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太成  何彦  张文来 《内陆地震》2010,24(3):260-264
对木垒遥测数字地震台遥测数字地震仪观测系统的一次典型故障排除维修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基本理论知识指导下,使用软件、元器件、计算机做为检查故障的工具,以及采用替换法等,对处理复合型系统故障可以取得迅速判定故障、迅速恢复观测系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是全部采用国产设备建成的第一个全无线数字地震遥测台网 ,于 1 997年 1 1月通过国家地震局验收。自运行两年半以来 ,系统性能较为稳定 ,波形记录正常 ,正常运行率较高。作者从事台网维修工作 ,在处理故障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1 台网简介西安数字地震遥测  相似文献   

3.
1 设备研制的作用和意义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成后 ,需要保证连续正常运行 ,但在运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设备可能出现“死机”现象 ,造成观测记录的中断 ,而遥测数字地震台往往远离台网中心 ,处于无人值守状态 ,出现死机时 ,需要专门派人到遥测台关机后 ,再重新开机解决故障 ,即浪费时间与经费 ,又增加了信号间断率。如果对这类故障 ,能有一种设备来自动进行处理 ,就会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运行故障率。根据这种实际需要 ,我们设计研制了适用于遥测地震台的 LN-WDG-I型实时监控仪。LN-WDG-I型实时监控仪可以通过监视数据流的输出来…  相似文献   

4.
引言在地震监测工作中 ,值班人员一直希望有一种性能完善、运行可靠的报警装置 ,这种装置不仅能在地震触发、数据通讯中断与恢复时 ,及时发出声音报警 ,并且能以图像形式显示出地震方位及时间 ,更好地为速报人员提供方便 ,为此 ,我们研制了 LN-SSBJ-I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实时报警系统。1 结构与功能1 .1 报警系统结构“报警系统”的外观正面是一幅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分布图 ,在每个遥测地震台站的位置上安装一只双色发光二极管 ,以不同颜色表示正常情况、地震事件或通讯故障。在地图的右上角装有 6位 LED显示器 ,用以显示地震或故障…  相似文献   

5.
宋太成 《内陆地震》2002,16(2):165-169
在无线遥测地震仪器中 ,发射机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输出功率下降、无输出功率、发射频率不准等故障。分析了发射机典型电路——石英晶体主振电路、倍频电路、激励级电路、功率放大级电路的基本原理。排除发射机的故障时 ,先从不同单元电路逐一检查、测试 ,判断故障类型 ,最后进行发射机总调试  相似文献   

6.
目前768遥测系统使用的半导体稳压电源,起着供给接收机与发射机电源的作用。因其为70年代中期产品,常年连续工作,且采用分立元器件组装电路,所以故障较多。如大功率调整管(3DD102B)取样放大管与推动管易击穿或烧断,很多情况下是3只晶体管同时击穿,该机的可靠性与负载稳定度较差,这样给维修、特别是子台维修带来不便。从临汾遥测台网各子台几年来的故障来看,约占全部故障的30%~40%,由于故障多,维修频繁,不仅造成人员车辆器材的消耗增大,而且断记率高。直接影响台网监测能力的发挥。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对768稳压电源做了以下两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化前兆遥测台网的信号传输链路中,光隔主侧、光隔副侧是一个故障多发点。为维修方便,笔者研制了光隔测试信号发生器,提高了光隔维修质量。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合肥数字遥测台网的技术构成和台网在运行期间,数字观测设备、无线传输设备的应用和日常维护,叙述了台网数字设备在运行时出现死机、丢数以及其他故障采取措施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地震观测台站远程测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远程测控系统,监测无人职守地震观测台站设备的工作状态,室内商业供电状态、室内温湿度的监测,室内安全布防及报警;在区域遥测台网中心发现观测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专线网络处理简单的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已损坏的辅助设备等。  相似文献   

10.
引言乌鲁木齐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于2000年9月建设完成,10月开始投入观测运行。在台网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是网络系统中的核心计算机,各遥测子台地震信号都必须通过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进行实时接收和处理,分析人员才能够对各遥测子台的数据进行地震分析。刚开始由于我们对SCOUnix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没有经验,加之乌鲁木齐遥测台网每天的数据量较大,以及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一直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实时地震数据处理机出现过系统资源使用匮乏、文件系统容量支持不够等故障,从而导致系统运行出现瘫痪现象,曾造成其中一台…  相似文献   

