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海南地震保险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繁銮  魏定杰 《地震学报》1996,18(4):538-540
海南地震保险系统研究沈繁銮1)李志雄1)陈定1)李海华1)魏定杰2)林尤儒2)1)中国海口570203海南省地震局2)中国海口570205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主题词海南城市抗震防灾烈度预测建筑财产地震损失地震保险1986年以来,东南沿海和海...  相似文献   

2.
快速准确地自动检索地名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快速准确地自动检索地名的一种方法何少林1)李海亮2)肖军1)1)中国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及地震台网每年记录到可定位的地震几千条,对每条地震都需要给出震中地名。以往查找地名大...  相似文献   

3.
对强震前地震分形谱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令人  龚宇清 《地震学报》1997,19(3):331-333
对强震前地震分形谱异常的研究朱令人1)周仕勇1)杨马陵1)王海涛1)龚宇清2)1)中国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2)中国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电子计算中心主题词分形分形谱复杂性Contor模型地震分形与自然界许多实际的分形(诸如材...  相似文献   

4.
国外数字化地震仪器情况朱元清1)郭育1)胡春峰2)1)中国上海200062上海市地震局2)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国际合作司随着地震监测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于地震监测的设备日趋先进,模拟信号系统逐步被数字化设备所淘汰,近10年来,各种数字地震设备...  相似文献   

5.
子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混合试验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地震模拟振动台承载能力及台面尺寸对大型结构试验的限制,扩展振动台的功能,本文提出了子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混合试验方法、试验过程及实时数值积分方法,并给出了试验子结构边界条件的两种模拟形式.通过一个简单框架结构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子结构混合加载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指出了该试验方法的主要技术问题.混合试验方法通过子结构技术和振动台试验相结合,解决了目前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拟动力试验在设备规模和加载速度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位移控制的子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混合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地震模拟振动台承载能力及台面尺寸对大型结构试验的限制,扩展振动台的功能,提出了位移控制子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混合试验方法,包括试验原理、试验过程及数值积分方法,并给出了2种子结构边界条件的模拟形式.通过1个简单框架结构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子结构混合加载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指出了该试验方法的主要技术问题.混合试验方法通过子结构技术和振动台试验相结合,解决了目前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拟动力试验在设备规模和加载速度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震模拟振动台受到系统和试件非线性等因素影响,导致波形再现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幂指数法的地震模拟振动台频域前馈补偿方法以提高振动台的控制效果,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际振动台试验对该方法的控制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幂指数法的地震模拟振动台频域前馈补偿方法能够快速收敛,迭代次数较少,可以大幅提高振动台的波形复现精度,能够提高振动台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幢四层砖混结构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模型为1/4比例,采用悬踏步板装配式楼梯。输入了不同峰值的地震加速度,直至破坏。  相似文献   

9.
一个三维空区的震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三维空区的震例研究朱元清1)夏从俊1)左力格图2)李慧民1)1)中国上海200062上海市地震局2)中国武汉430071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主题词震源深度地震预报三维孕震空区华东地区自6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对强震前出现地震活动空区的研究日益增...  相似文献   

10.
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震模拟振动台作为结构抗震研究重要的试验设备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经历了从线性到非线性、时不变到时变、模拟控制到数字控制、位移控制到加速度高级算法控制的发展过程.本文从建模方法、参数识别和控制算法三个方面回顾了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系统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阐述了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即试件与台面动力耦合模型、高性能参数识别、控制器参数自整定、强非线性高级控制算法、振动台台阵系统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1.
从能量释放动态过程进行震源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熙铭  高后秀 《地震学报》1997,19(3):323-326
从能量释放动态过程进行震源机理的实验研究郑熙铭1)高后秀2)杨渝钦2)杨敬宇2)李志雄3)1)中国天津300201天津市地震局2)中国天津300072天津大学3)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主题词地震活动震源机理动态过程相似性实验研究震源机理的研...  相似文献   

12.
范军  郑斯华 《地震学报》1998,20(3):317-321
成都遥测地震台网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功能及特点范军1)陈天长1)韩渭宾1)曾健1)郑斯华2)长谷川昭3)堀内茂木3)1)中国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2)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3)日本仙台980东北大学理学部地震预知喷火预知观测中...  相似文献   

13.
自动控制技术在大型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自动控制技术在我国首台大型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研制中的应用。该地震模拟振动台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地震模拟振动台参数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震模拟振动台(以下简称振动台)线性模型为基础,应用一阶灵敏度模型分析了振动台三状态反馈控制参数的灵敏度函数及其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用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三状态反馈参数的变化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地震地质》1994,16(4):373
对新编的华北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目录(3(1/2)≤M<4(1/2))的精度和可信度进行了讨论。认为该地震目录从1484年后的记载率较高,它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的精度基本可以满足研究历史地震活动性的需要。它与中国地震目录(M≥4(3/4))比较,补充了相当数量的3(1/2)≤M≤4(1/2)的地震。利用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分析了华北北部部分6级以上的历史地震,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在强震发生前具有明显的空区、条带、地震活动性增强、平静等前兆特征,同时,也显示了某些强*发生前的前震活动和主震之后起伏的强余震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地壳损伤状态的重力频域反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志  吴国华 《地震学报》1998,20(3):322-326
地壳损伤状态的重力频域反演研究张永志1)王文萍1)梁伟锋1)吴国华2)1)中国西安710054国家地震局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2)中国昆明650041云南省地震局主题词损伤状态重力变化频域反演地震在许多强震发生前,人们观测到在震中附近地区地球的重力场发生...  相似文献   

17.
邕宁地磁台新记录室的设计特点及效果吴一柱1)覃福勋2)齐贵华2)陆裕强2)李柳英2)1)中国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2)中国广西530200邕宁地震台保温和防潮是建造地磁记录室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方面,但保温和防潮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矛盾的...  相似文献   

18.
池顺良  郗钦文 《地震学报》1996,18(3):396-399
大洋热点的负荷潮汐加热机制池顺良1)郗钦文2)骆鸣津3)池亮1)1)中国河南鹤壁458000鹤壁市地震办公室2)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3)中国郑州450000河南省地震局主题词热点潮汐应力二战前后,随着回声测深技术的出现,在世界...  相似文献   

19.
对新编的华北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目录(3(1/2)≤M<4(1/2))的精度和可信度进行了讨论。认为该地震目录从1484年后的记载率较高,它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的精度基本可以满足研究历史地震活动性的需要。它与中国地震目录(M≥4(3/4))比较,补充了相当数量的3(1/2)≤M≤4(1/2)的地震。利用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分析了华北北部部分6级以上的历史地震,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在强震发生前具有明显的空区、条带、地震活动性增强、平静等前兆特征,同时,也显示了某些强*发生前的前震活动和主震之后起伏的强余震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一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土异形柱框架结构1/6比例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从弹性,开裂,屈服直至破坏等各地震反应,揭示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