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葫芦岛金地矿业有限公司膨润土矿40万t/a采矿工程属建设生产类项目,为新建采矿类工程。通过对该项目水土保持影响分析,此项目无制约性因素影响,选址可行,主体工程中的防护措施合理,减少了水土流失,但是仍然会造成水土流失,为此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开采,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达到项目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和谐相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1,(3)
项目开发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直接危害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辽宁昌图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厂房建设项目区域实际情况,预测项目建设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危害。结论认为,因其占地面积较大,工程施工土石方量较大,建构筑物区新增水土流失量较大,如不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将产生一定的流失;可通过采取表土剥离、撒播草籽、表土防护等措施加以防护,降低施工影响,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范围。  相似文献   

3.
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使项目占地区域内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7%,土壤流失控制比大于1.0,拦渣率达到98%,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7%,林草覆盖率达到30%。项目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等多种方法,把水土流失影响降低到最小。只要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本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不大,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5)
陇东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本文从地质学的角度探讨了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之间关系,并对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区域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生态化治理思路和对策措施。研究结果认为:陇东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崩塌、滑坡、泥流是一种互为因果、互为促进、互相转化的关系,陇东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区也是区域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主要有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治理效果较为明显。同时,针对治理中存在的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治理监管缺失、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设计和管理措施不到位、治理工程缺少生态化理念等问题,提出应统筹规划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防治思路,因地制宜,继续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保土耕作措施,并充分利用生态化治理新技术,做到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助力区域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以期对治理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属矿工程水土流失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6,(4)
金属矿工程多位于山区,根据其开采方式不同,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也不尽相同。金属矿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不仅发生在施工道路等基建设施的建设阶段,也发生在工程投产运行后,尤其是尾矿库、废石场等。通过调查类比预测,对金属矿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分区防治、针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施工道路、废石场、尾矿库等应合理选址,并采取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韩丽霞 《地下水》2019,(3):203-204
煤矿矿井属于小型开发项目,针对煤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崩塌、泥石流严重、煤层开采面积过大、地下水位降低和水资源侵蚀严重等水土流失问题,为减少水土流失危害,提出应采取对应治理措施,有效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改善,把握水土流失治理要点,优化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煤矿开发项目功能,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量。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5)
渭北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西铜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人文环境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铜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为例,结合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和影响因素状况,依据基本的实施原则,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区域进行防治责任区划分,针对主体工程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弃土(渣)场防治区和临时工程防治区这4个区,提出具体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对防治水土流失、蓄水保土、坡面防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小翠  樊居有 《地下水》2018,(6):204-205
志丹县麻子沟流域位于双河乡麻子沟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在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同时,加强区内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分析区域水土流失现状,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提出水保治理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禁措施等对策建议,以期改善矿区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四川盆地丘陵区是该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穷的重要原因。文章根据四川盆地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高的特征及其致害因素,探讨了水土流失原因。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及耕地资源,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水旱洪涝灾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蓄水抗旱能力降低。由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整治坡面水系,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强化人口/管理等,从而使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加强对紫色砂页岩丘陵区的治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不仅利于四川盆地丘陵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改善长江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伊犁河某灌区水土保持防治设计,明确了项目分区、土壤流失量、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等六项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并对监测点位、内容及方法、施工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以使得工程建设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发挥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汪星晨 《地下水》2022,(1):195-196
以广东佛山房地产项目建设场地为评估区域,为保证工程场地施工安全,对建设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估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研究区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房地产项目建设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提出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建设场地适宜性差,工程防治地质灾害难度大,可能遭受采空区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高,对拟建工程影响较大。预测研究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基坑边坡崩塌/滑坡和填方边坡崩塌/滑坡。在防治治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5,(6)
水电站工程的实施必然会对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带来负面影响,以金桥水电站工程为例,对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局及方案,为保证水电站工程的安全发电、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3)
兴隆沟小流域位于辽宁省建昌县东部药王庙镇境内,属土石丘陵地带,多年来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农业种植方式落后,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针对流域内水土流失问题较严重、坡耕地数量较多、荒山未及时整治和流域内存在大量疏幼林地等现状,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目标,结合市域经济,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安排各项治理措施,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与管护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从上到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组成控制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形成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模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呈良性循环,实现山川秀美、民富粮丰的目标,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为其它类似水土流失地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兰中孝  张才兵  廖德武  王源 《地下水》2023,(6):161-163+178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造成的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尤为迫切。本文以贵州安龙县普坪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区域,基于该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针对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结果认为:安龙县普坪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破坏和土地资源损毁。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搬迁工程措施、工业场地及废弃建筑物拆除措施、矿区残余房屋拆除措施、煤矸石堆修复工程措施、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及复绿工程措施。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措施将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减少和控制地质灾害发生,实现良好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1)区域环境污染,其中包括“三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对农业的危害及对大气的污染;(2)水土流失在各市县均有发生;(3)西部土地沙化现象比较严重,面积达47.99hm^2,正在发展的沙化土地面积41.82万hm^2;(4)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程度高,面积已达199.73万hm^2;(5)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危害极大,严重威胁农业生产;(6)近年,全省春夏持续高温,干旱土地逐年增多。文章最后论述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主要包括污染治理;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并通过产业结构和提高科技进步等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对旱涝的防治应防汛、抗旱并重;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大力兴修水利,达到除害兴利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卧狼沟流域地貌特征,对梁峁、坡面和沟道三大地貌单元的生态环境现状分别进行分析,发现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利用结构失调和水土侵蚀等问题加剧了区域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土地变得更加贫瘠,植物生长条件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应采取植物和工程措施结合的方式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治理,治理后水土流失现象可得到全面控制,经测算,平均每年可减少泥沙8.25万t,年拦蓄径流量277.9万t。林草覆盖率将大幅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0,(2)
以营口市为例,针对坡耕地、四荒地、水蚀林地(园)地、侵蚀沟道、山洪沟道和历史遗留矿产资源开采破坏的迹地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提出应以综合治理措施体系与配置为核心,针对不同水土流失区域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采取以保护和培育好现有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生态植物措施为重点,严格控制生产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依法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制度。通过加大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人为破坏水土资源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1,(1)
运行期间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低,其对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于风电场建设时期。风电场建设带来的水土资源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风电场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典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风电场建设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希望为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控及其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银 《地下水》2018,(6):242-243,246
西卓煤矿位于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澄合矿区中深部,地处陕西省合阳县,矿区的建设和生产对当地的水土保持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针对合阳县整个县区水土流失概况和矿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类型进行分析,通过对矿区地表物质组成、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现状等土壤侵蚀环境背景的综合分析,发现矿区内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在治理过程中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减轻人为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效果,对同类矿区在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提供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20.
牛文鹏  高俊  郝名利  杨敏  吴丹 《地下水》2022,(5):250-253
以广佛环线西环段城轨线路工程为例,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降低植被覆盖率,破坏原有生态防护体系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隐患问题。基于对该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具体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时段内预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总量为31 428 t,其中施工期29 507 t,自然恢复期1 921 t,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桥涵及站场工程区是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将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降到最低,应分区采取防治措施,将主体工程区划分为8个一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分区实际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防治对策。从同步布设的20个水土保持监测点监测结果看,工程建设区内各项防治指标均可达到或超过方案确定的目标值,防治措施实施后具有显著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