11.
淮河流域焦岗湖水质参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焦岗湖是淮河左岸一个天然湖泊,集防洪、灌溉、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利用焦岗湖4个季节水质监测数据,运用Kriging方法,分析焦岗湖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受水文季节变化过程及人类活动等综合影响,焦岗湖水质参数在时间及空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从时间变化来看,夏季透明度较低、秋季较高;溶解氧浓度在春、冬季显著高于夏、秋季;总氮、总磷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均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从空间变化来看,4个季节的透明度空间差异较为显著;溶解氧浓度在春、冬季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夏季呈现中心高周围低的变化趋势,秋季则表现为西高东低;总磷浓度春季分布较为均匀,夏、秋及冬季则呈西高东低之势;高锰酸盐指数在春、秋季节呈现东高西低之势,夏季高浓度主要集中在湖区北部,冬季浓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溶解氧对低洼盐碱地鱼塘物质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淮海平原低洼盐碱地鱼塘中溶解氧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及其它生物的耗氧作用扰动的方式时间可显著改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池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变动除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含量等有关外与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密切相关. 尤其在底泥中这种变化更加明显. 池塘水体中的氨化作用强度磷的转化强度明显地呈现出受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影响. 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增加时导致细菌的现存量及活性的增加使得氨化作用强度磷的转化强度也显著增加这种情况在底泥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池塘水体中反硝化作用强度反硫化作用强度的变化则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相反. 当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减少时水体中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反硫化作用强度反而大大增加. 这种作用在底泥中表现得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双酚A为研究对象,利用四级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非稳态非平衡条件下1991-2011年间双酚A在滇池水域水相、表层沉积物相和中层沉积物相中的浓度分布、相间的迁移通量,确定主要迁移过程;结合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对常数之外的12个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入滇总量98%的双酚A主要通过水体降解去除,滇池出水去除量和水体残留量共约占1%,余下部分进入沉积物相;沉积物相是残留双酚A最主要的汇,其中,表层沉积物相中双酚A浓度最高,3相中浓度变化趋势受外界输入影响较大;水相→表层沉积物相的迁移为双酚A在滇池的主要迁移过程,其次为表层沉积物相→中层沉积物相;双酚A在水中的降解速率、有机碳分配系数,各环境相中有机碳含量、固相体积比等参数灵敏度较高,对模型的影响较为显著;模型计算浓度与实测浓度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四级多介质逸度模型适用于滇池水域双酚A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  相似文献   

14.
The mechanism of cadmium resistance of a yeast strain Rhodotorula sp. Y11 isolated from mine soil was investigated. We found that the yeast cell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showed different cadmium-adsorption models. Grown in medium supplied with 100 mg/L of cadmium, 3.29% of the cell-absorbed cadmium was accounted in the cytoplasm. However, only 1% was taken into the cytoplasm and 99% was bound to the cell wall using the lyophilized biomass to adsorb cadmium in double distilled water. Treatments with alkali, ethanol-chloroform and proteinase showed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biosorption of whole cells and isolated cell walls. FT-IR analysis showed that acetyl of chitin was the active compound in the cells to absorb cadmium. The production of Metallothioneins, proteins related to the resistance to heavy metal in yeast, was evidently induced by cadmium, achieving 638.8 μg/g wet weight, which was about 85 fold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uninduced biomass and was also much higher than that reported previously.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Metallothioneins was 6500 Da estimated by SDS-PAGE.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的鄱阳湖湖区蒸散特征及环境要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散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湖区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对了解鄱阳湖湖区水量平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ODIS数据,应用地面温度-植被指数三角关系法反演2000-2009年鄱阳湖湖区的实际蒸散量,分析湖区蒸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气象因子对流域蒸散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09年鄱阳湖湖区年蒸散量在685~921 mm之间,平均年蒸散量为797 mm,最大蒸散量出现在2004年.2000-2009年多年平均水体蒸发量为1107 mm,高于湖区植被蒸散量(774 mm).湖区汇水区域中蒸散量占降水的平均比例为55%,是水量平衡的主要支出项,径流系数约为0.45.湖区蒸散主要受辐射和气温的影响,月蒸散量与气温呈显著的指数相关,2007年蒸散量对温度的关系最为敏感.降水量距平与蒸散量距平的关系除2007年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年份相关性不显著.鄱阳湖湿地蒸散与湖泊水域面积总体呈正相关,但在水文干旱严重的2006年,当水域面积<30%时,蒸散速率随水域面积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太湖底泥悬浮中营养盐释放的波浪水槽试验   总被引:46,自引:9,他引:37  
波浪水槽中研究了小波掀沙(波高8.77cm,波周期0.8s)和大波掀沙(波高12.31cm和13.29cm,波周期1.0s)对太湖沉积物悬浮及N、P营养盐释放的作用规律.结果显示:小波掀沙时,底泥并未发生大量悬浮,SS浓度最高时仅13.6mg/L;大波掀沙时,底泥大规模悬浮,SS浓度最高达达245.2mg/L水体悬浮物、营养盐浓度变化滞后波高变化1h以上.当波高改变1h后,水体悬浮物、N、P营养盐浓度才改变到相应的平衡浓度.除总磷浓度显著提高外,小波掀沙对水体N、P浓度的影响很小,大波掀沙则显著提高了水体总氮、总溶解氮、总磷、总溶解磷、氨氮(NH4 -N)、溶解性活性磷(SRP),其中NH4 -N、SRP最大增幅达30%和20%.小波和大波掀沙过程中,水体溶解氧浓度均持续增加,掀沙2h后增高2mg/L,溶解性有机碳持续下降,2h后下降33%-51%.试验结果表明,掀沙过程中水体充氧及颗粒物的絮凝、吸附作用可能是限制NH4 -N、SRP浓度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赵文  董双林  张兆琪 《湖泊科学》2002,14(2):159-165
于1997年4月5日至1998年9月1日对山东高青赵店乡渔场34个盐碱池浮游动物群落演替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集了389个浮游动物定量水样。结果表明,轮虫主要是在夏秋高温季节占主导地位,桡足类在春季和秋末冬初在大部分养鱼池和所有无鱼对照池中占绝对优势,原生动物在养鱼池浮游动物中占相当比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冬季变动一般都有放养早期的春季生物量峰值和盛夏至初秋的生物量高峰,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动形式与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动不尽相同,其季节变动的总趋势是,冬季最低,春季开始上扬,夏季最高,秋季又开始下降;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在浮游动物生物量峰值时多是低谷,而生物量下降时多样性指数又上升,无鱼对照池和新挖池塘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较一般养鱼池塘的高。  相似文献   

