据索取的开放工程)、Giovanni(在线数据可视化和分析工具)等.  相似文献   

6.
迅速发展的气象通信技术给气象业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作者因长期在省局电信台工作 ,对电信业务有所了解 ,现将主要的、与气象服务应用密切的业务知识作一介绍。1 分组交换数据网 (Chinapac)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一种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网络 ,由于它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 ,从而实现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同时还可以在分组交换数据网上开发各种增值业务。它提供给用户交换型虚电路 (SVC)、永久型虚电路 (PVC)的业务 ,具有差错校验、重发功能和自动选择迂迥路由的…  相似文献   

7.
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如山体、水体、道路等的位置和形状 )进行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的系统。它具有强大的空间信息集成以及管理、预测评估、模拟反演等功能 ,目前广泛应用于环保、地质、农业、林业、国土、规划等部门 ,也为气候资源的分析由平面走向立体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影响气候资源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山体、大水体、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把这类地理信息和台站几十年的气候资料输入计算机 ,建立相关的空间模型 ,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加以推算 ,以分析某种农作物在该地区种植的适宜程度 ,即进行气…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微机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汉字终端等各种信息处理,将逐步代替气象工作中烦琐的手工操作方式。其中自动填图系统现已开始投入业务使用。它迅速、及时、准确的提供各种图表,成为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田同舟 《气象》1981,7(1):39-39
“信息”这个概念,从词意上理解,其含意极为广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信息”以不同的解释,通常把信息视为消息、情报、指令、密码、数据以至知识等概念的通称。广义来说,信息就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的状态。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反映了该事物的不同特征,于是这些特征就会给人们带来形形色色的信息。 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而同一信息又可以作种种转换。例如,填在天气图上的云符,就是大气运动、变化的一种信息,它是气象人员经过观察判断,用文字符号记录下来并编成电码后,通过通信设备,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给气象台的。这一系列工作,就是一种信息(云状)的转换过程。这里所用的形态不同的观测记录(文字符号)、电码、电信号、填图符号等,都是同一信息的不同载体。  相似文献   

10.
刘玉洁  徐建平 《气象》1984,10(5):44-44
卫星接收处理设备接收到泰罗斯-N气象卫星发下的高分辨图象传输(HRPT)资料后要进行预处理(即地理定位、定标及质量检验),并把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资料和低数据率(TIP)资料分离开。AVHRR资料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兼容磁带(CCT磁带)上,也可经过图象处理后形成图片。提供给用户的产品有两种形式:一是图片(拷贝成胶片或相片),用户只需进行图象解释;另一种是CCT磁带,它已经过预处理但未作图象处理,要由用户自己提取所需的信息。由于我国不少部门已有自己的图象处理设备,因此CCT磁带对他们来说更为方便灵活。使用CCT磁带首先需要知道资料的信息格式,这里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1 MDOS2.0平台主要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功能:数据传输信息显示与监控功能,此项功能能够直观的辨别出数据的显示和所上传的数据正常与否,能够及时提醒值班员查看不正常数据并及时处理,它包括日数据、小时数据、分钟数据、日日照数据和区域站数据等;国家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功能,当国家级台站上传的数据有不合理记录或处理记录不符合审核规则库时.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温度-对数压力图解”这样的简易工具,今后很长时间仍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它是我国台站分析预报雷雨、冰雹、飑线等强对流天气的一种基本图表。然而,很多人已经注意到,我国正式印行的“温度-对数压力图解”上的湿绝热线有明显的误差,用它查出的θe(即θse)与用电子计算机根据公式计算的数值可差3—5℃。本文的目的,讨论计算湿绝热线的各种公式,并将其数值结果与“图解法”比较,以提供绘制新“图解”的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 和方向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从第一台电算机 1946年问世至今,已经发展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6-1957。第一代计算机。它的特点:①机器由四部分组成,元件主要是电子管;②以中央处理机(运控部分)为中心组织机器;③使用手编程序,并开始使用符号语言(汇编语言);④需要人直接操纵机器,直接扳开关直接操纵;⑤主要进行科学计算。  相似文献   

14.
DBASEⅢ数据文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数据库文件(DBF),它是DBASEⅢ的内部文件,用户的数据均以记录和字段(行和列)的形式存放在其中,库结构信息与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另一种是正文文件(TXT),它是DBASEⅢ的外部数据文件,用来作为DBASEⅢ与其它软件的接口,数据以ASCⅡ码形式存放.  相似文献   

15.
吴贤纬 《气象》1979,5(3):10-12
自从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电子计算机已深入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气象科学技术也不例外,无论从气象探测、观测数据获得、情报传输、天气预报、资料处理、模拟试验、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都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这个有力工具。在有些方面还起到了人工操作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如人烟稀少地区设置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收集、气象情报的高速传输等。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电报技术运用促进了天气预报业务的实现。电报作为当时最先进的通信工具,加速了气象观测数据的接收和气象信息传播的速度;而气象密码、广播电码的编排和规范,更是在中国天气预报业务最初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民国时期气象电报相关档案史料的梳理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民国气象电报的形成以及它与天气预报业务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1引言根据目前“城市每间隔5km、农村每间隔20km”安装一个自动站的要求,结合济南市新一轮城市规划区域的面积,市区需安自动站45个。如何组织数据的传输,县(区)市气象局如何监测共享自动站数据信息,使其在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中得以广泛应用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下面就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中的数据的管理和应用问题加以讨论和研究。2加密自动气象站软件存在的问题(1)从目前业务结构的现实资料的接收、存放、使用均在一台计算机上操作,过多的人员操作使人为失误增加,很容易使计算机死机而数据接收不到,造成大量数据丢失;(2)由于业务需求,有时候需…  相似文献   

18.
X波段双通道同时收发式多普勒偏振天气雷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致君  楚荣忠 《高原气象》2007,26(1):135-140
以我们研制的X波段多普勒偏振天气雷达为基础,介绍一种双通道同时收发式多普勒偏振雷达技术,并对其优缺点和应用问题进行讨论。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雷达,它可同时获取云和降水的强度信息(ZH)、多普勒信息(平均径向速度V,谱宽W)和偏振信息(差反射率ZDR,差传输相移ΦDP及比相差KDP和相关系数ρHV)。这些信息反映了云和降水粒子的范围、大小、运动变化和相态的不同,是全面了解云和降水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理及其微物理变化过程的较好工具。它可广泛用于大气物理研究、人工影响天气、暴洪监测和临近天气预报等领域,对于提高云和降水物理研究水平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借鉴国外气象仪器的经验,以及做对比试验,气科院大气探测所从芬兰购买了一套风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一单片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对从传感器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也可同时处理几个风感应系统的数据,并显示多种风要素值。它既可以作为单机使用,也可通过标准接口RS 232与主计算机相连作为风测量的  相似文献   

20.
1引言农业气候资源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其生产所提供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物质能源发展的潜在能力[1]。GIS是一种多技术交叉的空间信息科学,它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2]。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网的建设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