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陆地卫星资料的应用研究中,先对少量样本进行分析,然后上计算机处理,可以减少研究工作中的浪费与盲目性。本文以黄河下游大汶河为例,利用陆地卫星多谱段数据,对流域的稠密森林山地、稀疏林山地、草被灌丛山地、丘陵农田、平原农田、水体、城市等地物进行数值分析识别,并与常规目视解释作了比较。通过分析比较认为:陆地卫星单波段识别地物的功能,若以优劣评阶,影象的次序为:MSS5、MSS6、MSS7、MSS4,数值分析的次序为:MSS5、MSS7、MSS6、MSS4,但任一单波段都不能识别所选择的全部地物;由MSS5与MSS7构成的二维空间是识别流域地物的最佳判别空间;四个波段合成的彩色片可识别8类地物中的5种,具有良好的识别功能;利用MSS7~MSS5灰阶值点聚图及判别分析方法,可对流域地物进行识别分析,这种非计算机识别地物的数值法,适合于研究指定范围内样本的地物类型。  相似文献   

2.
一、使用的遥感图像及工作方法 本图的解译绘制,主要根据1/50万MSS4、5、7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卫片及多波段黑白卫片解译而成。黄土分布地区,利用航片对滑坡、错落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进行了重点解译。对盐碱地的分布进行了航卫片对照解译。 二、分类原则与表示方法 本图系参考《中国1/100万地貌制图规范(修订稿)》及《国土资源信息分类体系(征求意见稿)》,采用形态、成因及物质组成多级分类的  相似文献   

3.
MODIS数据时间分辨率较高,将其应用于河道监测优势明显.川西山区河道狭窄,水体像元多为混合像元,并且山区沟壑众多.山区阴影、混合雪盖和城镇区域的反射率特征与山区河道水体反射率特征相近,利用现有方法提取水体难度较大.为将MODIS数据的优势运用于山区河道监测,选定岷江上游区域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在对多日MODIS数据中的典型地物进行采样分析后,对归一化植被指数法(NDVI)进行了改进,将其与MODIS第1波段数据组合得到山区水体增强指数(MEWI),实现了图像中山区沟壑的模糊处理,突出了水体.在针对山区地物特点进行图像增强后,河道水体清晰可辨,能够应用于山区5级以上河流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一、卫星图像的选择、分析与应用 用于解译河南省冬小麦麦田类型的基本资料是美国陆地卫星MSS(4,5,7波段)和TM(2,3,4波段)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比例尺为1∶25万,系粗纠正图像产品,共15幅。 上述卫星图像按应用的适宜性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适宜图像。根据冬小麦生育期内不同发育阶段地面覆盖度或叶面积指数(LAI)及小麦光谱反射率或垂直植物指数(PVI),用于目视解译冬小麦种植区图像的最佳时相是三月中旬至四月下旬。因为此期间冬小麦正值拔节抽穗期,LAI  相似文献   