18.
湖泊中有色可溶性物质对近紫外及蓝光衰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研究巢湖(藻型湖泊)和龙感湖(草型湖泊)的有色可溶性物质(CDOC)对近紫外及蓝光衰减的影响时发现:巢湖水体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比龙感湖大。2个湖泊中来源不同的可溶性有机碳对光的吸收极其相似,只是在量上有差异。在巢湖水体中,光的衰减曲线在355—400nm之间有一个峰,且Kd值较大,而在龙感湖水体中,光的衰减曲线在500nm以下时随着波长的递减而增加。从CDOC对Kd的贡献来看,它们之间最大的相关是在355nm左右,这是悬浮质、叶绿素以及CDOC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云南洱海桃溪河口净化工程的设计思路及初步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HEC-HMS模拟次降雨洪水过程:采用可视化数据存储系统HEC-DSS建立水文气象数据库,利用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技术集成流域自然属性数据库,通过距离平方倒数法对雨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SCS曲线数法计算水文损失,运动波法计算直接径流与河道洪水演进,选用基流指数退水法模拟流域基流,并对模型中水库模拟部分进行适当修正.经模型校验,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流量与观测流量拟合较好,效率系数大于0.8,洪峰流量误差低于4%,峰现时间误差低于2 h,该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对洪水水文要素的影响研究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复合基质深度净水除磷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垂直上升流人工湿地模拟柱实验,研究了泥炭、蛭石、砾石以不同体积比(柱1比例1:1:3,柱2比例1:1:2, 柱3比例1:1:1,柱4全为砾石)组成的复合基质对人工湿地出水的深度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填充复合基质的柱1-3对总磷和正磷酸盐的处理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7%和90%以上,明显优于填充单一基质砾石的柱4(27%和 21%);蛭石、泥炭价格远高于砾石,从经济、有效的原则出发,用蛭石、泥炭、砾石以1:1:3的体积比例混合作为复合填料比较合理;该复合基质适合于水质深度净化,在进水总磷浓度不超过0.1 mg/L的情况下,除磷效果相当稳定,可以保证 0.02mg/L以下的出水浓度(地表Ⅲ类水质标准),并达到80%左右的去除率;遇到高浓度磷污染负荷冲击时,磷去除率会降低;该复合基质的除磷机制主要为吸附净化,单独使用易吸附饱和,而与人工湿地中与湿地植物的吸收净化衔接起来,就能形成稳定持久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