5.
扎龙湿地水体遥感提取过程中云阴影去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扎龙湿地为研究区,利用空间分辨率高、纹理信息丰富、定位精度高和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ALOS遥感影像,测定了研究区水体等5种典型地物和云阴影的波谱亮度值;根据水体和云阴影的光谱特征,利用阈值法对近红外波段ALOS影像进行阈值处理,将包含云阴影信息的水体信息提取出来;基于ALOS彩色影像,再采用决策树方法自动提取湿地水体信息,同时将云阴影信息去除,并再补充提取因去除云阴影而损失的水体信息;与目视解译结果相比,用本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区湿地水体信息精度高于85%。近红外波段阈值法和彩色影像决策树法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能有效去除云阴影而高精度获取湿地水体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TM图像的塔盆周边地区主要地物亮度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居民点、水体、植被、早地是组成干旱区的主要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反射差异比较大,易于判读;研究这些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亮度值变化规律,对于干旱区遥感监测分析,信息提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5景南疆地区5市1县陆地卫星TM影像图,选择出能代表该地区水体、植被、居民地和早地等主要地物的720个样点,分析干旱区4种主要地物在TM影像不同波段上的变化规律以及产生辐射绝对亮度值(R)变化的地物光学性质和状态;揭示干旱区主要地物在TM影像中的亮度值变化的光学特征。研究表明,这种光学特征对水体来说遵循TM1〉TM2〉TM3〉TM4〉TM5〉TM7的规律,对植被来说,遵循TM4〉TM5〉TM1〉TM2〉TM7〉TM3的规律,对居民地来说,遵循TM5〉TM3〉TM1〉TM4〉TM2〉TM7的规律,对早地来说,遵循TM5〉TM3〉TM7〉TM1〉TM4〉TM2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3年10月7日和14日的landsat 8 ETM+遥感影像数据和松嫩平原实测的31个采样点的水体中的叶绿素a和悬浮物含量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松嫩平原水体中叶绿素a和悬浮物含量的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将各波段反射率进行必要的数学变换和波段组合后,可以显著提高其与水体中叶绿素a和悬浮物含量的相关水平;以R4/(R2+R3)为自变量,建立的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反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以(R5+R4)/R3为自变量,建立的水体中悬浮物含量反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一、技术方法 遥感水文地质调查采用单项分析、系列成图、综合解译的方法。首先依据影像分别解译水系、地貌、构造、岩类等要素,结合常规资料,分析逐要素与地下水的关系,最后综合解译水文地质专题。 水系是最直观的影像信息,通过水系形态的分析可以间接判别岩类、地质构造格局、新构造运动等,水系组成的影纹是较好的影像解译标志。  相似文献   

9.
青海可可西里主要湖泊湖底地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阈值法对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主要湖泊的遥感影像进行水体信息提取,根据水体与其它地物在ETM+的5波段具有很好的区分效果,经反复尝试在该波段找到了适合各个湖泊的分离阈值。通过目视解读,并与相关地形图对比检验,湖泊水体可较为准确提取出。利用ENVI软件得到包含湖底信息的合成图像,选择其中信息丰富的假彩色合成图像进行解译,根据其色调并结合近岸地形信息初步判断出了湖底的地形地势,并在永红湖底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环状构造。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沙漠反射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物反射光谱特性测试是遥感应用的基础理论研究,遥感图象的灰度值与地物反射率的大小关系极为密切。本文通过野外实测光谱资料的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沙土粒越大,反射率越低,粒度越小,反射率越高;(2)沙土含盐量越大,反射率越高,含盐量越小反射率越低;(3)沙土有机质和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增加,一般反射率时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海岸带浅海水深高光谱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晶晶  田庆久 《地理科学》2007,27(6):843-848
近红外波段(760~900 nm)反射率对水深最为敏感,通过波段比值方法可以提高与水深的相关性,而711nm处反射率一阶微分值与水深的相关系数高达-0.87。对于近岸混浊度高的样本,单波段和比值模型反演效果不好,平均相对误差均高于30%;而光谱微分模型的精度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17%。研究结果证明:水体反射率的一阶微分可以有效地削弱水质变化给水深反演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南黄海辐射沙洲邻近海域表层悬浮颗粒物浓度遥感反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樊辉  黄海军 《地理科学》2011,31(2):159-165
利用2003年春、秋季南黄海辐射沙洲邻近海域水体表观光谱测量与同步水体取样数据,分析该海域不同季节表层水体遥感反射率光谱响应特性。结合常用水色传感器波段光谱响应模拟,建立春、秋季表层水体总悬浮颗粒物浓度(TSM)与悬浮泥沙浓度(SSC)的最适单波段、双波段(波段比值)和3波段统计反演模式。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水体上述3类算法的最优波段均不相同,欲寻求适合所有季节水体的统一反演算法,仅能选择次优波段。通过比较,3种不同反演模式中三波段模式更适于反演近岸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  相似文献   

13.
扎龙湿地克钦湖富营养化状态的高光谱遥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扎龙湿地克钦湖水体高光谱反射率与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采用单波段、波段比值等算法分别选取特征波长建立水质参数的高光谱定量模型,并且结合修正营养状态指数(TSIM)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单波段归一化反射率对叶绿素a估测模型效果较为理想;利用高光谱一阶微分反射率,诊断各水质参数的敏感波段,建立线性模型,确定了TN、TP、SD、CODMn的敏感波段分别为733 nm、765 nm、782 nm、680 nm。单因素水质参数评价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考虑多个水质指标,对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克钦湖水体呈现出中营养化状态,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匀光遥感的6000年来盐城海岸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彦彦  丁贤荣  程立刚  张晶 《地理学报》2010,65(9):1130-1136
本文研究盐城串场河一线至黄海60 km宽的海积平原海岸演变过程。对1975 年的MSS影像,进行遥感匀光处理、阈值分割等影像解译,获取了盐城海积平原古海岸演变解译图,即“斑马条纹”二值图;对19 个实测底质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海积平原呈现砂质(粗颗粒) 与淤泥质(细颗粒) 沉积相间平行的分布规律,而这一空间交替分布特征与解译图上“斑马条纹”的二值条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同时,搜集整理了近几十年来的盐城古海岸调查资料与研究成果,发现前人历史岸线的空间分布与“斑马条纹”整体趋势相同。综上所述,“斑马条纹”应为盐城海岸演变标志,解译出砂冈10 条,冈间低地10 条,形成了对盐城海积平原地貌沉积及海岸演变过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试从现有的大量遥感影像中提取不同环境下地物的反射率,以目前常用的ETM+影像数据和荔枝波谱数据提取为例,先对影像进行系统校正得到星上反射率,然后采用6S大气校正模型对图像进行订正,反演地物的真实反射率,并采用与野外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星上反射率、6S反演的反射率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结果证明6S校正法是一种较高精度的地物波谱反演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从现有的大量遥感影像上直接获取荔枝的反射率.为下一步的自动高效从影像反演地物反射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该文依据美国陆地卫星 (Landsat)接收的MSS、TM资料 ,得到廉州湾海区表层悬沙分布的解译图 ,分析廉州湾及湾外海区水流流场特征、悬沙的分布及输移扩散特征 ,并就潮流、径流等水动力对湾内悬沙运动、滩槽冲淤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该文依据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接收的MSS、TM资料,得到廉州湾海区表层悬沙分布的解译图,分析廉州湾及湾外海区水流流场特征,并就潮流,径流等水动力对湾内悬沙运动,滩槽冲淤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验线性法的Hyperion高光谱图像地表反射率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经验线性大气校正法,分别选择水体和水泥堤坝作为暗、亮目标,对目前唯一在轨运行的高光谱图像Hyperion进行大气校正。与表观反射率的比较说明大气作用与地物实际反射率大小有关;与实测光谱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经验线性法所得结果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区域精度较高,绝对误差小于10%,最小值为2.6%,而在可见光波段精度较低,绝对误差在10%~13%。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的关键是合理选择校正目标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卫星遥感的夏季长春市城区热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采用先进的遥感手段,能够大面积同步和动态地监测地面热场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利用长春市地区的LANDSAT图象,对于热红外波段遥感图象灰度值和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解译,并且采用TM6图象增强和密度分割的方法得到了长春市地面热场等级图,取得了很好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了长春市热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城市能耗和下垫面性质对于区域温度有直接的影响,此外,还结合图象分析了热场分布的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TM影像分析潮河与密云水库入库口处泥沙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河流携带的泥沙进入水库后 ,由于河流水体与水库水体的共同作用而在河口区产生沉降。理论上水体中的泥沙含量是与距入库口处的空间距离相关的。并且 ,根据实验与模拟的结果 ,在可见光的任一波段内 ,水体中的含沙量与水面反射率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TM影像的第二、三波段刚好位于含沙水体反射光谱的肩部和峰值部分 ,可以准确地反映水体的含沙情况。以潮河与密云水库的交接处为例 ,在泥沙含量与反射率负指数关系式的基础上 ,利用两个时相的TM影像 ,通过泥沙沉降过程的主轴作用线 ,采用回归模拟和经验公式相结合的办法 ,建立了泥沙沉降过程的遥感空间分布模型 ,讨论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具体含义 ,描述水体中泥沙含量与沉降的情况。最后 ,采用多个作用轴线进行拟和与空间插值分析 ,建立了水体中泥沙含量的空间分布模拟图 ,经过检测 ,该图较好地反映了河流入库处水体中的泥沙含量情况 ,为遥感技术在监测水体含沙量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